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5-05-10
    目录
    目录
    2015, 34(5):  0. 
    摘要 ( 574 )   PDF (469KB) ( 324 )  
    研究报告
    去除和添加凋落物对木荷林土壤呼吸的短期影响
    高强1,2,马明睿1,2,韩华1,2,张维砚1,2,王昊彬1,2,郑泽梅1,2,由文辉1,2*
    2015, 34(5):  1189-1197. 
    摘要 ( 1011 )   PDF (693KB) ( 561 )  
    凋落物作为土壤呼吸的重要碳源,其输入的数量和质量将对土壤呼吸产生重要影响。自2011年2月—2012年5月,在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设置对照、去除和加倍凋落物处理,研究不同凋落物处理对木荷(Schima superba)林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和加倍凋落物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不显著,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显著,相比对照的土壤呼吸速率2.52±0.29 μmol·m-2·s-1,去除凋落物使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降低了25.32%;而加倍凋落物处理与对照之间的土壤呼吸速率无显著差异。不同凋落物处理下土壤呼吸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凋落物处理在湿季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接近显著(P=0.065),在干季不显著,并且湿季的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高于干季。不同凋落物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均呈显著相关,土壤温度解释了土壤呼吸速率变异程度的80.1%~90.3%,Q10值分别为2.42、2.48和2.24;而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凋落物处理对土壤呼吸产生了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因季节差异而不同,证明了凋落物对于改变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和碳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水分胁迫和接种菌根真菌对青冈栎根系形态的影响
    张中峰1,2,张金池3,黄玉清2,郭晓平3,杨慧1,邓艳1**
    2015, 34(5):  1198-1204. 
    摘要 ( 1112 )   PDF (672KB) ( 449 )  
    以石漠化地区造林树种青冈栎幼苗为试验材料,在盆栽条件下,分别用内生菌根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外生菌根真菌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Pt)和3种菌根真菌混合菌剂进行接种,利用根系扫描仪Epson Perfection V700和根系分析软件WinRhizo,研究了正常水分、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条件下菌根真菌对青冈栎幼苗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干旱条件下,接种菌根真菌使青冈栎根系生物量、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显著增加,使根平均直径减小;在土壤中度干旱胁迫下,Pt处理根表面积显著高于Gm和Gi处理,而根平均直径显著小于Gm和Gi;在重度干旱胁迫下,Pt处理根生物量和根体积显著小于Gm和Gi,根平均直径显著大于Gm和Gi;相关性分析表明,菌根侵染率与根生物量和总根长呈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在干旱条件下,菌根真菌可改变青冈栎幼苗根系形态,促进碳水化合物向根系积累和分配。
     
    外源氮添加对森林土壤二氧化碳排放及酶活性的影响
    王圆媛,陈书涛**,刘义凡,翟晓燕
    2015, 34(5):  1205-1210. 
    摘要 ( 889 )   PDF (587KB) ( 369 )  
    为研究不同外源氮添加量对森林土壤CO2排放及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了室内土壤培养实验。在野外采集落叶阔叶林土壤,设置了17个外源氮添加水平,分别在添加外源氮后的第1、2、4、6、8、15、18、22天观测土壤CO2排放通量,分析不同外源氮量对土壤CO2排放动态变化的影响。于培养实验结束后测量土壤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等指标,分析不同施氮量对土壤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各处理的土壤CO2排放量持续增加且处理间差异逐渐增大。大部分氮添加处理的土壤CO2排放量低于对照,表明外源氮添加抑制了土壤CO2排放。外源氮添加增加了土壤脲酶活性,脲酶活性与外源氮添加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01)。在0~0.0067 g外源氮添加量范围内,转化酶活性的对数值随氮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但在0.0078~0.1000 g氮添加量条件下,土壤转化酶活性的对数值与氮添加量无显著线性关系。施加外源氮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影响不明显。外源氮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DOC含量,在0~0.0055 g氮范围内,土壤DOC与氮添加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P<0.001)。
     
    不同种植年限人工苜蓿地土壤N2O排放通量
    谢应忠**,徐坤
    2015, 34(5):  1211-1217. 
    摘要 ( 817 )   PDF (613KB) ( 321 )  
    以半干旱区不同种植年限人工苜蓿地(1、3、4、5和8年)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不同种植年限人工苜蓿地土壤系统、土壤-植被系统的N2O排放通量规律,探讨影响土壤N2O排放通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苜蓿种植年限影响苜蓿地土壤-植被系统、土壤系统的N2O排放通量,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N2O排放通量规律为:4年>5年>3年>8年>1年。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土壤-植被系统、土壤系统的N2O排放通量季节趋势均呈“春夏季高、秋季低”,在5月和8月中旬各出现了N2O排放峰值,表现出N2O的源效应。土壤-植被系统的N2O排放通量大于土壤系统的N2O排放通量。(2)苜蓿地土壤系统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有机碳、C∶N、铵态氮、全氮、硝态氮含量及0~5 cm土层的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0~10 cm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二次负相关。土壤-植被系统N2O排放通量与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土壤全氮、硝态氮含量、0~10 cm土壤含水量及地上生物量是制约N2O排放通量的关键因子。
    纳帕海湿地植物多样性及土壤有机质对猪拱干扰的响应
    姚茜1,田昆1,2**,肖德荣2,杨洪昇1,曹萍麟1
    2015, 34(5):  1218-1222. 
    摘要 ( 908 )   PDF (476KB) ( 318 )  
    以纳帕海湿地猪拱干扰下的草甸湿地为对象,研究不同猪拱干扰强度对湿地群落植物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物种数目、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Margelef丰富度、Pielou均匀度指数)和地上、地下生物量均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强而下降;2)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轻度猪拱干扰下,土壤容重先减少后增加,中度和重度干扰则先增加后减少;3)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强,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且有机质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少,同时,上层减少的趋势较下层更为明显。可见,不合理的家猪放养导致植物多样性降低,土壤结构破坏,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下降。
     
