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3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4-08-10
    目录
    目录
    2014, 33(8):  0. 
    摘要 ( 723 )   PDF (484KB) ( 265 )  
    研究报告
    皖南次生马尾松林自然演替进程中的群落动态
    李伟立1,余倩1,郭雪艳1,达良俊1,2,3**
    2014, 33(8):  1997-2004. 
    摘要 ( 1392 )   PDF (1038KB) ( 579 )  
    本研究采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在安徽牯牛降自然保护区以恢复10、20~30和50 a以上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恢复时期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生境因子等进行调查,探明马尾松林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变化的动态格局及演替进程中土壤的响应。结果表明:(1)随着演替进程,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Shannon多样性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林冠层落叶树种优势度下降,常绿树种增加。(2)马尾松的径级分布在3个群落中均属单峰型,甜槠(Castanopsis eyrei)的径级分布则由L字型变为逆-J型,其他常绿灌木也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3)随着演替时间的延长,土壤全N和有机质含量呈上升趋势,pH值表现为下降趋势,土壤肥力随恢复进程而逐渐上升。
    辽东山区主要树种叶片氮、磷、钾再吸收
    闫涛1,2,3,杨凯1,2,朱教君1,2**
    2014, 33(8):  2005-2011. 
    摘要 ( 1810 )   PDF (520KB) ( 493 )  
    养分再吸收作为植物保存养分的重要机制之一,在凋落物分解和养分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明确辽东山区主要树种养分再吸收状况,选择4种次生林树种: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色木槭(Acer mono)、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花曲柳(Fraxinus rhynchophylla)和人工林落叶松(Larix spp.)为对象,测定了各树种叶片凋落前(成熟叶)后(凋落叶)全氮(N)、全磷(P)、全钾(K)浓度,并分析了养分再吸收特征。结果表明:所测树种凋落叶N、P、K浓度均显著低于成熟叶(落叶松K不显著);胡桃楸N再吸收率与蒙古栎、色木槭、花曲柳差异显著,花曲柳与蒙古栎、色木槭P再吸收率差异显著,色木槭K再吸收率与蒙古栎、胡桃楸、花曲柳差异显著(P<0.05);总体上,落叶松N、P、K再吸收率低于次生林树种,尤其是P再吸收率显著低于花曲柳、K再吸收率显著低于胡桃楸和花曲柳(P<0.05)。上述结果表明,落叶松通过降低养分再吸收率,提高凋落物养分输入量,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做出正反馈。
     
    太岳山森林碳储量随树种组成的变化规律
    郭超,周志勇**,康峰峰,孙建新
    2014, 33(8):  2012-2018. 
    摘要 ( 1116 )   PDF (813KB) ( 479 )  
    树种是决定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大小的一个重要生物学因子。在山西省太岳林区,根据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特征,调查了乔木层、草灌丛和土壤层的有机碳储量,分析了碳储量随林分类型和树种组成的变化规律。阔叶林有机碳储量为156.58 t C·hm-2,针叶林为145.05 t C·hm-2,针阔混交林为128.52 t C·hm-2。辽东栎和油松在群落中所占比例与不同层次的有机碳储量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辽东栎比重的增加可显著提高乔木层、土壤层和生态系统碳储量,而乔木层、土壤层和生态系统碳储量却随着油松比重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虽然群落中所有阔叶树种和针叶树种的比例与乔木层碳储量、生态系统总的碳储量间也存在相似关系,但却对土壤层和草灌丛的碳储量没有显著影响。因而,在该地区,辽东栎种群和油松种群在决定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方面,比群落中阔叶树种和所有针叶树种发挥着更大的调控作用。
    毛竹地上器官的生物量分配及其随个体大小变化的规律
    王晨1,江泽慧2,郭起荣2,刘广路2,李占东1,石雷2**
    2014, 33(8):  2019-2024. 
    摘要 ( 2145 )   PDF (704KB) ( 478 )  
    探明毛竹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其随个体大小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揭示毛竹生物量的种内变异规律,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毛竹生物量及其碳储量的估算精确度;同时也有助于指导毛竹林定向培育,以提高毛竹附加值和促进竹农增收。利用收获法在皖南毛竹分布区砍伐227株标准竹,研究毛竹地上器官的生物量分配格局、地上器官生物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量分配随胸径和竹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单株水平上皖南毛竹叶、枝和秆的生物量分别为0.84、1.42和6.84 kg,约占其地上总生物量的9.21%、15.60%和75.19%;皖南毛竹地上各器官生物量之间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R2 > 0.75, P < 0.001);毛竹地上生物量分配格局与其胸径和竹高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且这种关系可用幂指数关系拟合;拟合曲线表明,相对于大胸径的毛竹,小胸径的毛竹倾向于把代谢产物更多地分配到上部器官(如光合器官叶)。本结论支持异速分配理论关于生物量的分配受到植物体大小制约的结论,但是否支持最优分配理论,还需进一步开展实验验证。
    橡胶树在西双版纳引种区的种子捕食与散布
    周会平**,陈国云,岳海,寸明
    2014, 33(8):  2025-2030. 
    摘要 ( 1299 )   PDF (513KB) ( 402 )  
    在纯橡胶林、胶竹复合林、沟谷季节雨林、次生林及毗邻次生林的橡胶林共5种不同生境中释放标记的橡胶树种子,观测种子捕食者以及种子被捕食、埋藏和扩散情况。结果表明:纯橡胶林和沟谷季节雨林内的橡胶树种子大多数都原地存留(>80%和>98%),而胶竹复合林内几乎100%的种子均被捕食;次生林内释放的橡胶树种子捕食率也几为100%,而毗邻次生林的橡胶林种子捕食率约50%;卡方检验表明,胶竹复合林的种子捕食率显著高于沟谷季节雨林和纯橡胶林,次生林内显著高于毗邻的橡胶林(P<0.001)。绝大多数橡胶树种子被捕食者原地或搬运后取食,仅有少量种子被埋藏。大多数种子(>80%)被搬运距离在10 m以内。红外感应相机拍摄和饲喂实验发现,黄胸鼠(Rattus tanezumi)和红刺鼠(Rattus surifer)为主要的种子捕食者。可见,在西双版纳引种区橡胶树种子主要是被小型鼠类取食,但捕食强度较大,而被埋藏种子比例很低,散布距离较短(< 10 m)。
    四种菊科植物开花期构件生物量及表型可塑性比较
    王桔红1,陈文2**
    2014, 33(8):  2031-2037. 
    摘要 ( 1499 )   PDF (668KB) ( 474 )  
    本文对粤东地区菊科2种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加拿大蓬(Conyza canadensis)以及2种本土植物宽叶鼠曲草(Gnaphalium adnatum)、夜香牛(Vernonia cinerea)3种生境下的构件生物量、生物量分配及变异趋势进行了研究,对株高与各构件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定量化描述模型,以揭示4种菊科植物在不同小生境中各构件的变异大小及生殖分配策略;对4种植物繁殖与营养构件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回归分析和生长趋势分析,以确定入侵种是否存在较高的表型可塑性。结果表明:三叶鬼针草在贫瘠、干燥的生境中,茎生物量分配显著增大,叶和花序生物量分配有减小的趋势;加拿大蓬在肥沃、潮湿的生境中其茎、叶、花序及总生物量显著大于其他2个生境(P<0.01);宽叶鼠曲草和夜香牛在肥力较差、干燥的环境中,根生物量分配增大,茎和花序生物量分配有减小的趋势;三叶鬼针草、加拿大蓬和夜香牛各构件生物量的变异系数>宽叶鼠曲草;相关性检验和生长趋势分析显示,三叶鬼针草、加拿大蓬和夜香牛繁殖与营养构件之间为异速生长。因此,三叶鬼针草、加拿大蓬和夜香牛具有较高的表型可塑性,以增强对多样环境的耐受性和适应性。
     
