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1卷 第08期    刊出日期:2012-08-10
    目录
    目录
    2012, 31(08):  0. 
    摘要 ( 1074 )   PDF (474KB) ( 426 )  
    研究报告
    模拟降雨对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和橡胶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董丽媛1,3,武传胜1,2,高建梅1,3,沙丽清1,2**
    2012, 31(08):  1887-1892. 
    摘要 ( 2273 )   PDF (637KB) ( 722 )  
    降雨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因子,对土壤呼吸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土壤呼吸与降雨的关系,对准确估算大气中的CO2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人工模拟降雨事件,应用野外原位测定方法,测量了热带次生林和橡胶林土壤呼吸速率、地下5 cm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以探究热带两种主要植被类型的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对旱季单次降雨事件的响应过程与规律。研究发现,在旱季连续一周没有降雨的情况下,人工模拟降雨事件使土壤呼吸在降雨后的2 h内被迅速激发,次生林的土壤呼吸最大达到11.15 μmol CO2·m-2·s-1,是对照的近7倍;橡胶林的土壤呼吸最大达到了15.88 μmol CO2·m-2·s-1,是对照的近11倍。随后激发效应迅速降低,尤其是橡胶林,在人工模拟降雨6 h后处理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人工模拟降雨前两种林型的土壤含水量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人工模拟降雨后的2 d内土壤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人工模拟降雨前后土壤温度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支持了“Birch effect”,2种主要热带林型在旱季时期,由于单次降雨事件激发而释放到大气中的CO2是降雨前的数倍。
    替代牧草对黄顶菊生物量分配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姜娜1,皇甫超河1,王楠楠1,陈冬青1,屠臣阳1,杨殿林1**,王彩灵2
    2012, 31(08):  1903-1910. 
    摘要 ( 2988 )   PDF (594KB) ( 621 )  
    选用高丹草、沙打旺两种牧草对入侵植物黄顶菊进行生物替代,比较不同替代处理中黄顶菊的生物量分配和光合特性的差异以验证替代效果。结果表明:替代调控明显地影响了黄顶菊的生物量积累并且改变了其分配格局;替代处理区的各生物量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区;与黄顶菊单种对照相比,沙打旺和高丹草中的黄顶菊总生物量分别下降了90.2%、94.2%;沙打旺中的黄顶菊和高丹草中的黄顶菊叶生物量比升高,而根生物量比、支持结构生物量比、根冠比降低,显示黄顶菊在替代处理下倾向于增加光合同化器官面积。替代处理下的黄顶菊光合作用均受到显著影响,净光合速率Pn显著下降,其中高丹草中的黄顶菊的Pn仅为2.15 μmol CO2·m-2·s-1。试验结果显示,在替代条件下限制光合的主要因素是非气孔限制因素,即导致黄顶菊光合作用大幅下降的原因是替代牧草遮阴作用引起的光能供应的不足。可塑性指数分析表明,黄顶菊具有较高的表型可塑性,显示其对逆境条件较强的适应性与入侵能力。替代措施能抑制黄顶菊的生物量积累与繁殖,影响其光合生产力,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孑遗植物水松不同年龄级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吴则焰1,刘金福2**,洪伟2,潘东明3,郑世群2,何中声2
    2012, 31(08):  1911-1916. 
    摘要 ( 1957 )   PDF (511KB) ( 553 )  
    按胸径将福建省屏南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种群划分为成树、小树、幼苗3个年龄级,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不同年龄级的水松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其不同世代间遗传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为水松资源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用10条随机引物共检测到83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2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38.55%。同其他濒危裸子植物相比,水松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年龄级的遗传多样性差别较大,P、Nei基因多样度(He)、Shannon信息指数(I)均以成树最高,小树次之,幼苗最低,表明水松种群遗传多样性世代间呈现衰退趋势。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水松种群不同年龄级内、年龄级间均存在遗传变异,但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年龄级内。不同年龄级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872,基因流(Nm)仅0.6204,遗传相似度以幼苗和小树最高。基于水松种群遗传学和生态学的研究结果,提出应加大对遗传多样性高的水松种群保护力度,加强水松种群基因交流,以最大限度地保存水松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秦岭山地天然油松群落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
    柴宗政,王得祥**,张丽楠,张洋,黄青平,吴昊
    2012, 31(08):  1917-1923. 
    摘要 ( 1885 )   PDF (487KB) ( 577 )  
    应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及Pianka生态位重叠研究方法,对秦岭山地天然油松群落内20种主要乔木及26种主要灌木的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油松、锐齿槲栎、华山松、漆树为乔木层的优势种群,而榛子、卫矛、忍冬、荚蒾为灌木层的优势种群。(2)乔木层中上述优势种群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构成了该群落的主体;灌木层中荚蒾、胡颓子、卫矛、榛子等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3)乔木层主要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相对较少,其中冬瓜杨-尖叶四照花、盐肤木-山杨、小叶杨白桦、小叶杨-少脉椴等种对生态位重叠值较高;灌木层主要种群间生态位重叠较多,其中卫矛-陕西卫矛、绣线菊-忍冬、粉背黄栌-黑刺菝葜、高山杜鹃-中华柳等种对生态位重叠较高。(4)群落内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较大,与其他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值相对较高,但生态位重叠与生态位宽度之间没有绝对的正相关关系。
    无瓣海桑-海桑红树林的防风效能
    杨怀1,陈仁利1,王旭2,3,4**,朱正2,周光益1,廖宝文1
    2012, 31(08):  1924-1929. 