    长期施肥对栗褐土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王朔林1,杨艳菊2,王改兰1**,赵旭1,陈春玉1,黄学芳3
    2015, 34(5):  1223-1228. 
    摘要 ( 958 )   PDF (459KB) ( 365 )  
    以25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依托,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栗褐土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不同肥料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栗褐土水溶性碳、轻组有机碳的含量,其中,有机肥与氮磷肥配施(M1NP、M2NP)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增加明显,较对照分别增加了93%和99%,高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M2N、M2NP)对轻组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大,分别比对照高240%和360%。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变化,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则显著提高。单施有机肥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其他处理则有所下降。单施氮肥轻组有机碳的分配比例明显降低,高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则明显提高。单施化肥易氧化有机碳所占比例显著下降。单施化肥栗褐土碳库管理指数有下降趋势,单施有机肥及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有利于提高碳库管理指数,高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的效果更佳,比对照分别高145%和180%。相关分析表明,长期施肥条件下栗褐土水溶性、轻组、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之间及其与总有机碳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有机氮组分变化特征
    张玉树1,2,3,张金波1,3,朱同彬1,3,蔡祖聪1,3**
    2015, 34(5):  1229-1233. 
    摘要 ( 873 )   PDF (647KB) ( 425 )  
    为了揭示不同种植年限(0、2、10、20和30 a)果园土壤有机氮组分变化规律,本文采用Bremner有机氮分级方法研究种植年限对果园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30年范围内果园土壤全氮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显著增加,增加的氮量在酸解未知态氮、非酸解性氮、氨态氮、氨基酸氮和氨基糖氮中的分配比例分别为38.9%、25.7%、20.5%、9.9%和4.9%;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有机氮组分中非酸性氮比例呈上升趋势,氨态氮和酸解未知态氮比例呈下降趋势,各有机氮组分比例的大小顺序也随之发生变化;非酸解性氮比例的提高降低了土壤有机氮矿化速率,影响土壤无机氮供应能力。
     
    土壤水分胁迫对设施番茄叶片气孔特性的影响
    杨再强1,2**,谭文1,刘朝霞1,陈艳秋3
    2015, 34(5):  1234-1240. 
    摘要 ( 874 )   PDF (624KB) ( 363 )  
    为了研究土壤水分胁迫对设施番茄叶片气孔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金粉2号”为试材,于2013年5—8月设计4个土壤水分梯度试验\[正常灌溉(田间持水量的70%~80%)、轻度胁迫(田间持水量的60%~70%)、中度胁迫(田间持水量的50%~60%)和重度胁迫(田间持水量的30%~40%)\],利用数码显微成像系统和数码测距软件测定了叶片气孔参数。结果表明:番茄叶片气孔长度、宽度、气孔开张度和开张比均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减小,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其减小幅度不断增大;番茄气孔长宽的减小具有同步性,但气孔长度下降更为显著;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气孔逐渐由长卵形转变为近圆形;随着土壤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气孔上表皮气孔密度逐渐增大,而气孔下表皮密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该研究揭示了土壤水分胁迫对设施番茄叶片气孔发展的影响规律,可为设施番茄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不同施肥方式对红楠生长及营养特性的影响
    徐嘉科1,陈闻2**,王晶2,费行海2
    2015, 34(5):  1241-1245. 
    摘要 ( 794 )   PDF (410KB) ( 347 )  
    为了解不同施肥方式对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苗木生长及营养特性的影响,设置了5种不同施肥方式的田间试验,即不施肥(CK)、一次性施肥(DF)、线性施肥(LF)、平均施肥(AF)以及指数施肥(EF)。结果表明:红楠苗木的苗高、地径生长量及生物量按以下顺序递减:EF>AF>LF>DF>CK。EF的苗高和地径显著高于DF和CK(P<0.05),总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余4种处理(P<0.05),而AF、LF和DF三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EF处理的苗木各器官氮、磷、钾养分含量均要高于其余4种处理,而AF、LF和DF三者之间的养分含量差异性并不显著。与DF、LF和AF相比,EF的施肥效率分别提高了0.89、1.42和1.73倍。
     
     
    不同酸雨胁迫梯度和处理方式对杨梅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于晓鹏1,伊力塔1,2**,余树全1,2,沈露1
    2015, 34(5):  1246-1252. 
    摘要 ( 936 )   PDF (901KB) ( 367 )  
    在重度酸雨(pH 2.5)、中度酸雨(pH 4.0)和轻度酸雨(pH 5.6) 3个酸雨梯度下,研究全淋处理、土壤处理和地上处理3种酸雨胁迫方式对杨梅(Myrica rubra)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胁迫6个月时间内,杨梅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表现为:土壤处理>地上处理>全淋处理,当胁迫6个月以上,表现为地上处理>土壤处理>全淋处理,可见全淋处理抑制作用最强,土壤处理和地上处理具有阶段性,前期地上处理抑制作用较强,后期土壤处理抑制作用较强。重度酸雨胁迫下,各处理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均低于对照组,中度和轻度酸雨胁迫下除全淋处理外,则高于对照组,表现出杨梅对酸雨有较强的耐受性,一定浓度的酸雨能增加杨梅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夏季和秋季的Fv/Fm、Fv/Fo、Yield值较高,冬季和春季的值较低;土壤处理、地上处理、全淋处理的Fv/FmFv/Fo存在显著差异。

