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威, 郭庆军, 杜陈军, 邓义楠. 长江流域水环境碳循环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23, 42(3): 736-747. |
[2] |
朱军涛, 郑家禾. 昼夜不对称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4): 777-783. |
[3] |
申霞, 王鹏, 王为攀, 王胜艳, 谢瑞, 王永平, 姬昌辉.
滨海盐沼净碳汇能力研究方法综述
[J]. 生态学杂志, 2022, 41(4): 792-803. |
[4] |
刘美, 陈亚梅, 崔宁洁, 马志良. 模拟增温对高寒灌丛生长季土壤呼吸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4): 1038-1048. |
[5] |
孔璐, 徐柱, 王玉刚, 刘冉. 白杨(Populus tomentosa)与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枝干光合作用比较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0): 3060-3069. |
[6] |
韩增磊,肖敏,王中良.
Landsat数据在解析太湖水体溶解性有机碳影响机制中的应用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446-2455. |
[7] |
刘姗姗,石福习,徐佳文,吴盼盼,毛瑢.
大兴安岭泥炭地不同菌根类型木本植物叶片凋落物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差异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417-1725. |
[8] |
荆瑞雪,张波,郭平林,张志浩,黄彩变,曾凡江.
不同生境下骆驼刺与花花柴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比较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733-740. |
[9] |
杜文丽,孙少波,吴云涛,宋照亮.
1980—2013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对干旱的响应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 23-35. |
[10] |
聂立凯,于政达,孔范龙,李悦,郗敏.
土壤动物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3): 882-890. |
[11] |
孟德坤,闵孝君,臧永新,马剑英.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人工防护林和自然群落多枝柽柳叶片养分特征与水分利用策略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1): 3245-3253. |
[12] |
李炎真,谢尧,张晶玲,赵琼,曾德慧.
氮添加及林下植被去除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组分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0): 2997-3006. |
[13] |
杨璐,赵博,陈平,赵秀海.
模拟氮沉降与蚯蚓添加对油松和辽东栎幼苗生态系统呼吸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 44-50. |
[14] |
杨伟华,郝倩,夏少攀,马楠,宋照亮.
湖泊-流域系统硅循环及其对碳和养分循环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3): 624-633. |
[15] |
周苗,李思亮,丁虎,覃蔡清,岳甫均.
地表流域有机碳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 255-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