    摘要 ( 2208 )   PDF (564KB) ( 434 )  
    为了解热带风暴(台风)期间红树林的防风功能,在2007年热带风暴“范斯高”影响期间(2007年9月24日0:00—15:00)采用自动气象站对海南东寨港无瓣海桑海桑人工红树林的防风效应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各位置风速平均值大小为林后1 H(H为平均树高)<林前1H,林后风速大幅度消减;(2) 热带风暴期间防风效能为28%~68%,小于非热带风暴情况下的65%~77%,并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减小;(3) 热带风暴期间,其主导风向的变化幅度为45°,当风向与红树林接近垂直时,风速消减值越大,防风效果越显著。综上,热带风暴期间无瓣海桑海桑人工红树林的防风效果显著。
    黄浦江上游主要树种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碳储量
    王哲1,4,韩玉洁2,康宏樟1,4,黄丹2,薛春燕2,殷杉3,4,刘春江1,3,4**
    2012, 31(08):  1930-1935. 
    摘要 ( 2257 )   PDF (450KB) ( 692 )  
    研究林分碳储量对了解一个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碳汇林分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上海黄浦江上游水源涵养林杜英、香樟、马褂木和黄山栾树等4个主要树种为对象,构建了4个树种林木生物量方程,并对4个树种林分生物量(乔木层、凋落物层)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进行了估测。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胸径生物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0.9)。9年生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分别为杜英117.32 t·hm-2、香樟127.38 t·hm-2、黄山栾树80.93 t·hm-2、马褂木105.87 t·hm-2。在杜英、香樟、黄山栾树和马褂木林总碳储量中,乔木层碳储量所占比例分别为35.1%、44.6%、35.2%和19.0%,凋落物层碳储量所占比例分别为1.2%、1.9%、1.2%和0.6%,土壤碳储量(0~40 cm)所占比例分别为63.7%、53.5%、63.6%和80.4%。这些人工幼龄林现在处于快速生长阶段,具有较高的固碳潜力。  
    翅果油树群落结构多样性
    张殷波1,张峰2**
    2012, 31(08):  1936-1941. 
    摘要 ( 1765 )   PDF (755KB) ( 612 )  
    群落结构多样性的研究可以为实施更加有效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与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扩展形式的Shannon指数和基于方差的结构多样性指数(STVI)对山西省翅果油树群落进行了结构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结构多样性指数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均可反映山西翅果油树群落的结构多样性差异;群落类型、物种组成、空间结构,以及生境条件、环境因子和人为干扰强度等是影响翅果油树群落结构多样性的主要因素;STVI结构多样性指数克服了在计算多样性时将直径和高度划分等级时的主观性,并且能更好地描述一个较大的结构序列,因此运用价值更大。
    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辽东栎群落木本植物种间数量关系
    白玉宏,毕润成**,张钦弟
    2012, 31(08):  1942-1948. 
    摘要 ( 1633 )   PDF (580KB) ( 532 )  
    基于2×2联列表,应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等数量分析方法对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辽东栎群落的27个优势种,共351个种对间的关联性进行定量研究。方差分析表明,27个优势种群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呈不显著关联,种的分布相对独立。χ2检验结果有154个种对呈正相关,188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82;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有124个种对呈正相关,226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55;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有151个种对呈正相关,200个种对呈负相关, 正负关联比为0.76;与χ2检验相比,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351个种对中, 绝大多数种对的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 说明五鹿山自然保护区辽东栎群落具有明显的次生性。根据这27个优势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主导生态因素辅助以PCA排序,可将它们划分为3种生态种组。
    CO2对植物在光补偿点附近量子效率的影响
    叶子飘1,2**,康华靖3,4
    2012, 31(08):  1949-1953. 
    摘要 ( 1817 )   PDF (433KB) ( 606 )  
    应用植物光合作用对光响应修正模型研究了CO2浓度分别为380和600 umol·mol-1时,栾树和辣椒在光补偿点附近光合量子效率的改变及Kok效应。结果表明:光响应修正模型可很好地拟合栾树和辣椒2种CO2浓度下的光响应曲线,且获得的光合参数与实测值相符合;2种不同CO2浓度条件下,栾树和辣椒总是存在初始量子效率(φ0)大于光补偿点处的量子效率(φc),光合量子效率在光补偿点附近不是常数,且与暗呼吸速率无关;CO2浓度的大小影响着栾树的Kok效应,但对辣椒的Kok效应影响不明显,分析认为,这是由于栾树在光补偿点附近光合量子效率的改变来自其净光合速率对光强的非线性响应,而辣椒不存在Kok效应。  
    长期弱光对苦草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谢云成1,李强1**,王国祥2
    2012, 31(08):  1954-1960. 
    摘要 ( 1645 )   PDF (515KB) ( 556 )  
    用遮光法研究弱光(5%、1%、0.5%、0.1%全光照)对苦草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统计了苦草的生物学参数,测定了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1)0.1%组无新株萌发,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其余组新株萌发逐渐被抑制。2)随着实验时间增加和光照强度降低,老株叶片形成受到的抑制程度呈增大趋势;前20 d时新株叶片形成未被抑制,但随着实验时间延长显著被抑制。3)老株、新株的叶宽均受到显著抑制。4)老株叶片的伸长显著被抑制,且随着光强降低叶片伸长的幅度呈显著降低趋势;前20天时新株叶长被促进,随着实验时间延长叶片伸长显著被抑制。5)随实验天数的增加,老株叶片光化学最大量子产量(Fv/Fm)呈显著降低趋势,第80天时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和非光化学淬灭(NPQ)显著降低。6)新、老植株根、茎、叶的鲜重均显著低于对照,且随着光照强度降低老株的茎重/株重和根重/株重呈增加趋势,而叶重/株重呈显著的降低趋势。第80天时苦草植株仍具有一定的光合能力,地下茎的生物量比例较高,因此,≤1%全光照下苦草植株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
    复合保水材料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王文静,王百田**,吕钊,李振,曹晓阳,迟璐
    2012, 31(08):  1961-1967. 
