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许凌峰, 李卓蔚, 郭冬琴, 赵晶晶, 丁博, 周浓. 云南松凋落叶分解对滇重楼生理特性及药用品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12): 2361-2367. |
[2] |
赵晶晶, 李卓蔚, 许凌峰, 丁博, 郭冬琴, 周浓.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滇重楼生理特性及药用品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2): 3982-3989. |
[3] |
李纪潮, 杨天梅, 杨绍兵, 杨美权, 左应梅, 许宗亮, 张金渝. 植物源提取物对三七根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效应及对三七的化感作用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0): 3167-3174. |
[4] |
赵孟良,王紫莹,赵文菊,任延靖.
菊芋块茎浸提液对生菜种子萌发生长的化感作用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205-2213. |
[5] |
安炎黄,赵启安,陈璐,赵敏,张莉环,杨宁.
磷脂酶参与二萜类化合物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拟南芥的化感作用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4): 995-1003. |
[6] |
董颖娜,冯彬,王冰璇,郭明,范晓月.
香蒲水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2): 498-505. |
[7] |
余俊里,张健,汤智群,王春子,钱丽芝,张丹桔*.
一个年龄序列巨桉人工林土壤对赤子爱胜蚓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 124-131. |
[8] |
段剑,杨洁**,康金林,喻驰方,涂安国.
马尾松根际土壤提取物的化感作用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3): 773-780. |
[9] |
王庆玲,董涛,张子龙**.
三七对小麦的化感作用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2): 431-437. |
[10] |
黄乔乔1,沈奕德1,李晓霞1,张国良2,黄东东1,范志伟1**.
不同光照和水分条件对土著灾变种金钟藤形态性状和化感作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2): 438-444. |
[11] |
李贺勤1,2,刘奇志1**,张林林1,王玉玲1,张航1,白鹏华1,栾小兵1.
草莓连作土壤酚酸类物质积累对土壤线虫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1): 169-175. |
[12] |
纪海婷,谢冬,周恒杰,安树青**.
两类沉水植物浸提液对乡土种叶附植藻类生长与群落组成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3, 32(9): 2298-2306. |
[13] |
周宝利**,李娜,刘双双,富饶,李桂香.
2,4-二叔丁基苯酚对番茄叶霉病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3, 32(5): 1203-1207. |
[14] |
孙跃志1,杨立学2**,王东亮2.
胡桃楸林地胡桃醌与土壤微生物种群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13, 32(11): 2926-2930. |
[15] |
孙志伟1,田斐1,安民2,段舜山1**.
红树植物秋茄叶片水提物的抑藻效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2, 31(09): 2241-2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