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5, Vol. 44 ›› Issue (10): 3178-3189.doi: 10.13292/j.1000-4890.202510.004
毕晓普,沈丽珍*,冯广源,周鹏飞
BI Xiaopu, SHEN Lizhen*, FENG Guangyuan, ZHOU Pengfei #br#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与交通技术的迅速发展,跨区域的要素流动日益频繁,城镇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呈现出跨区域特征。本研究从网络视角出发,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构建了区域生态网络,基于城市在生态网络中的节点地位,评估了城镇化与生态系统近远程耦合关系,并采用沙普利可加性特征解释(SHAP)方法和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模型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系统之间的非线性作用。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逐渐降低;(2)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生态发展水平的提升对城市耦合协调度的正向影响具有显著的阈值效应,对于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应着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但同时应保持生态发展水平不低于最低阈值;(3)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近远程耦合度普遍低于近程耦合度,表明现有的生态治理政策忽视了跨区域的生态影响;(4)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近远程耦合模式大多处于轻度失调和勉强协调,协调城市集中分布在东部的苏南、浙北地区,失调城市集中分布在皖北、皖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