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褚阔, 何海燕, 陈庆英, 蔡凤坤, 宋光, 叶吉.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树种间相互作用对树木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6): 1050-1055. |
[2] |
葛晓雯, 朱教君, 卢德亮, 朱春雨, 高平珍, 杨晓燕. 红松天然更新幼苗、幼树年龄校正及生长阶段划分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3): 417-426. |
[3] |
李格格, 刘启龙, 陈婷, 刘爽, 卢廷玉, 高梅香. 胜山阔叶红松林蚂蚁巢穴对其他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2): 324-333. |
[4] |
栾青, 郭建平, 马雅丽, 孙英杰, 陈虎胜, 牛玲莉. 晋东南潞党参生态气候适生种植区划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953-2962. |
[5] |
乔志宏,侯宏宇,高梅香,卢廷玉,金光泽,吴东辉.
小兴安岭凉水阔叶红松林地表隐翅虫群落空间异质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2): 500-512. |
[6] |
田圣贤,冯盼,杨山,刘贺永,叶吉,李慧,姜勇,张玉革.
东北阔叶红松林腐殖质层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9): 2549-2558. |
[7] |
曹琳琳1,2,3,苏宝玲1,周旺明2,3,于大炮2,3,吴健2,3,毕建华1,2,3,黄利亚4,代力民2,3*.
长白山区典型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的尺度效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1): 3102-3108. |
[8] |
魏玉莲1*,李通1,2.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优势树种的木腐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1): 3209-3215. |
[9] |
朱良军1,杨婧雯1,朱辰2,王晓春1**.
林隙干扰和升温对小兴安岭红松和臭冷杉径向生长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8): 2085-2095. |
[10] |
王晓洁,肖迪,张凯,侯继华**.
凉水天然阔叶红松林植物叶片与细根的N∶P化学计量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12): 3283-3288. |
[11] |
于萌萌1,2,张新建3,袁凤辉1**,何秀1,关德新1,王安志1,吴家兵1,金昌杰1.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三种树种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7): 1707-1714. |
[12] |
包也1,2,孟莹莹1,2,周旺明1,于大炮1,周莉1,魏亚伟1,2,方向民1,2,代力民1**.
长白山地区不同林型红松种群生态位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3): 555-559. |
[13] |
李伟1,2,白娥1**,李善龙1,2,孙建飞1,2,彭勃1,2,姜萍1.
施氮和降水格局改变对土壤CH4和CO2通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3, 32(8): 1947-1958. |
[14] |
叶雨静,于大炮,王 玥,周旺明,丁 宏,王庆伟,王绍先,代力民.
采伐木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1, 30(01): 66-71. |
[15] |
谢小魁,苏东凯,刘正纲,于大炮,周 莉,代力民.
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径级结构模拟
[J]. 生态学杂志, 2010, 29(08): 1477-14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