    摘要 ( 1549 )   PDF (608KB) ( 387 )  
    为探索保水剂与外源物质配比形成的复合保水材料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以2年生核桃(Juglans regia)、山杏(Prunus armeniac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杨树(Populus sp.)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盆栽正交实验,以苗木的生长因子(叶面积和新梢生长高度)来评价复合保水材料对苗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复合保水材料均能促进苗木的生长,在实验保水剂用量范围保水剂用量增加促进效果增大。杨树最佳配方为处理15(保水剂20 g,聚天门冬氨酸1.0 g,复合肥0 g,土壤含水量7%),在此处理下杨树叶面积比对照增长48%,新梢生长高度比对照增长21%。核桃、山杏、刺槐的最佳配方分别为处理3(保水剂20 g,聚天门冬氨酸1.5 g,复合肥15 g,土壤含水量12%)、处理6(保水剂15 g,聚天门冬氨酸0.5 g,复合肥0 g,土壤含水量12%)、处理10(保水剂15 g,聚天门冬氨酸0 g,复合肥15 g,土壤含水量7%)。
    冬小麦抗氧化酶对冬季节律性日变温和非节律性变温的响应
    周瑞莲**,王艳杰,朱露英,王爱兰,左进程
    2012, 31(08):  1968-1976. 
    摘要 ( 2226 )   PDF (890KB) ( 476 )  
    通过对冬季室内和室外分别生长30 d的冬小麦在节律性和非节律性融冻变温过程中抗氧化酶活力和渗透调解物含量变化的分析,揭示其在冬小麦适应日融冻胁迫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生育期不同的室内(均温11℃,拔节期)和室外(均温1℃,分蘖静滞期)冬小麦叶片抗氧化酶和脯氨酸对日光强和温度节律变化的响应趋势是一致的,即随日出而增高,中午气温较高时最高,日落而降低;在非节律性变温处理中,室外冬小麦抗氧化酶活力和脯氨酸含量随气温上升至18 ℃而增高,气温迅速下降到-2.5 ℃而降低,经历冻融冻胁迫冬小麦生长良好。室内冬小麦抗氧化酶活力随气温降低到-6 ℃,叶片结冻,迅速下降,气温升高到18 ℃而增加,经历融-冻-融胁迫后植株死亡;室外冬小麦光合速率(Pn)和比室内的低,而抗氧化酶活力高于室内;冬小麦快速提高抗氧化酶活力和脯氨酸含量,抑制氧自由基积累、维护细胞水分平衡,这在适应冬季节律性融冻胁迫中起重要作用;暖冬中冬小麦较高的Pn和较低的抗氧化酶活力可能是引起冬小麦在“倒春寒”中死亡的生理原因。
    气候变暖对中国褐飞虱越冬北界的影响
    卢小凤1,2,霍治国2**,申双和1,黄大鹏2,王丽2,肖晶晶3,于彩霞2
    2012, 31(08):  1977-1983. 
    摘要 ( 1775 )   PDF (3636KB) ( 678 )  
    基于GIS技术,利用1951—2010年中国南方地区289个气象站点观测资料和褐飞虱历史越冬考察资料,通过采用典型年褐飞虱越冬实况调查资料进行检验,对前人研究的褐飞虱越冬北界指标进行优选,最终选择1月10 ℃等温线作为中国褐飞虱越冬北界位置确定的指标,分析了最近60年来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褐飞虱越冬北界年代际变化以及前后30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由于暖冬年份频次的增加,使得每隔10年、30年褐飞虱越冬北界平均界限均不同程度北移,与冷冬年相比,暖冬年褐飞虱越冬北界位置可向北推移2~3个纬度;年代际变化以20世纪80年代最为明显,80年代之后的30年较之前的30年北移显著;空间北移较明显的地区为云南中部和福建南部,其中云南境内最大位移处60年约向北移动了近90 km。
    百草枯和草甘膦对多刺裸腹溞的毒性效应
    刘晓伟,席贻龙**
    2012, 31(08):  1984-1989. 
    摘要 ( 1786 )   PDF (695KB) ( 494 )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两种常见除草剂百草枯和草甘膦对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的48 h LC50值,应用生命表实验方法研究了亚致死浓度的百草枯(0、0.01和0.04 mg·L-1)和草甘膦(0、0.4和1.6 mg·L-1)对多刺裸腹溞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百草枯和草甘膦对多刺裸腹溞的48 h LC50值分别为0.626和26.287 mg·L-1;百草枯浓度对多刺裸腹溞的生命期望、世代时间、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有显著影响(P<0.01),草甘膦浓度对多刺裸腹溞的生命期望、世代时间和种群内禀增长率有显著影响(P<0.01),百草枯和草甘膦的交互作用对多刺裸腹溞的世代时间和种群内禀增长率有显著影响(P<0.01)。多重比较显示:当忽略草甘膦的影响时,0.01 mg·L-1的百草枯使多刺裸腹溞的生命期望显著延长,而0.04 mg·L-1的百草枯则相反,0.04 mg·L-1的百草枯使多刺裸腹溞的净生殖率显著降低;当忽略百草枯的影响时,0.4和1.6 mg·L-1的草甘膦均使多刺裸腹溞的生命期望显著缩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0.01 mg·L-1的百草枯和1.6 mg·L-1的草甘膦混合液使多刺裸腹溞的世代时间显著延长;而0.04 mg·L-1的百草枯和0、0.4、1.6 mg·L-1的草甘膦混合液均使多刺裸腹溞的世代时间显著缩短,种群内禀增长率显著降低。随着草甘膦浓度的升高,0.04 mg·L-1的百草枯对多刺裸腹溞的毒性显著降低,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
    滆湖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变化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王丽卿1,吴亮1,张瑞雷1**,张毅敏2
    2012, 31(08):  1990-1996. 
