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29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0-11-08
    研究报告
    不同氮输入对湿地草甸沼泽土N2O排放和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李英臣,宋长春,侯翠翠,宋艳宇
    2010, 29(11):  2091-2096. 
    摘要 ( 1273 )   PDF (504KB) ( 1021 )  
    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氮输入梯度下(N0:0 mg·g-1,N1:0.1 mg·g-1,N2:0.2 mg·g-1,N3:0.5 mg·g-1)湿地草甸沼泽土N2O排放和有机碳矿化特征,并分析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变化规律。整个培养期(23 d)内,N0、N1、N2和N3处理N2O排放总量分别为91.12、133.02、147.75和303.45 μg·kg-1,随氮输入量增大而增大,表明氮输入对N2O排放产生促进作用;氮输入处理的有机碳矿化速率在整个培养期除最后培养阶段外均低于对照,表明氮输入对有机碳矿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各氮输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降低,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但各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微生物量氮随氮输入量增大呈线性增加,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表明氮输入影响土壤微生物结构和组成,具体影响机理须进一步探讨。
    铝胁迫对马尾松幼苗根系形态及活力的影响
    王水良,王 平,王趁义
    2010, 29(11):  2097-2101. 
    摘要 ( 3941 )   PDF (621KB) ( 854 )  
    采用砂基栽培,研究不同铝胁迫强度(0、50、100、150、200 μmol·L-1)和胁迫时间(30 d、60 d和100 d)条件下,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单株根长、根干重、根系质膜透性、根系吸收总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水平胁迫(0~50 μmol·L-1)对马尾松幼苗根系生理指标影响较小;中等水平胁迫(100 μmol·L-1)是马尾松根系生长和活力变化的转折点;重度胁迫(150~200 μmol·L-1)条件下,根系生理指标呈现大幅度下降变化趋势。根长、根质量、质膜透性和根系活力可作为马尾松幼苗根系受铝毒害的鉴定指标。短时间(<30 d)根际供铝,马尾松幼苗适应能力较强,根系生长抑制不明显;栽培30 d以上时,马尾松根部对铝胁迫的响应随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加剧。
    关帝山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碳、氮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赵 溪,李君剑,李洪建
    2010, 29(11):  2102-2110. 
    摘要 ( 1697 )   PDF (944KB) ( 1014 )  
    测定了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包括撂荒地、沙棘灌木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和混交林(主要由华北落叶松、白桦和山杨组成)]土壤有机碳、总氮、硝态氮、铵态氮及与氮代谢有关的土壤微生物数量(细菌、放线菌、真菌、固氮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无机氮和微生物数量存在显著的季节波动,土壤有机碳、总氮、硝态氮、铵态氮和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数量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显著降低。沙棘灌木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和混交林3种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机碳氮、无机氮以及微生物数量均较撂荒地高,其中自然恢复的混交林提高幅度最大,土壤碳、氮和微生物数量分别提高了0.21%~2.05%和0.09%~19.25%,真菌最大提高幅度可达19.25%,无机氮含量增幅较小,为0.01%~0.49%。土壤有机碳、总氮、无机氮与微生物数量间呈显著线性正相关。总之,不同植被恢复后土壤肥力均会显著提高,但以次生混交林对土壤肥力提高效果最明显。
    奶牛粪好氧堆肥过程中不同含碳有机物的变化特征以及腐熟评价
    鲍艳宇,周启星,娄翼来,颜 丽,关连珠
    2010, 29(11):  2111-2116. 
    摘要 ( 1611 )   PDF (558KB) ( 711 )  
    对奶牛粪好氧堆肥过程中不同含碳有机物的变化特征以及腐熟程度进行了研究。根据腐熟指标(温度、种子发芽率、种子发芽指数、大肠杆菌以及蛔虫卵死亡率)的要求,奶牛粪经过堆肥后能够达到腐熟要求。堆肥过程中全碳、易氧化有机碳呈逐渐下降趋势,腐殖酸碳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碳呈先增后降而后平稳的变化趋势;氧化稳定系数和H/F比(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呈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而胡敏酸的E4/E6值(465和665 nm处吸光系数比值)与氧化稳定系数和H/F比变化趋势相反。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堆肥过程中易氧化有机碳和腐殖酸碳是影响全碳变化的主要因素;易氧化有机碳、腐殖酸碳、氧化稳定系数、H/F比、E4/E6值均能很好地表征奶牛粪堆肥的腐殖化和稳定化程度;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碳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
    不同覆被条件下双台子河口湿地土壤主要营养元素含量
    宋晓林,吕宪国,陈志科
    2010, 29(11):  2117-2121. 
