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9-02-10
    目录
    目录
    2019, 38(2):  0. 
    摘要 ( 169 )   PDF (484KB) ( 68 )  
    研究报告
    北川震后植被恢复工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生态位
    刘尧尧,辜彬,王丽
    2019, 38(2):  309-320. 
    摘要 ( 410 )   PDF (1705KB) ( 128 )  
    为探究工程治理后植物群落的恢复效果,本文运用数量生态学方法对北川震后工程治理植被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指数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优势种生态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有植物74种,隶属于37科72属,工程区木本层和草本层优势物种分别为李子(Prunus salicina)和鬼针草(Bidens pilosa),自然区木本层和草本层优势种分别为柏树(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扁竹根(Iris confusa)。(2)CCA排序结果显示,工程区物种可分为5个类群,自然区分为3个类群。影响工程区物种分布的环境因子(包括工法)顺序为:海拔>坡度>坡向>pH>工法>土壤含水量>坡位,海拔、坡度和坡向是影响工程区物种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区物种分布受各因子影响均较大。(3)自然区木本植物丰富度和多样性明显高于工程区,工程区草本植物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自然区。RDA排序结果显示,海拔是影响工程区草本层丰富度和多样性的最主要因子,坡位和工法是影响工程区木本层丰富度和多样性的主要因子。(4)与自然区相比,工程区生态位相似性(0.0~0.4)和生态位重叠值(0.0~0.5)大部分处于低值区,种间竞争较弱。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工程植被有一定的恢复,但不够理想;建议工程区增植自然区的木本优势植物。
    贵州普定喀斯特关键带土壤磷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张倩,韩贵琳,柳满,阳昆桦,刘强
    2019, 38(2):  321-328. 
    摘要 ( 529 )   PDF (1012KB) ( 241 )  
    以贵州普定喀斯特关键带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6月采集了5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剖面,包括农田、灌丛、次生林、草坡和弃耕地,分析了土壤剖面总磷、有效磷的分布特征,并讨论了有机碳、总氮、pH值和团聚体组成等理化性质对总磷和有效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总磷和有效磷含量均随深度增加呈现降低趋势,在剖面0~30 cm处剧烈降低,30 cm以下减少趋势减缓。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土地利用方式,耕地表层土壤总磷和有效磷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可能受人为干扰活动的影响。除次生林外,其他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土壤总磷和有效磷含量与总氮、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农田土壤相关性最好。土壤磷素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含量控制,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供磷状况,提高农作物对磷素的吸收。土壤团聚体粒径以大团聚体占优势,土壤总磷和有效磷含量与大团聚体组分呈正相关。土壤大团聚粒径组分的增加促进了磷素的积累。
    鄱阳湖沙化土地植物-凋落物-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陆远鸿,曹昀,许令明,张英,郑林,胡启武
    2019, 38(2):  329-335. 
    摘要 ( 418 )   PDF (575KB) ( 192 )  
    探明鄱阳湖沙化区植被恢复后植物、凋落物与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对我国亚热带地区沙化土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在江西省都昌县典型沙化区建立110 hm2沙化土地恢复试验区,采集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单叶蔓荆(Vitex rotundifolia)、算盘子(Glochidion puberum)、湿地松(Pinus elliottii)5种优势植物的新鲜叶片、凋落物及林下表层0~10 cm土壤样品,测定有机C、全N、全P含量。结果表明:(1)5种植物叶片C、N、P含量平均为394.3、11.9、1.2 mg·g-1;凋落物C、N、P含量平均为366.7、6.8、0.9 mg·g-1;表层土壤C、N、P含量平均为6.8、0.4、0.5 mg·g-1;叶片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凋落物和土壤。(2)叶片与土壤C、P含量和C∶P显著相关(P<0.05);凋落物C、N、P含量与叶片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土壤C、N、P含量及C∶P显著相关(P<0.05)。(3)鄱阳湖沙地植物C、N、P含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轻度沙化区14<N∶P<16,中度、重度沙化区N∶P<14,根据营养限制定理,该地区植物生长受N、P共同作用的同时更多受N限制。
     
    草原矿区排土场不同植被配置类型生态恢复
    珊丹,邢恩德,荣浩,刘艳萍,梁占岐
    2019, 38(2):  336-342. 
    摘要 ( 414 )   PDF (513KB) ( 215 )  
    以典型草原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为对象,研究不同植被配置类型人工、半人工植物群落的植物组成、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及土壤主要养分变化。结果表明,自然恢复的排土场边坡主要以一、二年生植物为主,种类单一,草本层低矮,采取人工植被恢复措施的试验区植物种类明显增加,4种不同植被配置类型试验样地内共出现34种植物,分属13科33属。排土场边坡人工植被恢复一段时期后(4~5 a),植物群落优势种主要以人工种植的植物为主,主要伴生种为多年生杂类草草木樨状黄芪(Astragalus melilotoides)、蒙古虫实(Corispermum mongolicum),禾本科植物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以及一、二年生植物刺藜(Chenopodium aristatum)、猪毛菜(Salsola collina)等。4种不同植被配置类型中,灌草群落(Ⅱ)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数值均最大,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也较高,说明排土场采取柠条+紫花苜蓿的灌草植被配置模式生态恢复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可为草原矿区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五台山林线附近优势草本植物的分布格局、过程与尺度分析
    贾美玉,张金屯,梁钰,丁沫冲,曹格,贾冰玉
    2019, 38(2):  343-353. 