    摘要 ( 1736 )   PDF (696KB) ( 622 )  
    2009年5月—2010年2月对滆湖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并根据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对水质进行了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采集到底栖动物共35种,隶属于3门25属;优势种类为中国长足摇蚊(Tanypus chinensis)、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克拉泊水丝蚓(L. claparedeianus)、中华河蚓(Rhyacodrilus sinicus);滆湖底栖动物的年均密度为374.1 ind·m-2,寡毛类对密度的贡献最大,占年均密度的77.4%,最大密度出现在夏季,春季最低,St14年均密度高于其他站点;滆湖底栖动物的年均生物量为17.78 g·m-2,软体动物对生物量的贡献最大,占年均生物量的97.4%,夏季生物量最大,冬季最低,St14年均生物量明显高于其他各个站点;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随季节变化明显,密度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生物量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值(H')、Margalef多样性指数值(D)、Pielou均匀度指数值(J)和BI指数值表明滆湖水体处于中度到重度污染状态。
    不同盐度条件下中华绒螯蟹亲蟹行为及血淋巴生理变化
    庄平1,2**,贾小燕1,2,冯广朋1,章龙珍1,王瑞芳1,3,赵峰1
    2012, 31(08):  1997-2003. 
    摘要 ( 2010 )   PDF (699KB) ( 539 )  
    设定淡水对照组、盐度18适应组、盐度30骤变组(18→30)和盐度0骤变组(18→0),采用视频记录分析法研究了不同盐度条件下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的8项行为学指标变化,并测定了血淋巴渗透压及离子、血蓝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亲蟹封闭反应行为仅发生于盐度组(盐度18组和盐度30骤变组),且盐度30骤变组封闭反应时间显著高于盐度18组(P<0.05);腹部开合行为仅见于盐度0骤变组;盐度组第一触角回缩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5项行为学指标活动频率均于盐度0骤变组最高。各实验组亲蟹血淋巴渗透压及离子浓度均高于外界实验水体,且均随盐度升高而增大。血蓝蛋白含量随盐度的降低而升高,盐度0骤变组血蓝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盐度30骤变组(P<0.05)。分析认为,中华绒螯蟹亲蟹在0~30盐度范围内进行高渗透压调节,腹部开合行为是其在低盐度环境下暴露尾肠吸收水中离子的一种行为策略,封闭反应有助于机体减少高盐度坏境下水的吸收及扩散失盐。
    不同生境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的营养成分及其利用价值
    罗渡1,牟希东1,宋红梅1,顾党恩1,杨叶欣1,汪学杰1,罗建仁1,胡隐昌1**,章家恩2
    2012, 31(08):  2004-2010. 
    摘要 ( 10949 )   PDF (533KB) ( 988 )  
    为比较不同生境和不同肉色福寿螺的营养成分组成差异以探讨其在综合防治中的潜在利用价值,分析了鱼塘、沟渠和水田3种生境福寿螺以及黑白肉色福寿螺的一般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鱼塘福寿螺的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最高,沟渠福寿螺的灰分含量最高,水田福寿螺的水分、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最低,沟渠和鱼塘福寿螺的粗蛋白含量都高于13%,鱼塘福寿螺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须氨基酸指数均最高,但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最低;水田福寿螺的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高于沟渠福寿螺,必需氨基酸指数依次是鱼塘>水田>沟渠,白肉福寿螺的总体营养价值较黑肉福寿螺高,福寿螺的总体必需氨基酸组成与鱼粉(CP 53.5%)较为接近;在利用中应充分考虑不同生境和不同肉色福寿螺营养组成存在的差异。  
    同域分布下丝光椋鸟与灰椋鸟的繁殖行为
    姜学雷1,王蓉蓉1,李忠秋2**,张致远2
    2012, 31(08):  2011-2015. 
    摘要 ( 5779 )   PDF (522KB) ( 607 )  
    2011年3—6月,通过悬挂巢箱人工招引丝光椋鸟(Sturnus sericeus)及同域分布下的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并对其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共设置椋鸟式巢箱40个,其中椋鸟的入住率是84.6%,营巢成功率是51.5%,利用摄像机对其中3巢丝光椋鸟与3巢灰椋鸟进行了系统的繁殖行为观察。结果显示:丝光椋鸟窝卵数为6~7枚,灰椋鸟窝卵数5~7枚,后者的卵显著大于前者;丝光椋鸟的育雏期(20 d)较灰椋鸟(16 d)长,且亲鸟的递食率明显较高;育雏期丝光椋鸟亲鸟的警戒频次也明显高于灰椋鸟。因此,相比于灰椋鸟,丝光椋鸟具有更完善的育雏行为机制。另外,本文还首次报道了丝光椋鸟的种内巢寄生现象。
    不同相机布放模式在古田山兽类资源监测中的比较
    章书声,鲍毅新**,王艳妮,方平福,叶彬
    2012, 31(08):  2016-2022. 
