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孔凡晴, 吴美阳, 屈海燕. 沈阳市采暖期PM2.5浓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24, 43(8): 2313-2324. |
[2] |
杜军, 黄志诚, 索朗塔杰, 白宇轩, 王挺. 2001—2022年西藏地区旱柳物候期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24, 43(6): 1587-1595. |
[3] |
张祎, 赵艳霞, 徐梦莹, 孙擎, 程晋昕. 果实膨大期茎直径微变与环境因子和果实直径增长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24, 43(5): 1307-1313. |
[4] |
胡宇科, 赵仲辉, 项文化. 基于涡度相关法的会同杉木林蒸散特征及与彭曼联合法对比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9): 2266-2275. |
[5] |
武梦晗, 王弋. 新疆莎车灌区农作物需水量和产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8): 1858-1868. |
[6] |
孙晨娜, 张晶, GNANAMOORTHY Palingamoorthy, 张一平, 陈辉, 邓云, 金艳强, 宋清海. 西双版纳人工橡胶林冠层温度及其影响因子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11): 2081-2089. |
[7] |
田青兰, 吴艳艳, 刘洁云, 黄伟华, 牟海飞, 张英俊, 韦绍龙, 韦弟. 广西地区西番莲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7): 1924-1936. |
[8] |
李超, 张加慧, 郭栋, 林琦琪, 张时语, 朱涵宇, 王帅, 胡帅, 李晓超, 朴琳, 李明. 气象因子对寒地玉米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974-2983. |
[9] |
史晓亮,吴梦月*,张娜,丁皓.
三江平原植被水分利用效率时空变化及其对气象因子变化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651-1663. |
[10] |
曹恭祥,郭中,王云霓,季蒙,韩珊珊,耿庆春,冯丽红,刘海利.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乔木层固碳速率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082-1090. |
[11] |
谢远玉,王培娟,朱凌金,陈星,黄莹.
基于气象因子的赣南脐橙气候品质指标评价模型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7): 2265-2274. |
[12] |
王云霓,曹恭祥,王彦辉,徐丽宏,刘永宏,王晓江.
六盘山南侧不同坡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树干液流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7): 1932-1942. |
[13] |
李谦,景元书,马美娟,王晗,李根.
低丘红壤区稻田实际蒸散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 219-226. |
[14] |
卢志朋1,2,魏亚伟1,2,李志远1,2,郭鑫炜1,2,周永斌1,2*.
辽西北沙地樟子松树干液流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1): 3182-3189. |
[15] |
李阳1,2,景元书1,2,3*,李根1,2,景梽淏1,2.
低丘红壤区集水区和田块尺度农田能量平衡特征比较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9): 2393-2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