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2-10
    目录
    目录
    2021, 40(2):  0. 
    摘要 ( 122 )   PDF (11890KB) ( 56 )  
    研究报告
    冻融过程对荒漠短命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张玉林, 尹本丰, 陶冶, 周晓兵, 张元明
    2021, 40(2):  301-312.  doi:10.13292/j.1000-4890.202102.005
    摘要 ( 617 )   PDF (1672KB) ( 131 )  
    荒漠区冻融交替显著改变土壤温度和水分条件,并进一步影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为解析荒漠土壤冻融过程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4种典型短命植物\[东方旱麦草(Eremopyrum orientale)、卵果鹤虱(Lappula patula)、尖喙牻牛儿苗(Erodium oxyrrhynchum)和条叶庭荠(Alyssum linifollum)\]为对象,通过模拟不同温度和土壤水分及冻融循环次数对种子进行处理,对比分析冻融结束后4种植物种子萌发参数(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活力)。结果表明,温度对4种植物种子萌发参数均无显著影响,而土壤水分和循环次数均有显著影响(水分仅对条叶庭荠无影响),且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可促进冻融后的种子活力和种子萌发,尤其是在低水分条件下表现得更为显著。冻融期高土壤水分显著降低东方旱麦草的种子发芽率,对其他物种的影响受冻融次数和白天温度状况的调节。在相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冻融期白天高温可促进种子萌发。总体来看,冻融对荒漠短命植物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并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性,这将造成冻融期结束后不同物种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存在差异,进而影响荒漠区植物群落结构。
    不同密度下沙地樟子松碳、氮、磷化学计量及养分重吸收特征
    王凯, 那恩航, 张日升, 高爽, 刘建华
    2021, 40(2):  313-322.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16
    摘要 ( 127 )   PDF (3973KB) ( 88 )  
    以樟子松纯林为对象,研究了6种密度(490、750、1110、1550、1930、2560株·hm-2)下不同器官(当年生叶、一年生叶、当年生枝、一年生枝和细根)的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叶片N、P重吸收效率。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密度增加,当年生和一年生叶C含量及当年生和一年生枝P含量呈降低趋势(1550株·hm-2除外),当年生枝、一年生枝和细根C含量、各器官N含量及当年生叶、一年生叶和细根P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1550株·hm-2密度下最高;当年生叶、一年生叶和细根C∶N、当年生叶和枝C∶P以及当年生叶、当年生和一年生枝N∶P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一年生叶和枝C∶P呈升高趋势;凋落叶C含量先增加后降低,N含量呈升高趋势,P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叶片N重吸收效率下降,P重吸收效率先升高后降低,N重吸收效率:P重吸收效率呈下降趋势。因此,随樟子松林分密度增加,N限制减弱,P限制增强。当林分密度为1550株·hm-2时,养分更多分配到叶片和细根,促进高生长,为樟子松人工林适宜经营密度。
    贡嘎山冰川退缩区植物-土壤反馈与植物间相互作用
    陆琦, 杜流姗, 段宝利, 类延宝
    2021, 40(2):  323-331.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09
    摘要 ( 107 )   PDF (1396KB) ( 43 )  
    植物土壤反馈是揭示陆地生物群落动态变化的关键环节,为理解植物间相互作用及植被群落变化过程奠定基础。本研究以贡嘎山冰川退缩区原生演替早(5~10年)、中(30~40年)和晚期(80~100年)3个阶段典型土壤以及各阶段优势植物为对象,采用盆栽控制试验,比较优势植物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生物量,并量化植物间相互作用以及植物土壤反馈的方向与强度,为探究贡嘎山冰川退缩区植被群落演替规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植物土壤反馈作用显著影响植物在本土中的生物量,早期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在本土中生长最差,沙棘的植物土壤反馈系数为负值;演替中期冬瓜杨(Populus purdomii)的反馈系数趋于零;晚期峨眉冷杉(Abies fabri)在本土中生长最好,峨眉冷杉的反馈系数为正值。(2)混种时,早期沙棘与演替中、晚期植物间相互作用指数为负值;中期冬瓜杨、川滇柳(Salix rehderiana)与演替早、晚期植物的相互作用指数接近于零,晚期植物峨眉冷杉、麦吊云杉(Picea brachytyla)与演替早、中期植物相互作用指数为正值。从植物土壤反馈的方向来看,贡嘎山植被演替从早期负反馈,中期中性反馈,过渡到晚期正反馈。此外,演替早期沙棘促进演替中晚期植物生长,演替中期冬瓜杨、川滇柳对演替早晚期植物无显著影响,晚期峨眉冷杉、麦吊云杉更利于与演替早中期植物相互竞争。结果显示,植物-土壤反馈与植物间相互作用共同驱动了贡嘎山冰川退缩区植被快速演替,直至顶极群落。
    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温度、光照和埋深的响应
    李阳, 亓雯雯, 李绍阳, 赵丹丹, 李景玉, 马红媛
    2021, 40(2):  332-339.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20
