段亚甜1,2,刘强1,2*,雷宇1,2,李俊冬1,2,刘文3,李振吉3,王汝斌3
DUAN Ya-tian1,2, LIU Qiang1,2*, LEI Yu1,2, LI Jun-dong1,2, LIU Wen3, LI Zhen-ji3, WANG Ru-bin3
摘要: 开展物种栖息地选择研究,对保护濒危动物和其生境具有重要意义。于2014年冬季,在贵州威宁草海保护区利用卫星跟踪技术和随机森林模型对7只越冬灰鹤(Grus grus)进行了日间栖息地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灰鹤对栖息地(距夜栖地、林地、草地、沼泽、水域和耕地的距离)、人为干扰(距居民点、主干道、村道)、海拔等环境因子存在明显的选择性(P<0.05),而对坡度未表现出选择性(P>0.05);随机森林模型表明,距主干道距离、距夜栖地距离、距居民点距离和距草地距离对灰鹤的栖息地选择过程影响最大;综合来看,灰鹤在日间喜好在靠近水源(858.86±29.39 m)和夜栖地(1914.70±59.14 m)、并远离居民点(312.87±10.28 m)的区域活动;在距主干道距离和距村道距离两个因子上,灰鹤活动点均显著小于随机点,这可能表明灰鹤在利用耕地作为主要觅食地时,被迫适应道路交通带来的较大干扰;城镇的快速扩张以及道路修建是草海及周边区域威胁灰鹤生存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