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4, Vol. 43 ›› Issue (1): 299-304.doi: 10.13292/j.1000-4890.202401.021
• 技术与方法 • 上一篇
林宏东1,2,郑启泽2,申立泉3,王功1,刘瑞1,张学炎1,祁军1,张爱萍1,孟秀祥2,3,4*
LIN Hongdong1,2, ZHENG Qize2, SHEN Liquan3, WANG Gong1, LIU Rui1, ZHANG Xueyan1, QI Jun1, ZHANG Aiping1, MENG Xiuxiang2,3,4*#br#
摘要: 生境适宜性评价对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野生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的重要分布区,为了解该保护区野生马麝的生境状况,本研究利用红外相机于2021年秋季在兴隆山保护区采集野生马麝分布数据,结合地形、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距离河流距离和距离道路距离等环境因子变量,通过MaxEnt模型对野生马麝的秋季生境进行了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NDVI、道路距离、河流距离和海拔是影响兴隆山保护区野生马麝秋季生境适宜性的主要因子,其贡献率分别为33.20%、22.70%、16.70%和14.60%;兴隆山保护区野生马麝的秋季潜在适宜区面积为75.22 km2,占保护区面积的26.13%;其中,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保护区西北部和东南部区域,占保护区面积3.26%。本研究确定了兴隆山保护区野生马麝秋季适宜生境的分布状况及关键环境影响因子,可为优化野生马麝保护和生境管理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