    决定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短命植物分布的关键因子是5月降水
    李巧梅1,曾勇1,孙钦明1,刘彤1**,韩志全2,李勇冠1,刘华峰1
    2014, 33(8):  2038-2045. 
    摘要 ( 1252 )   PDF (575KB) ( 463 )  
    短命植物是我国荒漠植物区系的独特部分,主要分布于准噶尔盆地,对维持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沙丘稳定作用显著,然而对其分布的降水依赖至今缺乏定量研究。本文在2009、2011和2012年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73个样地短命植物调查基础上,利用ArcGIS-10.0软件对中国逐日网格降水量实时分析系统数据集进行样条函数插值(分辨率-0.05°),提取每个调查样地的每日降水数据,分别以短命植物的丰富度和盖度为因变量,生育期、季节、月份降水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不同类型降水对短命植物分布的影响,以及10个广布种和10个窄布种的影响特点。结果表明:短命植物的丰富度与不同降水类型中的春季、展叶期、5月份的降水相关,盖度与春季、结果期、5月份的降水相关。影响广布种盖度的降水是5、6月份,窄布种盖度与3、4、5和7月份降水都相关,综合认为5月份降水是影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短命植物分布的关键因子。
     
    河北冬小麦冬季不同类型冻害气候指标及风险分析
    代立芹1,2**,康西言1,2,姚树然1,2,李春强1,2,于长文3,王猛4
    2014, 33(8):  2046-2052. 
    摘要 ( 1190 )   PDF (834KB) ( 448 )  
    利用河北省1981—2010年冬季逐日气象资料、冬小麦冻害灾情资料及品种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法,依据Bayes判别准则,建立了初冬剧烈降温型、冬季长寒型和融冻型3大主要类型冬季冻害气候指标;依据风险分析原理,结合概率密度函数,建立了各类型冻害的气候风险概率指数模型,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初冬剧烈降温型冻害主要受越冬前后降温过程的降温幅度和过程最低气温影响;长寒型冻害主要受越冬期寒冷程度影响,包括越冬天数及越冬期平均气温、最低气温低于临界温度的天数及其累积负积温两个方面;融冻型冻害主要受平均气温回升到0 ℃以上后出现的低温过程的极端最低气温影响。北部麦区以长寒型冻害风险为主,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唐山、秦皇岛两市中北部和保定西北部;中南部麦区以融冻型和初冬剧烈降温型冻害风险为主,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邢台和邯郸两市东部、保定西北部。
    亏缺灌溉对大棚甜瓜果实发育及品质影响
    原保忠1**,千晶晶1,别之龙2,康跃虎3
    2014, 33(8):  2053-2059. 
    摘要 ( 976 )   PDF (590KB) ( 478 )  
    以甜瓜伊丽莎白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棚甜瓜生殖生长期设置5个不同梯度的灌水量,甜瓜坐果后开始不同灌水处理,分别为T85(85% θfc,θfc表示田间持水量)、T75(75% θfc)、T65(65% θfc)、T55(55% θfc)、T45(45% θfc),研究不同亏缺灌溉程度下果实生长发育状况及对果实品质影响。结果表明:果实发育分3个阶段,分别为授粉后的7~10 d(果径增长速率3~5 mm·d-1)、10~19 d(1~2 mm·d-1)和19~35 d(<1 mm·d-1);果实增长速率随着补充灌水的进行而呈波动趋势,不同灌溉条件下补充灌水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复水补偿效应,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水分胁迫对产量造成的影响;随着灌水量的减少,各处理与T85相比产量分别降低了0.60%、3.59%、10.18%和16.17%,单果重T75与T85无差异,其他各处理则与T85差异显著;随着亏缺灌溉程度的加深,果实横、纵径减小,果皮变薄,果形指数随之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边糖、心糖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T75最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T75含量最高,各处理差异不显著;Vc及游离氨基酸含量以T65最高,并与其他各处理差异显著;糖、酸含量以T75最高,T65、T55、T45均与之差异显著。在武汉地区可以T75为甜瓜生殖生长期的灌水指标,指导大棚甜瓜的水分管理。
    留茬和秸秆覆盖对农田土壤风蚀量的影响
    丛培飞1,2,尹光华1**,谷健1,2,李文惠1,2,黄鹏飞1,2
    2014, 33(8):  2060-2064. 
    摘要 ( 1146 )   PDF (502KB) ( 381 )  
    为探讨留茬和秸秆覆盖降低农田土壤风蚀的作用,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在辽西风沙半干旱区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常规耕作的风蚀量高达15.74 t·hm-2,留茬高度和秸秆覆盖量对风蚀量有显著影响,且秸秆覆盖量对风蚀量的降低作用大于留茬高度。留茬高度和秸秆覆盖量的交互作用也显著影响风蚀量的变化。当留茬高于18.0 cm、秸秆覆盖量>2500.0 kg·hm-2时,土壤风蚀量降幅达54%以上。利用建立的风蚀量与留茬高度和秸秆覆盖量的回归模型优化得出,当留茬高度为33.9 cm、秸秆覆盖量为4255.7 kg·hm-2时,农田土壤风蚀量最小,仅为0.42 t·hm-2