     
    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超级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赖上坤1,庄时腾1,吴艳珍1,王云霞2,朱建国3,杨连新1**,王余龙1
    2015, 34(5):  1253-1262. 
    摘要 ( 765 )   PDF (1199KB) ( 427 )  
    利用稻田FACE(Free Air gas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系统,设置对照(Ambient, 环境空气)、CO2浓度增高(EC,比Ambient增200 μmol·mol-1)、温度增高(ET,比Ambient增2 ℃)和CO2浓度与温度同步增高(EC+ET)4个处理,研究其对超级杂交籼稻Ⅱ优084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Ambient相比,EC或EC+ET使水稻抽穗和成熟期推迟1~3 d,但ET对生育期没有影响;EC、EC+ET使水稻成熟期单茎干重分别增加49%、40%,均达显著水平,但ET则呈相反趋势;与Ambient相比,EC使成熟期叶片、茎鞘、稻穗及地上部干重分别增加40%、69%、30%和39%,均达极显著水平;ET使对应部位干重分别减少11%、21%、31%和26%,除茎鞘外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EC+ET使对应部位干重分别增加40%、47%、10%和18%,除稻穗外均达显著水平;抽穗期和抽穗后20 d各器官干重及地上部总重对各处理的响应趋势一致,但幅度明显小于成熟期;与生物量不同,各处理对结实期物质分配比例影响较小;EC、EC+ET使水稻成熟期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浓度和含量显著增加,但ET表现出相反趋势。综上所述,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同时升高情形下,超级稻Ⅱ优084收获期茎鞘同化物浓度和含量、各器官干重以及地上部生长总量均明显增加,但增幅略小于单独CO2浓度升高环境下生长的水稻。

     
    深水免耕移栽稻草覆盖栽培模式对晚稻温室气体排放及产量的影响
    傅志强**,刘依依,龙攀,钟娟,龙文飞
    2015, 34(5):  1263-1269. 
    摘要 ( 880 )   PDF (582KB) ( 355 )  
    为了全面评价南方双季稻“早水晚用”节水栽培模式的意义,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晚稻移栽期灌深水+免耕移栽+稻草覆盖节水栽培模式对产量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相比,在水稻齐穗期,节水栽培模式提高了9.6%~15.2%的光合速率(P<0.01),但单叶水分利用率降低了13.3%~17.4%(P<0.01);节水栽培模式降低了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导致减产显著(P<0.05);灌水深20 cm的甲烷排放量较对照减排了6.1%,而灌水深15和10 cm分别增排了6.5%和4.0%,同时灌水深20和15 cm节水模式较对照增排了N2O;灌水深20 cm节水模式的增温潜势和单位产量CO2排放当量均低于常规灌溉。因此,在南方稻区晚稻生产采用“移栽期蓄水深20 cm+免耕移栽+稻草覆盖节”节水栽培模式可以确保晚稻种植,同时减排温室气体,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豫南雨养区小麦-玉米周年不同耕作模式生态价值评估
    李向东**,张德奇,王汉芳,邵运辉,方保停,岳俊芹,吕风荣,马富举,秦峰,杨程
    2015, 34(5):  1270-1276. 
    摘要 ( 873 )   PDF (518KB) ( 381 )  
    以豫南雨养农业区小麦玉米周年耕作模式为研究对象,以2007—2014年连续7年的大田定位试验数据为基础资料,利用货币归一化方法,对不同耕作模式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估算。试验处理为两季秸秆均不还田的传统翻耕、不覆盖/不深松+覆盖/免耕、覆盖/不深松+不覆盖/免耕、不覆盖/深松+不覆盖/免耕、覆盖/深松+覆盖/免耕及不覆盖/不深松+还田/旋耕6个模式。主要估算了各模式的农产品服务价值、积累有机质功能价值、养分积累和循环功能价值、涵养水分功能价值和调节大气功能价值。结果表明,覆盖/深松+覆盖/免耕的农田生态系统各项服务价值均最高,总价值也最高,达到49326元·hm-2,其次是传统翻耕模式为45345元·hm-2,然后依次是不覆盖/深松+不覆盖/免耕、不覆盖/不深松+覆盖/免耕、覆盖/不深松+不覆盖/免耕,不覆盖/不深松+还田/旋耕模式最低,只有41440元·hm-2。两季秸秆覆盖还田+深松+免耕播种模式生态服务总价值分别比其他模式依次高8.78%、9.67%、13.46%、13.57%、19.03%,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两季秸秆粉碎覆盖还田、小麦免耕播种结合玉米季深松模式,适合豫南雨养农业区的区域生态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适宜推广应用。
     
    褐藻胶寡糖对毒死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张守栋1,3,张同作1,韩晓弟2**,苏建平1
    2015, 34(5):  1277-1281. 
    摘要 ( 839 )   PDF (439KB) ( 375 )  
    褐藻胶寡糖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控作用。为了探讨褐藻胶寡糖对植物抗逆性的作用,以青丰Ⅰ号小麦种子为试验材料,探究了不同浓度褐藻胶寡糖(0、0.05%、0.1%、0.2%、0.4%)对毒死蜱胁迫下小麦生理特性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毒死蜱显著降低小麦幼苗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P<0.05),使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P<0.05),生物量降低,抑制地上部分生物量积累,根冠比增加;褐藻胶寡糖对这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起到显著的缓解作用(P<0.05);浓度为0.4%的褐藻胶寡糖缓解作用最为显著(P<0.01)。因此,褐藻胶寡糖使毒死蜱对小麦幼苗的伤害有明显缓解作用,增强植物对毒死蜱胁迫的抗性。

     
    1961—2010年中国橡胶寒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刘少军1,2,周广胜3**,房世波3
    2015, 34(5):  1282-1288. 
    摘要 ( 888 )   PDF (1351KB) ( 324 )  
    采用中国橡胶种植区1961—2010年的气象资料,根据《橡胶寒害等级(QX/T 169—2012)》行业标准中的橡胶寒害等级评价指标,分析了中国橡胶寒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橡胶辐射型寒害和平流型寒害在空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年平均辐射型积寒高值出现在云南、福建等地,年平均平流型积寒高值出现在云南屏边,广西、广东、福建等地;1961—2010年研究区橡胶轻度寒害的频率呈增加趋势,而中度、重度、特重寒害的频率总体呈减小趋势,轻度、中度、重度和特重寒害出现的平均频率分别为3.50%、28.24%、14.93%和15.93%,而在橡胶主产区——云南的景洪、勐腊、海南岛等地,出现不同寒害等级的频率远低于整个研究区的平均值。研究结果可为防御橡胶寒害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基于通径分析的兰州北山三种典型植物光合作用影响因子
    徐春华1,张华1,2**,张兰1,康雅茸1
    2015, 34(5):  1289-1294. 
    摘要 ( 1144 )   PDF (452KB) ( 454 )  
    采用CI-340便携式手持光合测量系统和WatchDog 2000自动气象站,观测了兰州北山侧柏、柠条和柽柳的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子,使用通径分析探讨了各因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影响3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决定生理因子各有不同:侧柏为蒸腾速率,柠条为胞间CO2浓度,柽柳为叶温;主要生理限定因子也存在差异:侧柏和柠条为叶温,柽柳则为蒸腾速率。(2)3种植物的主要环境决定因子和限定因子均存在差异:侧柏主要环境决定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柠条和柽柳主要环境决定因子为相对湿度;侧柏和柽柳主要环境限定因子为土壤湿度,柠条的主要环境限定因子为大气CO2浓度。
     
