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0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11-06-08
    研究报告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长期CO2排放对气温升高的响应
    白炜,王根绪,刘光生
    2011, 30(06):  1045-1051. 
    摘要 ( 2370 )   PDF (591KB) ( 1013 )  
    采用高度分别为0.4 m(OTC-1)和0.8 m (OTC-2)的开顶式增温小室(open top champers,OTCs),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进行模拟增温处理,研究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CO2排放强度及过程对气温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平均气温分别提高1.25 ℃(OTC-1)和3.68 ℃(OTC-2)的条件下,对照及2种不同幅度增温处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CO2排放通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并同时在植被生长旺盛期(7—8月)达到峰值,分别为2.31、2.35和6.38 μmol·m-2·s-1;CO2排放通量在不同季节都表现出随增温幅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的趋势,表明随着气温升高,CO2排放通量逐渐增大;不同处理CO2排放通量与气温、5 cm土壤温度和5 cm土壤含水量之间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CO2排放通量与气温及5 cm土壤温度之间均符合指数关系,而与5 cm土壤含水量之间则符合二次多项式关系。
    高寒矮嵩草草甸两种主要植物耐牧性的比较
    樊瑞俭,朱志红,李英年,袁芙蓉,周晓松
    2011, 30(06):  1052-1062. 
    摘要 ( 5080 )   PDF (1051KB) ( 661 )  
    通过野外控制实验,研究了刈割(留茬3 cm、留茬1 cm及不刈割)、施肥(施肥、不施肥)和浇水(浇水、不浇水)处理对高寒草甸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补偿高度、株高相对生长率、比叶面积、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地上总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物种的株高和地上总生物量在刈割后均为低补偿响应,但其株高相对生长率显著提高,并均随年份而增加;垂穗披碱草比叶面积、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地上总生物量对刈割损伤更加敏感;尽管施肥能显著提高2物种上述各项指标,但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矮嵩草的耐牧性指数均小于垂穗披碱草;浇水的作用不显著。说明2物种的耐牧性依赖于土壤养分资源获得性,矮嵩草的耐牧性强于垂穗披碱草。
    半干旱黄土区沟间天然草地植被空间分异特征
    朱岩,张岩,朱清科,卢路
    2011, 30(06):  1063-1069. 
    摘要 ( 4973 )   PDF (945KB) ( 799 )  
    选取陕北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梁峁坡作为研究区,以40 m为间隔,调查了31个草本样方,采用传统统计方法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天然草地植被空间分异特征。线性相关和秩相关分析表明:坡位是影响草本植物盖度及干鲜比的重要因子,坡向是影响草本植物平均高度和生物量的重要因子,坡度对草本植物空间分布没有显著影响。使用莫兰指数(Moran氏I指数)进行空间相关分析表明:草本植物盖度、高度和干鲜比在60 m间隔距离内呈空间正相关,生物量在180 m内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半方差分析表明,球状理论变异函数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草本植物高度和生物量的空间变异,其变程分别为99.3和66.6 m,且均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干鲜比的理论变异函数模型为高斯模型,变程为78.4 m,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盖度的理论变异函数模型为线性模型。
    科尔沁沙地植被生产力对模拟增加降水和氮沉降的响应
    蒋德明,周全来,阿拉木萨,唐毅,押田敏雄
    2011, 30(06):  1070-1074. 
    摘要 ( 2165 )   PDF (453KB) ( 839 )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利用降水收集装置和地表施氮处理,模拟降水和氮沉降增加对科尔沁沙地典型小叶锦鸡儿群落植被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量增加1/7,植被平均高度增加不明显,植被生物量增加了17.6%;降水量增加2/7,植被平均高度增加了23%,植被生物量增加了31.8%;模拟氮沉降处理的一年处理结果对植被生物量增加不明显;降水是影响沙地植被生产力的关键因素,植被生产力对降水量增加响应迅速,短期的氮沉降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不显著。
    臭氧胁迫对冬小麦灌浆期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郑有飞,刘瑞娜,吴荣军,赵泽,胡程达
    2011, 30(06):  1075-1082. 
    摘要 ( 2363 )   PDF (630KB) ( 757 )  
    利用开顶式气室(OTC)开展了大田实验条件下地表臭氧浓度增加对灌浆期冬小麦光合日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3:00—15:00大田环境变量(光合有效辐射、温度、水气压差)对冬小麦光合作用产生了胁迫;与对照组相比,100和150 nl·L-1臭氧熏气下净光合速率平均下降了6.3%和11.1%(P<0.05);100 nl·L-1臭氧熏气下气孔限制值、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变化趋势与对照组基本一致,但在150 nl·L-1臭氧熏气下,11:00之前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显著增加,水分利用率显著下降,13:00—15:00,水分利用率显著增高;在无环境胁迫条件下,100和150 nl·L-1臭氧熏气分别对冬小麦光合作用产生了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环境变量胁迫下,100和150 nl·L-1臭氧熏气均显著提高了冬小麦的水分利用率,且150 nl·L-1臭氧熏气显著提高了进入气孔用于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比例。
    沙田湖人工湿地植物-土壤有机碳库
    徐后涛,王丽卿,沈杰,季高华,赵风斌
    2011, 30(06):  1083-1090. 