    摘要 ( 266 )   PDF (1346KB) ( 77 )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世界人工草地重要的优良牧草。研究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温度、光照及埋深等环境因子的响应,对苜蓿草地的种植及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采用室内控制实验,分析了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恒温(10、15、20、25、30 ℃)、变温(6/15、10/20、15/25、15/30、20/30 ℃)、光照(12 h光照/12 h黑暗、24 h黑暗)以及埋深(1、2、3、4、5 cm)等环境因子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苜蓿种子的萌发温度范围宽,在供试的10种恒温和变温下萌发率为50%~88%,且温度处理对苜蓿种子的萌发率没有显著的影响;黑暗对苜蓿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12 h光照/12 h黑暗条件下,苜蓿种子萌发率为69%~88%,而24 h全暗条件下为50%~77%,其中10、15、30、10/20和15/30 ℃温度下,光照处理均显著高于全暗处理。埋深1~5 cm的苜蓿种子出苗率没有显著差异,且幼苗株高、干重、鲜重均没有受到显著影响;埋深对苜蓿根生长存在显著影响,埋深1~2 cm根长度及重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埋深处理。以上结果表明,苜蓿种子萌发的温度范围宽,恒温和变温下都有较高的萌发率,适合播种季节要求宽泛;黑暗显著抑制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田间种植苜蓿的最佳埋深为1~2 cm。
    辽西北沙地苹果大豆间作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分布的影响
    孔涛, 刘紫薇, 沈海鸥, 王振宇, 王东丽, 孙溥璠, 王翼翔
    2021, 40(2):  340-351.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29
    摘要 ( 106 )   PDF (2437KB) ( 50 )  
    为了解辽西北沙地果农间作系统中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分布特征,选取研究区具有代表性的苹果(Malus pumila)大豆(Glycine max)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对间作系统0~60 cm土层、0~300 cm水平距离范围内的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并与大豆单作、苹果单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辽西北沙地苹果与大豆间作系统中土壤养分十分匮乏,全氮、碱解氮、有效磷极缺乏;在水平方向上,随距苹果树距离的增加,间作系统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磷、有效磷总体上呈现先降低再升高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规律;各养分竞争激烈区位于果树带区\[0,100 cm);在垂直方向上,苹果与大豆间作系统各土壤养分均表现出表聚性,表土层(0~20 cm)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深土层(20~60 cm);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在果树带区及表土层含量高,且在该区域细菌数量高;间作与单作各土壤养分、微生物量在表土层差异较大,差异性随土层加深而缩小,间作系统除碱解氮外对土壤养分表现为负效应,不能满足间作系统对土壤养分的需求,尤其对土壤氮素、磷素竞争需求量较大。综上所述,辽西北沙地苹果大豆间作系统中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竞争激烈区域位于果树带区,应在此处加强氮肥和磷肥施加。
    冀北地区6种灌木对干旱胁迫的光合及生理响应
    张恒硕, 查同刚, 李肖, 彭栋, 冀晓东, 张志强, 张海江, 薛治国
    2021, 40(2):  352-362.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15
    摘要 ( 112 )   PDF (1621KB) ( 59 )  
    探讨冀北地区各灌木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及抗旱能力,为冀北地区选种育种以及加快植被恢复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以4种乡土灌木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和2种引种灌木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荆条(Vitex negundovar. heterophyll)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水分水平(T1、T2、T3和T4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5%±5%、70%±5%、50%±5%和35%±5%),做室内盆栽干旱胁迫实验,观测其生物量、株高变化率、根冠比、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叶片水势、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与水分利用效率(WUE)等指标。结果表明:(1)受干旱胁迫影响,金露梅和黑沙蒿的根冠比显著增加(P<0.05),生物量以及株高变化率下降较小;而虎榛子和荆条的生物量和株高变化率受水分限制显著减小(P<0.05)。(2)6种灌木在干旱条件下,叶绿素相对含量、叶水势及光合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WUE随土壤水分的降低变化趋势相异,胡枝子在T3下WUE显著降低(P<0.05),沙棘在T3下WUE显著升高(P<0.05),金露梅在T4下WUE显著升高(P<0.05)。(3)灌木的生长、形态、生理生态及光合指标与各主成分之间载荷的绝对值均大于0.7,且各灌木种的主成分抗旱综合得分顺序为:金露梅>黑沙蒿>胡枝子>沙棘>虎榛子>荆条,且除了金露梅以外,其他灌木T4水平因子得分均为负值,表现出极强的抗旱性。因此,在冀北干旱地区,应以乡土灌木种金露梅和黑沙蒿为主进行种植,而在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则可选择乡土灌木种胡枝子和引入种灌木沙棘作为植被群落恢复物种。
    水氮耦合对辣木生长特性的影响
    彭钟通, 林佳娜, 刘丽, 陈轶群, 王艺颖, 张远东, 曾曙才, 莫其锋
    2021, 40(2):  363-372.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22
    摘要 ( 79 )   PDF (1390KB) ( 44 )  
    辣木(Moringa oleifera)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土壤水分及氮素有效性对辣木生长具有显著影响。以辣木‘PKM I’品种为研究材料,于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生态学教学实验基地温室内进行盆栽试验,试验设置3个水分:分别为田间饱和持水量的40%(W1)、60%(W2)、80%(W3),以及4个氮水平:0 g·株-1(N0)、0.6 g·株-1(N1)、1.8 g·株-1(N2)、3.6 g·株-1(N3),两者组合成12种处理,以探究水氮耦合作用对辣木生长、生物量累积及分枝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低氮(N1)水平下,辣木苗高和地径生长总体优于其他处理,高氮和高水会抑制辣木生长。(2)在辣木分枝格局方面,低水条件下,各级枝长、总体分枝率、逐步分枝率都随着氮水平增加而下降;含水量较大时,中等氮水平比较适宜辣木的快速生长。(3)高氮降低辣木各器官的生物量;在不施氮条件下,辣木生物量随水量增加而减少。(4)在综合形态方面,W1N3处理显著增加辣木根冠比(root/shoot ratio, R/S)。纤弱指数(slenderness index, SI)在W2N2最低,说明其生长质量最好。体积指数(bulk index, BI)在中等氮水平均高于其他处理,其中W2N1处理值最高,而Dickson质量指数(Dickson quality index, DQI)则在W2N2处理下最大。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水氮组合可以有效促进辣木的生长及生物量的累积。