    摘要 ( 2123 )   PDF (544KB) ( 541 )  
    2010年6月—2011年8月,利用一字型、十字型、随机型和海拔垂直型4种相机布放模式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兽类独立照片(independent photograph,IP)共2551张,能识别物种的兽类IP有1240张,占整体IP的48.6%,不能识别物种的兽类(松鼠科以外的啮齿动物)IP 1167张,占45.8%;无效IP 144张,占5.6%。所拍能识别物种的兽类共有14种,隶属4目9科,其中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鬛羚(Naemorhedus sumatraensis)和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在种-监测日曲线当中,4种监测模式随监测日的不断延长,兽类种类大体呈现半年左右趋于稳定的规律,建议监测时间以半年为一个周期较为合适。研究发现,兽类IP和单相机拍摄率在一字型、十字型和随机型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与海拔垂直型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海拔垂直型由于相机分布均匀,在拍摄种类、拍摄率等各项监测指标上都显著高于其他3种模式。
    桂西北喀斯特典型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中微生物活性的变化
    胡乐宁1,2,3,苏以荣1,2**,何寻阳1,2,李杨1,2,黎蕾1,2
    2012, 31(08):  2023-2028. 
    摘要 ( 1838 )   PDF (607KB) ( 585 )  
    为了研究喀斯特地区典型土壤有机碳积累与转化过程,采取野外取样分析与室内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以红壤为对照,采集2种喀斯特典型土壤(即棕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设置不添加外源物质(CK)、添加14C标记的稻草(T1)、添加碳酸钙粉末(T2)和同时添加14C标记的稻草与碳酸钙粉末(T3)4个处理,进行室内培养试验,以土壤微生物指标(微生物生物量碳、基础呼吸、微生物碳熵和代谢熵)指示土壤有机碳积累与转化过程。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中,土壤呼吸的累积量依次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红壤(P<0.05)。微生物碳熵随土壤有机碳矿化变化依次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红壤(P<0.05)。同时添加外源稻草和钙对提高土壤微生物碳稳定性的效果最强。桂西北喀斯特地区土壤微生物指标的变化因土壤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利用微生物指标来衡量土壤有机碳稳定性较为可靠。
    廊道式工程建设对土壤生态环境影响的meta分析 廊道式工程建设对土壤生态环境影响的meta分析
    时鹏1,2,汪亚峰1,陈利顶1**
    2012, 31(08):  2029-2037. 
    摘要 ( 1919 )   PDF (528KB) ( 529 )  
    廊道式工程建设对沿线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定量化研究廊道式工程建设对沿线地区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meta分析方法,研究了3种廊道式工程(输油/气管道、公路和铁路)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廊道式工程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一定的影响:3种工程周边的土壤养分指标和土壤含水量的结合效应值均<1;管道工程建设对土壤有机质、有效氮、总氮、总磷和pH的扰动达到显著水平(P<0.05);公路显著降低周边土壤总磷、含水量和CEC的含量(P<0.05),同时公路显著增加了周边土壤容重和pH,结合效应值分别达到1.2265和1.1649,公路造成周边土壤Cu、Zn、Pb、Ni、Cd、Cr和As的显著污染(P<0.05);铁路显著降低沿线土壤有机质和总氮的含量(P<0.05),并且导致周边土壤Cu、Zn、Pb、Cd的显著污染(P<0.05)。  
    不同退耕年限对菜子湖湿地表土有机碳组分与质量的影响
    汪青**,张平究,孟向东
    2012, 31(08):  2038-2043. 
    摘要 ( 1869 )   PDF (951KB) ( 452 )  
    退耕还湿后土壤有机碳不同组分变化和有机碳质量的评价是退耕湿地生态恢复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安徽菜子湖湿地不同退耕年限(2、5、8、10和20 a)的湿地土壤总有机碳(TOC)、颗粒态有机碳(POC)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的含量与有机碳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耕年限增加,土壤TOC、POC、MOC含量均有显著增加,且退耕后土壤有机碳增加过程中,以POC为代表的活性有机碳优先恢复,而以MOC为代表的稳定有机碳恢复相对滞后。随着退耕年限增加,POC/MOC、TOC和POC的层化比(SR)增加,反映有机碳的活性明显提高。退耕期间所增加的有机碳在组成上以易降解的POC为主,在分布上以易降解的表层有机碳居多,因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并未明显提高。通过计算碳库管理指数(CPMI),发现土壤质量随着退耕年数增加而提高,根据CPMI变化趋势线,土壤质量大约需要13 a才能恢复到对照水平;退耕湿地生态恢复过程中,有机碳数量(碳库指数CPI)恢复较快,而有机碳质量(碳库活度指数AI)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二者分别需7.6和22.7 a恢复到对照水平。
    小流域内植被类型对土壤NO3/NH4+空间变化的影响
    闫加亮1,2,范志平1,3**,孙学凯1,王琼1,李胜男1,2,王叶红4
    2012, 31(08):  2044-2049. 
    摘要 ( 1669 )   PDF (584KB) ( 624 )  
    流域内植被类型、地形地貌特征对土壤氮循环过程有重要的作用,是影响下游水体无机氮素来源以及富营养化的关键因子。通过比较小流域内4种植被类型(落叶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天然阔叶次生林和农田(玉米))对土壤NO3--N和NH4+-N含量空间变化的影响,揭示流域内不同立地条件下水源涵养林与土壤无机氮变化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植被类型土壤NO3--N和NH4+-N含量差异显著(P<0.05);由坡上到坡下土壤NO3--N和NH4+-N含量显著降低;在土壤表层NO3--N和NH4+-N含量最高,随着土层深度增加无机氮含量减少;与水源涵养林天然植被和人工林植被相比,农田土壤NO3--N含量最高(11.86 mg·kg-1),有较高的氮流失风险。  
    控释肥硫膜降解对微域土壤性质的影响
    隋常玲1,2,张民1
    2012, 31(08):  2050-2058. 