    摘要 ( 2350 )   PDF (684KB) ( 887 )  
    在人工构建的用于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表面流和水平潜流湿地复合系统中,对湿地植物各组织、湿地表层土壤(0~10 cm)、湿地植物根际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季节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对湿地植物表层土壤和湿地植物对有机碳的固定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植物地上部分组织固定的有机碳含量表现为在生长期迅速增加,8月较高,进入成熟期(11月)后保持稳定,8月有机碳含量与5月有显著性差异、与11月差异不显著;湿地植物地下部分组织固定的有机碳含量低于地上部分,但季节变化与地上部分相似,5月含量最小,8月达到一个较高的值,11月与8月有机碳含量差异不大。植物进入生长期后,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湿地上无植物时期,各湿地植物根际土有机碳含量均高于表层土,但差异不显著(睡莲除外)。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0.96~1.67 kg·m-2,受植物种类、植物生长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根据湿地面积和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估算出沙田湖人工湿地(表面流湿地部分面积为3592 m2)0~10 cm土壤有机碳总量为5.61 t,通过植物吸收每年固定的碳量为10.34 t。
    不同采收方式对富养化河道浮床空心菜生物产出的影响
    贾悦,李秀珍**,唐莹莹,辛在军,郭文永,孙永光,何彦龙
    2011, 30(06):  1091-1099. 
    摘要 ( 2284 )   PDF (797KB) ( 737 )  
    以浮床空心菜为研究对象,在过水河道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采收周期(14 d采收1次、21 d采收1次、28 d采收1次)和留茬高度(15 cm、25 cm、35 cm)组合对浮床植物生物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后的植物仍能够适应过水河道环境,并在其生长周期内持续生长。经110 d的生长,分枝数提高了近5倍,最长根长27.55 cm,平均根长15 cm,根系直径达11 cm。单株根鲜重可达146 g,每平方米浮床根部可吸附颗粒物3.36 kg。新芽生长速率随采收次数增多,处理组均呈现先不断提高然后减小的趋势,变化幅度为0.54~3.7 cm·d-1,对照组为1.63 cm·d-1。适当刈割能提高新芽再生速率。单次收获生物量同新芽变化规律相似,即先逐渐增多然后减小,生物量增长速率变化幅度3.83~37.9 g·m-2·d-1。从总生物量来看,28 d采收1次留茬25 cm、35 cm组的生物量(干重)产出最高,达2112 g·m-2;从茎叶比看,每14 d采收1次3个留茬高度,及每21 d采收1次留茬15 cm和25 cm方式收获生物量茎叶比较佳。综合考虑产量、质量及浮床便捷管理,每21 d采收1次留茬15 cm的采收方式效果最佳,此时新芽平均生长速率1.88 cm·d-1,平均茎叶比<1,总生物量1966 g·m-2
    围塘清洁养殖模式的构建及其环境效应
    卢光明,徐永健**,陆慧贤
    2011, 30(06):  1100-1106. 
    摘要 ( 2160 )   PDF (767KB) ( 833 )  
    采用陆基围隔方法,构建了单养鱼(F)、鱼+藻(FG)、鱼+藻+沙蚕(FGP)以及鱼+沙蚕(FP)4种养殖模式,试验生物包括菊花江蓠(Gracilaria lichenoides)、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和黑鲷(Sparus macrocephlus),分别对不同养殖模式系统中水体及沉积物的氮、磷等进行跟踪监测,分析其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在4个模式中,放养菊花江蓠1.5 kg·m-2、双齿围沙蚕22.5 kg·hm-2的密度下,能够对养殖水体及沉积物起到较好的净化效果,并且能够有效提高黑鲷的收获规格及产量;其中菊花江蓠主要体现在对于水体中DIN和DIP的净化,具藻处理中氮、磷含量均较不具藻处理低(P<0.05),而具藻处理(FG、FGP)和不具藻处理(F、FP)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双齿围沙蚕主要体现在对于沉积物POM的修复,具沙蚕处理的氮、磷含量均低于不具沙蚕处理,这在1~2 cm和2~4 cm 2个层段中特别明显,具沙蚕处理沉积物中总氮、总磷要较不具沙蚕处理分别低7%和9%,两者差异显著(P<0.05)。搭配藻类或沙蚕处理的黑鲷养殖产量都显著高于单养黑鲷处理(P<0.05),其中FGP处理黑鲷产量比F处理高57%。综合考虑,FGP模式具有最佳的环境效益、产量效益及综合效益。
    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氮磷淋移和蔬菜硝酸盐、亚硝酸盐积累
    徐永刚,宇万太**,马强,周桦,姜春明
    2011, 30(06):  1107-1113. 
    摘要 ( 1980 )   PDF (556KB) ( 752 )  
    2009年以沈阳市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为平台,研究不同轮作模式对消减设施菜地土壤氮、磷淋移和蔬菜硝酸盐、亚硝酸盐积累的作用。结果表明:经过一年的蔬菜种植后,设施菜地土壤pH呈下降趋势,下降了0.09~0.47单位;与本底相比,菜地土壤表层的全磷含量明显升高,速效磷含量(86.80~161.04 mg·kg-1)明显高于60 mg·kg-1的警戒指标,设施菜地土壤硝态氮(NO3--N)含量较高,并发生明显的淋移;除菠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外,3种轮作模式下的蔬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都符合国家无公害蔬菜安全标准;针对保护地土壤酸化、磷素累积和NO3--N淋移现状,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恢复;从3种轮作模式的结果看,在油菜-黄瓜-豇豆轮作模式下,土壤对pH的变化幅度最小,且土壤NO3--N的淋移现象较弱,氮、磷的回收率也较高,但在消减土壤磷淋移以及蔬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积累方面效果不明显。
    泉州市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磷的吸附与解吸特性
    刘海婷,赵阳,于瑞莲,胡恭任,谭城军
    2011, 30(06):  1114-1118. 