    无患子果实经济性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王立宪, 刘济铭, 徐圆圆, 赵国春, 王昕, 芮雪, 贾黎明
    2021, 40(2):  373-380.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30
    摘要 ( 76 )   PDF (696KB) ( 44 )  
    无患子分布范围广,不同种源果实经济性状差异明显,具体由哪些环境因子对无患子果实经济性状变异起主要作用尚不明确。本文以我国无患子自然分布的东、西、南、北4个边界的4个省份为调查单元,将收集到的47株天然种质为研究对象,测定各优株果实经济性状,通过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研究无患子果实经济性状与环境因子的互作规律。结果表明:果皮皂苷含量与年均温和极端低温均呈显著正相关,与纬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无患子果皮在较为高温和干燥的区域会有更多皂苷积累;种仁油脂含量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RDA排序显示,经度、纬度和相对湿度是解释无患子果实经济性状差异的主要驱动因子,其中纬度的方差解释率达29.1%,是影响无患子果实经济性状最显著的因子。在无患子优良种质的选育工作中,相对高温低湿的环境更易发现优良皂用种质,分布区内的高海拔地区更容易发现优良油用种质;生产实践上,选择在低纬度、低经度、低相对湿度地区建立无患子原料基地可以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水位埋深和微地貌对金川泥炭土壤微生物活性及甲烷功能基因的影响
    张雪冰, 孟迪, 陈蕾, 王梓橦, 杨倩楠, 常青, 樊宪磊
    2021, 40(2):  381-391.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02
    摘要 ( 73 )   PDF (2535KB) ( 42 )  
    泥炭沼泽是长期储存碳最有效的陆地生态系统。水文特征和微地貌可能会通过调控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影响泥炭地碳储存。本研究以长白山金川泥炭沼泽为研究对象,选取-10、-1、0、4、10、13、14和18 cm八个水位埋深,并在各水位埋深点采集臌囊薹草(Carexs chmidtii)草丘和丘间微地貌的土壤样品,以探究水位埋深和微地貌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酶活性及甲烷功能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量碳氮受水位埋深影响因土壤层不同而不同,两者在草丘30~45 cm和丘间0~15 cm土壤层呈显著正相关。土壤碳氮循环相关的酶(β-1,4-葡萄糖苷酶和β-1,4-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活性与水位埋深呈显著正相关且受土壤层调控,磷酸酶活性与水位埋深无关。此外,水位埋深与甲烷还原菌丰度(每克干土的mcrA功能基因拷贝数)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甲烷氧化菌丰度(每克干土的pmoA功能基因拷贝数)呈显著正相关,且水位埋深对甲烷还原菌丰度的影响更大。草丘微地貌显著影响微生物量碳,同为15~30 cm土壤层,其含量表现为草丘>丘间;处于相同海拔的草丘15~30 cm和丘间0~15 cm,其含量表现为丘间>草丘。草丘微地貌也显著影响甲烷氧化菌丰度,同为15~30 cm土壤层,甲烷氧化菌丰度表现为草丘>丘间。本研究表明,泥炭地空间异质性对微生物活性具有重要影响,从定点研究到大尺度估算的尺度放大过程中,应对这一现象充分考虑。
    施氮和间作对土壤团聚体钾素分配及作物钾吸收的影响
    伊文博, 王顶, 李欢, 何澍然, 赵平, 龙光强
    2021, 40(2):  392-401.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07
    摘要 ( 100 )   PDF (2217KB) ( 68 )  
    基于2个氮水平(低氮和高氮)下连续种植6年的玉米单作、马铃薯单作及玉米马铃薯间作田间定位试验,采用湿筛法对土壤进行团聚体分级,并测定各粒级全钾、交换性钾和非交换性钾含量,研究氮水平和种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相关钾素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团聚体以中团聚体(0.25~2 mm)为主,所分配钾素占土壤钾储量60.6%~65.0%。种植模式和施氮量显著影响团聚体非交换性钾含量和储量,但对全钾、交换性钾无显著影响。高氮水平下,间作比单作加权值提高大团聚体(>2 mm)全钾和非交换性钾储量57.6%和73.6%,中团聚体(0.25~2 mm)全钾和非交换性钾储量21.1%和41.5%。间作增加了玉米钾吸收,但降低了马铃薯钾吸收量。除马铃薯单作外,>0.25 mm团聚体的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占比与作物钾吸收量呈显著正相关。总之,间作和施氮可提高土壤中较大粒级团聚体非交换性钾和全钾储量,对促进土壤钾素保存和持续供应有积极意义。
    水丰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评价
    魏洪祥, 蒋湘辉, 张涛, 王兴兵, 寇凌霄, 刘勇
    2021, 40(2):  402-411.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34
    摘要 ( 78 )   PDF (2745KB) ( 67 )  
    于2015年6月—2019年10月对水丰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状况进行了19次调查。结果表明:水丰水库共发现浮游植物7门43属76种(以丰度>1000 cells·L-1计),其中硅藻门33种,绿藻门27种,蓝藻门6种,裸藻门5种,隐藻门和甲藻门各2种,金藻门1种;浮游植物丰度为1.20×104~6.03×106 cells·L-1,平均值为7.13×105 cells·L-1;优势种有依沙束丝藻(Aphanizomenon issatschenkoi)、分歧锥囊藻(Dinobryon divergens)、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扭曲小环藻(Cyclotella comta)、克洛脆杆藻(Fragilaria crotonensis)、尖针杆藻极狭变种(Synedra acus var.angustissima)、美丽星杆藻(Asterionella formosa)、转板藻(Mougeotia sp.)、针状新月藻近直变种(Closterium acicularvar. subprorum);浮游植物优势种、污染指示种、浮游植物丰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均显示水体呈中营养或中富营养状态;藻类综合指数显示水体呈富营养状态;浮游植物生物量显示水体呈贫营养状态;水丰水库属中营养状态。