     
    湘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
    张仕吉1,项文化1,2**,孙伟军1,方晰1,2
    2014, 33(8):  2065-2071. 
    摘要 ( 1781 )   PDF (547KB) ( 382 )  
    为了解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研究了湘中丘陵区6种土地利用方式(石栎+青冈次生林、杉木人工林、毛竹林、苗圃、农用旱地、水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及其季节动态,分析了土壤DOC含量与土壤自然含水率、碳(C)、氮(N)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DOC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秋季土层之间差异最小,土壤DOC分配比例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DOC含量差异显著,与石栎+青冈次生林相比,毛竹林、杉木人工林、水田、农用旱地、苗圃依次下降了10%~12%、11%~12%、13%~19%、18%~25%和37%~42%,夏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差异最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DOC含量季节变化明显,均表现为:春、夏、冬季较高,秋季最低,秋季与春、夏、冬季之间差异显著;土壤DOC含量与土壤自然含水率、TOC、MBC、ROC、MOC、全N、水解N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可见,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影响土壤DOC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次生林转变为人工林或农用地后,土壤DOC含量明显下降。
     
    太湖流域西部丘陵区茶园生态系统碳通量特征
    孙小祥1,2,杨桂山1**,徐昔保1
    2014, 33(8):  2072-2077. 
    摘要 ( 1871 )   PDF (798KB) ( 292 )  
    本文基于静态箱/红外气体分析法,分析太湖流域西部丘陵区不同植茶年龄(3、9和20 a)茶园生态系统碳通量特征。结果表明:茶园生态系统碳通量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均呈单峰型,最大碳通量达-1.10 mg·m-2·s-1,晴天为碳吸收,阴天以碳排放为主;采茶使3—4月茶园生态系统碳通量降低,对9、20 a茶园影响较大,修剪使5—9月3、9 a茶园碳通量趋于一致,固碳能力大幅下降;茶园生态系统是显著的大气碳汇,年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为-304.04 g C·m-2,固碳能力与林地相当,其开发利用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碳汇减少。

     
    扎龙湿地生态系统固碳服务价值评价
    庞丙亮,崔丽娟**,马牧源,李伟
    2014, 33(8):  2078-2083. 
    摘要 ( 1178 )   PDF (769KB) ( 473 )  
    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丰富,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扎龙湿地为例,基于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估算模型,分别对扎龙湿地的植物固碳和土壤碳储存价值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扎龙湿地固碳价值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1年扎龙湿地的固碳总价值约9.8亿元,其中植物固碳价值2.4亿元,土壤碳储存价值7.4亿元。从景观类型看,沼泽的单位固碳价值最大,为5993.4元·hm-2,其后依次为草甸、耕地、其他和水域。扎龙湿地的固碳价值总体上呈中间高、四周低的趋势,保护和恢复扎龙湿地的沼泽生态系统,加强对扎龙湿地周边的保护和管理对提高扎龙湿地的固碳能力有积极的意义。
     
    长江中下游菜子湖湿地不同生境昆虫群落多样性
    葛洋,郭苗,曹玉言,武元园,万霞**
    2014, 33(8):  2084-2090. 
    摘要 ( 1283 )   PDF (651KB) ( 350 )  
    为研究菜子湖湿地不同生境中的昆虫群落多样性,并探讨昆虫对湿地过度围垦的响应,于2013年5—8月对菜子湖湿地的农田区、滩涂-草丛、草丛-灌木区的3种不同生境条件下的昆虫群落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昆虫7251只,隶属于8目89科207属235种。其中,双翅目、半翅目、直翅目为菜子湖湿地的优势类群,其个体数量分别占总个体数的27.61%、25.54%和15.96%。在3种生境中,昆虫种类丰富度在农田区生境中最高,其次是滩涂草丛生境,在草丛-灌木区生境中最低;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ACE估计值在3种生境之间的比较结果表明,滩涂-草丛与农田区差异显著,与草丛-灌木区无显著差异,农田区与草丛-灌木区差异显著。3种不同生境中昆虫群落的相似性指数平均值为0.25±0.02,表明植被类型和围垦显著影响昆虫群落多样性。
     