    摘要 ( 2476 )   PDF (427KB) ( 624 )  
    分析了不同利用方式下泉州市土壤磷素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Langmuir等温方程式可以很好地表征土壤磷素的吸附特性;旱地和轮作地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较强,而草地和林地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较弱;磷的流失风险顺序为轮作地>草地>林地>旱地;指导施磷量与吸附常数、最大缓冲量的大小顺序一致,为旱地>轮作地>林地>草地;轮作地和草地的解吸率高于旱地和林地,土壤的缓冲能力顺序为旱地>林地>轮作地>草地。主成分分析表明,平均解吸率、易解吸磷、磷吸附指数和磷零吸持平衡浓度4个指标最能反映土壤磷素流失潜力,可作为评价流失潜力的主要指标。
    太湖湖滨带土壤活性有机碳沿水分梯度的变化特征
    沈玉娟,赵琦齐,冯育青,王琳菲,陆华兵,余杏生,阮宏华
    2011, 30(06):  1119-1124. 
    摘要 ( 2221 )   PDF (641KB) ( 757 )  
    湖滨带等水陆交错区土壤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相关方面的研究还相当缺乏。本研究选择位于苏州渔阳山保存较为良好的典型的太湖湖滨带作为实验地,并根据距离水体的远近,将湖滨带从近水体到高岗地分别设置3个实验区,对湖滨带湿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轻组有机碳(LFOC)2种活性有机碳进行研究,分析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明显影响土壤表层活性有机碳的含量,湖滨带土壤WSOC、LFOC在表层(0~10 cm)沿土壤水分梯度的降低而减小,表现为近水区>中水区>远水区,且下层土壤沿水分梯度的差异变小;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显著高于下层土壤,这与土壤有机碳和氮素变化趋势一致;WSOC、LFOC均与土壤总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含水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沿水分梯度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土壤湿度是调控土壤活性有机碳沿水分梯度变化的主要因子。
    不同畜禽粪便所含金霉素在土壤中的动态变化及降解途径
    张健,关连珠,颜丽
    2011, 30(06):  1125-1130. 
    摘要 ( 2317 )   PDF (559KB) ( 814 )  
    采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了畜禽粪便中所含金霉素在土壤中含量的动态变化及消解途径。结果表明:畜禽粪便中金霉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呈“L”型,但不同粪肥种类和用量处理的变化速率和减少率有显著差异(P<0.05);180 d时,鸡粪处理土壤中金霉素减少率低于猪粪处理,低浓度鸡粪和猪粪处理土壤中金霉素减少率最大,可达85.4%和92.3%;减少率与畜禽粪便用量呈负相关,与时间呈正相关;畜禽粪便中的金霉素在土壤中的降解提高主要是外源微生物降解,占总减少量的75.7%,光降解和其他降解所占比例较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增强,光解作用减弱。综上所述,随着时间的延长,畜禽粪便中的金霉素随自身分解和微生物等作用降解而逐渐减少,但短期内可能产生环境危害。
    灰眉岩鹀种群内鸣声的空间格局
    夏灿玮,王乙霞,覃歆,何田,张雁云
    2011, 30(06):  1131-1136. 
    摘要 ( 2264 )   PDF (653KB) ( 651 )  
    对灰眉岩鹀(Emberiza godlewskii)种群内鸣声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共获得24只个体的录音,平均每个个体录音34句。每个句子有多个音素构成,依据音素的形态,将其划分为7种类型,计算每种类型的音素在个体鸣唱中出现的比率。依据个体使用不同类型音素比率的差异,计算个体间的鸣声相异性指数。结果表明:邻居间鸣声的相异性指数(0.224±0.076)与非邻居间(0.245±0.050)无显著差异(T检验,P=0.095);鸣声相异性指数与空间距离无线性相关性(Mantel检验,P=0.227)。本研究区内灰眉岩鹀鸣声空间格局缺乏规律性,可能是生境受人为干扰严重,种群年际间个体变动大所致。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的资源丰度及其与主要生态因子的关系
    伍玉梅,郑丽丽,崔雪森,戴阳,唐峰华,樊伟
    2011, 30(06):  1137-1141. 
    摘要 ( 2388 )   PDF (882KB) ( 736 )  
    利用2000—2008年中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的生产数据与海洋卫星反演资料,分析了近9年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资源丰度的变化及其与主要的生态因子(海表温度和叶绿素a)的关系。结果表明:该鱼种的年平均资源丰度在近9年出现了较大变化,以2004年为转折点,之前呈下降的趋势,至2004年降至最低,2005年后逐年上升;在该时期,这两个生态因子与该鱼种资源丰度的变动存在一定的关系:2000—2003年该海域年均海表温度波动较大,但资源丰度较平稳,两者的变动之间未发现存在明显的关系,2004—2008年年均海表温度和资源丰度的变动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2000—2004年年均叶绿素a与资源丰度的变动之间未呈现明显的相关性,2005—2008年年均叶绿素a与资源丰度表现为较强的正相关。
    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渔场及单位捕捞努力量的时空分布
    张衡**,张胜茂
    2011, 30(06):  1142-1146. 
    摘要 ( 2593 )   PDF (684KB) ( 752 )  
    根据2007年3—12月“开富”号拖网渔船在东南太平洋的生产统计数据和卫星遥感反演的海表温度数据,分析了智利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i)的渔获量、网产量的季节变化,并探讨了单位捕捞努力量(CPUE)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其与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CPUE在5—8月较高,其他月份相对较低,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初夏。从全年来看,在海表温度12 ℃~14 ℃时,智利竹筴鱼的产量较高,其次为15 ℃~17 ℃。秋季渔场纬度分布较高(41°S—46°S);冬季渔场有所北移,分布于34°S—42°S,并向西转移至101°W;春季初期渔场继续西偏,随后向东转移,经度方向变化幅度达29°;初夏渔场有所南撤。总的来说,智利竹筴鱼渔场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CPUE值波动范围较大。
    石灰氮对福寿螺的急性毒性效应
    赵本良,章家恩,代魏,罗明珠,宋春秀
    2011, 30(06):  1147-1152. 