    亚龙湾珊瑚礁大型礁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及生态警示  
    黄丁勇, 王建佳, 陈甘霖, 郑新庆
    2021, 40(2):  412-426.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33
    摘要 ( 128 )   PDF (2132KB) ( 79 )  
    鱼类和大型底栖生物等礁栖生物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信息是全面评价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必要基础数据。基于录像样带法,分析了2018年12月底海南省三亚市亚龙湾珊瑚礁区17个站位礁栖鱼类和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数量分布及相似性,揭示了其中的生态警示,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建议,旨在保护和恢复亚龙湾的珊瑚礁。结果表明:亚龙湾西岸及东排、西排共发现鱼类8科21属35种,以雀鲷科、隆头鱼科为主,平均密度为0.20尾·m-2,金尾雀鲷、斑棘眶锯雀鲷和细鳞光鳃鱼为优势种;最近15年来,亚龙湾的鱼类资源持续衰退,目前已近于枯竭。另一方面,调查区的大型底栖生物以软珊瑚、大型底栖藻类、海百合和海胆为主,各类群的数量分布有所不同;造礁珊瑚的敌害生物小核果螺和长棘海星密度皆很低,目前尚不会对珊瑚礁构成威胁;整体而言,大型礁栖生物群落在亚龙湾西岸与东排、西排有较大的差异,间接反映出岛礁与岸礁环境存在差别,不过亚龙湾西岸湾口段的环境条件可能更接近岛礁;由于部分海区大型底栖藻类较多及可能存在的富营养化趋势,维持金尾雀鲷或其他植食性鱼类与藻类规模两者间的平衡,对恢复和保持亚龙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尤为重要;同时,管控来自青梅河等的陆源污染,也是控制亚龙湾大型海藻增殖的关键;相比于海参,海百合对大型底栖藻类的依赖程度较低。调查区造礁珊瑚覆盖率与礁栖生物数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可能与亚龙湾珊瑚礁退化严重及现存的种类以团块状造礁珊瑚为主,其构建的珊瑚礁生境空间异质性相对较低有关。为更好地保护亚龙湾的珊瑚礁,建议关注亚龙湾的水质,加强对捕鱼、潜水观光等旅游活动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应该立即实施长时间的渔业禁捕来恢复亚龙湾的渔业资源,并定期监控关键种群的数量变动。
    沙颍河流域人为输入对水体水化学组成的影响
    吴洋洋, 刘运涛, 张东, 李川, 李玉红, 邹霜, 朱双双, 黄兴宇, 麻冰涓
    2021, 40(2):  427-441.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04
    摘要 ( 97 )   PDF (5112KB) ( 49 )  
    人类活动输入影响河流水体化学组成,增加经河流体系向海洋输出物质的通量,影响全球物质循环过程。有效识别人为输入的影响途径和范围对于量化人类活动对全球物质循环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沙颍河是淮河上游最大支流,流域水体受人为输入影响严重,通过研究沙颍河流域强人为输入对河水水化学组成的影响过程,有利于弄清楚强烈人为活动干扰下河流输出物质通量的变化。本文通过平水期(2019年12月)采集河水(n=41)以及地下水样品(n=12),分析其水化学及氢氧同位素组成,阐明人为输入影响方式和途径以及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辨别控制水体化学组成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沙颍河支流河水和地下水阴离子以HCO3-为主,阳离子以Ca2+为主,干流河水逐渐转变为阴离子以Cl-为主,阳离子以Na+为主的水体水化学类型;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化学风化、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以及农业面源是控制流域水体化学组成的主要因素。多数沙河河水以及上游颍河河水水化学组成主要受岩石化学风化为主,少受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影响,贾鲁河和沙颍河干流河水受城市工业及生活污水影响,流域地下水普遍受到农业面源的影响;研究区地下水氯碱指数小于0,与硅酸盐岩矿物中K+和Na+与水体中Ca2+和Mg2+发生阳离子交换有关。沙颍河干流河水水体K+和Na+含量高于地下水,除地下水补给河水部分K+和Na+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输入的K+和Na+是沙颍河干流河水K+和Na+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沙颍河干流河水Cl-等行为保守元素含量往下游逐渐降低,与地下水补给和下游闸坝畜水稀释有关,而水体氘盈余值持续升高,显示下游河水经历强烈蒸发过程。本研究阐明了强人为输入对河水的影响,为沙颍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徐州权台煤矿井下700 m水平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
    李文博, 冯启言, 高波, 陈迪, 李向东
    2021, 40(2):  442-452.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10
    摘要 ( 105 )   PDF (2875KB) ( 39 )  
    煤矿井下与表生环境具有明显差异,研究其微生物群落分布及多样性对深入探讨井下水-岩-气-生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徐州权台煤矿井下700 m水平采集了8个沉积物样本,对样品进行了理化指标测试和Miseq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煤矿井下具有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8个样本共检测到35个细菌门类,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优势菌门,其相对丰度之和占比超过80%;煤矿井下的优势菌属主要包括乳球菌属(Lact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从井下环境细菌群落分布来看,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主要分布在岩巷中,而放线菌门则主要分布在煤巷中。岩巷中的细菌多样性整体上高于煤巷。样本理化指标与微生物群落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pH值是影响煤矿细菌群落门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R2=0.766,P<0.05),其中放线菌、厚壁菌门和Latescibacteria与pH呈正相关,其他门类与pH呈负相关。TOC、总氮、总磷及硫酸盐对群落丰度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煤矿污染机制及污染物迁移的研究中需充分考虑井下微生物的影响。