    摘要 ( 1862 )   PDF (1011KB) ( 455 )  
    硫包膜控释肥在农业上的大面积应用,引起了硫膜降解产物对土壤环境影响的广泛关注。选用山东有代表性的耕作土壤棕壤和潮土,设置处理包括硫加树脂残膜、硫残膜、硫磺片,采用尼龙滤网分隔法获取受控释肥硫膜影响较强的微域土壤,对比研究了硫膜对微域和非微域土壤某些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棕壤上施用各含硫材料会显著影响微域土壤的pH值,微域各含硫材料的氧化高峰期出现在60 d左右。硫膜降解对潮土pH值影响与棕壤相比不显著,但肥际微域与非微域相比下降明显。硫残膜对土壤中的微量元素能起到一定的活化作用,尤其是对潮土肥际微域有效铁的影响最为显著,培养结束时硫加树脂残膜处理是空白处理的6.58倍。潮土中施用含硫包膜控释肥可活化土壤养分,从而提高土壤中有效硫和有效磷的含量。控释肥硫膜降解对土壤性质影响显著的区域是在硫膜≤5 mm范围内的土壤,而对非肥际微域土壤的化学性质无显著影响。
    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土壤侵蚀强度景观格局的动态变
    史云飞,张玲玲**
    2012, 31(08):  2059-2065. 
    摘要 ( 2013 )   PDF (1961KB) ( 509 )  
    以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为研究区,以TM影像和地形图为源数据,借助GIS和RS技术,获取1986、1995和2004年土壤侵蚀强度数据,分析鲁中南山地丘陵区近20年来土壤侵蚀强度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微度和轻度土壤侵蚀面积增加,而中度以上土壤侵蚀面积具有明显减小的趋势,其中轻度、强度、极强度和剧烈4种土壤侵蚀类型的面积变化比较显著;较低级别(微度、轻度和中度)土壤侵蚀强度转移率较小,较高级别(强度、极强度和剧烈)的土壤侵蚀强度转移程度较大;在景观水平上,1986—1995年斑块数量和景观形状指数增加,蔓延度指数下降,表明这期间斑块破碎度增加,连接度降低,形状变得更为复杂;而1995—2004年各指数变化趋势恰好相反。
    1962—2010年甘肃省黄土高原区干旱时空动态格局
    张调风1,张勃1**,张苗2,刘秀丽1,3,孙力炜1,安美玲1
    2012, 31(08):  2066-2074. 
    摘要 ( 2033 )   PDF (1707KB) ( 456 )  
    借助ArcGIS 9.3和SPSS软件平台,根据甘肃省黄土高原区33个气象站1962—2010年气象资料,利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从干旱率、干旱强度和干旱频率三方面对甘肃省黄土高原区近50年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春、秋季干旱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夏、冬季干旱率呈略微增加趋势;夏季干旱频率最大,春季、秋季次之,冬季最少;春、秋季干旱以2000年来最为严重,夏季干旱以2000年以来、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均较严重,冬季干旱以20世纪80年代最为严重;甘肃省黄土高原区逐年干旱持续日数和干旱强度存在明显的年际波动,线性变化趋势明显;从空间分布来看,春、夏和秋季干旱多发区主要集中在甘肃省黄土高原区西北部,而106°E以西“临洮通渭天水”一线和庆阳东南部是干旱多发区变幅最大的地方,冬季干旱多发区主要集中在甘肃省黄土高原区南部。  
    基于格网的东江流域生态安全空间综合评价
    段锦,康慕谊**,戴诚,江源
    2012, 31(08):  2075-2081. 
    摘要 ( 1485 )   PDF (1285KB) ( 494 )  
    通过统计以往关于生态安全评价的文献,从众多指标中筛选出应用频率较高的指标作为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采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基于格网的东江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用综合评分法对东江流域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东江流域生态安全由2000年的较安全等级下降为2004年的较不安全等级,到2008年改善为很安全等级。可见,基于对照比较筛选以确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可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目前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统一标准的不足;基于格网的生态安全评价,可消除行政界线变动带来的影响,并可反映区域内部的空间差异性,从而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基于GIS的长江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类型划分及其特征
    雷波,杨春华,杨三明**,周玉,张晟,王业春
    2012, 31(08):  2082-2090. 
    摘要 ( 2094 )   PDF (1032KB) ( 557 )  
    利用GIS技术,以水位高程变化、库岸坡度和小尺度地形地貌特征为依据,在数字地形图上,制作水位高程坡度图和小尺度地形地貌图,通过图形叠加分析,对长江三峡水库消落带进行生态类型划分。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类型可划分为经常性水淹型(缓坡型、陡坡型)、半淹半露型(缓坡型、陡坡型)、经常性出露型(缓坡型、陡坡型)、岛屿型(常淹型、出露型)、湖盆-河口-库湾-库尾型(湖盆型、河口型、库湾型、库尾型)、峡谷型等6大类12个亚类;半淹半露型、经常性出露型和湖盆-河口-库湾-库尾型,占消落带总面积的82.2%,应以人工生态修复为主、自然恢复为辅;而经常性水淹型、岛屿型和峡谷型占17.8%,应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生态修复为辅。  
    景观格局指数相关性的幅度效应
    王艳芳,沈永明**,陈寿军,吴德力
    2012, 31(08):  2091-2097. 