    摘要 ( 4338 )   PDF (652KB) ( 726 )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定的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在华南地区已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将福寿螺按照壳高(H)分为小螺(5 mm≤H<15 mm)、中螺(15 mm≤H<25 mm)、大螺(25 mm≤H<35 mm)和超大螺(35 mm≤H<45 mm),通过室内毒性试验,探讨了化学肥料石灰氮(氰氨化钙)对不同体型福寿螺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石灰氮对不同大小福寿螺毒性效应显著,尤其是对中小福寿螺具有很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石灰氮处理7 d后,最低浓度02 g·L-1处理造成71%死亡率,其他处理死亡率均在95%以上,其中3.0和5.0 g·L-1处理中福寿螺全部死亡;石灰氮对不同大小福寿螺的半抑制浓度(24 h)和半致死浓度(96 h)大小顺序均为小螺<中螺<大螺<超大螺;石灰氮对福寿螺的抑制效应显著,其对福寿螺的平均半抑制浓度为0.08~0.39 g·L-1;1.0和5.0 g·L-1浓度的石灰氮处理24 h后,福寿螺鰓组织SOD酶活性呈极显著下降,分别为对照的41%和60%。本研究表明,石灰氮在入侵生物福寿螺的防治方面有一定应用潜力,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杀螺肥料”。
    米亚罗林区不同森林恢复方式下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
    崔丽巍,刘世荣,刘兴良,吴鹏飞,张洪芝,何先进,王长庭
    2011, 30(06):  1153-1162. 
    摘要 ( 2339 )   PDF (586KB) ( 762 )  
    为了查明川西不同森林恢复方式下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2008年11月对米亚罗林区的次生红桦林、人工云杉林和次生冷杉林的中小型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获得中小型土壤动物15234个,隶属于3门9纲10目97科144个类群。线虫纲个体数占总体的71.85%,弹尾目占13.16%,蜱螨目占9.49%,其他类群占0.36%。3种森林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类群数和个体密度大小顺序均为次生红桦林>次生冷杉林>人工云杉林;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次生红桦林>次生冷杉林=人工云杉林;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密度-类群指数为次生红桦林>次生冷杉林>人工云杉林;Pielou均匀性指数为人工云杉林>次生红桦林>次生冷杉林;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次生冷杉林>次生红桦林=人工云杉林。不同群落间的个体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相似性系数表明人工云杉林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组成与天然次生林有较大差异。红桦林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的表聚性程度低于云杉林和冷杉林。研究表明,次生红桦林比人工云杉林和次生冷杉林能更有效地提高土壤动物多样性,促进地下生态功能恢复。
    丛枝菌根真菌侵染Bt玉米及对其生长的影响
    任禛,王建武,冯远娇,阮洋,赖健宁
    2011, 30(06):  1163-1168. 
    摘要 ( 2294 )   PDF (455KB) ( 727 )  
    以2个不同转化事件的Bt玉米5422Bt1(Bt11)和5422CBCL(Mon810)及其同源常规玉米5422为对象,研究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Bt玉米与常规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系玉米接菌处理的菌根侵染率明显不同,菌根侵染各参数值总体呈现5422Bt1>5422CBCL>5422趋势;接种处理均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其效应随玉米品系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呈现差异,喇叭口期5422的地上部干重和总干重显著增加,拔节期5422Bt1的叶片数、茎粗以及喇叭口期的叶片数、茎粗、地上部干重、总干重显著高于对照,5422CBCL拔节期的叶片数和喇叭口期地下部干重增加显著;3个玉米品系菌根真菌依赖性与接菌效应为5422Bt1>5422CBCL>5422,2个Bt玉米品系与Glomus mosseae间的兼容性更好,接种处理对Bt玉米的生长促进作用强于常规玉米。
    不同利用方式对红壤坡地微生物多样性和硝化势的影响
    张慧,袁红朝,朱亦君,陈春兰,谭周进,秦红灵
    2011, 30(06):  1169-1176. 
    摘要 ( 3073 )   PDF (589KB) ( 1144 )  
    采集了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红壤坡地农田、自然恢复林和茶园土壤样品,采用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技术分析土壤细菌、古菌、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的多样性,采用好气培养法测定不同土壤的硝化势,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微生物多样性和硝化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AOB和AOA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且在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呈现相同的趋势,均为农田=茶园>自然恢复林;通过RDA分析发现,不同利用方式造成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变是影响土壤AOA和AOB群落结构的主要原因;好气培养法测得不同土壤硝化势农田最高,茶园次之而自然恢复林最低;相关性分析显示,硝化势与细菌16S rRNA、AOA和AOB amoA基因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与AOA amoA基因关系最为密切;总体来说,红壤坡地不同利用方式改变了土壤细菌、古菌、AOA和AOB的多样性,土壤AOB和AOA积极参与了土壤的硝化过程,且AOA在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生态功能中占有重要地位,AOA比AOB与硝化势的关系更为密切。
    贵州毕节野生大型经济真菌调查
    张洁,刘培贵
    2011, 30(06):  1177-1184. 