    研究报告
    乌苏里江洪泛湿地蜻蜓目幼虫对水文连通阻断的生态响应  
    孟瑶, 武海涛, 管强, 芦康乐
    2021, 40(2):  453-459.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08
    摘要 ( 98 )   PDF (645KB) ( 48 )  
    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组成完整性能够指示和预测水生态环境的健康程度和变化趋势,已经在大量研究中得到验证。然而,群落水平的全部样品采集过程的复杂性并不利于它们的便捷应用。蜻蜓目幼虫是大型底栖动物中相对易于捕捉和识别的类群,并且拥有特别的两栖生命周期,它们的多样性特征以及对水体性质变化的敏感反应,使其成为湿地生态系统中非常广泛且适宜的指示生物。本研究通过比较乌苏里江人工堤坝内外两侧不同河段的河滨湿地中蜻蜓目幼虫的群落组成,分析堤坝阻隔对河滨湿地的生态影响,评估蜻蜓目幼虫对河滨湿地的环境指示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乌苏里江由上游至下游,河滨湿地蜻蜓目幼虫的多样性愈加丰富;阻隔水文连通对蜻蜓目幼虫的生存繁育产生负面的作用,且越趋近下游,蜻蜓目幼虫受到人工堤坝的影响程度越显著;堤坝两侧不同物种的密度变化差异较小,主要区别在于直接与河流水文连通的样点多样性指数值的波动范围相对较大。
    温度和盐度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早期胚胎发育率的联合效应
    甄昊, 吴洋磊, 王荦, 裴泓霖, 谭八梅, 丁君, 常亚青
    2021, 40(2):  460-469. 
    摘要 ( 265 )  
    海洋生物种群繁衍目前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压力。胚胎期作为生命发育的起始阶段,极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温度和盐度则是影响生物生长发育的两大关键要素。为探明中间球海胆早期胚胎发育对温度和盐度的耐受性及其最适温盐条件,采用中心复合设计(CCD)和响应曲面法(RSM),开展温度(12~26 ℃)和盐度(22~34)对中间球海胆胚胎早期发育的联合效应研究,旨在建立温度和盐度对中间球海胆胚胎受精率、上浮率和变态率的定量关系模型,并通过统计优化方法得到温度和盐度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盐度均不利于海胆早期胚胎发育率,温度对中间球海胆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大于盐度,且温度和盐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温度和盐度的一次效应、温度的二次效应均极显著影响中间球海胆胚胎受精率、上浮率和变态率(P<0.01);温度和盐度的互作效应显著影响中间球海胆胚胎受精率和变态率(P<0.05),对上浮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盐度的二次效应极显著影响中间球海胆胚胎受精率(P<0.01),对上浮率和变态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实验建立的受精率、上浮率和变态率模型方程决定系数分别为0.9736、0.9946和0.9925,表明该模型建立有效并可用于预测中间球海胆胚胎受精率、上浮率和变态率。模型优化和验证试验得出,温度17.71 ℃和盐度31.85时,受精率、上浮率和变态率达最大值,满意度为0.969。研究结果可为中间球海胆人工繁育提供科学依据。

     

    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春夏季食性
    贾海燕, 刘晓青, 田农夫, 张芮, 王蓉蓉, 刘灵霞, 史红全
    2021, 40(2):  470-479.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28
    摘要 ( 207 )   PDF (988KB) ( 37 )  
    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16年5—8月,在青海省尖扎县,采集藏雪鸡新鲜粪便及可能食用的植物,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研究了藏雪鸡食性。结果表明:藏雪鸡能以各种植物器官为食,叶片是其食用的主要器官,茎次之,再次是花和果(种子),根极少;藏雪鸡所食植物器官比例有明显季节变化,叶片的比例逐月下降,花的比例在7月显著增加,而果(种子)比例在8月陡增至28%;藏雪鸡能以生境中24科72种草本植物中的19科49种为食,还取食苔藓和地衣;禾本科和菊科植物是其主要食物,占食物总量的42%;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22.35%)是主要食物种,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等20种植物是其常见食物种;藏雪鸡所食植物种类比例季节变化明显,如草地早熟禾比例5—7月稳定在20%左右,但8月上升到30.20%,而蒲公英比例5—8月持续增加;藏雪鸡所食植物种类数稳定在35~36种,仅7月稍多(41种);不同月份的食物成分相似性较高(>73%),食物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相似,但8月食物生态位宽度指数明显低于其他月份。综上,藏雪鸡是广食性鸟类,且食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本研究结果可为藏雪鸡救护和迁地保护时人工饲料配方的设计提供依据。
    研究报告
    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分布和季节变化
    靳亚丽, 杨斯琦, 徐珊珊, 夏建宏, 杨刚, 张云飞, 卜云
    2021, 40(2):  480-489.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27
    摘要 ( 89 )   PDF (2624KB) ( 43 )  