    摘要 ( 409 )   PDF (2456KB) ( 73 )  
    林线是气候变化敏感指示区,林窗和林缘是草本植物进入的重要窗口。研究林线过渡带林窗和林缘生境内草本物种的格局有利于揭示这两种生境内重要的生态过程。本文选取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林线过渡带内的林窗(海拔2350 m)和林缘(海拔2300 m)为样地(5 m× 5 m),每个样地设置25个1 m× 1 m样方,分别记录样方内6个优势物种(光稃茅香(Hierochloe glabra)、小花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三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eyniana)、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位置信息。运用完全空间随机过程(CSR)、异质性泊松过程(HP)、泊松聚块过程(PC)零模型在不同尺度下进行格局模拟分析。结果如下:(1)林窗内6个物种的聚集分布的尺度范围都分别大于林缘,在两个生境内珠芽蓼和小花草玉梅聚集尺度较宽,蒲公英和平车前聚集尺度较窄,最常见的聚集尺度在0~40、100~140和200~230 cm。(2)异质性泊松过程模拟及检验结果表明:在林窗和林缘,微生境异质性对具有广适性的5个物种的格局影响不显著,而无性繁殖较发达的光稃茅香的格局在林窗和林缘生境内受微生境影响显著。(3)泊松聚块过程模拟及检验结果表明:林缘的物种格局显著受到种子扩散过程的影响。在0~50 cm的尺度范围内种子扩散过程受重力影响分布在母体周围。在大于100 cm尺度上,种子特殊的传播方式或特殊种子附属结构影响种子扩散的距离。此外,在风力帮助下,特殊结构的物种分布有可能达到250 cm。  
    黄土高原中部红砂与荒漠锦鸡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
    南笑宁,刘旻霞,朱恭,夏素娟,李全弟,蒋晓轩
    2019, 38(2):  354-360. 
    摘要 ( 390 )   PDF (830KB) ( 90 )  
    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关联性是研究植物种群之间相互作用及种群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手段。以甘肃省皋兰县老虎台干旱荒漠区的主要物种——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Pall.) Maxim.)与荒漠锦鸡儿(Caragana roborovskyiKom.)为对象,采用Ripley K函数分析了不同坡向红砂和荒漠锦鸡儿种群的点格局特征及其关联性,以揭示干旱荒漠区植被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群之间的竞争关系和生存繁衍策略。结果表明:红砂与荒漠锦鸡儿种群在3个坡向上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随着坡向由西北坡向西南坡的转变,红砂种群的株数与盖度不断减少,而荒漠锦鸡儿种群则不断增加。在西北坡,红砂种群在0~5 m范围内表现为随机分布,而荒漠锦鸡儿种群以聚集分布为主;在西坡,红砂与荒漠锦鸡儿种群均呈随机分布;在西南坡,红砂种群在0~5 m范围内呈聚集分布,而荒漠锦鸡儿种群呈随机分布。西北坡的红砂与荒漠锦鸡儿在研究尺度内呈负相关;两种物种在西坡0~5 m内无关联;在西南坡,红砂和荒漠锦鸡儿种群在0~1.3 m范围内为负关联,在1.3~5 m范围内则为无关联。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认识本地区植物的种内与种间竞争过程、多样化的生态策略及群落演替趋势。
    柠檬桉在中国的适生地理分布及其影响因子
    欧阳林男,陈少雄,张维耀,何沙娥,刘学锋
    2019, 38(2):  361-367. 
    摘要 ( 421 )   PDF (1516KB) ( 100 )  
    基于气候、土壤、地形因子数据,结合柠檬桉现有分布数据,使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对柠檬桉在中国的适生地理区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模型的模拟精度高(AUC值>0.91),当前最适生区(存在概率>0.66)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刀切法检验结果显示,最湿季度平均温度、海拔、温度变化方差、年均温、最干季度平均温度、年温变化范围、最暖季度降水量是影响柠檬桉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累积贡献率达86.9%;中国最适生区的最湿季度平均温度、年均温、最干季度平均温度、年温变化范围与原产地自然分布区相应因子相似性强,与原产地自然分布区相比,中国适生区的海拔更低,最暖季度降水量更高,有利于柠檬桉的快速生长。该结果可为柠檬桉在中国的推广种植提供依据。
    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对杉木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
    王巧,张君波,雷赵枫,刘宁,李全,黄华宏,宋新章
    2019, 38(2):  368-375. 
    摘要 ( 346 )   PDF (797KB) ( 134 )  
    为探讨氮沉降日益增强背景下磷添加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合理施肥提高杉木人工林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10龄杉木为对象,设置10种处理:低氮(N30:30 kg·hm-2·a-1)、高氮(N60:60 kg·hm-2·a-1)、低磷(P20:20 mg·kg-1)、高磷(P40:40 mg·kg-1)、N30+P20、N30+P40、N60+P20、N60+P40和对照处理(CK)。结果表明:夏季,杉木在3种磷水平下,叶片C、N、P含量及C∶N、N∶P、C∶P均无显著变化(P>0.05),氮沉降显著增加了无磷添加处理下叶片N含量和N∶P(P<0.05),但对杉木叶片C、P含量无影响(P>0.05);秋季,叶片N、P含量和N∶P在低磷添加处理下显著增加但在高磷添加处理下有所降低(P<0.05),叶片C含量和C∶N、C∶P则与之相反(P<0.05),氮沉降虽显著增加了无磷添加处理下叶片的N、P含量(P<0.05),却降低了叶片C含量及C∶N、C∶P (P<0.05),表明氮沉降降低了杉木养分利用效率。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的交互作用对杉木叶片中的C、N、P含量以及C∶P、C∶N、N∶P的影响随处理时间增加而逐渐显著。
    华西雨屏区麻栎人工混交林凋落物水溶性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随物候节律的变化特征
    袁吉,黄美玉,麦淑媛,吴福忠,杨万勤,岳楷,游成铭,温娅檬,蒋龙
    2019, 38(2):  376-383. 
    摘要 ( 353 )   PDF (954KB) ( 191 )  
    为理解华西雨屏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以华西雨屏区典型麻栎人工混交林为对象,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每月收集麻栎(Quercus acutissima)、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凋落物(枝、叶、果),研究凋落物水溶性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随物候节律(萌芽期、展叶期、盛叶期、落叶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喜树和麻栎凋落物的水溶性碳、氮、磷含量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并且最大值和最小值各不相同。凋落物水溶性碳、氮、磷含量随树种和凋落物类型而变化。整体而言,水溶性氮和磷含量均表现为果>叶>枝,水溶性碳含量表现为叶>果>枝。物候节律显著影响了凋落物的水溶性碳、氮、磷的化学计量比,并且凋落物水溶性碳、氮、磷化学计量比随树种和凋落物类型而变化,同时树种和物候期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凋落物水溶性碳、氮、磷的化学计量比。这些结果表明,物候节律是影响麻栎人工混交林凋落物水溶性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关键因子,并受到树种和凋落物类型的影响。
    氮添加对墨西哥柏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酶活性的影响
    李瑞瑞,卢艺,王益明,万福绪
    2019, 38(2):  384-393. 