    摘要 ( 1917 )   PDF (1033KB) ( 2015 )  
    通过对贵州毕节地区野外调查,采集并鉴定标本437份,共计发现野生大型经济真菌31科52属100种(含变种、变型),加上文献记载的该地区的大型真菌共有44科86属187种。种类最多的为红菇科(Russulaceae)真菌,共34种,占全部种数的18.2%;第二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有17种,占全部种数的9.1%。蘑菇科(Agaricaceae)和牛肝菌科(Boletaceae)并列第三,分别有14种,各占全部种数的7.5%。在所有野生大型经济真菌中,食用菌141种,药用菌46种;木本植物外生菌根真菌96种,占总数的51.3%;88种为腐生菌,2种为寄生真菌,1种为虫生真菌。外生菌根真菌在毕节大型真菌种类中所占比例超过半数以上,对维持当地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分析了真菌在不同海拔、林型和季节的分布规律:野生大型经济真菌的种类随海拔不断增高而逐渐减少,但是当海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真菌的数目又趋于稳定;7—8月和9—10月是菌类生长的主要时期;不同林型真菌种数排序为华山松与茅栗的混交林>山茶、水杉和云南松混交林>华山松林>百里杜鹃天然林。农贸市场出售的种类仅16种,占8.6%,表明当地真菌的开发应用潜力尚待挖掘。
    大豆低聚糖对樱桃谷鸭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罗佳捷,李丽立,张彬,王升平,陈宇光,陈登科
    2011, 30(06):  1185-1189. 
    摘要 ( 2096 )   PDF (435KB) ( 727 )  
    为了探讨大豆低聚糖(SBOS)改善肉鸭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效果及机理,本试验运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方法研究了SBOS对樱桃谷鸭盲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SBOS降低了盲肠内大肠杆菌的数量,其中第3、4组(添加300和500 mg·kg-1 SBOS)在第3、4周达到显著水平(P<0.05),第5组(添加700 mg·kg-1 SBOS)在第3周达到显著水平(P<0.05);SBOS对盲肠内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有明显的增殖作用,其中在第3、4周,第4组2种菌的增殖达到显著水平(P<0.05);添加SBOS对于调节鸭肠道微生物群落效果与添加金霉素(100 mg·kg-1)的效果差异不显著。SBOS能有效调节樱桃谷鸭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本试验中,500 mg·kg-1是最适添加量。
    太湖流域水质状况与土地利用格局的相关性
    胡建,刘茂松,周文,徐驰,杨雪姣,张少威,王磊
    2011, 30(06):  1190-1197. 
    摘要 ( 2322 )   PDF (1273KB) ( 1049 )  
    为探索异质景观内不同土地利用格局与水质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太湖流域为对象,根据地形条件、土地利用状况及主要水系的流向,将太湖流域分为13个水文生态单元,并对各水文生态单元内主要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相对面积占比与水质等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水文生态单元水质等级2006年的变异系数与其林地面积占比呈正相关,与农田和聚落用地的面积占比呈负相关,其中与聚落用地占比在非汛期时具有显著性,体现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水质改善能力不同,林地对水质改善能力较强,而农田和聚落用地相对较弱;各水文生态单元水质等级与农田、聚落用地的相对面积占比呈正相关,并分别在汛期和非汛期表现出显著性;与林地面积占比呈负相关,与各单元湿地面积占比在非汛期时呈弱负相关,汛期和全年为弱正相关;4类主要土地利用方式对水质等级改善的效应在汛期为林地>湿地>聚落用地>农田,非汛期为林地>农田>湿地>聚落用地。林地对水质的正贡献最大;农田和聚落用地分别对汛期和非汛期水质负贡献最大。
    近20年来张掖绿洲农田与草地斑块动态
    孙小艳,常学礼,张宁,韩艳,纪新星
    2011, 30(06):  1198-1203. 
    摘要 ( 2423 )   PDF (1723KB) ( 688 )  
    应用GIS技术分析了1985—2006年张掖绿洲农田和草地的斑块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985—2006年,农田以未变斑块和延展斑块为优势斑块类型,草地的优势斑块则为未变斑块和收缩斑块。农田和草地斑块动态格局的共同点是:未变斑块平均斑块面积都最大,分别为214.64和149.50 hm2;斑块数量和斑块类型形状指数较小,在景观上聚集程度较高,呈集中连片分布。新生斑块的斑块类型形状指数最低,分别为23.88和15.58,在景观上呈聚集分布。农田和草地斑块动态格局的不同点是:农田景观以小斑块在原来斑块基础上的延展为主,草地景观则以原生斑块的收缩为主。从斑块的来源和去向看,近20年来张掖绿洲农田、草地和戈壁(基底)斑块间存在强烈的相互转化,人口增长、水资源约束、经济发展能力和气候变化等是主要驱动力。
    城市化过程中聚落规模与路网密度的动态变化
    曹云龙,刘茂松,徐驰,陈皓,张少威,何舸,李雨潼,胡建
    2011, 30(06):  1204-1209. 
    摘要 ( 2080 )   PDF (2621KB) ( 771 )  
    基于Landsat TM影像和相应时期的道路数据,对1988—2006年南京市聚落占地率和路网密度的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8—2006年研究区聚落规模和道路系统均快速增长,但相对增长速度均随其规模增大而减小,且聚落规模的相对增长速度快于道路;当聚落占地率较小时,聚落占地率和路网密度之比随聚落占地率的增加而迅速上升,当聚落占地率增加至约30%后,比值渐趋稳定,路网密度与聚落占地率将同比增长;聚落占地率及路网密度均随距中心城区距离的增加而下降,但其年均相对增长率在不同区位间及不同时期的差异性,路网密度均小于聚落规模,聚落动态更易受小尺度区位条件的影响。
    基于景观指数的九寨沟旅游区旅游干扰评价
    钟静,张捷
    2011, 30(06):  1210-1216. 