    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对城市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土壤动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基石和组成部分,是城市土壤环境的重要指示类群。本文以上海静安雕塑公园为例,对公园中四季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城市绿地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以期为土壤环境的生物学评估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共捕获土壤动物2305头,隶属于23个类群,总密度为19565头·m-2;其中优势类群为蜱螨亚纲和弹尾纲,分别占总捕获量的49.41%和33.62%,A/C值为1.5;常见类群为原尾纲、双尾纲、少足纲、倍足纲、线蚓科和线虫纲,合计占总捕获量的12.80%;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呈现明显的表聚性特征,土壤动物在0~5 cm土层中的密度显著高于5~15 cm土层(P<0.05),且随着土层加深,Shannon多样性指数减小,Simpson优势度指数增大;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情况存在季节性差异,其中夏季土壤动物的总密度最高,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低。
    惠州市景观格局空间分异特征的梯度分析
    邬紫荆, 李枝坚, 曾辉
    2021, 40(2):  490-500.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21
    摘要 ( 126 )   PDF (3131KB) ( 62 )  
    本文将景观指数、梯度分析和移动窗口法相结合,分析了惠州市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异特征。以中心城区为起点,向外等距设置辐射状梯度带;同时结合研究区的特点,设置了4个不同方向的样带。综合运用景观指数粒度效应分析和土地面积变化评价指数模型,确定适合研究区的分析粒度;考虑到景观格局的各向异性,计算不同方向的半变异函数和相应的块基比,确定不同方向样带的分析幅度;采用移动窗口法分析不同方向样带的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50 m的栅格大小为适合研究区景观格局分析的粒度值,4条样带上移动窗口的适宜分析尺度分别为750、850、1350、1150 m;(2)从中心城区到外围区域,可将惠州市依次划分为城市中心区、农业区、城市副中心区、过渡区和生态保育区;(3)高强度城市化地区和远郊区的景观组分类型单一,优势度特征明显,城市边缘区或城乡过渡带的景观异质性增加,破碎化程度高;(4)不同方向的样带能够反映景观格局的方向分异特征,是城市景观梯度分析的有效手段。
    元江干热河谷林地内外潜在蒸散发量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王玉洁, 周炳江, 黄郑雯, 孙荣卿, 杨宽, 杨霖, 程希平
    2021, 40(2):  501-511. 
    摘要 ( 237 )   PDF (4246KB) ( 65 )  
    蒸散发对把握气候变化、理解区域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及皮尔逊双侧相关检验的方法研究元江干热河谷林地内外潜在蒸散发量(PET)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林地内外蒸散发的发生过程进行解读。通过对2015—2018年日PET的研究发现:林内PET比林外低0.86 mm·d-1;林地内外PET呈周期式减小,林外的减小趋势更大。2015—2018年及对应年份旱雨季的林地内外干旱指数显示,元江的干旱程度在研究时间段内有所缓解,林内干旱指数较林外更低。林内日PET的驱动因素依次是气温(Ta)、地面净辐射(Rn)、5 cm土壤热通量;林外日PET的驱动因素依次是Ta、5 cm土壤温度、Rn。林内蒸散发的发生层按蒸散发的剧烈程度所划分的层次性较清晰,剧烈层位于稀树灌丛林型的中上层,蒸散发的剧烈程度由中上层向下依次减弱;林外蒸散发的发生层层次性较混合,剧烈层位于近地面空气与土壤交汇层。
    研究报告
    中国三种常见蒿属植物潜在地理分布及其主导气候因子
    史超逸, 朱媛君, 萨拉, 王丹雨, 杨晓晖
    2021, 40(2):  512-524.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17
    摘要 ( 185 )   PDF (3962KB) ( 71 )  
    裂叶蒿(Artemisia tanacetifolia)、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和艾(Artemisia argyi)是我国常见的蒿属(Artemisia)植物,其分布区域遍布全国。本文利用MaxEnt模型预测3种蒿属植物在当前气候条件以及未来两种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检验模型精度。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的AUC值均在0.8以上,表明预测结果可靠性良好。在当前的气候条件下,裂叶蒿最适分布区主要为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大籽蒿的最适分布区为西藏南部谷地、横断山地区、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艾的最适分布区有两个,一个位于台湾岛南部,另一个为大巴山、巫山、云贵高原北部、黄土高原和东北平原南部区域。2070年RCP2.6和RCP8.5情景下,裂叶蒿及大籽蒿的高适宜区面积减小,艾的最适分布区面积增加。Jackknife检验结果表明,年均降水量是预测裂叶蒿分布最有效的气候因子,5月降水是预测大籽蒿分布的最显著的气候因子,8月水汽压对艾的影响最大。本研究结果为蒿属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人工湿地对抗生素复合污染的净化效果及微生物群落响应
    覃岚倩, 白少元, 张琴, 丁海静, 邓振贵
    2021, 40(2):  525-533.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06
    摘要 ( 125 )   PDF (2446KB) ( 66 )  
    为研究人工湿地对氟喹诺酮类(FQs)、磺胺类(SFs)、四环素类(TCs)抗生素的净化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的响应,以运行多年的单层及多层(3层、6层)基质结构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为对象,分别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通量测序来检测抗生素含量和微生物菌落结构,分析对比分层结构湿地系统中3类8种抗生素的去除规律、对常规污染物去除的影响以及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FQs、磺胺噻唑、磺胺二甲基嘧啶、氧四环素表现出较好的去除效果(>95%),相同条件下,对磺胺嘧啶和四环素去除效果较差(61.9%~66.8%)。多层结构湿地系统对抗生素的平均去除率较单层结构湿地提高3.2%。抗生素的加入使湿地系统对COD、NH4+-N的去除效果略有增加,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8.5%和16.5%,却使TP的平均去除率下降(降低了28.6%)。FQs、SFs和TCs抗生素加入后,3个湿地系统的平均Shannon指数由5.80降到4.66,平均Simpson指数由0.017增加到0.063。主要优势门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不变,其余优势门(Chloroflexi、Firmicutes、Verrucomicrobia和Acidobacteria)主次位置发生改变。优势属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反硝化菌AcinetobacterAquabacteriumPseudomonas丰度显著升高,且取代除磷菌DechloromonasFlavobacterium成为主要优势菌属。

     