    弗吉尼亚栎种子萌发特性
    宋以刚1,邓敏1**,王妍婷1,2
    2015, 34(5):  1295-1300. 
    摘要 ( 1026 )   PDF (490KB) ( 381 )  
    弗吉尼亚栎(Quercus virginiana)原产美国南部和东南沿海平原,是该地区硬叶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具有很强的耐盐性,是我国华东地区沿海防护林和园林绿化引种树种。本文研究了其种子的吸水和失水特性,盐分、温度以及播种深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果实的吸水和失水速率较快,果实含水量降至15%左右时种子已经失活;(2)种子萌发和幼苗阶段均有较强的耐盐能力;(3)高温和低温都不利于弗吉尼亚栎种子的萌发;(4)0~10 cm的播种深度不影响种子的萌发率,但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其萌发指数显著降低。表明,弗吉尼亚栎适合种子育苗,其萌发特性完全适应沿海地区的盐碱和沙埋等环境,有利于种群在沿海地区的更新和扩张,适于在我国亚热带海岸种植。

     
    基于RAPD标记的皖南山核桃野生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郭传友**,王贝贝,吕岩桢,张兴旺
    2015, 34(5):  1301-1306. 
    摘要 ( 1004 )   PDF (497KB) ( 380 )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子标记方法分析了皖南山区4个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野生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化程度。由POPGENE软件分析表明,15条随机引物共检测出139个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7个,多态性位点百分比(PPB)为62.59%,各居群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比(PPB)为43.35%。物种水平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为0.208,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24,多样性水平较低。由于受到地理隔离的影响,居群间的基因流较低(Nm=0.700),遗传分化程度相对较高(Gst=0.417)。
     
    山西七里峪森林群落功能多样性
    薛倩妮,毕润成,闫明**
    2015, 34(5):  1307-1312. 
    摘要 ( 883 )   PDF (409KB) ( 369 )  
    通过测定群落中植物叶干物质含量、比叶面积、叶面积、叶宽、叶长、叶厚度、高度、盖度8个功能性状,计算出功能性状距离、功能性状平均距离、功能体积、功能均匀度指数、功能分散指数、Rao二次熵指数6个功能多样性指数,对山西七里峪森林群落的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杨桦林的功能丰富度指数普遍较高,野核桃林和辽东栎林居中,针叶林最低,说明与演替阶段有关;(2)3个功能丰富度指数均与物种丰富度、香农指数呈显著正相关;2个功能离散度也与香农指数、物种均匀度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功能多样性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物种(数量上和组成上)差异所引起的;(3)根据主成分分析可知,第1主成分可看作是功能丰富度因子,第2主成分可看作是功能离散度因子,第3主成分可看作是功能均匀度因子。该结果说明三类指数内部自相关,且与其他指数相对独立。
    山西太岳山接骨木群落优势种种间关联性分析
    曹静,白玉宏,张钦弟,毕润成**
    2015, 34(5):  1313-1319. 
    摘要 ( 835 )   PDF (651KB) ( 320 )  
    基于2×2联列表,应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等数量分析方法对山西太岳山接骨木生存群落进行种间关联性分析。总体关联性分析表明,接骨木生存群落优势种群间总体上无关联,种的分布相对独立;χ2结果表明,太岳山35个优势种,595个种对中,有239对表现为正关联,349对表现为负关联,正负关联比为0.68;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中,正关联174对,负关联421对,正负关联比为0.41;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中,正关联218对,负关联377对,正负关联比为0.58。595个种对中,绝大多数种对的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太岳山接骨木群落具有明显的次生性。根据这35个优势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主导生态因素辅助以DCA排序,可将它们划分为3种生态种组。
     
    西藏林芝地区油菜田杂草群落动态及生态位
    尼玛曲珍,方江平**,郑维列,郝文渊
    2015, 34(5):  1320-1324. 
    摘要 ( 971 )   PDF (424KB) ( 357 )  
    采用田间调查方法,对林芝地区油菜田杂草群落相对丰度和生态位进行了研究。初步明确了林芝地区油菜田间杂草种类共有7科11种,其中主要科为:豆科、禾本科和藜科;优势种群为:藏蓟、车前、野燕麦、天蓝苜蓿、早熟禾和窄叶野碗豆。同时明确了优势杂草的消长变化规律,即4月中旬为杂草始发期,5月初和6月底为2个出草高峰期。天蓝苜蓿的综合生态位宽度值最大,对油菜的危害最大,其次为车前和藏蓟;早熟禾与车前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与野燕麦的水平生态位重叠值和垂直生态位重叠值都最大,它们相互之间利用资源的相似性较高。利用相对丰度和生态位宽度均能确定优势杂草的种类,反映杂草对作物危害程度的大小。
     
    黄河中下游典型河岸带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对环境的响应
    赵清贺1,2,马丽娇1,2,刘倩1,2,丁圣彦1,2**,汤茜1,2,卢训令1,2
    2015, 34(5):  1325-1331. 
    摘要 ( 1157 )   PDF (683KB) ( 480 )  
    为维持河岸带生态系统的完整,对河岸带的物种多样性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采用Braun-Blanquet多度等级划分标准结合样方法调查了黄河中下游典型河段河岸带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并探讨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中下游典型河段河岸带调查的52个群落样方中,共有36科78属86种植物,群落物种组成较为丰富,但优势种并不明显。单一群落样方中,物种组成简单,不同样方之间物种组成与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受干扰较重的样方物种多样性较低,表明研究区河岸带植物物种多样性深受人为干扰所造成的生境破碎的影响。冗余分析表明,海拔和至河流距离是黄河中下游河岸带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影响因子。