    长江口北支轮虫群落结构周年变化特征
    刘笑,刘亮,孙薇,薛俊增,吴惠仙**
    2014, 33(8):  2091-2095. 
    摘要 ( 1463 )   PDF (600KB) ( 327 )  
    2010年10月—2011年9月,对长江口北支水域轮虫和水体理化因子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轮虫19种,隶属于7科,17属,以腹尾轮虫科、腔轮科和臂尾轮科为主。舞跃无柄轮虫和针簇多肢轮虫出现频率高。其中,春季、秋季和冬季的优势种皆为舞跃无柄轮虫,夏季的优势种则为针簇多肢轮虫。轮虫年平均密度为1.40±1.11 ind·L-1,各月平均密度的变化范围为0.2~4.4 ind·L-1,秋季最高(2.25±1.7 ind·L-1)冬季最低(0.93±0.69 ind·L-1),距入海口最近采样点(S5)轮虫全年密度最低(1.00±0.67 ind·L-1)。应用Primer软件,对每月轮虫的群落密度进行聚类分析和MDS分析,两者分析结果一致,1、2、3和9月轮虫密度相近,5、8和11月差异不大。CCA分析表明,盐度是影响轮虫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栗苞挥发物成分及其在桃蛀螟防治中的潜在应用
    杜艳丽1,张佳鑫1,杨萌萌1,孙淑玲1,秦岭1,王金宝2,张志勇1**
    2014, 33(8):  2096-2100. 
    摘要 ( 1239 )   PDF (543KB) ( 502 )  
    为了探讨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栗苞挥发物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找出对栗园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具有引诱作用的行为活性物质,采用顶空捕集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北京地区桃蛀螟寄主植物板栗的4个主要栽培品种(怀黄、怀九、燕红和实生)幼果期(对应桃蛀螟成虫盛发期)和成熟期的栗苞挥发物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4个板栗品种的栗苞在幼果期共捕集到10种化合物,其中,4个品种均释放的化合物共有5种,分别为α蒎烯、莰烯、β-侧柏烯、β-蒎烯和(反)-2丁烯酸-2-亚甲基环丙基-2-基酯;柏木脑和3-蒈烯为燕红板栗品种所特有,D-苎烯为怀九、燕红和实生板栗所特有,罗勒烯和法尼醇为怀黄和怀九板栗所特有。另外,成熟期所释放的挥发物种类和数量均较幼果期明显减少。研究结果说明:1)不同生长发育期的板栗栗苞释放的挥发物不同;2)不同板栗品种间既有共同释放的共性化合物,也有品种特异性化合物。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北太平洋柔鱼角质颚信息
    金岳1,陈新军1,2,3,李云凯1,2,3**,方舟1,贡艺1
    2014, 33(8):  2101-2107. 
    摘要 ( 1226 )   PDF (709KB) ( 340 )  
    根据2012年7—10月中国鱿钓船在42°N—45°N、153°E—157°E海域采集的柔鱼样本,测定20对北太平洋柔鱼上、下角质颚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分析其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与柔鱼性别、个体大小和色素沉着等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角质颚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在雌雄个体间均未发现显著差异;角质颚的碳稳定同位素值与个体大小呈显著负相关,而氮稳定同位素值与其呈显著正相关;随着柔鱼个体的生长,其角质颚的色素沉着等级逐渐增大,角质颚的氮稳定同位素比值也随之升高,而色素沉着等级与儿茶酚类物质的含量有关,儿茶酚类物质含量的增大使柔鱼角质颚强度增大,从而更有利于柔鱼摄食高营养级生物。
     
    黄山九龙峰尖头鱥的年龄鉴定
    程方圆,程庆庆,程乐华,陈梦云,成慧洁,严云志**
    2014, 33(8):  2108-2114. 
    摘要 ( 1612 )   PDF (1602KB) ( 206 )  
    鱼类的年龄鉴定及其最佳骨质材料的选择,是鱼类年龄研究的必要前提,也是鱼类基础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利用2012年4月于黄山九龙峰采集的132尾尖头鱥标本,研究了其鳞片、鳃盖骨、脊椎骨和耳石等骨质材料的年轮特征,并以根据全长分布频率确定的“真实年龄”为参照,比较了鳃盖骨、脊椎骨和微耳石在年龄判读中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尖头鱥体侧部和尾柄部的鳞片均无任何年轮标志,星耳石磨片上暗带和明带排列无明显规律,但鳃盖骨、脊椎骨和微耳石上存在明显年轮。鳃盖骨、脊椎骨和微耳石3种骨质材料的年龄判读精确度或准确度差异视不同年龄组有所不同。总体上,脊椎骨年龄判读的精确度最高,鳃盖骨次之,微耳石最低;但年龄判读的准确度正好相反,即微耳石最高、脊椎骨最低。因此,微耳石是尖头鱥年龄鉴定的最佳骨质材料,而其较低的年龄鉴定精确度及其对准确度的潜在影响可通过提高磨片质量和优化判读方法来改善。
     
    杭州湾南岸海域春秋季浮游动物分布特征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
    张冬融1,2,徐佳奕1,徐兆礼1**,陈佳杰1,孙鲁峰1
    2014, 33(8):  2115-2123. 
    摘要 ( 2027 )   PDF (904KB) ( 314 )  
    2011年9月(秋季)和2012年5月(春季)对杭州湾南岸附近海域(121.60°E—121.85°E,29.95°N—30.24°N)进行了2个航次的海洋综合调查,分析了杭州湾南岸附近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生物量和丰度的分布特征及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域浮游动物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鉴定到8大类18种,优势种为虫肢歪水蚤(Tortanus vermiculus)、中华华哲水蚤(Sinocalanus sinensis)、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短额刺糠虾(Acanthomysis brevirostris);秋季鉴定到7大类25种,优势种为左突唇角水蚤(Labidocera sinilobata)、百陶箭虫(Sagitta bedoti)、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刺尾角水蚤(Pontella spinicauda);多样性指数(H′)为秋季(1.60)略高于春季(1.56),生物量和丰度为秋季(580.58 mg·m-3和578.88 ind·m-3)远高于春季(61.82 mg·m-3和41.61 ind·m-3);总生物量和总丰度的空间分布由优势种决定,春季总生物量从湾外向湾内近岸增加,秋季沿湾外向湾内近岸一侧和湾外东部水域增加;而总丰度在春季同样表现为从湾外向湾内近岸递增,秋季为向湾内近岸和湾外东部水域增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温度和盐度为影响春秋季杭州湾南岸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氮磷比对蛋白核小球藻和湛江等鞭金藻种间竞争的影响
    魏杰,王月琪,刘倩,赵文**,王丽,丛玉婷
    2014, 33(8):  2124-2128. 
    摘要 ( 1434 )   PDF (662KB) ( 450 )  
    为了了解饵料微藻的种间竞争关系,通过微藻共培养的方法,以NaNO3和KH2PO3作为氮源和磷源,研究了氮磷比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和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养模式下,蛋白核小球藻生长适宜的N/P为4~22,N/P>22时其生长受抑制,而湛江等鞭金藻生长受N/P影响不明显;共养模式可促进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而抑制湛江等鞭金藻的生长;蛋白核小球藻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且N/P为13和16时其种群竞争优势最明显;在蛋白核小球藻大规模生产性培养时可接入等生物量或少量湛江等鞭金藻,一方面利用共养模式提高蛋白核小球藻的产量,另一方面可根据养殖生产需要适时采收混合藻类饵料用于投喂。