    综合评述
    森林生态系统中木腐真菌群落形成机理及生态功能
    魏玉莲
    2021, 40(2):  534-543.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01
    摘要 ( 205 )   PDF (610KB) ( 144 )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枯死木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很多生物提供栖息地,有助于养分循环以及碳和水的储存。木材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土壤形成和碳收支的决定性过程,越来越受到森林生态学家、病理学家和管理者的重视。在此过程中,木腐真菌通过分泌多种酶降解木材主要成分,实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具有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作用。木腐真菌群落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环境因子(降水、纬度、光照、温度、湿度等)和寄主倒木特征(化学成分、物理结构、体积大小以及腐烂程度等)通过影响不同真菌物种的分布和生长,进而影响真菌群落的物种组成;木腐真菌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周围的微生物群落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其中能形成菌索的真菌更擅长控制细菌群落,而细菌通过消耗真菌降解酶的活性分解产物间接影响分解速率,也影响着真菌群落的动态变化;木腐真菌和腐生无脊椎动物作为倒木分解的两类主要群体,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既有抑制作用也存在互惠互利;一些土壤真菌类群通过菌丝扩散定殖于倒木上进行生长。木腐真菌群落组成的最大干扰来自人类对森林的砍伐和利用,倒木的移除直接造成木腐真菌生长基质和环境的丧失,许多物种濒临灭绝,使得真菌群落组成单一、功能相对简单化。在倒木降解过程中,白腐真菌主要分泌过氧化物酶和漆酶降解倒木木质素,褐腐真菌可以有效地降解半纤维素和纤维素,降解酶的活性和种类直接影响木材腐烂速率和营养元素含量,而真菌菌丝对木材中C、N等营养元素具有重要的吸收和转移作用。木腐真菌的功能性状能够反映物种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有助于理解在不同环境中影响真菌群落聚集的机制。揭示森林生态系统中木腐真菌群落的形成机理及其生态功能,对于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鱼类个性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李武新, 孙春艳, 曾令清
    2021, 40(2):  544-558.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31
    摘要 ( 141 )   PDF (661KB) ( 41 )  
    动物个性是指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动物种内个体间行为的稳定差异。鱼类个性的研究历史已超过50年,但不同时期和不同研究的鱼类个性测定方法存在较大差异,缺乏一个规范的用于量化鱼类个性研究的方法论。本文作者认为,关注鱼类个性的常规测定方法,了解现有个性定义及其生态学意义,规范鱼类个性的常规实验方法是有必要的。本文所涉及的个性是指狭义上的个性,即对勇敢性、探索性、活跃性、好斗性和社会性等个性的研究方法进行综述,规范了鱼类个性的常规测定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对过往研究中鱼类个性测定方法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入侵动物福寿螺内生纤维素酶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李梦婷, 刘金苓, 赵本良, 邓小于, 陈慧莹, 唐以杰
    2021, 40(2):  559-567.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26
    摘要 ( 105 )   PDF (560KB) ( 49 )  
    纤维素酶高效降解纤维素生产单糖,在纺织、造纸、食品、饲料等行业有重要应用价值。近年来,动物源的纤维素酶展现出优良的降解能力,其应用受到广泛关注。软体动物福寿螺是入侵我国华南地区的恶性外来物种,已经对水稻生产和湿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危害。福寿螺对多种植物的强消化能力与其体内的内生纤维素酶有密切关系。本文聚焦于福寿螺组织的内生纤维素酶,综述了该酶的基因特征、活性因素、重组表达及生产应用。各种福寿螺内生纤维素酶的编码基因在分子质量、基因长度、开放阅读框长度、同源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环境因素pH、温度、金属离子、阴离子及螯合剂显著影响其活性。采用基因工程和优化表达菌株培养可以提高酶的生产效率,福寿螺内生纤维素酶的转化表达能提高食用菌生物效率和产量,提升动物饲料利用率,增强果蔬汁液提取,其在啤酒酵母中的表达有助于提高乙醇生产率。基于福寿螺内生纤维素酶应用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快福寿螺内生纤维素酶资源利用并强化对福寿螺属的其他螺类内生纤维素酶研究的建议。
    生态理念下对虾健康养殖发展建议
    于道德, 宋静静, 叶海斌, 王友红, 王晓璐, 刘洪军
    2021, 40(2):  568-576.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13
    摘要 ( 72 )   PDF (606KB) ( 28 )  
    随着对虾产业的不断壮大,对虾类水产养殖过程中疾病频发、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其品种和养殖模式的多样化使得这一矛盾更加难以解决。本文回顾了中国对虾产业50年发展过程中的疾病伴生史,并从生态学视角重新审视了对虾病原体的发生、进化以及与对虾免疫系统的关系,进而提出避免药物滥用、防重于治、注重对虾选育工作、基于生态系统方法开展对虾养殖工作等建议,以期将来人们能够更加重视生态系统健康,把One Health理念应用到水产养殖的生产实践中,真正实现对虾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空间尺度对地形异质性-物种多样性关系的影响: 粒度和幅度
    梁晓玉, 古元阳, 刘昌, 邢韶华
    2021, 40(2):  577-585.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14
    摘要 ( 152 )   PDF (512KB) ( 69 )  