    摘要 ( 1953 )   PDF (1229KB) ( 784 )  
    旅游活动对景观格局的影响是旅游干扰的重要体现,景观指数则是反映景观格局变化的定量指标。为评价旅游干扰,本文选取景观指数,综合旅游利用幅度和旅游利用强度两方面,构建旅游干扰度指标,并将该指标用于九寨沟旅游区旅游干扰的评价。评价过程中,首先选取旅游区QuickBird遥感影像,并运用3S技术实施影像解译和分区(1~5区),5个分区海拔递增且垂直距离相等,然后计算各分区的旅游干扰度。结果表明:从1区到5区,旅游利用幅度相同,旅游利用强度总体呈递减趋势,因此,旅游干扰度总体呈递减趋势。具体来说,2区最大,其次为1区和3区,4区和5区较小。各分区旅游干扰度和平均斑块分维数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说明旅游干扰在改变土地利用形态方面作用不显著。
    高粱属植物对土壤镉吸收及亚细胞的分配
    刘大林,胡楷崎,刘伟国,张树攀,赵国琦
    2011, 30(06):  1217-1221. 
    摘要 ( 2101 )   PDF (429KB) ( 526 )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3种高粱属植物(甜高粱、高丹草和苏丹草)对土壤Cd的富集效应及其亚细胞的分配。结果表明:Cd在3种高粱属植物不同部位的富集量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生育期内3种高粱属植物根系中Cd的富集量大于茎鞘和叶片中的富集量;高丹草对Cd的富集量高,甜高梁次之,苏丹草最低;Cd在高粱属植物叶片、茎鞘和根系中各亚细胞组分中的分布相似表现为细胞壁>可溶性部分>细胞核、叶绿体组分>线粒体。
    馒头柳对镉的耐性、运输途径和累积特征
    吴海燕,台培东,李培军,方英,秦秦,杨辉,王善仙,詹振楠
    2011, 30(06):  1222-1228. 
    摘要 ( 2045 )   PDF (592KB) ( 783 )  
    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馒头柳对镉的耐性、运输过程及富集特征,结果表明:馒头柳具有较强的耐镉特性,水培营养液中镉浓度为0.2 mg·L-1时,镉对柳的生长仍有促进作用;镉从根到地上部的长距离运输具有明显的韧皮部运输特征,表现为植株顶部组织镉含量显著高于底部(P<0.05),韧皮部高于木质部(14倍);馒头柳地上部对镉有非常强的持续富集能力;地上部富集的镉占植株吸收总镉量的52%~62%,且主要集中在叶片,只要秋季清除地表落叶,即可达到清除土壤镉的目的;因此,馒头柳适宜用作镉污染土壤的修复。
    沈阳张士灌区六种蔬菜的镉污染
    刘杨,张薇,吉普辉,杨晓霞,曹秀凤,宋玉芳
    2011, 30(06):  1229-1233. 
    摘要 ( 2278 )   PDF (452KB) ( 755 )  
    在张士Cd污灌区蔬菜种植地采集了6种季节性蔬菜(莴笋、辣椒、茄子、花椰菜、西红柿和大葱)及土壤样品,进行了Cd含量分析,采用超标倍数法评价了蔬菜可食部Cd的吸收积累,采用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法评价了Cd从土壤至蔬菜的吸收转运能力。结果表明:在6种蔬菜中,莴笋、辣椒和茄子的可食部Cd较高,分别为4.01、1.78和1.24 mg·kg-1 DW;其可食部Cd分别超标1.92、2.28和2.01倍(叶菜类标准0.20 mg·kg-1 FW,茄果类标准0.05 mg·kg-1 FW);西红柿、花椰菜和大葱可食部Cd未超标,分别为1.02、1.20和0.83 mg·kg-1 DW;花椰菜、大葱和西红柿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28、0.36和0.52,符合低积累蔬菜标准,莴笋的富集系数1.26,在张士及类似污染水平土壤中种植将产生较大生态风险。
    镉胁迫对拟南芥幼苗基因组DNA多态性的影响
    詹振楠,刘宛,孙梨宗,王善仙,李培军,吴海燕
    2011, 30(06):  1234-1239. 
    摘要 ( 2052 )   PDF (650KB) ( 937 )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检测了镉(Cd)胁迫对拟南芥幼苗叶片DNA多态性的影响,并结合其形态和生理指标,选取Cd污染敏感的生物标记物。结果表明:0.125~3.0 mg·L-1 Cd处理21 d后,拟南芥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Cd浓度的增加呈倒U字型曲线变化,但其鲜重和叶绿素含量变化均不明显;12条寡核苷酸引物中,有5条引物扩增出稳定、特异的PCR产物;拟南芥幼苗叶片基因组的RAPD图谱中,对照组RAPD图谱中分辨出44条清晰的条带;Cd胁迫使拟南芥幼苗叶片基因组的RAPD图谱发生了改变,包括条带的增加、缺失和条带荧光强度的改变,且与Cd剂量相关。实验证明,Cd影响基因组模板的稳定性,即DNA多态性对Cd污染敏感,可以作为检测Cd污染及其相关生物学效应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硼在梨树苗不同部位的分布及与其他元素分配的关系
    王纪忠,陶书田,齐开杰,周宏胜,张绍铃
    2011, 30(06):  1240-1245. 