     
    太湖叶绿素a年际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及未来气候的影响
    李洪利**,王坚红,程军,陈中笑,王长友
    2015, 34(5):  1332-1341. 
    摘要 ( 1145 )   PDF (860KB) ( 422 )  
    根据1985—2011年的大气与湖泊观测数据以及CNRM-CM5模式模拟的RCP4.5情景下太湖未来气温变化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及预测方法,分析了年际尺度上气温、水体总氮(TN)、总磷(TP)、无机磷(IP)和溶解的硅元素(Si)等因子对太湖叶绿素a(Chl-a)浓度变化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估了未来气温变化对Chla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980—2011年,太湖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增暖趋势,增温速率约为0.73 ℃·10 a-1;在1985—2011年,Chl-a浓度也表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年增加速率达到0.43 μg·L-1;TN和Si的增加趋势较为显著,而TP和IP的增加趋势不十分显著;相关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均说明,相对于营养物质,气温在调控太湖Chl-a的年际变化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就营养物质而言,TN和Si对年平均Chl-a浓度年际变化的调控作用大于TP和IP;在RCP4.5情景下,太湖未来气温将以0.19 ℃·10 a-1的速率增加;当前营养物浓度条件下,太湖浮游植物生物量也将显著增加,Chl-a浓度10年滑动平均值最高达到34.18 μg·L-1,发生在2075—2085年;在将TN浓度消减1/2情况下,未来Chl-a浓度的10年滑动平均值最高为28.91 μg·L-1,也出现在2075—2085年,小于当前营养物质浓度条件下的最小Chl-a浓度值,可以有效缓解未来气候变暖对太湖富营养化的影响。
    南沙群岛海域夏季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
    陈露1,2,戴明1,肖雅元1,刘永1,陈作志1,林华剑1,魏小岚3,李纯厚1**
    2015, 34(5):  1342-1350. 
    摘要 ( 861 )   PDF (1097KB) ( 331 )  
    为探讨氮和磷对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作用,2013年夏季在南沙群岛海域西南大陆架S1站(9°30′N, 109°30′E)和曾母暗沙附近S2站(4°30′N, 109°30′E)进行了添加N、P营养盐的现场加富实验。结果显示:加富N和N+P后,叶绿素a(Chl-a)含量显著增长(P<0.05),其中,S1站点叶绿素a从初始的0.05 mg·m-3分别达到0.29和0.80 mg·m-3;S2站点叶绿素a从初始的0.09 mg·m-3则分别达到0.79和1.02 mg·m-3,说明添加N或N+P可以促进浮游植物增长。在加富P后,2个站点的叶绿素a浓度均未显著增加,说明单独添加磷不能促进浮游植物的增长。限制因子分析表明,S1站点的浮游植物生长具N限制,而S2站点浮游植物生长的首要限制元素为N,其次为P。水体中N/P范围为5~25时最适应浮游植物生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P值与Chl-a浓度和浮游植物的生长速度(R)无显著相关性,表明该2个站点水体的N/P值不能单独控制浮游植物的生长。

     
    球形棕囊藻赤潮消亡过程环境因子变化及其消亡原因
    李波,蓝文陆**,李天深,黎明民
    2015, 34(5):  1351-1358. 
    摘要 ( 1695 )   PDF (983KB) ( 425 )  
    针对2014年2月北部湾近岸海域的2次球形棕囊藻赤潮,分析了球形棕囊藻赤潮消亡过程的环境变化,探讨了球形棕囊藻赤潮消亡的原因。结果表明:棕囊藻赤潮发生期各站点球形棕囊藻的胶质囊泡密度为200~3000个·m-3,细胞密度为1.8×107~1.5×108 cells·L-1,而赤潮消亡期各站点球形棕囊藻的胶质囊泡密度为1~200个·m-3,细胞密度为1.0×106~8.3×107 cells·L-1,监测期间胶质囊泡和细胞密度呈下降趋势,赤潮逐步消亡;赤潮消亡时主要环境因子变化特征显著,水温、pH值、DO及COD含量呈下降趋势,活性磷酸盐及部分站点无机氮浓度较低,氮磷比呈上升趋势;温度降低、盐度升高和磷酸盐的限制影响球形棕囊藻的生长繁殖,很可能是直接导致球形棕囊藻赤潮消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为今后球形棕囊藻赤潮的预警和治理提供重要依据。