    摘要 ( 1185 )   PDF (1141KB) ( 790 )  
    选择双台子河口湿地3种样地:地表有植被活体(PA)、地表有植物死体(PD)与光滩(GT),共设置21个样点,测定土壤中全氮(TN)、全磷(TP)和全钾(TK)含量,比较了不同植被覆被条件对湿地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GT、PD、PA样地土壤TN平均含量分别为0.79、1.01、1.29 g·kg-1;TP为0.49、0.50、0.52 g·kg-1;TK为22.29、23.01、23.40 g·kg-1。不同地表覆被下土壤TN含量差异显著(P<0.05),TP、TK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P>0.05),说明植被覆被能够有效增加土壤TN含量,而对TP和TK含量影响不大。垂直方向上TN和TP含量具有相似的特征,表现为PA>PD>GT,TK为PA>GT>PD。由表层至底层,TN含量先降低而后升高,TP含量在0~30 cm深度内变化不大,在30 cm以下土层升高,PA增加幅度最大;TK含量由表层至底层变化较大。在PA-PD-GT的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TN、TP和TK分别减少38.6%、6.9%和4.7%。
    滤减UV-B辐射对烟叶腺毛发育和密度动态变化的影响
    陈宗瑜,简少芬,浦卫琼,钟 楚,董陈文华,纪 鹏
    2010, 29(11):  2122-2130. 
    摘要 ( 1328 )   PDF (1499KB) ( 740 )  
    以烟草品种“K326”为材料,盆栽种植于自然环境条件下(CK)和覆盖不同厚度透明薄膜,分别滤减25%(T1)、50%(T2)和65%(T3)UV-B辐射的大棚中,在“K326”开花期至工艺成熟后期的4个生育期,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各处理烟叶腺毛形态和密度动态变化特征,并首次报道了“K326”中存在分枝腺毛。结果表明:上表皮腺毛在开花期、生理成熟期和工艺成熟前期对UV-B辐射敏感,下表皮则在开花期和工艺成熟后期对UV-B辐射敏感;T3处理腺毛密度低且延缓腺毛的发育,T1和T2处理腺毛密度较高,在工艺成熟期出现二次发育现象;各处理烟叶腺毛以长柄腺毛为主,CK、T1、T2下表皮腺毛总密度大于上表皮,而T3上、下表皮差异不大;滤减UV-B辐射有利于烟叶下表皮长柄腺毛发育,而引起腺毛二次发育的腺毛类型依处理和时期而异;适当较高强度的UV-B辐射对烟叶腺毛发育有促进作用,在研究地减弱25%~50%的UV-B辐射强度对烟叶腺毛发育较为合适。
    播期对不同类型品种直播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姚 义,霍中洋,张洪程,夏 炎,倪晓诚,戴其根,许 轲,魏海燕
    2010, 29(11):  2131-2138. 
    摘要 ( 1538 )   PDF (546KB) ( 769 )  
    以具有代表性的3种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对不同播期条件下直播稻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3种类型品种水稻产量均显著下降,但变化程度不一;全生育期显著缩短;群体茎蘖消长动态逐渐趋于不平缓,此现象并随播期的推迟而加剧;叶面积指数在生长前期逐渐上升,生长中后期则相对下降;各阶段光合势呈降低的趋势;干物质累积在拔节期递增,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则递减,收获指数递减;各阶段群体生长率下降趋势显著。对直播稻安全适宜播期进行综合评价表明,该地区宜推广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品种,可以使用早熟晚粳品种;各类品种在前茬滕茬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早播,易取得高产,但从生育安全性来考虑,中熟中粳品种最迟要在6月下旬播种,迟熟中粳品种最迟要在6月中下旬播种,早熟晚粳品种最迟要在6月中旬播种。
    采笋对大熊猫主食竹八月竹竹笋生长的影响
    刘香东,黄荣澄,冉江洪,李 波,汤开成
    2010, 29(11):  2139-2145. 