    摘要 ( 573 )   PDF (761KB) ( 150 )  
    为探讨氮沉降对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化学特征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在南京林业大学科研教学基地墨西哥柏(Cupressus lusitanica Mill.)人工林设置N0、N1(24 kg·hm-2·a-1)、N2(48 kg·hm-2·a-1)、N3(72 kg·hm-2·a-1)、N4(96 kg·hm-2·a-1)和N5(120 kg·hm-2·a-1) 6个不同施N量处理。结果表明:(1)随氮添加量的增加,土壤有机碳(SOC)含量显著增加,并在N4样地达到最大值。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在N2、N3样地显著高于对照样地。N2样地土壤全氮(TN)、N/P显著高于对照样地,其余样地之间差异性不显著。N4、N5样地土壤C/N、C/P显著高于对照样地。氮添加对土壤全磷(TP)没有显著影响。(2)在低氮和中氮处理下土壤碳氮磷相关酶活性均出现提高。在高氮处理下,纤维素酶显著低于对照样地,脲酶活性出现降低趋势;而磷酸酶、木质素分解酶及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3)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发现,墨西哥柏人工林N添加量最好不超过72 kg·hm-2·a-1,这为以后墨西哥柏人工林施肥管理提供数据参考。冗余分析结果可知,土壤TP、SOC、DOC与磷酸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呈显著正相关。(4)因子分析及冗余分析发现,DOC是驱动土壤酶活性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可为评估氮沉降增加背景下我国亚热带地区人工林的土壤养分循环提供依据,为进一步预测未来氮输入情景下的区域养分平衡提供参考。
    西双版纳地区丛林式橡胶林内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
    曾欢欢,刘文杰,吴骏恩,朱习爱
    2019, 38(2):  394-403. 
    摘要 ( 474 )   PDF (924KB) ( 266 )  
    作为一种模仿热带雨林结构而构建的复合式橡胶种植林,丛林式橡胶林比纯橡胶林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研究丛林式橡胶林内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以探索植物合理的种间配置结构,对于优化现存胶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位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的丛林式橡胶林为实验对象,以纯橡胶林为对照,通过氢氧稳定同位素方法定量区分植物的水分来源,同时通过植物叶片碳同位素比较植物水分利用效率,进而探究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结果表明:(1)丛林式橡胶林平均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纯橡胶林,说明丛林式橡胶林内水分条件更好。(2)纯橡胶林中橡胶树在雨季的水分来源主要为0~5 cm土壤水(81.6%),干季主要利用5~15 cm土壤水(49.6%),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利用比例季节性波动大。丛林式橡胶林中橡胶树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利用比例季节性波动小,林内浦竹仔和其余乔木种在雨季对浅层土壤水利用比例比干季高,橡胶树为避免种间竞争而增加深层土壤水的利用比例,有利于根系向更深处发展。(3)相较于纯橡胶林,丛林式橡胶林内橡胶树叶片δ13C值季节差异小,说明其水分利用效率稳定。在干季,丛林式橡胶林内橡胶树叶片δ13C值低于纯橡胶林内橡胶树,说明橡胶树在丛林式橡胶林内受到干旱胁迫更弱,此时橡胶树δ13C值高于雨季,橡胶树以此应对季节性干旱胁迫。总的来说,丛林式橡胶林内土壤水分条件更好,植物水分利用策略更为灵活,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可持续橡胶林管理措施。
    黄河三角洲芦苇生长与根系分布特征对不同时期水盐胁迫的响应
    田晓燕,陈敏,路峰,王安东,韩广轩,管博
    2019, 38(2):  404-411. 
    摘要 ( 427 )   PDF (812KB) ( 247 )  
    土壤水分和盐分是影响黄河三角洲地区植被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了解湿地植物对水盐胁迫的响应规律是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有效保护和修复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选择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植被芦苇,采用室内盆栽控制实验,研究芦苇生长与根系分布特征对不同水盐处理时期(萌芽期、苗期)和不同水位(CK、-30 cm、0 cm、30 cm)以及不同盐浓度(0%、1.5%)交互作用的响应。结果表明:水盐交互作用对芦苇根系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在无盐分处理和30 cm水位交互作用下根生物量与CK无显著差异,但在1.5%盐分处理和30 cm水位联合胁迫下根生物量显著小于CK,说明土壤盐度会改变植物对水分的耐受阈值;除芦苇株高外,0 cm水位条件的芦苇各项生态指标均表现为高值,而30 cm水淹条件对芦苇生态特征存在一定抑制作用,说明芦苇生长适宜浅水环境;土壤表层芦苇根系总生物量对水盐梯度的响应不敏感,但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水盐因子显著影响芦苇根生物量的积累;芦苇须根生物量在0 cm水位、无盐分处理和苗期处理三因素交互作用下最高,为(6.76±2.19) g·株-1,在30 cm水位、1.5%盐分处理和萌芽期处理三因素交互作用下须根生物量最低,仅为(1.09±0.68) g·株-1
    杭州湾生物修复区与非修复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比较
    刘巧,刘萌萌,杨娜,张琪,包炎琳,何培民,霍元子
    2019, 38(2):  412-419. 
    摘要 ( 299 )   PDF (1358KB) ( 160 )  
    为比较杭州湾生物修复区与非修复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于2017年7—12月对杭州湾10个站位水环境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修复区营养盐平均浓度低于非修复区。两个区域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103种,以硅藻种类最多。修复区发现7门54种,非修复区发现8门79种,两个区域共有的浮游植物种类占总种类数的29.1%。修复区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平均值为1.3×104 cells·L-1,主要优势种为囊裸藻(Trachelomonassp.);非修复区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平均值为12.3×104 cells·L-1,主要优势种为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冗余分析显示,硅酸盐含量和pH分别是影响修复区和非修复区浮游植物密度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净化大气环境功能
    刘胜涛,牛香,王兵,宋庆丰,陶玉柱,王慧
    2019, 38(2):  420-426. 
