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28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09-11-10
    研究报告
    封育对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群落植被特征及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蒋德明;李明;押田敏雄;唐毅
    2009, 28(11):  2159-2164. 
    摘要 ( 4472 )   PDF (224KB) ( 832 )  
    以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群落为对象,分析了放牧和不同封育年限下小叶锦鸡儿群落的植被特征及植被分布的小尺度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放牧和封育样地内植被均以1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物种数没有明显差异;封育6年、封育12年样地的植株密度分别为(124.46±5.22)株·m-2和(203.05±10.38)株·m-2,显著高于放牧样地(P<0.05);封育样地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低于放牧样地,并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而减小;封育样地植被分布的小尺度空间异质性小于放牧样地,并且封育年限越长,空间异质性越小。
    乡土树种茶梨种子萌发特性及其对人工繁育的启示
    申仕康;王跃华
    2009, 28(11):  2165-2170. 
    摘要 ( 1396 )   PDF (409KB) ( 628 )  
    本试验研究了中国南方优良的乡土树种茶梨(Anneslea fragrans)种子在假种皮有无、不同脱水水平、PEG渗透胁迫和不同温度、光照条件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假种皮的存在抑制了茶梨种子的正常萌发;新鲜种子含水量较高(65.6%),脱水对于种子萌发特征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在干燥剂硅胶中脱水时间的增加,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持续降低,在经过48 h的持续脱水后种子完全丧失萌发能力,表明茶梨种子属于顽拗性种子;种子萌发对PEG渗透胁迫较敏感,其萌发率和发芽势随着PEG胁迫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茶梨种子萌发对光照并不敏感,其萌发的最适温度范围是20 ℃~25 ℃,高温会抑制种子萌发。基于种子萌发对不同生态因子的响应,提出了该物种人工繁育的合理建议。
    盐分和母树大小对黑松海防林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
    韩广轩;毛培利;刘苏静;王光美;张志东;薛钦昭
    2009, 28(11):  2171-2176. 
    摘要 ( 2223 )   PDF (601KB) ( 637 )  
    研究了盐度(0、0.02、0.04和0.08 mol·L-1)和黑松母树大小对山东半岛北部海防林的主要造林树种黑松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对黑松种子的发芽率有显著影响,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逐渐下降;盐分抑制黑松幼苗的早期生长,随着盐浓度升高,黑松幼苗的根长、芽长及根干质量均显著降低;母树大小在总体上对种子萌发率没有影响,但显著影响黑松幼苗的根长、芽长和芽干质量;盐度和母树大小的相互作用显著影响黑松幼苗的根长和芽长,而对黑松种子萌发率、幼苗根干质量和芽干质量的影响不显著。
    黄淮平原冬小麦灌溉需水量的影响因素与不同年型特征
    方文松;刘荣花;朱自玺;马志红;李树岩;许蓬蓬
    2009, 28(11):  2177-2182. 
    摘要 ( 4834 )   PDF (1023KB) ( 977 )  
    以黄淮平原区80个气象站点46~54年的降水资料和10个站点100 cm 深度的土壤湿度资料为基础,运用麦田水分平衡原理,分析了冬小麦灌溉需水量与冬小麦需水量、生育期降水量和土壤底墒水的关系,并就不同气候年型分析了冬小麦灌溉需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淮平原冬小麦灌溉需水量等值线基本呈纬向分布,自南向北逐渐增大。正常年零值线位于许昌、扶沟、柘城、鹿邑、亳州、萧县至徐州一带,此线附近冬小麦需水量和供水量基本平衡,可以不进行灌溉或进行少量灌溉;此线以北则必须进行灌溉,其灌溉量愈向北愈大,依次为60~100和100~190 mm,要分别灌1~2水和2水;此线以南,可不进行灌溉。丰水年零值线北移约0.5~1.0个纬度,全区灌溉面积和灌溉量明显减小。欠水年零值线南移约1.0~1.5个纬度,灌溉面积和灌溉量显著增大。
    三峡水库156 m蓄水后消落带新生湿地植物群落
    王强;袁兴中;刘红;王建修
    2009, 28(11):  2183-2188. 
    摘要 ( 2209 )   PDF (493KB) ( 1138 )  
    三峡水库156 m蓄水后,已形成大面积消落带湿地。2008年7—9月对地处三峡水库腹地的开县澎溪河左岸一级支流白夹溪消落带新生湿地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有高等湿地植物33种,优势种有双穗雀稗、宽叶香蒲、萤蔺、藨草、长鬃蓼。新生湿地植物群落划分为8个群丛。沿河流侧向空间梯度,湿地植物群落的带状分布明显,分为河漫滩1年生草本植物带、苍耳带、双穗雀稗带3个植物带。从河岸到海拔156 m处,植物地上生物量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消落带区域在水位下降后,土壤含水率的增加为湿地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生境。双穗雀稗成为156 m蓄水后白夹溪河岸二级阶地地势低洼处的优势植物;苍耳在河岸一级阶地和二级阶地之间的坡地上广泛分布。三峡水库蓄水后消落带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微地貌格局对消落带新生湿地群落空间格局具有明显影响。
    影响北京地区湿地沉水植物群落组成的主要水环境因子
    袁婧;崔国发;雷霆
    2009, 28(11):  2189-2196. 