    摘要 ( 1896 )   PDF (483KB) ( 1020 )  
    采笋是大熊猫栖息地内一种持续的人类干扰活动。为了评估采笋对大熊猫主食竹竹笋生长发育的影响,2009年7—11月,在四川省洪雅县瓦屋山镇设置实验样方,对比研究了早期采笋、中期采笋、晚期采笋、一直采笋和不采笋5种采笋方式对大熊猫主食竹八月竹竹笋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早期采笋、中期采笋和一直采笋样方的发笋量显著高于不采笋样方(P<0.05),其发笋量分别是不采笋的1.53倍,1.57倍和1.62倍;晚期采笋样方发笋量与不采笋样方差异不显著(P>0.05)。2)早期采笋使八月竹在发笋早期和发笋中期的发笋量增加,中期采笋仅使八月竹在发笋中期的发笋量增加,而一直采笋使八月竹在整个发笋期的各个阶段的发笋量均显著增加(P<0.05)。3)一直采笋样方的幼竹数量、株高均显著低于其他采笋样方,其基径只显著低于不采笋样方(P<0.05);早期、中期、晚期采笋和不采笋样方相互间仅幼竹株高差异显著(P<0.05)。4)早期、中期和晚期采笋与不采笋样方的发笋总量、退笋总量和采笋总量相互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建议仅在八月竹发笋中期采笋,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大熊猫栖息地周边社区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扶持。  
    东北天然次生林下木树种的生物量器官分配规律
    程远峰,国庆喜,李晓娜
    2010, 29(11):  2146-2154. 
    摘要 ( 1734 )   PDF (1141KB) ( 684 )  
    以帽儿山天然次生林主要下木树种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植物生物量器官(叶、新枝、多年枝、细根、粗根)分配特征及其与物种和个体大小的关系。结果表明:1)林下植物器官生物量的相对生长遵循异速生长理论,相对生长关系并不唯一。叶与新(0.924~1.055)、多年枝与粗根(0.917~1.024)和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1.064~1.125)近于等.速生长,新枝与多年枝(0.585~0.700),叶与总枝(0.742~0.795),叶与总根(0.853~0.918),以及细根与粗根(0.658~0.750)的生物量相对生长表现为异速生长。2)林下植物生物量器官分配遵循异速生长分配理论,叶、新枝、多年枝、细根和粗根等的生物量比例依次是5.83%~20.60%、0.83%~7.42%、36.25%~68.24%、1.32%~6.75%和16.38%~42.88%、根冠比是0.272~0.866。3)器官生物量比例与物种和植物大小等有关,各植物的器官生物量比例有差异,随植物生长,各植物生物量的叶分配、新枝分配、细根分配和根冠比明显减小、多年枝分配明显增加(P<0.05),仅少数植物的粗根分配无明显变化(P>0.05)。
    闽西北不同类型毛竹林养分分布及生物循环特征
    刘广路,范少辉,漆良华,肖复明,黄永南
    2010, 29(11):  2155-2161. 
    摘要 ( 1691 )   PDF (481KB) ( 735 )  
    以福建省永安市集约经营的毛竹纯林(Ⅰ)、竹阔混交林(Ⅱ)和竹针混交林(Ⅲ)3种类型林分为研究对象,对其N、P、K、Ca、Mg元素分布格局及生物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林N、P、K、Ca、Mg 5种养分元素的排列顺序为土壤层>乔木层>凋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其中土壤层(0~60 cm)养分累积量占系统养分总量>99%。3种林分养分元素累积量的排列顺序为Ⅱ>Ⅰ>Ⅲ,分别为146196.59、144466.35和105002.59 kg·hm-2,其中植被层养分累积量的排列顺序为Ⅰ>Ⅱ>Ⅲ,凋落物层和土壤层养分累积量排列顺序为Ⅱ>Ⅰ>Ⅲ,竹阔混交林土壤层和凋落物层养分累积量最高,立地生产潜力最大。林分Ⅰ和Ⅱ的养分利用系数显著高于林分Ⅲ,反映了林分维持高生产力需要消耗更多的养分元素;循环系数排列顺序为Ⅲ>Ⅱ>Ⅰ,竹针混交林和竹阔混交林维持林木生长所需的养分元素少于毛竹纯林;毛竹纯林养分周转时间最长,竹阔混交林次之,竹针混交林最短,分别为31.89年、12.39年和12.23年,混交林周转时间显著低于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既有较高的生产力,又有较强的养分归还能力,是一种较好的经营方式。
    黄土高原柴松群落优势乔木树种的竞争关系
    孙嘉男,王孝安,郭 华,王世雄
    2010, 29(11):  2162-2167. 