    摘要 ( 348 )   PDF (1498KB) ( 131 )  
    探究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净化大气功能的空间分布格局,可为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提供指导。本研究从提供负离子、吸收二氧化硫、吸收氟化物、吸收氮氧化物、滞尘、滞纳PM10和滞纳PM2.5等7个方面,从水平分布和垂直梯度两个方向,对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净化大气环境功能的空间格局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净化大气环境功能显著,提供负离子量为1.426×1023个·a-1,滞纳PM10和PM2.5量分别为361.27和77.44 t·a-1;在水平分布上,物质量和价值量均呈现出中部高,南部次之,北部最小的变化规律,5个保护管理站的森林生态系统净化大气环境功能物质量和价值量均呈现大水沟>马莲口>苏峪口>石嘴山>红果子的变化规律;在垂直梯度上,呈现2400~3000 m段高于3000~3500和1800~2400 m段,山体阴坡高于阳坡的分布规律,以灌木林和云杉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最大。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地表反照率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郝文静,于海群,王华玺,周彩贤,张峰,田赟,贾昕,查天山
    2019, 38(2):  427-435. 
    摘要 ( 613 )   PDF (1331KB) ( 103 )  
    地表反照率是地表能量和水文循环的关键要素。本研究基于2013—2015年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气象要素的连续观测,探讨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地表反照率的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表反照率日变化为08:30—12:00逐渐减小,12:00—17:00比较接近,早晨与下午的反照率差异为0.03,地表反照率日变化不对称的主要因素是早晨植物叶片表面的露水;地表反照率的季节变化特征为冬季(0.15)> 春季(0.13)> 秋季(0.12)> 夏季(0.11),在生长期内,地表反照率受空气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共同影响;在展叶期,地表反照率主要受空气温度的影响,与空气温度呈线性负相关,而与土壤含水量没有相关性;在完全展叶期和落叶期,地表反照率受空气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共同的影响,与空气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均呈负指数相关,但当空气温度大于24.0 ℃时,空气温度对其无影响。
    石漠化地区裸岩表面温度和空气温湿度动态变化
    李生,薛亮,王佳,任华东,姚小华,冷秀汇,武泽宇
    2019, 38(2):  436-442. 
    摘要 ( 389 )   PDF (1095KB) ( 146 )  
    陆地表面控制着水和能量通量的分配,在气候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石漠化地区大量岩石裸露于地表,深刻影响着局部的小气候动态。为揭示裸岩引发的环境效应,采用模拟试验开展了裸岩表面温度和空气温湿度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石漠化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其日变化呈抛物线分布,在13:30—14:00达到最大值;辐射时间和辐射峰值随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太阳辐射总量的年际变化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岩石表面温度伴随太阳辐射同步增温,岩石表面增温快、降温较慢;岩石表面温度与其上2、5、10、20 cm处空气温度差异显著(P<0.05),岩石具有显著的加热效应;岩石上部2、5、10、20 cm处空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均呈U型分布,最小值出现在16:30—17:00;空气相对湿度在20 cm处最高(P<0.01),表明岩石表层20 cm以内的空气相对湿度较小;空气相对湿度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在石漠化植被恢复过程的早期,应采取适宜的速生植物,尽快对裸岩形成遮荫以减少其加热作用,促进小气候的改善以促进植被恢复治理工作。
    硝化抑制剂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刘红江,殷跃军,郭智,张岳芳,盛婧,郑建初,陈留根
    2019, 38(2):  443-449. 
    摘要 ( 472 )   PDF (583KB) ( 82 )  
    为了解硝化抑制剂在麦季的施用效果,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施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对照2水平;副区设5个施氮量水平(0、210、240、270、300 kg·hm-2),研究硝化抑制剂对扬麦16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硝化抑制剂,施氮量为240 kg·hm-2处理小麦产量最高,达到7260 kg·hm-2,主要是因为小麦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均表现为较高;施氮量为240 kg·hm-2处理,配合施用硝化抑制剂小麦生物产量也表现为最高;硝化抑制剂对小麦经济系数的影响不大;施用硝化抑制剂能够有效提高麦田土壤速效氮含量,加大氮肥投入量后,硝化抑制剂对麦田土壤速效氮素含量的增加幅度下降;施用硝化抑制剂能够显著提高小麦植株氮素累积量,却明显降低了小麦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在较低施氮量(210和240 kg·hm-2)处理下,施用硝化抑制剂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其中,小麦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平均为16.1 kg·kg-1、69.9%、23.1 kg·kg-1和31.4 kg·kg-1;在施用硝化抑制剂条件下,麦季氮肥投入量为240 kg·hm-2时,能够保证小麦产量,并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高密度种植下氮肥和化控措施对春玉米茎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刘笑鸣,顾万荣,李彩凤,佟桐,王彬,吕英杰,赵猛,刘赵月
    2019, 38(2):  450-458. 
    摘要 ( 382 )   PDF (799KB) ( 96 )  
    以玉米品种“龙育365”为材料,设置大田高密度种植90000株·hm-2,研究了化控剂玉黄金(30%胺鲜酯·乙利水剂)和3个不同氮肥水平(100、200和300 kg·hm-2,代码分别为N100、N200、N300)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茎秆力学特征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密度种植下化控能够增加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穗部秃尖长,减小各生育期叶面积,增加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干物质贡献率,分别比对照增加7.9%和3.2%;化控能增加基部节间抗折断力、穿刺强度和最小直径,显著降低基部节间长,增加抗倒伏能力,提高产量8.7%;玉米产量、穗粒数和叶面积均在N200处理下最高,秃尖长减小,N200处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干物质贡献率增加,分别比N100和N300处理增加24.5%和9%;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茎秆抗折断力和穿刺强度显著降低,最大、小直径先增加后降低,基部节间长显著增加。相关分析表明:玉米产量与花后干物质贡献率(r=0.489*)、乳熟期叶面积(r=0.819*)呈显著正相关;玉米基部节间最大直径(r=0.517*)、基部节间长(r=0.505*)与花后干物质呈显著正相关;茎秆抗折断力与基部节间长(r=-0.84**)呈显著负相关,与基部节间最大直径(r=0.495*)呈显著正相关;穿刺强度与基部节间长度(r=-0.724**)呈显著负相关。本实验认为,200 kg·hm-2氮肥与化控结合在黑龙江90000株·hm-2种植密度下春玉米抗倒性最佳,且玉米产量最高,研究结果为黑龙江春玉米高密度种植下的化控防倒减氮增产技术提供了依据。
    苹果-大豆间作系统细根分布变异及地下竞争
    孙于卜,毕华兴,段航旗,彭瑞东,王晶晶
    2019, 38(2):  459-466. 