     
    丰容对圈养赤斑羚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
    侯晓云1,刘振生1,2,滕丽微1,2**,王爱善3
    2014, 33(8):  2129-2135. 
    摘要 ( 1388 )   PDF (636KB) ( 262 )  
    2010年11月—2013年2月,以上海动物园繁殖场内的10只赤斑羚(Naemorhedus cranbrooki)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2次环境丰容和食物丰容,分析了丰容前后对圈养赤斑羚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入丰容设施后,赤斑羚的卧息和刻板行为明显减少,摄食、移动和修饰行为明显增加,与预期结果一致;进一步增加丰容设施的复杂性后,卧息行为明显减少,移动和修饰行为明显增加,但其他几种行为变化不明显,未达到预期效果。在食物丰容阶段,卧息和其他行为有所减少,站立行为有所增加,但以上3种行为变化都不明显,未达到预期效果。在对丰容设施的利用上,进行食物丰容和增加丰容设施的复杂性有效地促进了赤斑羚对丰容设施的利用,分别使赤斑羚在丰容设施上活动的时间百分比由2.07%和1.44%提高到12.17%和10.83%。首次加入丰容设施后,赤斑羚在丰容设施上主要以站立行为为主;进一步增加环境复杂度后,赤斑羚在此设施上主要行为变为卧息行为。食物丰容前,赤斑羚在丰容设施上主要行为是站立行为;在食物丰容阶段,赤斑羚主要的行为变成了摄食行为。
     
    笋秀夜蛾的求偶及交配行为
    叶碧欢1,2,张亚波2,滕莹3,王浩杰2,舒金平2**
    2014, 33(8):  2136-2141. 
    摘要 ( 1030 )   PDF (496KB) ( 509 )  
    The bamboo shoot borer, Apamea apameoides (Lepidoptera: Noctuidae) is an important pest damaging bamboo shoots in south China. To understand the courtship and mating behaviors of A. apameoides adults is critical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ts sex pheromone. The sex ratio, lifespan and courtship and mating behaviors of A. apameoides adults were studied in the laborator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atio of female to male was 1:0.76. The lifespan of the virgin female and unmated male was shortened after copulation. The courtship and mating behaviors of A. apameoides occurred only in the scotophase, and moth ag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ourtship and mating behaviors. The females began courting in the first scotophase after adult emergence, and the peak of courtship occurred during the second scotophase. The mean onset time of courtship advanc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d moth age. Mating of A. apameoides adults initiated during the first scotophase, and the peak of mating was observed during the third scotophase. The mean onset time of mating advanced with the increase of moth age, and the time of copulation peak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moth ages.
    厚环乳牛肝菌(Suillus grevillei)N40与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T43复合接种下樟子松苗木的生理响应
    尹大川1,邓勋2,Ilan Chet3,宋瑞清1**
    2014, 33(8):  2142-2147. 
    摘要 ( 1344 )   PDF (542KB) ( 313 )  
    采用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研究方法,研究了厚环乳牛肝菌(Suillus grevillei)N40与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T43复合接种条件下,对樟子松苗木的接种效应。测定不同接种方式下樟子松苗木生长指标、菌根合成率、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根际土壤酶活性和抗病保护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N40和T43既有竞争性,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对苗木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均有明显的提高作用。接种N40 30 d后接种T43,3个月后苗木高生长提高43.0%,地径提高55.6%,苗木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176.9%,苗木叶绿素a水平提高76.2%,叶绿素b水平提高64.1%,类胡萝卜素水平提高103.6%,苗木CAT和SOD活力分别提高45.5%和43.7%,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力提高28.0%和40.0%;苗木根际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分别提高120%和100%。上述结果表明,绿木霉T43能够促进菌根化苗木的生长并能诱导苗木产生抗性。
     
    Ca(NO3)2对茄子黄萎病抗性及其生理指标和茄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周宝利**,蔡莲莲,毕晓华,郑继东
    2014, 33(8):  2148-2152. 
    摘要 ( 1079 )   PDF (412KB) ( 273 )  
    以茄子黄萎病为研究对象,采用在营养钵中施加不同浓度Ca(NO3)2(80、120、160、200 mg·L-1)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Ca(NO3)2对茄子黄萎病抗性、茄子幼苗生长以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Ca(NO3)2均能降低茄子黄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促进茄子幼苗生长,提高相关抗性生理指标;其中Ca(NO3)2的最佳作用浓度为160 mg·L-1;与清水对照相比,茄子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分别增加了32%、22%、93%和114%,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分别提高了35%和63%,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分别降低了51%和54%,3种防御酶PAL、PPO和POD的活性分别增加了60%、721%和144%。
     