    摘要 ( 1846 )   PDF (477KB) ( 725 )  
    以‘翠冠’梨树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微波消解提取灰分结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法,研究硼(B)添加对梨不同部位B分布及对P、K、Ca、Mg、Fe、Zn、Mn和Cu 8种元素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翠冠’梨不同器官B浓度大小为叶片>根系>茎,随营养液B浓度增加,‘翠冠’梨根、茎、叶B浓度呈增加的趋势,营养液B浓度越高根系B浓度增加幅度越大,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高B处理明显影响‘翠冠’梨苗8种矿质元素在根、茎、叶中的分配。根中P、K、Mg、Zn、Mn和Cu浓度随营养液B浓度增加而提高,Ca和Fe浓度随营养液B浓度增加而降低,而转运系数均随B浓度增加而增大;茎中P、Ca、Mg、Zn、Mn和Cu浓度随营养液B浓度增加而提高,K和Fe随营养液B浓度增加而降低,P和K转运系数随B浓度增加而增大,Fe无明显变化,其他元素的转运系数随营养液B浓度增加而降低;叶中P、K、Mn和Cu浓度随营养液B浓度增加而提高,Fe和Zn则相反,而Ca和Mg则先升高后降低,除Zn与Mn外,其他元素的转运系数随营养液B浓度增加而增大。
    中国部分省份农村室内灰尘铅污染特征
    杨文麟,闭向阳,韩志轩,宁蒙,杨欢,王历星,张鑫,马骏驰
    2011, 30(06):  1246-1250. 
    摘要 ( 4594 )   PDF (427KB) ( 797 )  
    采集了中国8个省份122件农村室内灰尘样品,对其中铅的含量、赋存形态及生物可给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个省份农村室内灰尘铅平均含量为207.5 mg·kg-1,湖南(平均537.8 mg·kg-1)和云南(280.1 mg·kg-1)铅含量较高,陕西(96.0 mg·kg-1)和福建(80.1 mg·kg-1)相对较低。连续形态提取结果表明,农村室内灰尘铅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形式存在(36.8%),其次为残渣态(17.7%)和碳酸盐结合态(16.7%),可交换态(14.3%)和有机质结合态(14.4%)铅所占总量比例相对较少。通过体外模拟实验提取的生物可给态铅占总铅的比例平均为52.8%,相关分析显示,生物可给态铅含量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铅含量高度相关,表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铅对生物可给态铅具有重要贡献。
    综述与专论
    不同类型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进展
    周元清,李秀珍,李淑英,唐莹莹,辛在军,贾悦
    2011, 30(06):  1251-1257. 
    摘要 ( 2634 )   PDF (505KB) ( 1085 )  
    微生物是人工湿地不可缺少的成员,对湿地生态系统中物质转化、能量流动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的研究方法、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微生物群落调节作用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等方面,综述了人工湿地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各种新颖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已经成为研究人工湿地的微生物多样性的有力工具,其中最常见的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寡核苷酸荧光探针原位杂交(FISH);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的调节作用主要取决于湿地的水文条件、废水的特点(包括组成成分,污染物的特点和利用性)、湿地的过滤材料或土壤类型、植物和各种环境因素;不同人工湿地类型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从多到少依次是变形菌、噬纤维菌-黄杆菌菌群、放线菌和厚壁菌。如何进一步加深对氮循环相关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高废水中氮的去除效率依然是未来人工湿地技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凋落物分解对土壤生物的影响
    许湘琴,林植华,陈慧丽
    2011, 30(06):  1258-1264. 
    摘要 ( 5675 )   PDF (481KB) ( 1399 )  
    凋落物分解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而土壤生物是凋落物分解的主要完成者。大量研究分析了土壤生物在凋落物分解中的作用,然而有关凋落物分解对土壤生物影响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致使我们对凋落物分解和土壤生物的相互作用了解依然不够深入。本文综述了凋落物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影响机制。凋落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与凋落物类型或组成、在土壤中的掩埋位置及其破碎化程度紧密相关;大多数研究表明凋落物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明显影响;凋落物对土壤生物的影响主要通过直接改变土壤生物的食源和生境。今后需要加强跨区域长期定位实验研究,注重整合研究凋落物分解和生态系统过程,深入研究凋落物分解与土壤生物的相互作用机制。
    苔藓植物生态功能研究新进展
    田维莉,孙守琴
    2011, 30(06):  1265-1269. 
    摘要 ( 3327 )   PDF (441KB) ( 1025 )  
    苔藓植物是一种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的高等植物,是水生向陆生的一种过渡形式,是高等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随着研究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苔藓在生物监测、水土保持、森林更新等方面已有一些研究和综述。本文针对目前环境科学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从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C、N、P循环等方面对近年来苔藓植物的生态功能研究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加深人们对苔藓的认识并促进苔藓植物生态功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替代指标在生物多样性快速评价中的应用
    李昊民,罗咏梅,王四海,杨宇明
    2011, 30(06):  1270-1278. 
    摘要 ( 2274 )   PDF (674KB) ( 874 )  
    生物多样性评价工作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而替代指标的应用是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实现生物多样性快速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生物多样性替代指标的概念,分析了不同生物类群之间广泛存在的相关性,总结了大尺度上兽类、鸟类、维管束植物物种数的经验比例(1∶5∶50)。对目前可供使用的生物多样性替代指标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类,将其划分为生物类替代指标(包括指示类群、功能类群和珍稀濒危类群)和生境类替代指标(包括环境因子、景观格局和自然圣境)。对不同指标的替代机理、有效性、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等进行了归纳,探讨了增强生物多样性替代指标应用有效性和评价精度的主要途径。研究可为保护地规划、生物多样性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等领域开展生物多样性快速评价,以及环境评价制度中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完善提供参考。
    非生物胁迫下植物细胞壁组分变化
    裴惠娟,张满效,安黎哲
    2011, 30(06):  1279-1286. 