    摘要 ( 1573 )   PDF (529KB) ( 798 )  
    采用Voronoi图确定竞争单元的方法,从树木胸径和冠幅角度对黄土高原柴松(Pinus tabulaefirmis f. shekanensis)群落的优势乔木树种——柴松和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柴松种群受到强烈的种间树冠竞争和种内的胸径竞争,在胸径<10 cm时受到来自种内种间的竞争压力最大,其结果对柴松的生长有显著影响;2)辽东栎种群在胸径<5 cm时受到更多来自种间林冠的竞争,当胸径为5~10 cm时种内冠幅间的竞争强度超过种间,种间冠幅竞争强度与辽东栎的林木生长无显著相关,说明柴松不能对辽东栎产生强烈持续的树冠竞争;3)柴松、辽东栎种群竞争强度均随着对象木径阶的增大而减小,竞争强度(CI)与对象木胸径大小(D)服从幂函数(CI=ADB)关系。
    四川六个厚朴种群遗传结构
    于华会,杨志玲,刘若楠,林杰君
    2010, 29(11):  2168-2174. 
    摘要 ( 1325 )   PDF (4596KB) ( 826 )  
    利用ISSR技术对四川6个野生厚朴种群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以评估野生厚朴资源的遗传现状。10条ISSR引物共测到114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93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81.58%,Nei遗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320和0.469,表明厚朴物种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相比之下,种群水平遗传多样性则相对较低(PPB、H、I分别平均为48.25%、0.189和0.277)。分子变异分析(AMOVA)表明,种群内部和种群间均存在极显著遗传分化(P<0.001),其中,36.82%的变异存在于种群间,63.18%存在于种群内,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40.42%。厚朴种群间的基因流(Nm)为0.737,平均遗传距离为0.211,算术加权平均数法(UPGMA)显示厚朴6个种群被分为3大类群。Structure分析表明,厚朴种群间遗传结构具有独立性特点。
    人工繁殖虾夷马粪海胆生长模型
    丁 君,王永华,银学祥,常亚青
    2010, 29(11):  2175-2180. 
    摘要 ( 1373 )   PDF (491KB) ( 540 )  
    以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家系为实验材料,对比分析了每个母系从孵化后到17月龄(性成熟)的体重、壳径、壳高的生长情况,并进行了生长性状间的相关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结果表明:5~15月龄,各家系虾夷马粪海胆在壳径、壳高与体重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17月龄时,各家系的生长指标出现差异(P<0.05);虾夷马粪海胆壳径、壳高生长呈线性模型,而体重生长呈指数模型;利用虾夷马粪海胆各月龄生长性状数据,进行了虾夷马粪海胆壳径、壳高与体重相关关系分析,R2值为0.68~0.86,而虾夷马粪海胆父母本的生长性状与子代的生长性状相关性较低(0~0.25)。虾夷马粪海胆体重、壳径和壳高的生长预测模型表明,通过11月龄体重预测17月龄体重的准确率可达73.6%;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虾夷马粪海胆的生长发育特征,并为其健康养殖模式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中华倒刺鲃幼鱼的快速启动与逃逸行为
    王 芳,曹振东,付世建,陈波见
    2010, 29(11):  2181-2186. 
    摘要 ( 1228 )   PDF (695KB) ( 710 )  
    在水温25.0 ℃条件下,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电刺激后体长(6.9±0.1) cm相近的23尾中华倒刺鲃幼鱼的快速启动过程并通过对鱼体质心运动的分析考查3个阶段的相关运动参数。结果显示:实验鱼均表现为“C型”快速启动模式,逃逸方向不确定,但不同逃逸方向的相关参数间无显著差异(P>0.05);快速启动后鱼体质心的移动距离(d)和线速度(V)均显著递增(P<0.05),其中线速度在第2阶段末(36 ms)达到最大值,随后相对稳定,线加速度(a)在第2阶段末出现最大值(P<0.05);而角速度(ω)初始启动即出现最大值,随后显著下降(P<0.05),进入第3阶段后稳定在较低水平;第1阶段的线速度(V)与相对旋转半径(RTr)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中华倒刺鲃幼鱼在快速启动过程中更倾向于采取提高运动速度的逃逸策略,这可能与其流线形体型和水流湍急的生境有关。
    基于生态位和水质因子的草鱼两种混养模式的比较
    赵旭斌,郁二蒙,王广军,谢 骏
    2010, 29(11):  2187-2191. 