    摘要 ( 4217 )   PDF (373KB) ( 781 )  
    为了揭示影响沉水植物群落组成的水环境因子,包括水体的水文过程和理化特性,分析用特定沉水植物或群落作为检测水环境的直接指示物的可能性,选取北京地区的淡水湿地9处,采用系统取样法进行野外调查。每条样带记录沉水植物的鲜质量和湿地水文参数(流速和水深);同时取水样检测其理化参数:透明度、水温、电导率、pH值、氧化还原电位、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对环境因子和沉水植物生物量进行DCCA排序,再运用双向分类矩阵,最终将14种沉水植物分为10个类群。结合群落水环境参数综合分析,影响植物群落组成的因子是流速、总氮含量、化学需氧量、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其中流速的作用非常显著。不同沉水植物群落分类组对环境因子有明显的指示意义,狐尾藻+菹草群落是水体严重富营养化的表现,而北京水毛茛群落的出现是水质较好的表现。
    南太湖浮游植物特征及其富营养化评价
    原居林;尹文林;沈锦玉;张爱菊;赵汉取;叶金云
    2009, 28(11):  2197-2201. 
    摘要 ( 4620 )   PDF (214KB) ( 833 )  
    2008年8—9月对南太湖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并对9个采样点水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有浮游植物47种,隶属于7门28属,其中蓝藻门6属9种,绿藻门10属13种,硅藻门7属18种,裸藻门2属3种,隐藻门1属2种,金藻门1种,甲藻门1种;南太湖浮游植物的密度为3.56×106~7.99×106 cells·L-1;浮游植物的Shannon Weaver多样性指数为0.29~2.27,均匀度指数在多数位点<0.5,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TSIM)均大于64;根据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组成、密度、多样性指数及富营养状态指数的评价结果说明南太湖处于富营养化阶段。
    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开花物候
    李向前;贾鹏;章志龙;杜国祯
    2009, 28(11):  2202-2207. 
    摘要 ( 1638 )   PDF (826KB) ( 897 )  
    利用2008年整个生长季的地面花期物候观测数据,初步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开花物候的动态、格局、参数间的联系及其与物种共存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的花期从5月初开始,8月上旬进入开花数目的高峰期,到10月初结束,遍及整个生长季节;不同物种进入花期的时间、峰值期及持续时间不同,各物种花期物候生态位相分离,但群落中大部分物种开花峰值期主要集中在7—8月;不同物种的开花峰值期时间与花期持续时间有负相关关系:开花越早的植物其花期持续时间越长;物种间的开花物候差异主要是由植物本身的特性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而群落水平上的开花物候格局主要受非生物因素的控制。
    镍对高冰草幼苗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鲁艳;何明珠;赵昕;刘玉冰;谭会娟;李新荣
    2009, 28(11):  2208-2212. 
    摘要 ( 1620 )   PDF (270KB) ( 665 )  
    本文对镍处理下高冰草幼苗生长,茎部和根部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镍(10 μmol·L-1)对高冰草幼苗生长无显著抑制效应,但随镍浓度增加各项生长指标显著减少,且镍对高冰草幼苗根部损伤更为显著。光合色素含量随镍浓度升高呈减少趋势。高冰草茎部和根部MDA含量与镍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根部可溶性蛋白含量随镍浓度升高呈增加趋势。低浓度镍处理(10 μmol·L-1)下,SOD、POD和CAT活性均有所提高,保护酶系统处于正常状态,但随镍浓度升高,3种保护酶活性受到不同程度抑制,保护酶系统平衡被破坏。
    不同氮素水平下CO2倍增对转Bt棉花氮素代谢的影响
    高慧璟;肖能文;李俊生;陈小云;陈法军;翟保平
    2009, 28(11):  2213-2219. 
