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5, Vol. 44 ›› Issue (8): 2648-2658.doi: 10.13292/j.1000-4890.202508.030
王宇彤1,2,3,童春富1,2,3*,王涛1,2,3,张胜楠1,2,3
WANG Yutong1,2,3, TONG Chunfu1,2,3*, WANG Tao1,2,3, ZHANG Shengnan1,2,3
摘要: 以长江口横沙东滩盐沼湿地为研究区域,在现场取样分析的基础上,依据食性、摄食方式和生活型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划分为不同功能群,分析横沙东滩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特征及其与植被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腹足纲和软甲纲动物是横沙东滩优势大型底栖动物类群,优势种主要有拟沼螺(Assiminea sp.)、堇拟沼螺(Assiminea violacea)、绯拟沼螺(Assiminea latericea)、无齿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 dehaani)和谭氏泥蟹(Ilyoplax deschampsi)。大型底栖动物不同食性功能群、摄食方式功能群和生活型功能群的多度和生物量在不同站点存在明显差异。在食性功能群中,杂食者物种数最多,占50.00%;植食者在55%以上(5/9)的站点具有最高的相对重要性指数。在摄食方式功能群中,撕食者物种数最多,占33.33%;刮食者在44%以上(4/9)的站点具有最高的相对重要性指数。在生活型功能群中,半底内型功能群物种数最多,占50.00%;底上型功能群在66%以上(6/9)的站点具有最高的相对重要性指数。与不同功能群显著相关的植被因子存在差异。食性功能群的丰度和生物量多与植物根茎生物量、植株密度和植株高度组合中的一种或数种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摄食方式功能群丰度和生物量多与植株高度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生活型功能群生物量多与植株密度、植株高度组合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未来研究中,需要根据研究目标,选择适宜的功能群划分方式,开展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