    摘要 ( 1775 )   PDF (502KB) ( 765 )  
    试验通过模拟草鱼2种混养模式(“鲮-草模式”为草鱼与鲮混养、“鲫-草模式”为草鱼与鲫鱼混养),引入计算机视觉技术分析了草鱼在2种不同养殖模式下的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同时测定了水体理化指标及鱼类特定生长率。结果表明:“鲮-草模式”组草鱼的特定生长率为1.524%·d-1,显著高于“鲫-草模式”组草鱼的特定生长率(1.346%·d-1);“鲮-草模式”组水体中的铵态氮、硝酸盐、总氮、总磷、活性磷酸盐浓度高于“鲫-草模式”组,而pH、DO、亚硝酸盐浓度及叶绿素a含量低于“鲫-草模式”组;2混养组中草鱼之间的生态位宽度无明显差异;“鲮-草模式”组草鱼与鲮之间生态位重叠指数为0.5598, “鲫-草模式”组草鱼与鲫鱼之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为0.6478,二模式组比较,差异显著;鲮与草鱼之间的竞争较鲫鱼与草鱼之间的竞争小;试验组中鲮与草鱼混养要优于鲫鱼与草鱼混养。
    双酚A对斑马鱼肝脏和性腺的作用
    曹 娜,魏 华,吴陵广,吴婷婷,李国鹏
    2010, 29(11):  2192-2198. 
    摘要 ( 1751 )   PDF (2179KB) ( 1248 )  
    为了阐明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对水生动物的毒理作用机制, 本文研究了BPA对斑马鱼急性毒性及组织学损伤作用。结果表明:BPA对斑马鱼具有急性毒性效应,96 h半致死浓度为6.3 mg·L-1,96 h暴露对斑马鱼的肝脏产生了浓度依赖性损伤;在高浓度组,精巢结构损伤,卵泡萎缩严重(闭锁率35%);在0.2 mg·L-1亚致死浓度BPA组中,暴露96 h后,斑马鱼肝脏受到轻微损伤,性腺组织结构没有受到明显损伤,卵巢中处于第Ⅲ时相晚期和第Ⅳ时相配子数比率增加,单个卵母细胞直径增加(P<0.05);在2 mg·L-1亚致死浓度BPA组中,暴露96 h,斑马鱼的肝脏组织受到了一定损伤,细胞核萎缩变形,细胞肿胀,核固缩,性腺组织受损不明显,卵巢中第Ⅲ时相晚期和第Ⅳ时相配子数比率有所增加;在6.1 mg·L-1BPA组中,暴露96 h,斑马鱼肝脏产生了极大的损伤,细胞空泡化,大面积的组织坏死,空洞产生,精巢组织结构受到一定损伤,卵巢中发现大量细胞萎缩现象;BPA对斑马鱼肝脏具有靶器官毒性,对性腺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中华漠王Platyope proctoleuca chinensis(鞘翅目:拟步甲科)对微生境的选择
    吕昭智,钟晓英,苏延乐,梁红斌
    2010, 29(11):  2199-2203. 
    摘要 ( 1607 )   PDF (526KB) ( 766 )  
    动物对栖息地选择是复杂的,探索其内在机制对寻求维持动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地表甲虫优势种——中华漠王(Platyope proctoleuca chinensis)(鞘翅目:拟步甲科)为研究对象,2007—2008年连续2年采用陷阱捕获法监测其在不同生境下的种群数量和洞穴数量,分析该甲虫在景观和微尺度环境下对栖息地的选择。结果表明:在景观尺度上,与垄间相比,中华漠王更喜欢在沙丘上活动,在沙丘不同坡面上,中华漠王在背风坡的种群数量大于迎风坡;在微尺度上,中华漠王喜好沙丘上部的微环境,在背风坡上部种群数量相对更多;洞穴数量在景观和微生境2种尺度上的分布基本与种群数量空间分布一致。此外,中华漠王对微生境的选择与洞穴建立的难易程度有关,而洞穴的建立与土壤质量密切相关,特别是土壤的物质组成及其硬度。
    模拟酸雨对广东赤红壤的中小型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孟 磊,章家恩,徐华勤,佟富春,谢俊芳,余家瑜,李宏哲
    2010, 29(11):  2204-2209. 