     
    淮北煤矿区塌陷湖水生昆虫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变化
    李晓明,纪磊**,邓道贵
    2015, 34(5):  1359-1366. 
    摘要 ( 1504 )   PDF (702KB) ( 324 )  
    2013年对淮北典型采煤塌陷湖泊南湖和东湖水生昆虫的群落结构进行了季节性调查。共采集到水生昆虫6目、14科、30种,其中南湖6目12科21种,东湖5目13科27种。南湖水生昆虫年平均密度为118.0 ind·m-2,最大密度259.0 ind·m-2,东湖水生昆虫年平均密度为151.3 ind·m-2,最大密度335.2 ind·m-2。南湖冬春季密度相对较高类群为龙虱科Dytiscidae、负子蝽科Belostomatidae、摇蚊科Chironomidae、划蝽科Corixidae,夏秋季为蚊科Culicidae、摇蚊科Chironomidae、蜻科Libellulidae、划蝽科Corixidae;东湖冬春季密度相对较高类群为龙虱科Dytiscidae、水龟虫科Hydrophilidae,夏秋季为蚊科Culicidae、摇蚊科Chironomidae、蜻科Libellulidae、划蝽科Corixidae。2湖水生昆虫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均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淮北煤矿区塌陷湖水生昆虫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变化差异性显著,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水温、溶解氧、总氮、总磷和透明度对淮北采煤塌陷区小型湖泊水生昆虫的群落结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氨氮对穗花狐尾藻生长的影响
    王爱丽,孙旭,陈乾坤,杨柳燕**
    2015, 34(5):  1367-1372. 
    摘要 ( 947 )   PDF (618KB) ( 409 )  
    为了更好地利用沉水植物净化污水处理厂尾水,用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在不同氨氮浓度的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暴露10 d,探索氨氮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尾水中氨氮浓度<3.5 mg·L-1时,氨氮作为氮源被穗花狐尾藻吸收利用,有利于生长;当尾水中氨氮浓度>3.5 mg·L-1时,狐尾藻体内叶绿素a、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脯氨酸含量明显上升,同时,植物体内SOD活性上升,尽管短时间内(暴露5 d)沉水植物产生应激反应抵御其不利影响,但是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暴露10 d),氨氮毒害作用逐渐增强,抑制穗花狐尾藻生长。在污水处理厂复合污染尾水中,穗花狐尾藻对氨氮的耐受阈值为3.5 mg·L-1。因此,在利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处理厂尾水时,要充分考虑湿地植物,特别是沉水植物对氨氮的耐受能力。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不同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
    雷旭1,李冰1,2,李晓1,王璐1,朱健1,2,3**
    2015, 34(5):  1373-1381. 
    摘要 ( 1134 )   PDF (1650KB) ( 433 )  
    为了研究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在夏季和秋季运行期间湿地中不同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采用PCR-DGGE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对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美人蕉(Canna indica)、再力花(Thalia dealbata)3种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和组成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人工湿地下行池中梭鱼草、美人蕉、再力花根际微生物的Shannon指数分别为2.91、2.96和2.90,说明美人蕉根际能更好地富集周围的微生物,提高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通过比较各种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相似度,发现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一定的季节差异;美人蕉和再力花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度较高(65%以上)。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的结果显示,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3种植物在实验期间根际微生物群落分属8个纲:α变形菌纲(14.37%)、β-变形菌纲(38.13%)、γ-变形菌纲(6.87%)、ε-变形菌纲(16.87%)、δ-变形菌纲(6.87%)、放线菌纲(8.76%)、拟杆菌纲(4.38%)、硝化螺旋菌纲(3.75%)。β-变形菌纲为该人工湿地系统试验期间不同植物根际富集的主要细菌类群。本实验为以后人工湿地系统植物优化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电动修复过程中电压对土壤中芘降解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魏巍1,李凤梅2,杨雪莲1**,王卅3,郭书海2,李刚2
    2015, 34(5):  1382-1388. 
    摘要 ( 750 )   PDF (833KB) ( 338 )  
    电动-微生物修复是一种新型的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本文研究了修复过程中电压对土壤中芘降解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电压梯度处理下,土壤中的芘降解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在阳极区和阴极区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阳极区芘降解与电压呈显著的正相关(r=0.55,P<0.01),在电压为2.0 V·cm-1时,阳极附近芘的降解率达到最高值(87.5%);阴极区芘的降解随着电压增大先升高后降低,电压为1.2 V·cm-1时阴极附近芘的降解率达到最高值(87.8%)。阳极区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与电压呈负相关;而阴极区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与芘降解的变化趋势相同。从芘的降解率和微生物群落结构来看,1.2 V·cm-1为本实验最合适的电压,该电压既保证了一定的电动氧化作用又促进了微生物发挥其最大的代谢降解能力。本研究为电动微生物修复技术的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
     
    某关闭汞矿区附近农田蔬菜中的汞污染评价
    张倩1,2,朱雪梅2**,傅海辉2,杨延梅1,贾钦2,杨勇杰3
    2015, 34(5):  1389-1395. 
    摘要 ( 862 )   PDF (747KB) ( 424 )  
    研究了某汞矿区附近蔬菜地的汞污染现状及其对周围居民的健康风险。通过汞矿区附近连片菜地所采集的15种蔬菜中总汞含量的分析发现,不同蔬菜的汞含量水平依次为叶菜类>茄果类>块茎类,其中叶菜类生菜的汞含量最高(57 mg·kg-1),块茎类白萝卜的汞含量最低(1.67 mg·kg-1)。对叶菜类和块茎类蔬菜不同部位的汞含量分析发现,同种蔬菜的不同部位对汞的富集能力不同。无论叶菜类还是块茎类,地上部分的汞含量均高于地下部分。其中,叶菜类蔬菜地上部分的外叶、内叶和混合叶的汞含量水平为外叶>混合叶>内叶。红萝卜和白萝卜各部位对汞的富集能力相似,即叶片>萝卜表皮>萝卜根。同时,对研究区中13个点位大气和土壤总汞含量分析表明,大气中总汞的含量在128~1109 ng·m-3,土壤中总汞的含量水平为3.88~91.62 mg·kg-1,均严重超标。通过对汞矿区居民摄入蔬菜的汞暴露评估与健康风险评价可知,单独蔬菜摄入不会危及附近居民健康,但若综合其他暴露途径,潜在健康风险较高。
     
    万山汞矿区大米汞污染及人体甲基汞暴露风险
    王娅1,李平2**,吴永贵1
    2015, 34(5):  1396-1401. 
    摘要 ( 1030 )   PDF (624KB) ( 396 )  
    采集贵州省万山汞矿区2个流域7个地点的168个大米样品,测定其总汞及甲基汞含量,并对当地居民食用大米甲基汞暴露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万山汞矿区大米总汞含量变化范围为2.4~401.0 ng·g-1,平均含量为42.4 ng·g-1,51%的样品总汞含量超过我国食品汞限量标准(20 ng·g-1);甲基汞含量变化范围为1.1~45.1 ng·g-1,平均含量为11.7 ng·g-1,甲基汞占总汞的平均比例为44.8%;大米总汞与甲基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44,P<0.01),大米总汞含量与甲基汞占总汞的比例呈负相关(r=-0.59,P<0.01)。位于河流上游离汞矿较近的地点汞污染较严重,随流域往下离汞矿较远地点汞含量相对降低。大米甲基汞暴露的风险评估显示,万山大水溪、梅子溪、白果树等污染地区存在一定的人群甲基汞暴露,而其他地区的人群也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硒对土壤中汞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燕敏1,2,郭建阳1,冯新斌1,张超1.2,仇广乐1**
    2015, 34(5):  1402-1406. 
    摘要 ( 1180 )   PDF (438KB) ( 388 )  
    利用连续浸提法研究了硒对稻田土壤中汞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加硒前后土壤中汞均以有机结合态、元素态和硫化物态为主,这三者占土壤总汞含量的90%以上,而生物有效态汞(包括模拟胃酸提取态和水溶态)仅占土壤总汞含量的0.27%。加硒对土壤中有机结合态和元素态汞的影响最为显著,随着硒添加浓度的增加,有机结合态汞的相对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元素态汞相反,但土壤中其他形态的汞含量变化不显著。加硒可有效降低土壤中无机汞和甲基汞的生物有效性。结合土壤中汞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变化可以推测:有机结合汞是维持土壤中生物有效态汞的重要补偿来源,当其转化成更为惰性的元素汞后,影响有机结合态汞与生物有效态汞之间的平衡,可能是导致土壤中汞生物有效性降低的主要因素。