    贵阳市湖泊沉积物中铁还原菌的季节分布
    罗光俊,何天容**,尹德良,李婷,安艳玲
    2014, 33(8):  2153-2160. 
    摘要 ( 1113 )   PDF (1035KB) ( 206 )  
    采用滚管计数法检测了贵阳市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湖沉积物不同季节铁还原菌(DIRB)含量,并分析了其pH及有机质等理化参数,检测了其沉积物孔隙水中铁、硫酸根含量。阿哈湖、百花湖和红枫湖沉积物中DIRB含量分别为1.09×104~8.83×105、1.05×104~3.43×105和4.80×103~4.47×105 cells·g-1。暖季(6和9月)沉积物DIRB含量高于冬季(2月)1~2个数量级,且表层沉积物DIRB含量与界面水溶解氧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表明沉积物DIRB含量受溶解氧和温度影响明显。由于受到沉积物中O2、SO42-等其他微生物可利用电子受体的控制,沉积物剖面上DIRB活动区域随着冬夏季节交替有向沉积物上部迁移的趋势。虽然阿哈湖长期受酸性煤矿废水污染,但各湖泊丰富的有机质(60~140
    g·kg-1)及适宜的pH(6.2~7.1)为铁还原菌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得水库之间沉积物铁还原菌在数量级上差异不大,但阿哈湖沉积物中铁还原菌生长峰值明显高于红枫湖、百花湖。

     
    佳乐麝香和镉复合污染对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影响
    律泽1,2,胡筱敏1**,魏炜3,安婧2,纪占华2
    2014, 33(8):  2161-2167. 
    摘要 ( 1509 )   PDF (758KB) ( 348 )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佳乐麝香(HHCB)和Cd单一、复合污染对培养10周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HHCB和Cd单一、复合污染对土壤细菌(单一Cd除外)和真菌数量均有显著影响(P<0.01),500、1000 mg·kg-1的HHCB和10 mg·kg-1 Cd单一、复合污染对土壤细菌数量影响先抑制后促进,100、500 mg·kg-1的HHCB和10 mg·kg-1 Cd单一、复合污染对真菌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HHCB浓度的增加,第5~10周,土壤细菌抑制率减少;第1~10周,土壤真菌抑制率增加(单一HHCB污染第1、4和6周以及复合污染第4和10周除外)。复合污染对细菌联合效应在第1周表现为协同作用,对真菌联合效应在第7~8周表现为拮抗作用。

     
    添加生物质炭对滨海盐碱土固氮菌丰度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宋延静1,2,张晓黎1,龚骏1**
    2014, 33(8):  2168-2175. 
    摘要 ( 1308 )   PDF (1887KB) ( 420 )  
    利用荧光定量PCR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等技术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滨海盐碱土施加不同比例(0、5%、10%、20%,w/w)生物质炭后84 d内土壤固氮菌nifH基因丰度与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nifH基因拷贝数在不同取样时期的差异极为显著(P=0.003),但不同添加量对其丰度影响不大(P>0.05);添加生物质炭14 d后固氮菌丰度明显增加,20%组处理42 d后nifH基因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组处理56 d后对固氮菌的促长作用最为显著(P<0.05);对照和低比例(5%)处理组中的固氮菌群落结构较为相似,而中高比例(10%和20%)处理组则较为相似;生物质炭的添加量显著影响固氮菌的群落结构(ANOSIM,P=0.001),而处理时间对其无显著影响;施加生物质炭后,滨海盐碱土的固氮菌类群会发生改变,Ideonella和Skermanella等属的相对丰度会增加,但土壤重要的固氮菌类群如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基本不受影响。
     
    太湖流域河流与湖泊间主要水质指标的空间关联特征
    钟晶晶1,刘茂松1**,王玉2,杨雪姣1,姜旭娟1,徐驰1
    2014, 33(8):  2176-2182. 
    摘要 ( 1176 )   PDF (1142KB) ( 452 )  
    基于2006—2012年太湖流域主要观测断面水质监测资料,应用冗余分析法,研究分析了流域上游入湖河流、下游出湖河流与太湖湖体间水质在5、10、20、40和80 km等不同观测尺度上的关联性。研究表明,2006—2012年,太湖流域水质总体较差,但不同观测尺度内主要水质指标超标率存在较大差异,太湖湖体水质好于上游入湖河流,上游入湖河流水质总体好于下游出湖河流;上游入湖河流是太湖湖体营养盐输入的主要来源,其溶解氧、总磷和氨氮对太湖湖体相应指标超标率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均超过50%,分别达到75.9%、67.4%和57.4%;在单尺度上,太湖湖体水质主要对上游0~5 km内环湖河流水质变化的响应较显著,而对其他尺度河流水质无明显响应。在下游出流区,太湖湖体主要水质指标对出湖河流相应水质指标超标率的累计尺度和单尺度方差贡献率均低于7%,河流水质受太湖湖体水质的影响总体较小,且尺度效应不明显,下游出流区河流主要水质指标的高超标率更多受陆源污染的影响。
     
    海岸带不同林龄木麻黄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作用
    靳明华1,丁振华1**,周海超1,叶功富2
    2014, 33(8):  2183-2187. 
    摘要 ( 1590 )   PDF (440KB) ( 340 )  
    为研究不同林龄木麻黄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作用,用ICP-MS测定了福建东山县国有防护林场10、16、20、30年生木麻黄小枝、细根、凋落物及林地土壤中的5种重金属(Cr、Cu、Zn、Cd和Pb)含量。结果表明,木麻黄对不同重金属的吸收能力不同,从高到低为Zn>Cr>Pb>Cu>Cd;木麻黄细根中Cr和Cu、Pb,Fe和Cu,Zn和Cd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各林龄木麻黄对重金属均具有一定的耐性,对Cu、Zn、Cd、Pb有很好的富集作用;20年生木麻黄的重金属年积累量最高;说明木麻黄对重金属的净化作用具有极大的潜力,20年生木麻黄作用最为明显。
     