    摘要 ( 2872 )   PDF (530KB) ( 1147 )  
    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和糖蛋白组成,其在植物生长中主要起结构支持、物质运输和抵御逆境的作用。植物生长在受到各种环境信号影响后,细胞壁特性会发生很大改变。这些环境信号也会改变细胞壁组分的含量和结构,从而改变细胞壁机械特性。这种细胞壁的改变可以认为是植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本文主要综述在非生物环境胁迫下,包括水分亏缺、低温胁迫、重金属胁迫和增强UV-B辐射下细胞壁多糖含量和结构,细胞壁结构蛋白和细胞壁相关酶活性,以及分布在细胞间隙的小分子物质的响应和机制,结合近年来细胞壁相关基因水平、基因组水平和蛋白组水平方面的研究结果,讨论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方法与技术
    浮床生态场空间分布特征
    周晓红,王国祥,杨飞
    2011, 30(06):  1287-1294. 
    摘要 ( 1894 )   PDF (906KB) ( 620 )  
    在原位试验的基础上,建立浮床生态场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浮床生态势值在“场源”处最大,从浮床“场源”向周围水平方向以及向水下垂直方向,随着距离的增加生态势逐渐下降。同时,浮床植物的生物量对生态场效应有显著影响,浮床植物生长越旺盛、生物量越大,生态场效应越强。1 m×1 m的浮床,当植物生物量为39.40 kg·m-2时,浮床系统可最远影响到距离浮床1.86 m范围内的水体,并对浮床周围10.90 m2范围内的水体产生作用。该模型可以模拟浮床生态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随植物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可通过模型定量化反映浮床系统在其作用范围内对任意一点的作用强度及其综合影响,该模型的构建将为生态浮床的野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SOM神经网络的白河林业局森林健康分等评价
    施明辉,赵翠薇,郭志华,刘世荣
    2011, 30(06):  1295-1303. 
    摘要 ( 2336 )   PDF (3416KB) ( 686 )  
    将自组织特征映射(SOM)神经网络引入森林健康评价领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相结合,基于森林经营小班尺度,对长白山白河林业局3个主要森林类型(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长白落叶松林)的森林健康状况进行定量评价,并分析了不同平均年龄段、不同平均树高、不同郁闭度森林小班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SOM神经网络是自动化定量评价森林健康的一个较先进的方法,其用于森林健康分等评价的最大优点是不需要知道分等类别的先验知识,不需要事先人为确定分等评价因素指标的权重,能有效地克服主观因素的干扰,使分等结果更加客观准确;不同森林类型健康等级状况的比例排序为阔叶混交林Ⅲ> Ⅱ>Ⅰ>Ⅳ>Ⅴ,针阔混交林Ⅱ> Ⅳ>Ⅰ>Ⅲ>Ⅴ,长白落叶松林Ⅰ>Ⅱ>Ⅲ>Ⅴ>Ⅳ;相对来说,森林小班平均年龄越大、平均树高越高、郁闭度越高,呈健康状况的小班比例也越高。以上评价结果可为白河林业局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多功能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浙江省热带气旋灾损和等级评估
    金志凤,叶建刚,霍治国,姚益平,毛飞
    2011, 30(06):  1304-1311. 
    摘要 ( 2346 )   PDF (938KB) ( 555 )  
    利用2004—2008年浙江省各县的热带气旋灾情资料和同期社会经济数据,通过订正的转化函数建立区域对比度较好的相对受灾人口、相对受灾面积、倒塌房屋和相对直接经济损失指标值,用多项式拟合的客观分析方法建立各指标相对损失值与致灾因子(过程雨量、暴雨日数、大暴雨日数、日最大雨量、极大风速、最大风速、极大风速≥8 m·s-1的天数、最大风速≥8 m·s-1的天数等)的灾情评估模型;运用灰度聚类分析和专家定权相结合的方法,对热带气旋灾害指标进行灾情精细化定级。在此基础上,对2009年影响浙江省的“莫拉克”热带气旋进行灾情损失评估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根据各单指标灾情模型计算的受灾面积指数、受灾人口指数、房屋倒塌指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指数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0、0.63、0.75和0.54,基本能反映因致灾因子造成各方面的灾损等级分布。“莫拉克”综合灾情评估结果较准确反映了热带气旋影响期间不同县域的空间分布特点;但受其他因素(孕灾环境、易损性、抗灾能力等)的影响,拟合灾情值存在轻灾高估、重灾低估的现象。
    研究简报
    祁连山北坡高寒草地狼毒种群格局
    高福元,赵成章,石福习,盛亚萍,任珩,贺国宝
    2011, 30(06):  1312-1316. 
    摘要 ( 2327 )   PDF (587KB) ( 822 )  
    在祁连山北坡高寒退化草地,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与点格局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小尺度上狼毒种群的组成特征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伴随狼毒分盖度的增加,狼毒植株数总体上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分布规律;幼株分布格局由随机分布向聚集分布过渡,聚集强度表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规律,成株分布格局基本表现为随机分布;狼毒分盖度较低时,不同大小级狼毒种群在0~100 cm尺度上均表现为随机分布,狼毒分盖度较高时,随着种群的发育,分布格局由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过渡。种群的分布格局与种群的扩散阶段存在密切的关系,狼毒种群通过斑块合并、斑块吞并以及竞争作用和协同作用的相互转化实现种群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