    摘要 ( 1741 )   PDF (461KB) ( 492 )  
    通过开顶式CO2气室研究了盛蕾期转Bt棉花新棉33B及其对照亲本DP5415的生长势和氮素代谢特征对土壤氮素水平(100和200 mg N·kg-1)和CO2浓度倍增(750和375 μl·L-1)的生理生态响应。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可显著提高2种棉花的株高和茎粗,增加生物产量;氮素水平提高可显著增加转Bt棉花的株高、茎粗,以及茎和蕾的鲜质量,而对亲本棉花DP5415的影响不显著;对照棉花DP5415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力随大气CO2浓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随氮素营养的提高而升高,转Bt棉花新棉33B在低氮条件下,GS活力随大气CO2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大气CO2浓度升高及氮素营养的增加使盛蕾期转Bt棉花的硝酸还原酶(NR)活力显著增加,DP5415的NR活力也随大气CO2浓度的升高而显著提高;大气CO2浓度对2种棉花的亚硝酸还原酶(NiR)活力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高CO2浓度条件下,DP5415的NiR活力还随氮素营养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可见,大气CO2浓度升高下,土壤氮素水平变化对转Bt棉花的生长势影响显著,但对其氮素代谢生理的影响较对照亲本棉花小。生产中(尤其是高浓度CO2环境下),应进一步加强转Bt棉花的氮肥优化管理。
    O3与CO2浓度倍增对油松针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李响;何兴元;陈玮;徐胜;颜坤
    2009, 28(11):  2220-2226. 
    摘要 ( 1446 )   PDF (401KB) ( 626 )  
    以4年生的油松幼苗为试材,采用开顶箱内气体熏蒸实验,对经高浓度O3(80 nmol·mol-1)和CO2(700 μmol·mol-1)单一及复合处理3年后,油松当年生针叶内丙二醛(MDA)含量、活性氧自由基和抗氧化酶等逆境生理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经O3处理后显著升高,分别比对照上升了43.1%、18.9%、283.5%和142.6%,而CO2和复合处理仅对APX和CAT活性有明显的诱导作用,但均低于O3处理;O3处理导致MDA含量上升51.8%,而外加CO2则能有效逆转这一趋势;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在所有处理组合间均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说明,O3能有效地激活油松当年生针叶内的抗氧化酶系统,而CO2能缓解O3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但并非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这一途径。
    荷木树干CO2释放通量与木质部液流和CO2浓度的关系
    朱丽薇;赵平;蔡锡安;曾小平;邹绿柳
    2009, 28(11):  2227-2232. 
    摘要 ( 1910 )   PDF (641KB) ( 640 )  
    采用红外气体分析仪,于20081017—19日连续3个昼夜原位监测了荷木的树干CO2释放通量、树干温度、木质部液流密度和CO2浓度。结果表明:树干CO2释放通量(EA)日变化呈S形曲线,不同径级间差异显著。EA与树干温度呈显著幂函数关系(0.24<R2<0.78),晚上的温度系数(b)、回归系数(R2)高于白天,Q10值在2.012.79EA与木质部CO2浓度显著相关,三次曲线拟合度最好,R2达到0.48。在排除树干温度影响的条件下,EA与液流密度显著负相关(r = -0.462)。仅用温度估算树干CO2释放通量必然产生误差,应考虑液流对树干CO2释放通量的影响。
    光合作用对胞间和大气CO2响应曲线的比较
    叶子飘;于强
    2009, 28(11):  2233-2238. 
    摘要 ( 1334 )   PDF (618KB) ( 1545 )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华北平原冬小麦在温度为25 ℃和30 ℃、光合有效辐射为1500和2000 mmol·m-2·s-1条件下处于抽穗时期旗叶的CO2响应曲线,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对胞间CO2响应(A/Ci)和对大气CO2响应(A/Ca)的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所给拟合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由A/CiA/Ca修正模型所给的光合能力和CO2补偿点几乎相同,但得到的光呼吸速率和初始羧化效率则完全不等;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利用叶片气体交换测定的数据所计算的胞间CO2浓度并不是植物叶片本身的胞间CO2浓度;A/Ca修正模型比A/Ci修正模型更为合理是因为A/Ca所估算的光呼吸速率接近测量值。
    长期施肥对水稻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袁颖红;樊后保;黄欠如;廖迎春;黄荣珍
    2009, 28(11):  2239-2244. 
    摘要 ( 2333 )   PDF (448KB) ( 632 )  
    在实施了27年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区,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对红壤区水稻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肥(CK)、无机肥(N、NP、NPK)、有机肥(猪粪+紫云英绿肥,M)和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处理中,长期施用肥料,特别是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提高水稻各生育期剑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作用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水稻产量,降低水稻剑叶胞间CO2浓度;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作用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随发育阶段演进而减小,孕穗期>齐穗期>乳熟期,而胞间CO2浓度相反;水分利用效率以齐穗期为最大;水稻发育阶段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水稻产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长期施用肥料,特别是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更有利于红壤区水稻的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
    太湖五里湖富营养化的碳同位素记录
    李军;肖化云;朱兆洲;王仕禄;王美丽
    2009, 28(11):  2245-2249. 