     
    混合圈养条件下马来穿山甲活动时间的分配与规律
    王华,张新玉,鲍毅新**,李海宏,龚堃,任鹏
    2015, 34(5):  1407-1412. 
    摘要 ( 1303 )   PDF (609KB) ( 375 )  
    2013年3—4月,采用扫描取样法及目标动物取样法对混合圈养下马来穿山甲(Manis javanica)活动的录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马来穿山甲的个体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结果表明:混合圈养下的马来穿山甲主要有取食(摄食,饮水)、运动(攀爬,爬行,踱步)、社会(相互爬背,相互追逐)、隐藏(箱内未知活动)和其他行为(暂停,挖掘,排遗排泄,洗澡等)。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摄食行为(18.56%)、爬行行为(16.11%)、攀爬行为(11.51%)以及社会行为(11.51%)。挖掘行为(0.92%)发生较少,踱步行为占4.40%。从傍晚19:00一直延续到次日06:00均有活动发生,高峰为20:00—23:00。该时段的摄食行为、爬行行为、社会行为发生频率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摄食行为与社会行为的时间分配(R2=0.920,P<0.001)、爬行行为(R2=0.796,P<0.001)呈极显著相关。我们认为,圈养马来穿山甲的活动规律可能与食物提供的时间以及取食行为发生的时间有关。长时间圈养的动物会表现出刻板行为,而混合圈养下的社会行为有助于削弱这种趋势。因此,为避免饲养条件下马来穿山甲行为多样性的减低,在丰富圈养环境的同时,可适当进行混合圈养。
     
    水胺硫磷致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和氧化损伤
    边高鹏1,2**,武有祯1,2,焦海华1
    2015, 34(5):  1413-1419. 
    摘要 ( 721 )   PDF (799KB) ( 380 )  
    To explore the genotoxicity of isocarbophos to mice bone marrow cells and its mechanisms, Kunming mice were administered orally twice with isocarbophos at the doses of 0.11, 0.54, 1.08, 2.16 mg·kg-1, respectively, and the mice bone marrow cells were sampled after 30 h treatment. The DNA damage was assessed by the comet assay, and the ability to inhibit hydroxyl radical and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 was measured by Fenton reaction and xanthine oxidase method, respectively. Meanwhil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index of DNA fracture and the two inhibitory abilities abovementioned were also analyzed through regressiv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tail moment and the Olive tail moment in all treatment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Furthermore, the two tail moments increased with the rise of the isocarbophos concentration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The ability to inhibit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 was significantly induced (P<0.05) in the mice bone marrow at the dose of 0.11 mg·kg-1, but the ability to inhibit hydroxyl radical was poorly induced. However, the ability to inhibit both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 and hydroxyl radical was significantly induced (P<0.01) at the doses of 0.54, 1.08, 2.16 mg·kg-1. Both tail moment and Olive tail moment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ctivity to inhibit hydroxyl radical and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 and displayed an obvious linear relationship (P<0.01). The results aforementioned suggested that isocarbophos had the stronger acute genotoxicity to mice bone marrow cells, and the mechanism of toxicological role in mice bone marrow cells may be DNA oxidative damages caused by isocarbophosinduced oxygen free radical.
    基于水土保持的甘肃省生态安全评价
    李宗杰,田青**,宋玲玲,康飞龙,魏雅倩
    2015, 34(5):  1420-1426. 
    摘要 ( 876 )   PDF (1048KB) ( 396 )  
    运用甘肃省统计年鉴、农村年鉴和水土保持公报数据,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选取12个评价指标,构建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对甘肃省进行生态安全的空间评价。结果表明:(1)26年间,研究区3大指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状态指标平均贡献率为30%,响应指标平均贡献率为27.5%,压力指标的变化趋势最明显,对生态安全指数的相对贡献率也最大,平均贡献率达到42.5%;(2)通过对甘肃省3大流域的逐一分析得出,全省的生态安全度由1986年的0.31到2011年的0.67,虽然全省的生态安全度有较大提高,但确保全省生态安全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3)1986—2011年甘肃省14个市(州)的平均生态安全度为0.36~0.58,整体上研究区的生态安全度处于Ⅲ、Ⅳ等级。其中天水市的生态安全度较高也较稳定,而其他市州应该在当前的基础之上加大环境保护、治理力度,从根本上确保区域的生态安全。
     