    有机酸对苗期水稻吸收和运输镉的影响
    万亚男1,张敬锁1,2,余垚1,李花粉1**
    2014, 33(8):  2188-2192. 
    摘要 ( 1347 )   PDF (475KB) ( 287 )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水(对照)、柠檬酸、苹果酸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4个处理对不同品种水稻幼苗吸收和转运Cd的影响及其对根中Cd的解析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EDTA的添加明显抑制了水稻根部对Cd的吸收,使水稻幼苗地上部和根中Cd的含量分别降低了90%和96%;但促进了Cd向地上部的运输,地上部Cd量占总吸收量的43.0%~55.9%(对照组为20.0%~32.2%)。而柠檬酸和苹果酸的添加对水稻根系吸收和运输Cd的影响较弱。3种有机酸对不同水稻品种Cd吸收的影响趋势一致。解析试验的结果表明,EDTA对根中的Cd具有较强的解吸能力,而柠檬酸和苹果酸相对较弱。
     
    溶解有机质与铁氧化物相互作用过程对重金属再迁移的影响
    张磊1,2,宋柳霆1,2**,郑晓笛1,2,滕彦国1,2,王金生1,2
    2014, 33(8):  2193-2198. 
    摘要 ( 1188 )   PDF (639KB) ( 323 )  
    水体中的溶解有机质(DOM)可与铁氧化物发生广泛的相互作用,进而对重金属再迁移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开展DOM与铁氧化物相互作用过程及其对重金属再迁移影响的实验研究,将有助于深化认识有毒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二次污染风险。本文对还原条件下不同浓度的DOM与铁氧化物的相互作用过程及其对重金属(Pb和As)再迁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Pb、As浓度变化和铁氧化物絮体IR光谱分析结果表明:(1)DOM与铁氧化物的相互作用能明显增强还原环境下铁氧化物中Pb的再释放,并对As的再迁移产生一定的影响;(2)铁氧化物絮体主要通过Fe(III)与DOM中的羟基和羧基形成配位键而发生相互作用,Fe(III)易形成粒径更小的无定形铁氧化物,有利于铁氧化物的还原溶解,进而增强铁氧化物絮体中Pb、As的再释放;DOM使还原溶解后的Fe(II)难以形成二次沉淀矿物,不仅减弱了Pb、As再次进入固相的机会,而且溶解态Fe(II)浓度的增高能够进一步催化γFeOOH到α-FeOOH的相转化过程,进而促进铁氧化物絮体中Pb、As元素的再释放;此外,DOM还可以通过竞争吸附作用过程减弱铁氧化物对Pb、As的吸附,这可能也是溶液中Pb、As浓度增高的原因。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化认识还原环境下重金属的二次污染风险,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水环境管理和保护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南京市市域热场分布与景观格局的关联分析
    周雅星1,刘茂松1**,徐驰1,方芳1,钟晶晶1,张明娟2
    2014, 33(8):  2199-2206. 
    摘要 ( 1786 )   PDF (1486KB) ( 396 )  
    为探讨景观中热场格局的形成机制,以南京市为例,基于Landsat/ETM+遥感影像,获取研究区土地利用和地表温度信息,在1、2.5和5 km三个分析粒度上,分别计算了各景观单元的地表温度均值、温度变异系数与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水体和聚落)的关联关系,并对景观组成特征、结构特征、空间区位特征等对热场格局影响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水体和林地具有显著的降温效应,耕地降温效应不显著。景观组成与结构因子是热场分布最重要的预测变量,点位特征和与到中心城区距离对热场的解释率较小。在3个分析粒度上,地类水平的结构特征对地类温度均值和变幅的解释能力均最强,且在较大分析粒度上优势显著;组成特征对温度均值与变异系数的解释能力次之,但独立影响较低;景观水平的结构特征对温度均值的解释能力较弱但对温度变幅的解释能力较强,且在2.5 km的分析粒度上独立作用显著。结果表明,对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的调控可作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途径。
     
    疏勒河流域中下游LUCC及驱动力分析
    齐敬辉1,牛叔文1**,马利邦2,王文蝶1
    2014, 33(8):  2207-2220. 
    摘要 ( 1083 )   PDF (2917KB) ( 425 )  
    借助ArcGIS和ENVI软件,对疏勒河中下游1987、1996、2000、2006和2010年等5期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并分9种类型研究其LUCC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近23年来,人工植被面积不断扩张,共增加900 km2,自然植被不断萎缩,共减少842.9 km2;耕地、灌木林地、城建用地面积净增,无植被区面积先增后减,其他地类面积净减;各地类间相互转换频繁,主要转换方向——草地由高、中、低覆盖度到无植被区依次转换,灌木林地的增加主要由中、低覆盖度草地转化而来,水域湿地主要转出为无植被区和低覆盖度草,耕地的扩张主要得益于无植被区和低覆盖度草地的减少,无植被区向耕地净转出,向低覆盖度草地净转入,城建用地的增加主要由耕地和无植被区转化而来,冰雪主要转出为无植被区;整个区域LUCC速度在1987—1996年间缓慢,1996—2010年间剧烈;灌溉区周边的植被覆盖有扩张的趋势,其他区域的植被处于退化状态;农业人口的急剧增长、大规模农业开发及移民政策是区域LUCC的主要原因,气温、降水和径流量等自然因素对其影响较小。
    基于SPEI指数的近52年青海省农(牧)作物生长季干旱动态格局分析
    张调风1,2**,李林1,刘宝康3,4,李万志1,王东2,任培贵2
    2014, 33(8):  2221-2227. 
    摘要 ( 1147 )   PDF (1414KB) ( 367 )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the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是国际上最新发展的适用于气候变暖背景下多时间尺度干旱监测与评估的理想指标。本文利用1961—2012年青海省47个气象站点逐月的平均气温和降水数据,基于SPEI分析了近52年气候变化背景下青海省农作物生长季多时间尺度干旱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生长季干旱风险突出,时空差异显著;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生长季生育前期干旱化趋势小于需水关键期和全生育期趋势,生长季内干旱有以生育前期干旱为主向需水关键期干旱为主转变的特点。与此同时,干旱发生范围也有明显扩大趋势;在区域平均增暖1.36 ℃情况下,青海省农作物生长季中度以上干旱风险平均增加了2倍;进一步印证了气候变暖在带来可能收益的同时由于气候变率的增大及水热匹配的不均匀而增加农牧业生产的不稳定性。
    综述与专论
    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区域为例
    郑佳怡1,2,付晓1,王辰星1,2,吴钢1**
    2014, 33(8):  2228-2234. 
    摘要 ( 1155 )   PDF (1304KB) ( 259 )  
    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环境承载力概念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个评价指标值对区域环境承载力的基本权重,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黄河上游流域青海片的环境承载力进行定量化计算。结果表明,1985—2009年,黄河上游流域青海片的人类潜力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生态弹性力指数处于波动下降趋势,资源承载力指数以及相应的区域环境承载力指数也呈缓慢下降趋势。如何发挥区域经济发展和水电资源利用对区域生态系统状况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提升作用,是未来区域发展需要重视的问题。
     
