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5, Vol. 44 ›› Issue (2): 566-574.doi: 10.13292/j.1000-4890.202502.011
李红娟,肖浩,丁士元*,李晓东
LI Hongjuan, XIAO Hao, DING Shiyuan*, LI Xiaodong
摘要: 于2017—2022年连续6年采集了天津市冬季的PM2.5样品,分析了8种水溶性无机离子(SO42-、NO3-、NH4+、Cl-、K+、Ca2+、Na+、Mg2+)浓度。结果发现,2017—2022年间PM2.5中SO42-、NO3-和NH4+质量浓度下降明显,降幅分别为83.9%、46.2%和55.2%;NO3-在水溶性无机离子(WSIIs)中占比逐年升高,二次无机离子(SO42-、NO3-和NH4+)的主要存在形式由(NH4)2SO4逐渐向NH4NO3转变。此外,NO3-/SO42-、NO3-/Cl-及NO3-/K+的值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表明近年来相较于燃煤和生物质燃烧等固定源,机动车尾气等移动源对天津市空气质量的影响逐年增强。后向轨迹结果发现,采样期间天津市大气PM2.5主要受来自西北方向、天津南部及河北中部等气团的影响,但其潜在源区域没有明显的年际差异。此外,相较于天津周边的短距离气团,来自西北方向的长距离气团所携带SO42-的浓度下降明显。NO3-和NH4+的降幅较低,2020年短距离气团所携带的NO3-和NH4+浓度呈上升趋势,进一步表明未来需要加强天津及周边区域汽车尾气排放的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