    摘要 ( 1836 )   PDF (516KB) ( 744 )  
    采用样地小区法研究了模拟酸雨对广东赤红壤的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喷淋后的野外赤红壤样地中的土壤动物采用干、湿漏斗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12月1日—2009年3月1日间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14997头,分属4门7纲13目,其中优势类群仅线虫纲1类,占全捕量的85.34%,常见类群是弹尾纲和蜱螨目,占13.46%,稀有类群有10类,占1.2%;不同pH值酸雨喷淋时土壤动物数量下降的幅度不同,pH值越低,土壤动物数量下降的幅度也越大;当pH值降至3.0时,土壤动物总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和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同时,还发现,在酸雨作用下,土壤动物有向土壤下层移动的倾向。
    多点进水潜流湿地的水力效率及氮浓度空间变化
    张 涛,宋新山
    2010, 29(11):  2210-2215. 
    摘要 ( 1427 )   PDF (742KB) ( 705 )  
    通过脉冲示踪实验比较了3种多点进水方式和一般推流式的水力效率,通过脱氮实验获得不同水力效率下总氮和铵态氮浓度的空间分布,并对水力效率和脱氮效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种布水方式中,阶梯进水方式的有效体积比和水力效率均最高,此时潜流湿地系统内部水流停留时间分散程度较低,水流混合流动程度较弱,更接近于推流;不同布水方式下总氮在潜流湿地中的空间分布差异比铵态氮明显,阶梯进水方式有利于湿地后段的反硝化脱氮作用;水力效率与总氮去除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而与铵态氮的去除相关性不显著。
    锦州湾沿海经济开发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高 宾,李小玉,陈 玮,何兴元
    2010, 29(11):  2216-2222. 
    摘要 ( 1610 )   PDF (2361KB) ( 760 )  
    综合运用GIS、RS及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锦州湾沿海经济开发区1992年TM、2000年ETM和2007年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在类型和景观2个水平上分别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年间,研究区的景观格局特征变化显著;从景观总体水平上看,景观斑块总数显著增加,斑块密度不断增大,最大斑块指数明显降低,景观形状日趋复杂;从斑块类型水平上看,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斑块数目增多,破碎化程度增加,连通性降低;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及交通工矿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斑块分维指数增大,连通性增强;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公路铁路等基础建设投资的扩大对景观空间结构有着强烈的影响,使景观破碎化程度加深。
    道路网络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以云南省红河流域为例
    张兆苓,刘世梁,赵清贺,杨珏婕
    2010, 29(11):  2223-2228. 
    摘要 ( 1492 )   PDF (1116KB) ( 700 )  
    道路网络扩展既影响周围的景观格局,也对生态过程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云南省红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GIS和RS技术,进行格网划分,从空间上分析道路对景观格局和土壤侵蚀的影响,并通过基于景观格局和过程的景观生态风险指数计算,分析道路网络扩展影响下的景观生态风险规律。结果表明:红河流域道路周围景观类型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其中林地和草地的格局风险指数随着距离道路的增加而减少,受道路影响显著;一级路、三级路和四级路缓冲区内土壤侵蚀量随着距离道路的增加而减少,三四级路分布广泛,更容易发生土壤侵蚀;道路密度和基于景观格局和过程的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厦门城市公园景观格局与植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
    胡宏友,肖亮嫦,张万旗|刘俊伟|董克钻|李学梅
    2010, 29(11):  2229-2234. 
    摘要 ( 1576 )   PDF (558KB) ( 710 )  
    选取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密度、景观多样性等景观格局指数和林地面积比例、树种多样性、乡土树种比例等植物群落结构指数分别对厦门城市公园景观格局与植物群落结构进行量化分析,并统计群落结构指数与景观格局指数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以探讨厦门城市公园景观格局与其植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及相互适宜性。结果表明:建设年代较早的人工公园(中山公园和南湖公园)树种丰富,搭配均匀,注重乡土种和外来种的合理配置;建设年代较晚的人工公园(白鹭洲和湖里公园)树种结构简单,乡土树种比例低。半自然公园中自然林地保持较好,树种多样,乡土树种比例高。与人工公园相比,半自然公园(忠仑、狐尾山和仙岳公园)平均斑块面积大,斑块类型较少,景观破碎化程度和景观多样性都较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平均斑块面积与林地面积比、乡土树种比呈正相关,景观多样性指数与林地面积比呈负相关,说明厦门城市公园景观格局与植物群落结构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
    大都市卫星城的城市用地增长及其驱动力——以上海松江区为例
    沈兴华,李俊祥,李 铖,朱飞鸽
    2010, 29(11):  2235-2240. 