    摘要 ( 2514 )   PDF (548KB) ( 508 )  
    以TM遥感图像为数据源,选择江苏盐城大丰地区一块1764 km2的研究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处理得到该研究区的景观类型图,选取景观水平上4种类型的32个景观指数进行计算,分析了不同幅度对景观指数间相关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研究幅度由0.5 km到14 km的逐渐增加, 同类型景观指数间相关性幅度效应最为显著的为面积、周长、密度指数,其次是蔓延度、指数和形状指数,最后是多样性指数;不同类型景观指数间相关关系的幅度效应中,面积、周长、密度指数与其他类型指数间的相关关系较好,形状指数与多样性指数间的相关性则较差;且大部分景观指数间相关关系发生质变的空间幅度为3 km×3 km后,且随着研究幅度的增加,大部分发生质变的指数逐渐表现出不相关。该研究为不同幅度下景观指数的选取提供了参考。
    镉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克氏原螯虾的单一和联合毒性
    谭树华**,袁志栋,谢婧,贺承蓉,肖伟
    2012, 31(08):  2098-2102. 
    摘要 ( 1733 )   PDF (530KB) ( 608 )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Cd2+对克氏原螯虾的单一和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SDS对克氏原螯虾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365.60、1171.72、1128.43和1120.43 mg·L-1,安全浓度(SC)为258.79 mg·L-1;Cd2+对克氏原螯虾24、48、72和96 h的LC50分别为1197.09、142.06、90.85和82.64 mg·L-1,SC值为0.6 mg·L-1。SDS和Cd2+对克氏原螯虾的毒性分别为低毒和高毒,毒性大小为Cd2+>SDS。联合毒性试验表明,二者毒性比为1∶1,暴露时间为24、48、72和96 h时,相加指数(AI)分别为0.335、0.017、0.030和0.032,联合作用结果均为毒性增强的协同作用。  
    万山汞矿区表层土壤汞迁移
    戴智慧1,2,冯新斌1**,张超1,2,仇广乐1,商立海1
    2012, 31(08):  2103-2111. 
    摘要 ( 1890 )   PDF (2161KB) ( 495 )  
    水土流失是土壤退化的根本原因,是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目前对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研究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但对以典型喀斯特山区为背景、汞污染严重地区因土壤侵蚀发生的汞迁移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基于GIS平台,借助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评估研究区侵蚀强度,对万山汞矿区(167.4 km2)因土壤侵蚀造成的汞迁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万山土壤侵蚀模数为0~600884 t·km-2·a-1,微度侵蚀和剧烈侵蚀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6.6%,其中剧烈侵蚀对土壤总侵蚀量的贡献率达到90.5%。全区因土壤侵蚀发生的土壤汞(THg)流失量高达505 kg·a-1,迁移速率为3.02 kg·km-2·a-1。土地利用方式和坡度是影响汞流失的重要因素。旱地和灌木林最易发生汞流失,流失量分别为175和319 kg·a-1。本研究不仅为当地治理水土流失、制定水土保持方案奠定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也为当地环境汞污染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鄱阳湖秋季水-气界面CH4排放通量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
    林茂1,徐明2**,耿玉清1,刘丽香2,3,张鑫1
    2012, 31(08):  2112-2118. 
    摘要 ( 1793 )   PDF (961KB) ( 500 )  
    有限的观测点以及空间的异质性已经成为准确估算湖泊水-气界面CH4通量的挑战。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为了解秋季湖区水-气界面的CH4排放通量,2010年10月利用密闭静态箱-气象色谱法对星子、都昌、南矶山和吴城4个湖区水-气界面CH4排放通量及气象、底泥、水体等因素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都昌湖区CH4排放通量平均值为0.26 mg·m-2·h-1,显著高于星子(0.15 mg·m-2·h-1)、吴城(0.13 mg·m-2·h-1)和南矶山(0-10 mg·m-2·h-1)湖区。鄱阳湖水-气界面秋季CH4排放通量平均为0.17 mg·m-2·h-1,变异系数为58.6%。相关分析表明,风速显著影响CH4排放通量(P<0.01)。在排除风速>5 m·s-1的数据后,底泥有机碳以及水体铵态氮含量与CH4排放通量显著相关,而水体DOC含量与CH4排放通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对鄱阳湖CH4排放量的精确估算,依赖于较广区域和较长时间的观测。
    水蓼对汞积累与分布的水培实验
    钱建平1**,江文莹2,3,张力2
    2012, 31(08):  2119-2124. 
    摘要 ( 1961 )   PDF (605KB) ( 523 )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汞(0、0.5、1、10、20和50 μg·L-1)对水蓼生长的影响及水蓼的耐受性表现。结果表明:在所处理的浓度范围内,水蓼生长与生理表现未受影响。水蓼根部具有最强的汞富集能力,富集系数高达531.5%。培养液中的汞浓度与水蓼茎、叶和根中汞的富集量呈显著正相关。在同一浓度时,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水蓼体内汞含量不断增加。水蓼茎、叶和根亚细胞中的汞分布规律表现为:细胞壁>细胞器>细胞液,细胞壁对进入植物体内的汞有很强的束缚作用,限制其进入细胞质内部。  
    填埋场陈垃圾对黄瓜种子发芽的影响
    刘斌**,彭绪亚,吴桂菊,张千,刘国涛
    2012, 31(08):  2125-2130. 
    摘要 ( 4208 )   PDF (578KB) ( 515 )  
    陈垃圾资源化利用是生态环保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选择黄瓜作为试验对象,向培养基质中添加比例为20%~80%和100%的陈垃圾,与使用蒸馏水和土壤的处理进行对比,采用种子发芽的陆生生态毒理方法,研究陈垃圾对植物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后的陈垃圾有利于黄瓜种子发芽,而未产生毒性效应;陈垃圾在培养基质中的最佳比例为80%,与蒸馏水和土壤相比,此时发芽势分别提高了12.8%和7.6%,发芽率分别提高了11.3%和7.2%,根长芽长和芽的鲜重分别比使用蒸馏水时增加了177.6%、44.9%和143.4%,比使用土壤时增加了49.0%~28.4%和72.4%。研究结果可为陈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
    不同生态系统对湘西洛塔降雨量及岩溶效应的影响
    苏春田**,唐建生,梁彬
    2012, 31(08):  2131-2136. 