    空间尺度是影响我们理解生态学格局和过程的关键因素。目前已有多种关于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形成机制的假说且研究者未达成共识,原因之一是空间尺度对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的环境影响因子的解释力和相对重要性有重要影响。地形异质性是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综述了在地形异质性物种多样性关系的研究中,不同空间粒度和幅度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原因。尽管已认识到地形异质性物种多样性关系的空间尺度效应,但粒度和幅度的具体影响仍未有统一结论。当前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未能覆盖较完整的尺度变化梯度。未来对地形异质性物种多样性关系的研究需要同时考虑幅度和粒度的影响。建议结合可靠的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开展多尺度格局比较分析,以进一步阐明研究尺度对地形异质性物种多样性关系的影响以及地形异质性起主导作用的空间尺度。
    海上风电场对大型底栖生物影响
    詹晓芳, 马丽, 陆志强
    2021, 40(2):  586-592.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25
    摘要 ( 107 )   PDF (751KB) ( 135 )  
    海上风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全球快速发展,其建设和运营皆会对底栖生境造成影响。海上风电对大型底栖生物的影响是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海上风电场对大型底栖生物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栖息地改变、生物多样性变化、禁止拖网作业影响以及促进生态连通性等。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海上风电场在更长时间尺度上对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动态演替过程的影响及对海洋底栖环境潜在的生态效应。此外,加强产业、政府管理和科学研究部门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信息交流,有助于全面深入了解海上风电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技术与方法
    藏中联网工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蔡德峰, 张扬建, 丛楠, 殷国栋, 王荔, 张明勋, 俎佳星, 周全, 陈宁, 刘瑶杰, 蓝健均, 蔡绍荣, 张戈
    2021, 40(2):  593-603.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03
    摘要 ( 77 )   PDF (8568KB) ( 39 )  
    对电网工程沿线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价是规避和降低工程对沿线区域生态破坏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选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4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主体,基于遥感与GIS技术对藏东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电网工程标段影响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结果表明:藏东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总体上呈现出“东西部高、中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极重要区面积为74843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18.47%,主要分布在藏东南的森林区,包括澜沧江沿线及其以东地区、雅鲁藏布江沿线及错那县、墨脱县南部。藏中联网工程东、西两端标段影响区内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相对较高,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影响区内主导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布状况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本研究方法可为其他输电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生态标准及科学依据。
    基于叶面微结构的火电厂周边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分析
    李诗瑶, 牛玉斌, 樊瑾, 余海龙, 黄菊莹
    2021, 40(2):  604-614.  doi: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18
    摘要 ( 61 )   PDF (9232KB) ( 45 )  
    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差异与叶面微结构特征密切相关。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火电厂周边5种典型阔叶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洗脱法测定叶片滞尘量,并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SEMEDX)研究植物叶表面微结构与滞尘能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树种间滞尘量差异明显,5个树种单位面积滞尘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火炬树(Rhus typhin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榆树(Ulmus pumila)>山槐(Maackia amurensis)>白蜡(Fraxinus chinensis);叶表面兼有表皮毛、气孔和沟壑、粗糙等微结构特征的树种如火炬树、臭椿等其滞尘能力较强;对叶表面滞尘颗粒物粒径及其组成分析发现,部分树种存在对不同粒径颗粒物选择性滞留和吸附现象,如白蜡以气孔吸附型为主导,对PM2.5的吸附能力相对较强;而兼具表皮毛、气孔和沟壑等微结构的火炬树和臭椿则吸附粒径范围较广;通过能谱分析发现,源自土壤扬尘的颗粒物在5种绿化树种上广泛存在,而源自人为源的有机污染物则更易于被具有表皮毛的树种所滞留。因此,在进行能源工业区绿化树种选择时,应依据当地大气污染类型和对滞尘有利的叶面微结构选择并推广相应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