    摘要 ( 475 )   PDF (812KB) ( 183 )  
    果农间作系统中各组分细根的空间分布决定了其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竞争能力,细根的空间变异反映了间作系统各组分对地下资源的适应性策略,而细根的生态位重叠程度反映了因生态位重叠而产生的竞争关系。以晋西黄土区典型的苹果大豆间作系统为对象,采用分层挖掘法对苹果树和大豆进行根系取样,定量研究间作系统各组分细根的空间分布变异及地下竞争。结果表明:水平方向苹果细根生物量集中分布在距苹果树行0.5~1.3 m区域,而大豆细根生物量随着距苹果树行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增多;苹果细根生物量在20~40 cm土层分布最多,而大豆细根主要分布在0~20 cm的表土耕作层;与单作系统相比,间作抑制了苹果和大豆细根的生长,并促使间作苹果细根向深层土壤移动,间作大豆细根向上层土壤移动;距苹果树行0.5~2.1 m区域大豆的竞争能力强于苹果,且大豆对苹果的竞争作用在0~20 cm土层深度占绝对优势,而苹果对大豆的竞争作用在20~100 cm土层深度占据优势;随着距苹果树行距离的增加,苹果大豆间作系统的竞争强度逐渐减弱,距苹果树行0.5~1.3 m区域间作系统对地下资源的竞争较为强烈。本研究为苹果大豆间作系统种间关系调控及可持续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外施褪黑素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光合功能的影响
    尹赜鹏,王珍琪,齐明芳,孟思达,李天来
    2019, 38(2):  467-475. 
    摘要 ( 578 )   PDF (945KB) ( 110 )  
    褪黑素是植物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的一种重要的保护因子。为了明确褪黑素对盐胁迫下番茄叶片光合机构功能的影响,以番茄品种‘辽园多丽’为实验材料,利用150 mmol·L-1 NaCl水培方式做盐处理,并设150 μmol·L-1的褪黑素预处理组,研究外施褪黑素对盐胁迫下番茄叶片PSII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导致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作用减弱,PSII活性的降低主要表现为PSII电子供体侧OEC的活性降低及PSII电子受体侧电子由QA向QB的传递过程受阻,特别是PSII电子供体侧对盐胁迫的敏感程度明显大于受体侧,PSII中D1和Psb O蛋白均发生降解,表明番茄叶片PSII反应供体侧和受体侧受到严重损伤;PSII反应中心对光能的捕获及利用能力降低,单位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的数量和吸收的光能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外施褪黑素使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降低幅度明显减小,褪黑素通过平衡PSII的供体侧、受体侧和反应中心的电子传递来缓解盐胁迫对番茄PSII造成的伤害,提高番茄的耐盐性。
    “金冠霞帔”文冠果种实性状可塑性
    王俊杰,乔鑫,徐红江,张东旭,周祎鸣,黄炎子,王馨蕊,向秋虹,王青,关文彬
    2019, 38(2):  476-485. 
    摘要 ( 516 )   PDF (989KB) ( 230 )  
    表型可塑性是有机体适应异质环境,增强生存能力的重要机制。以文冠果新品种“金冠霞帔”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在不同纬度以及同一纬度两种不同土壤类型3个区域4个试验地,选取无性嫁接扩繁、树体结构相近的植株,开展控制授粉与开放授粉对比实验,并通过无性嫁接植株之间的控制授粉实现了文冠果的自交。果实成熟后采收并风干,测量果实质量、果壳质量、结果数、座果率、种子粒数、种子质量、出籽率、单粒重等12个性状,筛选了3个表型可塑性指标,并以表型可塑性指数PPI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北京、辽宁、内蒙古的纬度变化以及褐土到风沙土的生境变化,种实性状均表现出可塑性。随种植纬度的增加,植株增加对果实种子的资源性投入,果实体积变大且数量增加,果实质量、果壳质量、种子质量、种子粒数均显著增加。从相对肥沃褐土到相对贫瘠风沙土的生境变化,种实性状表现出“趋贫特化,优先后代”的响应机制,即资源相对匮乏时,植株将有限资源分配给少量果实,减少果壳资源分配,相对多的资源分配给少量种子,种子大粒化的方式适应贫瘠生境,这种“繁殖策略”支持了文冠果具有分布广泛、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等特性。本研究为文冠果适应与进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并对其栽培管理和保育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夏季北极Kings Bay海域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邓邦平,蒋晓山,周红宏,曹叔楠,张昊飞,王肖波,王腾
    2019, 38(2):  486-491. 
    摘要 ( 412 )   PDF (632KB) ( 143 )  
    中型浮游动物是北极海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2017年8月,调查了北极Svalbard地区Kings Bay海域中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群落特征。结果表明:Kings Bay海域共检出中型浮游动物19种,桡足类是最主要类群,占总种类的57.9%,浮游动物的种类数从湾口到湾顶总体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浮游动物的优势种为隐长腹剑水蚤(Oithona decipiens)、飞马哲水蚤(Calanus finmarchicus)和短角长腹剑水蚤(Oithona brevicornis),占浮游动物群落丰度比分别为48.0%、6.1%和4.3%,隐长腹剑水蚤占绝对优势;各站位三者丰度之和占比均超过47%;浮游动物丰度和湿重生物量均值分别为1241.5 ind·m-3和290.8 mg·m-3,丰度分布趋势主要受优势种丰度影响,总体呈现为湾口到湾顶逐渐增多的趋势,生物量分布整体差异不大,湾顶稍高于湾口;该海域浮游动物生物多样度、均匀度和丰富度指数均值分别为2.36、0.57和1.65,湾内浮游动物多样度和丰富度差别不大,湾口浮游动物的多样度和丰富度稍高于湾内区域;被囊动物(Tunicata)和腔肠动物(Coelenterata)主要在靠近湾口区域出现,与湾口水系复杂、受北大西洋暖流等影响较大有关;湾内浮游动物丰度高于湾口,与“气候变暖—海冰融化—湾内外源营养物质增加—浮游植物增多—浮游动物生长繁殖提升”这一连锁反应有关。
    饥饿对草鱼易钓性及其生态结果的影响
    杨亚,彭姜岚,付世建,曾令清
    2019, 38(2):  492-499. 
