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5, Vol. 44 ›› Issue (10): 3379-3388.doi: 10.13292/j.1000-4890.202510.024
何钦霞1,黄海梅1,李济银1,梁钰莹1,马海伦1,黄雪蔓1, 2,尤业明1, 2*
HE Qinxia1, HUANG Haimei1, LI Jiyin1, LIANG Yuying1, MA Hailun1, HUANG Xueman1,2, YOU Yeming1,2*
摘要: 林下植被在调控森林群落结构和功能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为了探究针阔异龄混交改造对马尾松林下植被的影响,本研究对马尾松纯林(PP)、马尾松/红锥异龄混交林(MP)和马尾松/多种阔叶树异龄复合混交林(MMP)的林下植被进行了调查,比较不同林分类型的林下物种组成差异,进而探讨马尾松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的多样性、功能群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PP相比,MP草本层植物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和Simpson指数以及MMP灌木层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草木层植物的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MP的蕨类植物功能群和MMP的木本植物功能群的物种丰富度与PP相比显著增加(P<0.05);冗余分析表明:土壤NH4+-N和C/P是影响灌木层植物物种组成的最主要生境因子,坡度(slope)和土壤NH4+-N是影响草本层植物物种组成的最主要生境因子,而土壤TN是影响植物功能群的最主要生境因子。综上,马尾松人工林引入阔叶树种进行异龄混交改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林下植物丰富度和多样性,这种变化与改造后其土壤性质、乔木特性和微环境的改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