    摘要 ( 1660 )   PDF (510KB) ( 558 )  
    采用雨量器、滤膜法、CO2气体监测管法、标准试片对湘西洛塔不同生态系统降雨量、泥沙量、土壤CO2浓度、溶蚀速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降雨量高于灌丛生态系统,观测第一年高6.84 mm,第二年高218.08 mm,且时间趋向均匀;灌丛生态系统水土流失严重,其泥沙含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的1.53倍,土壤侵蚀为强度,而森林生态系统为微度;不同深度土壤CO2浓度在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中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在春季、秋季、冬季随土层加深而增大,在夏季,随土层加深先减少后增大,但季节变化动态略有差异,森林生态系统不同深度、不同季节土壤CO2浓度均大于灌丛生态系统;从全年土壤CO2浓度对比来看,10、20、40 cm处,森林生态系统分别是灌丛生态系统的1.66、1.59和1.90倍;不同深度上,溶蚀速度在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15 cm处均大于地面,从同一深度来看,森林生态系统溶蚀速度均大于灌丛生态系统,地面、15 cm处溶蚀速度分别是灌丛生态系统的1.11倍、2.57倍,说明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好的岩溶效应。
    综述与专论
    干旱地区斑块状植被格局形成的水分驱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杜建会1,2,3,严平2,3**,董玉祥1
    2012, 31(08):  2137-2144. 
    摘要 ( 1807 )   PDF (504KB) ( 677 )  
    斑块状分布是植被在水分匮乏环境中长期适应的结果,其演替过程可以作为生态系统响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产生突变的“指示器”。本文通过对斑块状植被的起源、生态水文过程及其对干旱区植被恢复的启示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了我国干旱区植被恢复中目前尚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斑块状植被的形成可能受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植物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环境胁迫的适应等方面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植被斑块和裸地斑块之间在不同空间尺度的水分再分配是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并且能够维持稳定的关键。斑块状植被是一个高效的雨水集流系统,裸地斑块是整个系统径流的“源”,而植被斑块是整个系统径流的“汇”,保护植被斑块的同时维持一定面积的裸地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斑块状植被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气候的剧烈波动以及人类的过度活动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功能丧失,最终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需要加以严格保护。
    鸟类夜栖地选择研究进展
    原宝东1,2,蒋爱伍2,李晓东2,鲁长虎1**
    2012, 31(08):  2145-2151. 
    摘要 ( 2651 )   PDF (510KB) ( 766 )  
    夜栖地可以为鸟类提供安全、舒适、温暖的夜间栖息场所。昼行性鸟类夜间视觉能力较差,对夜栖环境中潜在的威胁感知程度较低,导致其夜栖时常常处于被动和危险的环境中。鸟类通过选择适宜的夜栖地,进而达到充分利用夜栖地空间资源的目的。本文从鸟类夜栖地选择的行为适应性以及保温性、食物因子和安全性(隐蔽性)等3个影响因素,对国内外鸟类夜栖地选择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思路。
    方法与技术
    利用反硝化细菌法测试水体硝酸盐氮氧同位素
    岳甫均1,2,李思亮1**,刘丛强1,安宁1,蔡虹明1,2
    2012, 31(08):  2152-2157. 
    摘要 ( 2354 )   PDF (559KB) ( 664 )  
    反硝化细菌方法作为测试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的最新方法,具有可测试低浓度水样、对样品无需特殊处理、不会交叉污染和需样量少等诸多优点而得到迅速发展。本研究率先在国内实验室利用反硝化细菌法成功测试了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将经过5~10 d培养的反硝化细菌Pseudomonas aureofaciens离心,然后将菌液浓缩5倍,再向顶空进样瓶注入3 mL菌液,密封后利用高纯氮气吹扫3 h以上,注入50 nmol NO3-水样经过夜培养灭活后,使用Trace Gas PreconcentratorIsoprime测试N2O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重现性和测试精度与国际上类似研究接近。该方法的建立对于国内开展河流及湖泊(水库)、降水等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将起到促进作用。
    液质联用法测定干旱胁迫下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叶片F3H、DFR酶活性
    刘美玲1,2,刘玉冰1**,曹波1,2
    2012, 31(08):  2158-2162. 
    摘要 ( 2343 )   PDF (637KB) ( 540 )  
    黄烷酮3-羟化酶(flavanone 3-hydroxylase, F3H)和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 DFR)是类黄酮合成途径中的2个关键酶,研究其活性的变化对探讨类黄酮合成途径的调控有重要的意义。以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为材料,建立了类黄酮合成途径关键酶F3H、DFR活性的液质联用检测法,研究干旱胁迫对红砂叶片F3H、DFR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3H酶作用的底物柚皮素和DFR酶作用的底物二氢槲皮素的检测含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4~1.20 μg (r=0.998)和0.08~2.40 μg (r=0.998)。因此,本方法可用于测定F3H、DFR酶活性。根据以上建立的方法,对干旱胁迫处理下,不同处理时间的红砂植株叶片进行F3H、DFR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F3H酶活性随着干旱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至处理前水平。DFR酶活性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表明干旱胁迫对红砂叶片F3H、DFR酶活性有诱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