    水稻根表铁膜及其形成的形态、生理及分子机理综述
    杨旭健,傅友强,沈宏**,甘海华
    2014, 33(8):  2235-2244. 
    摘要 ( 2641 )   PDF (827KB) ( 751 )  
    介绍了水稻铁吸收的两种机理、根表铁膜组成及其对生态环境和养分吸收意义。分析了影响铁膜形成的重要因素,即根系氧化力提升背后的两大基础:通气组织形成和酶介导的活性氧增加;说明了通气组织具有促进根系泌氧和缓解磷缺乏及铁中毒的作用,并指出,在铁膜形成过程中通气组织形成是活性氧增加引起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结果。通过讨论抗氧化酶清除活性氧的功能,认为Fenton反应可能是铁膜形成的关键反应,提出了定位在表皮及外层皮层组织细胞壁上的III型过氧化物酶很可能与铁膜形成有密切联系的猜想。随后在分子层次上探讨了铁螯合还原氧化酶、铁转运子及过氧化物酶等对铁膜形成所起的作用,认为类机理I铁吸收途径可能是铁膜形成所需铁的主要来源。概括了铁膜形成过程及条件,最后对铁膜研究中有待解决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干旱内陆沙区丘间地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袁宏波**,吴春荣,刘虎俊,刘淑娟,陈芳,张进虎,李银科
    2014, 33(8):  2245-2254. 
    摘要 ( 1220 )   PDF (1278KB) ( 252 )  
    丘间地具有良好的生境条件,是沙丘生态系统中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间动态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破碎化生境中的“生命岛”,也是退化生境恢复的起点,在逆转生境退化和促进土壤发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丘间地研究现状来看:(1)丘间地作为一种独立地貌类型,其概念不明晰、类型不清楚;(2)针对干旱区以风沙过程为主导的丘间地生态过程研究很少;(3)丘间地生态过程主导因子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清楚;(4)在沙漠化防治研究中,大多时候只注重沙丘的变化和沙丘区风沙活动,而忽略了丘间地对风沙活动的影响,很少将丘间地与沙丘联系起来作为沙丘系统进行整体研究。(5)人为干扰对丘间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的影响研究需要加强。(6)干旱内陆沙区的丘间地与海岸、湖岸区、半干旱区、湿润地区的丘间地差异明显,尤其是它作为干旱沙区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或农业生产的土地来源,但相关研究薄弱,亟待加强。加强干旱内陆沙区丘间地生态特征及其功能研究,对掌握干旱沙区生态系统演变过程和退化机制,保护沙区生物多样性、促进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沙漠化防治意义重大。
    草地放牧系统中土壤-植被系统各因子对放牧响应的研究进展
    董全民1**,赵新全2,李世雄1,王彦龙1,郑伟1,侯宪宽1,宋磊1
    2014, 33(8):  2255-2265. 
    摘要 ( 1733 )   PDF (661KB) ( 297 )  
    基于草业系统界面理论,综述了草地放牧系统中草地土壤-植被因子对放牧的响应以及放牧条件下植物的补偿性生长,认为在大气候一致的区域,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的影响大于其他环境因子,从而成为影响植物群落特征的主导因子;科学的放牧制度和合理的放牧强度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抵抗力,否则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加速土壤侵蚀与退化;放牧家畜采食对植物生产力的影响和植物的补偿性生长是一般的生态学过程,但超补偿性生长与植物被采食前后的状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也与草地的放牧史有较强关系。因此,建议在研究草地放牧系统时,应以草场本身的条件和动态特征加以评价,用动态规划和系统优化模型,对草地的持续利用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动态模拟,建立草地放牧管理专家系统。
    粗木质残体贮量和分解进展
    王顺忠1,谷会岩2,桑卫国1**
    2014, 33(8):  2266-2273. 
    摘要 ( 1316 )   PDF (589KB) ( 277 )  
    粗木质残体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枯立木、根桩、倒木以及大枝,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是一个长期碳库,但在碳库研究中,经常被忽略。CWD贮量变化较大,从世界范围看,随着纬度降低,CWD体积下降;美国和我国CWD碳贮量亦呈现出随纬度的降低而降低;天然林CWD时间动态一般呈“U”型,但也存在其他模式,或者无明确的模式。CWD的分解受到温度和降水等气候因子的影响,并与木材特性密切相关。我国森林类型丰富,为CWD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国内学者对CWD贮量和分解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结合野外调查、长期实验和模型模拟,明确CWD碳库当前和未来的地位。

     
    第四届国际种子生态学大会综述
    匡文浓1,2,刘志民1**
    2014, 33(8):  2274-2280. 
    摘要 ( 1247 )   PDF (497KB) ( 294 )  
    第四届国际种子生态学大会于2013年6月22—26日在中国沈阳举行,共收到136份摘要,从进化种子生态学、种子传播、种子库、种子萌发与休眠、种子寿命和储藏、种子生态与植物多样性保护及植被恢复的关系等6个方面展示了种子生态学研究的进展。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梳理,旨在为从事种子生态学研究的学者提供信息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