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浩英, 付双嘉, 宋世钰, Samra Batool, 王丽霞. 川西亚高山云杉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酶化学计量特征比较
[J]. 生态学杂志, 2024, 43(6): 1531-1539. |
[2] |
李小鹏, 卜元坤, 陈佳卉, 王永平, 周建云, 李卫忠. 桥山林区辽东栎次生林生态位及多样性特征与林分分布格局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24, 43(2): 415-423. |
[3] |
彭清清, 张耀艺, 张慧玲, 彭艳, 倪祥银, 吴福忠. 中亚热带4种类型森林叶片非生物重金属元素重吸收及累积动态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12): 2828-2835. |
[4] |
郑迪, 沈国春, 王舶鉴, 戴冠华, 蔺菲, 胡家瑞, 叶吉, 房帅.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影像和深度学习算法的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优势树种分类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5): 1024-1032. |
[5] |
张锦新, 涂凤兰, 许恩兰, 张磊, 郭剑芬. 凋落物输入量对米槠天然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10): 1916-1922. |
[6] |
余景松, 付若仙, 俞元春, 李春涛. 氮沉降对北亚热带麻栎林土壤呼吸及其温湿度敏感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4): 1029-1037. |
[7] |
刘菊红,王忠武,韩国栋.
重度放牧对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间关系及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9): 2595-2602. |
[8] |
李新娥,孟凡栋,姜丽丽,张立荣,贾书刚,汪诗平,崔霞,吕汪汪.
藏北高原自东向西样带典型植物群落中矮嵩草与紫花针茅小尺度空间格局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9): 2577-2584. |
[9] |
杨璐,赵博,陈平,赵秀海.
长期施氮对太岳山油松林凋落物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2): 3516-3524. |
[10] |
袁方,黄力,魏玉洁,钱深华,赵亮,杨永川.
中国天然林凋落物量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0): 3038-3046. |
[11] |
袁伟影,冯进,张晓雅,安菁,高俊琴*.
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和本土蟛蜞菊生长对土壤养分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4): 962-970. |
[12] |
俞筱押,余瑞,黄娟,陈菊,袁子勇,杨芳.
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四药门花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2): 3470-3478. |
[13] |
王维玮,张淑萍*.
全球变暖引起的物候不匹配及生物的适应机制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3): 808-814. |
[14] |
戴文红1,宋垚彬1*,王宁2,3,胡雪华2,3,肖宜安2,3,董鸣1.
克隆整合是否有助于空心莲子草抵抗菟丝子的短期寄生?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2): 378-386. |
[15] |
韩世忠1,高人1,2**,马红亮1,2,尹云锋1,2,李爱萍1,蔡献贺1,程清平1,郑群瑞3.
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两种森林类型土壤真菌多样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9): 2613-2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