    摘要 ( 332 )   PDF (761KB) ( 70 )  
    自然界鱼类易钓性具有明显的种内个体差异,且易受环境因子(如食物丰度)的影响。为考察饥饿对鲤科鱼类易钓性及其生态结果的影响,本研究以草鱼(Ctenopharynodon idellus)幼鱼为实验对象,在25 ± 0.5 ℃条件下对两个处理组(饥饿组与对照组)共进行两次垂钓(0与14 d);每个处理组均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包括40尾鱼,每个重复垂钓20尾鱼后则停止该组垂钓活动,获取垂钓总时间、被钓鱼次序号、单尾被钓平均时间的变异系数,及两种易钓性表型个体的生长率。结果表明:饥饿组草鱼0 d的形态参数(体质量、体长和肥满度)都显著高于该组14 d,对照组的形态参数在实验期间无明显变化;对照组14 d的形态参数显著高于饥饿组14 d;对照组和饥饿组14 d高易钓性个体的体质量和体长显著大于低易钓性个体;对照组14 d的垂钓总时间显著长于饥饿组14 d,但两处理组单尾被钓时间的变异系数无差异;饥饿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呈负增长,其低易钓性个体的SGR显著高于高易钓性个体,但对照组两种易钓性表型个体的SGR无差异;饥饿导致草鱼易钓性明显增强,在食物严重匮乏环境中不同易钓性表型草鱼个体的生长结果(如生长率)存在差异,该种鱼易钓性具有一定的形态学基础。
    小兴安岭凉水阔叶红松林地表隐翅虫群落空间异质性
    乔志宏,侯宏宇,高梅香,卢廷玉,金光泽,吴东辉
    2019, 38(2):  500-512. 
    摘要 ( 396 )   PDF (1185KB) ( 162 )  
    土壤动物群落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格局,是揭示土壤动物生态学过程和形成机制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以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于2015年7、8和10月采用陷阱法捕获阔叶红松林地表隐翅虫。基于地统计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地表隐翅虫群落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异质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3次采样共捕获隐翅虫成虫421只22种,调查月份隐翅虫个体数和物种数均表现为强变异,群落组成具有显著差异。MoranI系数表明隐翅虫群落及物种个体数在0~300 m的空间尺度上表现为复杂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在某一尺度或尺度范围上具显著性。隐翅虫群落在调查月份内具有中等的空间异质性,其空间变异由结构性和随机性因素共同调控。随着季节变冷,群落空间格局单一,斑块结构不显著。物种之间的空间关系因物种的多度等级而不同,物种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复杂的(正的或负的)空间关联性,但简单Mantel检验并未发现二者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CCA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和土壤因子对地表隐翅虫物种分布变化的影响不显著。本文揭示了隐翅虫成虫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为研究地表隐翅虫群落物种构建机制及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奠定基础。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区系及物种多样性
    张金铭,符龙飞,洪欣,王丽,王智,周守标
    2019, 38(2):  513-520. 
    摘要 ( 446 )   PDF (851KB) ( 163 )  
    麋鹿是栖息于湿地生境、主要以草本植物为食的大型哺乳动物,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麋鹿等珍稀动植物的保护区,探究保护区内草本植物物种组成、区系特点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对保护麋鹿及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区内草本植物群落为对象,沿水分梯度基准线选取5个1 hm2典型样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有草本维管植物321种,隶属于72科216属,植物区系组成以小型科属为主。分布区类型多样,科级水平上有7个类型和2个变型,以世界分布占明显优势;属级水平上有13个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其次是温带分布。(2)保护区内草本植物的季节动态变化明显,春季和秋季的草本植物物种数分别为169和125种,不同季节相同样地内群落组成存在一定差异。(3)春、秋两季草本植物群落α多样性的变化格局与丰富度指数的变化格局比较一致,表现为春季随水分梯度减少呈总体降低的趋势,而秋季随水分梯度减少呈上升的趋势。
    黄土丘陵区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及权衡与协同关系——以榆中县为例
    王川,刘春芳,乌亚汗,刘宥延
    2019, 38(2):  521-531. 
    摘要 ( 521 )   PDF (6631KB) ( 238 )  
    以甘肃榆中县为例,综合InVEST模型、ArcGIS、R和GeoDa软件,基于村级尺度,利用空间热点分析、相关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了该县2015年生物多样性维持、土壤保持、产水量、碳储量和食物供给5种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特征及权衡与协同关系。结果表明:5种生态系统服务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生物多样性维持、产水量和碳储量呈现出“南-中-北”逐渐递减的三级梯度特征,土壤保持表现为南部高、北部居中、中部低的态势,食物供给则表现为中部高、南部和北部低的空间格局;热点分析表明,生态系统服务空间一致性较高,高值集聚区(热点)主要位于南部山区,低值集聚区(冷点)多分布于北部黄土丘陵区,而食物供给服务的高值集聚区主要位于中部川区,低值集聚区集中在北部黄土丘陵区;基于相关性分析和双变量Moran I分析结果表明:食物供给与其他4种服务之间是权衡关系,其中与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的权衡关系较强,与碳储量和产水量的权衡关系较弱,而其他4种服务之间主要是强弱不等的协同关系;空间格局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异质性较强。
    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布局及其动态
    郭子良,张曼胤,崔丽娟,王大安,王贺年,杜栩
    2019, 38(2):  532-540. 