    北京市平原地区1992—2013年生态空间演变
    姚娜1,马履一1,3**,杨军2,贾黎明1,3,段劼3,黄从红2
    2015, 34(5):  1427-1434. 
    摘要 ( 868 )   PDF (1340KB) ( 385 )  
    为明确北京市平原地区生态空间的时空演变特点,并在首都平原百万亩造林工程实施背景下判定其调控关键区,本文基于3S(RS、GIS、GPS)技术和景观分析方法对这一区域1992—2013年的相关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2—2013年,平原区生态空间比例由53.20%下降至40.97%,人均生态空间由360.61 m2下降至132.15 m2;自中心城区向郊区,生态空间比例逐渐升高,斑块也更加聚集,但这种城郊差距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22年来,平原区南部和东南部生态空间有较大缩减,三环附近破碎化趋势较严重,五六环之间人均生态空间降低明显,平原区乡镇/街道区域生态空间组成整体由草地作物主导向林灌木主导演变。城市化导致的建成区扩张,人口增长和郊区耕地的转移、覆膜化可能是导致平原区生态空间负向演变的主要原因,城市林业建设对生态骨架的维持和重构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首都平原百万亩造林工程的实施为其生态空间调控提供了新的契机,但在增加森林的同时,也需注重水体和农田的保护。
    综述与专论
    大鸨生态生物学研究现状
    汪沐阳1,徐峰1,杨维康1**,David BLANK1,朱新胜1,2
    2015, 34(5):  1435-1440. 
    摘要 ( 921 )   PDF (502KB) ( 472 )  
    大鸨(Otis tarda)常栖居于草原和荒漠草原上,是典型的草原鸟类。近几十年来,由于农牧业活动加剧和偷猎狩猎,大鸨分布区日益缩小,部分前分布区已消失。IUCN将其列为易危(VU)级,我国将其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物种。为加强该物种的保护与管理,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综述了大鸨分布与种群数量、食性、栖息地选择、繁殖生态、迁徙、行为生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的研究方向。

     
    蜥蜴尾的自切及再生
    胡英超,谢箭秧,朱奇平,丁国骅**,林植华
    2015, 34(5):  1441-1447. 
    摘要 ( 1555 )   PDF (489KB) ( 429 )  
    蜥蜴的尾自切作为自残行为的方式之一,是一种极端而有效的反捕食策略。其通常发生于尾部相对薄弱的位置,一般存在尾椎内自切和尾椎间自切2种方式,其中尾椎内自切为现生蜥蜴种类主要的断尾方式。蜥蜴在断尾后会通过再生机制修复损伤的尾部,因此该类群的尾自切及再生一直是生物学和生态学领域较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综述了蜥蜴尾自切及再生的研究进展,回顾了国内有关尾自切和再生研究的蜥蜴种类、影响尾自切的因素、尾自切的代价以及尾自切后再生的研究,并提出未来蜥蜴尾自切和再生研究的重点。
     
    陆地水环境中砷的迁移转化
    杨芬1,2,朱晓东1,2,韦朝阳1**
    2015, 34(5):  1448-1455. 
    摘要 ( 1351 )   PDF (631KB) ( 790 )  
    由于自然和人为活动,已有大量的砷进入地表和地下水系之中,在一些地区造成严重的水砷污染问题,威胁生态系统安全和人类健康。砷的毒性与砷的存在形态与价态密切相关,研究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是有效降低砷的生态与健康风险的科学基础。本文以水环境为对象,就砷的性质及毒性,水环境中砷的来源、形态分布及迁移转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围绕沉积物水界面砷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行展开;对砷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包括Eh-pH、水合金属氧化物、有机质、微生物和粘土矿物等进行系统阐述,以期对今后水环境砷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提供借鉴。
     
    方法与技术
    浙江省茶叶气候品质等级评价
    金志凤1**,王治海1,姚益平1,李仁忠1,王岳飞2,卢建伟3,叶建刚4,徐平2
    2015, 34(5):  1456-1463. 
    摘要 ( 1010 )   PDF (1042KB) ( 594 )  
    茶叶品质形成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开展茶叶气候品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浙江省2013年基本气象站和区域自动站的逐日气象资料,结合田间试验获取的茶叶品质数据和茶叶生产实际,提出了影响茶叶品质的3个气象指标。应用加权指数求和法,建立了茶叶气候品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2013年浙江省茶叶生长季茶叶气候品质表现为单峰型变化,气候品质指数在春季3—4月处于相对平缓高值区,指数2.2~2.8,等级1级;5月起开始逐渐下降,最小值出现在盛夏7月—8月中旬,指数0~0.4,等级4级;8月下旬开始逐渐上升,秋季指数0.8~1.6,等级2~3级;2013年浙江省茶叶气候品质空间分布具有区域性,春茶除少数高山地区外,大部地区指数2.2~3.0,等级1级;夏茶大部分地区指数0~0.8,等级3~4级;秋茶,品质指数0.6~1.8,等级2~3级;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茶叶气候品质等级评价与茶叶生产实际基本一致,表现为春茶1级,茶叶品质最优;秋茶其次,品质较优;夏茶品质最差。研究成果可为优化特色农业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GIS与RS的山东森林火险因子及火险区划
    黄宝华1,2,3,4,张华1**,孙治军4,周利霞5
    2015, 34(5):  1464-1472. 
    摘要 ( 868 )   PDF (1167KB) ( 546 )  
    森林火灾是山东森林地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本研究采用山东2001—2010年MOD14A1每日1 km温度异常/火L3级产品与地形、植被、天气、人为和可访问性数据,分析评估了火灾发生原因;收集了林火发生/未发生相关的15个解释变量的空间数据,利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了解释变量的函数与林火存在的概率。结果表明,高火险区域主要集中在黄河三角洲、鲁西北平原,包括德州、菏泽、济宁、枣庄南部、临沂东南部;中火险主要在聊城、滨州、济南北部、淄博北部、潍坊东部、泰安、日照和青岛大部分地区(包括蒙山林区、沂山林区、五莲山林区、徂徕山林区、尼山林区、泰莱林区);低火险主要集中在济南南部、淄博南部、莱芜、青岛南部和胶东半岛(包括济南林区、崂山林区、鲁山林区、昆嵛山林区、牙山林区)。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影响火灾发生的因素依次是年均温度、CTI、TPI、人口密度、植被类型、年降水量、植被盖度、距道路距离、坡向、距居民地距离、农民纯收入指数、坡度、年平均相对湿度、DEM、年蒸发量。其中前7个EXP(B)都>1,对森林火灾发生的与否贡献较大。这些结果作为战略规划工具来更好预测森林火灾,也可作为一种战术指南帮助森林管理人员设计区域防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