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5, Vol. 44 ›› Issue (11): 3704-3712.doi: 10.13292/j.1000-4890.202511.036
杨志国1,2,雷蕾3*,肖文涛4,张思玉2,3*
YANG Zhiguo1,2, LEI Lei3*, XIAO Wentao4, ZHANG Siyu2,3*#br#
摘要: 光老化是环境中微塑料(MPs)的重要转化过程。然而,目前对生活中常用商品塑料MPs的光老化过程所知甚少。本研究以纯聚乙烯(PE)聚合物(PEs)、塑料袋(PEb)和农用地膜(PEm)为例,通过机械破碎制备商用塑料来源的MPs,探讨其光老化过程中物理化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间增加,PE MPs的表面首先出现即将剥落的碎片,随后粗糙的表面逐渐转变为光滑表面;光照后,MPs的结晶度增加了6.1%~12.14%;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显示:C-O含量增加0.08~0.125、-OH含量增加0.016~0.098、羰基指数增加0.06~0.153、共轭酮增加0.005~0.081,表明MPs有不同程度的光老化:PEs>PEb>PEm。PE MPs的光老化主要由原始发色团光吸收导致键断裂,并发生光氧化反应,最终形成酮、羧酸、酯等氧化产物;添加剂的存在导致3种MPs光老化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产物-氢过氧化物产物的浓度不同,从而造成光老化速率的差异。本研究揭示了不同来源PE MPs的光老化过程的差异,为评价其生态风险提供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