    摘要 ( 1214 )   PDF (1177KB) ( 664 )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大城市对周边中小城市的城市化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但周边中小城市的城市空间扩展如何响应大城市的这种影响却很少有研究。本文以上海松江区为例,应用遥感航片解译的多时相土地利用数据,研究大城市对周边中小城市的城市用地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大城市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上海市卫星城——松江区的城市用地增长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各向异性;城市形态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大都市向心性;城市用地增长呈加速度发展,并超过大城市的发展速度。研究结果很好地验证了城市形态发展理论中的集中-扩散理论;政府决策、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以及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发展是促进松江区城市扩展的主要驱动因素。
    1961—2008年华南地区极端气温的非对称变化
    伍红雨,杜尧东
    2010, 29(11):  2241-2248. 
    摘要 ( 1271 )   PDF (1614KB) ( 831 )  
    选取华南110个测站1961—2008年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华南年和季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8年华南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均呈明显增温趋势,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分别在2003年、1978年发生突变,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存在非对称性变化;年极端最低气温的线性增温速率(0.48 ℃·10 a-1)明显高于极端最高气温(0.20 ℃·10 a-1)的线性增温速率;华南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的四季变化存在明显差异,极端最高气温在春季增温明显,而极端最低气温在夏季、冬季增温明显;华南极端气温变化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珠江三角洲、粤东南沿海和海南部分地区增温最明显,而在冬季,极端最高气温在广西西北部地区降温明显。
    综述与专论
    原核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新工具
    魏 博,吴 欣
    2010, 29(11):  2249-2257. 
    摘要 ( 1527 )   PDF (694KB) ( 2358 )  
    原核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数量巨大,参与多种全球性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然而,长期以来对其多样性的测度受到研究技术的限制。随着高通量测序、生物芯片等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原核生物多样性研究途径也在不断变化。目前,用于环境中原核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高通量测序技术主要有Genome Sequencer FLX (GS FLX)测序系统和Illumina Genome Analyzer测序系统;而高通量芯片则以GeoChip为代表。但这些新兴技术手段各自的特点不同,得到的大量序列信息如何用于原核生物多样性测度以及哪些多样性测度手段适用,是研究人员需要面对的问题。因此,本文总结和比较了目前最新的研究手段和程序工具,并归纳了适应目前技术条件的原核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研究途径。
    根际高温对植物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综述
    宋敏丽,温祥珍,李亚灵
    2010, 29(11):  2258-2264. 
    摘要 ( 3000 )   PDF (473KB) ( 1198 )  
    根系作为植株吸收、运输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其代谢直接影响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和产量。适宜、稳定的根际温度是植物根系生长和代谢的重要保证。炎热夏季导致的根际高温逆境往往是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在阐明根际高温概念的基础上,综述了根际高温对植株生长方面的影响,分析了根际高温对植株体内水分关系、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生产、呼吸作用和矿质吸收、根系激素代谢和抗逆酶系统等方面的影响,并指出了今后该领域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控制根际高温的应用前景。
    主要管理措施对人工林土壤碳的影响
    闫美芳,张新时,江 源,周广胜
    2010, 29(11):  2265-2271. 
    摘要 ( 1710 )   PDF (477KB) ( 1137 )  
    人工林碳汇在全球碳循环及温室气体减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工林是处于人为调控下的生态系统类型,经营管理措施是影响人工林土壤碳平衡的重要因素。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态系统管理,增强人工林的土壤碳汇,对减缓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主要经营管理措施(造林树种、轮伐期、采伐、灌溉和施肥)对人工林土壤碳储量与碳通量影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人工林经营管理措施可通过改变林地的温度、水分、养分和土壤结构,来影响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呼吸等碳循环过程。但目前人工林管理对土壤碳影响的研究还很不足,一些营林措施还未展开相关研究。未来应针对人工林管理措施对土壤碳的影响做更全面的定量研究。
    城市地表径流污染来源的分类与特征
    张 蕾,周启星
    2010, 29(11):  2272-2279. 
    摘要 ( 4963 )   PDF (521KB) ( 2053 )  
    城市地表径流中污染物的分布和浓度等污染特征取决于其污染来源。本文依据3种分类方法分析了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特征,重点讨论了城市地表径流中主要的污染物悬浮颗粒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农药、重金属、营养元素、有机质和其他有代表性的工业源化合物的来源、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等,介绍了城市地表径流对受纳水体的影响及其评价方法,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野生鸟类应激反应的生理机制及其生态意义
    张淑萍,陈 聪,王培哲,刘盛林,陈晓宇
    2010, 29(11):  2280-2285. 