    摘要 ( 810 )   PDF (1454KB) ( 106 )  
    湿地公园已成为我国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本研究采用GIS 10.0和聚集度指数等对我国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现状、地理分布格局和发展动态进行了分析。截止2017年底,我国已建898处国家湿地公园,其中河流型和湖泊型约占80%。同时,单个国家湿地公园面积普遍不足50 km2,且大多位于农田和城镇周边。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和通过验收国家湿地公园的聚集度指数分别为0.31和0.48,地理空间上聚集程度高。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国家湿地公园空间分布较为集中,而在中部地区其分布较为分散,高密度热点区域为鲁中南、长三角、湘北鄂东南等地。自2005年以来,其建设经历了探索建设期(2005—2007年)、稳定建设期(2008—2010年)和快速建设期(2011—2017年)。未来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布局应注重其优化布局,更加关注沼泽湿地、近海与海岸湿地的保护,以及云贵高原、西北干旱和半干旱等区域,并保证单个湿地公园的建设面积足够大。
    典型抗生素复合污染对小白菜生长发育的毒理效应
    宫晓双,安婧,张立娜,魏树和
    2019, 38(2):  541-547. 
    摘要 ( 332 )   PDF (820KB) ( 194 )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外源四环素与金霉素(TC-CTC)、四环素与磺胺嘧啶(TC-SD)二元复合污染对小白菜幼苗生长发育的毒理效应。结果表明,0.5 mg·kg-1抗生素复合污染胁迫促进了小白菜芽长和根长的生长,但随着抗生素浓度的增加,小白菜芽长及根长生长逐渐受到抑制,根长受抑制程度高于芽长,25 mg·kg-1 TC-CTC处理对根长的抑制率达72.7%。与抗生素单一污染相比,二元复合污染胁迫使小白菜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暴露30 d时25 mg·kg-1 TC-CTC处理对可溶性蛋白抑制程度最大,抑制率为67.1%,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受到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呈现协同作用。
    土壤淹水和铜污染对杞柳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曹旖旎,蔡泽宇,李晓刚,张建锋,陈光才
    2019, 38(2):  548-557. 
    摘要 ( 375 )   PDF (2117KB) ( 115 )  
    柳树是重金属污染湿地土壤植物修复的潜力树种之一。本研究以杞柳一支笔(Salix integra Yizhibi)幼苗为对象,分析其在淹水30、60和90 d时的形态及生理生化响应。采用土壤培养模拟淹水试验,设置淹水(F, 高于土壤表面10 cm)和不淹水(NF, 正常土壤水分)处理及4个Cu浓度(0、50、150和450 mg·kg-1)。结果表明,淹水处理后,柳树茎基部产生了有利于吸收氧的白色皮孔和不定根来适应淹水环境,但高浓度(450 mg·kg-1) Cu胁迫下只有极少量的不定根产生。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叶片光合色素和光合能力较不淹水处理明显下降,且随着Cu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减少了9.19%~44.48%。叶片SOD活性随着淹水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且SOD活性也随着Cu浓度的增加而升高;POD和CAT受淹水胁迫略有下降,但仍可保持一定活性,使杞柳适应水淹环境正常生长。随着淹水时间和Cu浓度的增加,大部分叶片MDA含量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淹水60 d时,叶片MDA含量显著增加了8.52%~70.44%。淹水胁迫下,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变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均降低。杞柳经较长时间的淹水后(除高浓度Cu处理)仍表现出较强的光合能力和生理适应性,表明其对土壤淹水和Cu污染的双重胁迫具有较强的耐性,在重金属污染湿地修复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贵州万山汞矿废弃地自然定居植物对汞与甲基汞的吸收与累积
    钱晓莉,徐晓航,吴永贵,许志东,孟其义,杨晨东,周红韵,仇广乐
    2019, 38(2):  558-566. 
    摘要 ( 401 )   PDF (1072KB) ( 178 )  
    以万山汞矿废弃地为研究区域,调查植物种类分布特征,分析植物和根际土壤总汞与甲基汞的含量,并探讨不同植物对无机汞(IHg)和甲基汞(MeHg)的富集能力和迁移能力。结果表明:汞矿区废弃地土壤总汞含量变化范围为3.1~479 mg·kg-1,汞污染十分严重;不同废弃地自然定居植物组成差异较大,以菊科居多,占所有植物的6.4%。植物根部IHg变化范围为0.59~3.3 mg·kg-1,地上部为0.27~12 mg·kg-1,其中根部和地上部IHg含量最高的植物是三脉紫菀,分别为33和12 mg·kg-1。植物地上部与根部MeHg含量分别为0.56~5.6和0.24~22 μg·kg-1,其中苣荬菜无论根或地上部都显示了最高甲基汞含量,分别为22和5.6 μg·kg-1。从富集系数(BFs)而言,所有植物根部和地上部对IHg呈现较低的富集能力,BFs均小于1;地上部和根部对MeHg富集能力较高的植物分别是三脉紫菀和苣荬菜。从转移系数(TFs)而言,对IHg和MeHg转移系数最高的分别是三脉紫菀和大叶醉鱼草。
    综述与专论
    降雨引起的干湿交替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进展与展望
    李新鸽,韩广轩,朱连奇,陈超男
    2019, 38(2):  567-575. 
    摘要 ( 701 )   PDF (1564KB) ( 202 )  
    土壤呼吸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重要组成部分,降雨作为扰动因子对土壤呼吸动态的改变将直接影响全球碳平衡。探讨降雨对土壤呼吸的作用机制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收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降雨引起的干湿交替对土壤呼吸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土壤水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及其机理。土壤水分在适宜范围内促进土壤呼吸,过高或过低均抑制土壤呼吸;降雨引起的干湿交替通过改变土壤水分影响土壤呼吸。一方面,干旱条件下,降雨引起的干湿交替主要通过短时间置换土壤中CO2、增加土壤微生物呼吸底物、提高微生物活性、增强凋落物分解速率等途径提高土壤呼吸速率。另一方面,湿度较高的土壤经过短时间降雨迅速达到水分饱和或积水状态,降雨引发的干湿交替通过限制O2进入土壤,形成厌氧环境,抑制微生物和根系呼吸。此外,降雨引发的干湿交替还通过地表积水淹没部分植株,降低植物叶面积,减少光合产物,显著抑制根系呼吸。为更准确估算降雨变化影响土壤呼吸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干扰,提出了未来降雨对土壤呼吸影响研究需重点关注的3个方面:(1)降雨对土壤呼吸影响的微生物响应机制;(2)区分土壤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对降雨的响应机制;(3)降雨对土壤呼吸影响模型研究。
    我国海岸带污染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现状
    史戈,曾辉,常文静
    2019, 38(2):  576-585. 