    摘要 ( 2483 )   PDF (433KB) ( 961 )  
    应激反应是动物应对不利环境条件时的生理、内分泌及行为变化。该反应对动物的行为和生存力产生重要影响。突发的恶劣气候、被捕食、人类干扰等不利刺激可引起鸟类的突发应激。栖息地中长期缺乏食物、存在捕食者、季节变化以及社群中的社会性控制等生态因素可使鸟类发生慢性应激。突发应激是野生鸟类应对突发不利刺激的适应性反应,而慢性应激则可影响野生鸟类的免疫力、生殖力和体重,最终影响种群的存活力。本文综述了野生鸟类应激反应的生理机制及其生态意义,以期为我国的鸟类生态学研究提供借鉴。
    超声波遥测在水生动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王成友,危起伟,杜 浩,张 辉,刘志刚
    2010, 29(11):  2286-2292. 
    摘要 ( 1459 )   PDF (510KB) ( 840 )  
    超声波遥测应用于水生动物是基于海洋生物学家对自然环境中海洋动物的行为和生理研究的迫切需求而诞生的。目前已发展成为包括鱼类、甲壳类、豚类以及海龟等水生动物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回顾了超声波遥测应用于水生动物近50年来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该技术的系统组成和使用方法,阐述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分析了其应用于水生动物遥测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和应用前景。
    研究简报
    贺兰山两栖爬行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特征
    王力军,刘振生,翟昊,韩军,刘群秀,王小明
    2010, 29(11):  2293-2297. 
    摘要 ( 1830 )   PDF (392KB) ( 945 )  
    为掌握贺兰山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特征,于2007—2008年,采用样带调查法对贺兰山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贺兰山两栖爬行动物共计2目8科12属19种,其中王锦蛇(Elaphe carinata)和玉斑锦蛇(E. mandarina)为宁夏爬行动物新纪录种;贺兰山两栖爬行动物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2.250,均匀性指数为0.563,其两栖爬行动物科数和种数分别占宁夏两栖爬行动物总科数和种数的72.7%和67.9%,分别占内蒙古两栖爬行动物总科数和种数的66.7%和50.0%;花背蟾蜍(Bufo raddei)、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草原沙蜥(P. frontalis)、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和密点麻蜥(E. multiocellata)是贺兰山优势种,花条蛇(Psammophis lineolatus)、黄脊游蛇(Coluber spinalis)和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us)为常见种,其余种类为偶见种;贺兰山两栖爬行动物物种中,14种为古北界物种,5种为广布种,且蒙新区物种成分优势明显,占42.6%,反映了贺兰山两栖爬行动物具有典型的蒙新区西部荒漠亚区的物种组成和区系特征。
    广聚萤叶甲实验种群生命表
    陈琼,黄水金,秦文婧
    2010, 29(11):  2298-2301. 
    摘要 ( 1358 )   PDF (427KB) ( 545 )  
    通过在(26±1)℃恒温条件下的饲养观察,组建了广聚萤叶甲实验种群的特定年龄生命表和生殖力表。结果表明:广聚萤叶甲卵、幼虫、蛹和产卵前期的历期分别为7.51、12.14、7.67和4.75 d;各虫态的存活率变幅在77%~94%,其中以卵期存活率最高,3龄幼虫存活率最低,且种群存活曲线呈DeeveyⅡ型分布;单雌平均产卵量为193.8粒;种群趋势指数为36.95,世代平均历期为31.37 d,内禀增长能力为0.095,周限增长率为1.10。
    方法与技术
    基于SOFM网络的生态水文区划
    王韶伟,许新宜, 陈海英,王红瑞
    2010, 29(11):  2302-2308. 
    摘要 ( 1278 )   PDF (1796KB) ( 1132 )  
    生态水文区划对缓解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OFM)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生态水文区划模型。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众多生态水文指标中提取出能代表绝大部分信息的主成分指标;其次依据提取的主成分指标,利用系统聚类得到区域聚类谱系图;而后构建SOFM神经网络,依据网络结果和系统聚类谱系图,划分合理的生态水文区。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进行了生态水文区划研究,将研究区划分为4类区域,各区域具有明显的生态水文特征,针对不同区域特征,提出了常规、加强、较为严格和最为严格4种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