    摘要 ( 482 )   PDF (941KB) ( 211 )  
    本文从海岸带污染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的阶段性特点、工作区域特征、重点研究介质、重点污染物类型等方面对我国1987—2017年30年间针对大陆沿海地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显示,2000年之前我国该领域研究较为零散,全面性和系统性不足。此后以2007年为界,分为前期各类研究均衡增长和后期以痕量毒害污染物为主两个阶段;重点研究区选择以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岸线区域、河口及海湾地区为主;研究介质主要以沉积物、生物和水体为主。目前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存在不足,缺乏基础数据的广泛监测和长期积累,缺少关键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区界定和分类管控;今后需要深化重点污染物的源汇过程特征研究,加强从城市规划的根源层面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政策与技术体系建设。
    鱼道过鱼效果监测方法述评
    王义川,王煜,林晨宇,魏永才,马卫忠,吴磊,刘德富,石小涛
    2019, 38(2):  586-593. 
    摘要 ( 548 )   PDF (1214KB) ( 242 )  
    鱼道过鱼效果是衡量鱼道建设价值和优化改造的依据,对鱼道进行监测是判断过鱼效果的关键所在。本文概述鱼道过鱼效果监测的具体内容,包括坝上坝下鱼类资源量监测、鱼道进口及出口监测、鱼道内监测、鱼道过鱼后监测等,对各种监测手段与方法(张网法、堵截法、电捕鱼法、视频监测、水声学监测、遥测法等)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其优缺点,提出过鱼效果监测领域未来的发展应主要包括:进一步加强过鱼后监测和鱼类生理学监测;不断改进监测手段,提高仪器设备在野外监测中的准确度;对鱼道过鱼效果进行持续化和标准化监测;开发新型无伤化、精准化、体系化的监测手段。
    方法与技术
    基于MaxEnt模型的马可波罗盘羊生境适宜性评价
    李美玲,陈强强,汪沐阳,杨维康,张弛,罗格平,丁建丽,林昱辰
    2019, 38(2):  594-603. 
    摘要 ( 455 )   PDF (3617KB) ( 358 )  
    马可波罗盘羊(Ovis ammon polii)是帕米尔高原的特有和旗舰物种,开展其生境适宜性评价是有效保护该物种的前提和基础。2017年5—11月,用样线法调查了新疆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内马可波罗盘羊的地理分布现状,共确定马可波罗盘羊出现位点104个,结合27种环境变量数据,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分析了该保护区内影响马可波罗盘羊分布的主要生境因子及其适宜生境分布特征。结果表明:MaxEnt模型的预测准确度较高(AUC值为0.955),可以用于该保护区马可波罗盘羊的生境适宜性评估。马可波罗盘羊有效适宜生境主要分布于该保护区西北部,面积为1288.53 km2,仅占整个保护区面积的8.12%。诸多因子中,海拔、温度季节性、植被类型、最湿季平均温、最冷月最低温和坡度是影响马可波罗盘羊生境最主要的环境变量,人为干扰以及土地利用对该保护区马可波罗盘羊适宜生境影响较小,马可波罗盘羊适宜的植被类型主要为荒漠和草原,适宜的海拔范围为3500~4800 m。对马可波罗盘羊种群的保护管理措施提出两点建议:控制人为干扰;识别和建立各适宜生境之间的迁徙廊道。
    微润管布设方式和施肥水平对蓝莓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孙光照,刘小刚,余小弟,彭有亮,冷险险,黄一峰,杨启良
    2019, 38(2):  604-611. 
    摘要 ( 345 )   PDF (482KB) ( 168 )  
    为探明微润灌溉与施肥对蓝莓(夏普蓝)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微润管水平布置(LM)、微润管竖插布置(UM)和微润管圆形布置(RM) 3种布设方式和0 g·株-1(F0)、10 g·株-1(F1)、20 g·株-1(F2)和30 g·株-1(F3) 4个施肥水平对蓝莓生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干物质累积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LM相比,UM增加蓝莓PnTr、干物质累积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21.47%、16.67%、16.90%和27.35%,RM分别增加24.82%、38.66%、39.66%和44.35%,并且RM显著增加株高、地茎、新枝长度和叶绿素含量;随着施肥量增加,蓝莓株高、地茎、新枝长度和叶绿素含量均先增加后减少;与F0相比,F2处理提高PnTr、干物质累积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4.74%、13.49%、22.62%和21.09%;与LMF0相比,LMF2、UMF2、RMF2处理干物质累积量分别增加17.53%、40.58%、61.14%,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17.53%、53.14%、66.55%;从高效节水的角度考虑,蓝莓的最佳微润灌溉和施肥组合模式为RMF2
    基于气候指数的安徽省茶叶气候品质评价
    刘瑞娜,陈金华,曹雯,杨太明,孙秀邦,岳伟,何令星
    2019, 38(2):  612-618. 
    摘要 ( 424 )   PDF (1862KB) ( 252 )  
    基于安徽省茶叶主产区2010—2015年22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茶树生育期观测资料和已有的茶叶生理气候阈值,提出了由茶叶品质温度指数、相对湿度指数和日照指数构成的综合气候指数(IC)。应用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确定了茶叶气候品质评价等级标准,应用泾县田间试验获取的汀溪兰香茶叶品质数据对评价等级进行验证,并开展了安徽省2015年茶叶气候品质等级量化评价。结果表明:茶叶气候品质评价等级划分为1级(IC≥0.90)、2级(0.75≤IC<0.90)、3级(0.50≤IC<0.75)和4级(IC<0.50)共4个等级。试验数据检验表明,茶叶气候品质评价等级与茶叶生产实际基本一致;2015年早春茶和春茶气候品质等级为1级,晚春茶气候品质等级为2级,个别站点为3级,夏茶气候品质等级为3级,秋茶气候品质等级为2~3级。研究成果可为优化安徽省茶叶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