    摘要 ( 1812 )   PDF (375KB) ( 1022 )  
    通过太湖五里湖表层沉积物柱样中总有机碳、总氮、总磷的变化,探讨了五里湖营养盐磷输入的历史记录,结合总有机碳碳同位素的分析,揭示了该湖富营养化和初级生产力的演化过程。总有机碳碳同位素值为-27.0‰~-26.3‰,平均-26.6‰,从底部向上波动变化,在深度12 cm处最大,然后向上逐渐减小,5 cm处降至最小,随之向上逐渐增大,反映了随着人为活动强度的加大,该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逐渐加剧的特点,并且总有机碳碳同位素与有机碳、氮原子比值记录了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由水草为主-草藻结合-藻类为主的演替过程。
    铜、镉对三种豆科植物生长及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韩晓姝;曹成有;姚金冬;高菲菲
    2009, 28(11):  2250-2256. 
    摘要 ( 2026 )   PDF (557KB) ( 730 )  
    为了解豆科植物在Cu、Cd单一污染土壤中的生长状况及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特点,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Cu2+、Cd2+单一污染下紫花苜蓿、红三叶、沙打旺3种豆科植物的株高、根长、生物量和叶、茎部N、P、K、Cu和Cd含量的变化情况。Cu2+、Cd2+处理浓度分别为:0、400、800、1200 mg·kg-1和0、1、10、20 mg·kg-1。结果表明,3种豆科植物对Cu和Cd均有较强的吸收能力,除红三叶叶片中Cu含量外,3种豆科植物根、茎、叶中Cd和Cu的含量均与土壤中重金属添加量呈显著正相关。3种豆科植物在严重Cd2+污染的土壤中均能正常生长。在Cu2+添加量≤1200 mg·kg-1时,红三叶能正常生长,而紫花苜蓿的生长则受到显著抑制作用,沙打旺在Cu2+添加量≥800 mg·kg-1时生长受到抑制。土壤Cu2+添加量≤1200 mg·kg-1时,能促进紫花苜蓿对N、P、K的吸收;Cu2+添加量≤800 mg·kg-1时,对红三叶N、P、K含量没有明显影响;Cu2+添加量≤400 mg·kg-1时,可提高沙打旺中N、P、K含量,但当Cu2+添加量≥800 mg·kg-1时则显著降低。土壤Cd2+添加量≤20 mg·kg-1时,对紫花苜蓿和红三叶茎叶以及沙打旺茎部的N、P、K含量有促进作用,但对沙打旺叶片的N、P、K含量起抑制作用。总体来看,3种豆科植物对Cu2+和Cd2+均有一定的耐性,红三叶对Cu2+的耐性较好,紫花苜蓿对Cd2+的耐性较好。
    双酚A和对硝基酚对泥鳅的急性毒性效应
    雷忻;李宗强;廉振民;延志莲;白重炎
    2009, 28(11):  2257-2261. 
    摘要 ( 1435 )   PDF (311KB) ( 769 )  
    采用单因子急性毒性试验法及组织切片法,检测了双酚A (bisphenol A, BPA)和对硝基酚(p-nitrophenol,p-NP)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datus)的急性毒性效应以及对鳃组织结构的破坏,统计了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 LC50)和安全浓度(safe concentration, SC)。结果表明:BPA对泥鳅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8.32、8.02、6.97、6.43 mg·L-1,SC为2.24 mg·L-1;p-NP对泥鳅24 h、48 h、72 h、96 h LC50 分别为19.14、17.58、16.98、14.69 mg·L-1,SC为4.40 mg·L-1;HE染色结果显示,两种化学物质高浓度处理均使鳃小叶细胞脱落,鳃小叶变细;BPA与p-NP均为高毒性污染物,BPA比p-NP毒性更大,对泥鳅的毒性作用是随着体内积累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并可造成鳃组织的严重受损。
    合浦珠母贝三个养殖群体微卫星遗传多样性
    李小宁;张殿昌;朱彩艳;苏天凤;江世贵
    2009, 28(11):  2262-2268. 
    摘要 ( 1788 )   PDF (291KB) ( 799 )  
    以广东徐闻金碧公司养殖场、广西北海营盘镇养殖场和南海水产研究所海南实验基地3个合浦珠母贝养殖群体为对象,利用8个微卫星位点M1、M2、M3、M4、M5、M6、M7、M8的引物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8个微卫星标记位点在3个养殖群体中共检测到58个等位基因,观测等位基因数为2~9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3.72~5.06,平均观察杂合度0.41~0.56,平均期望杂合度0.67~0.75,3个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值为0.62~0.70,全部为高度多态(PIC≥0.5),表明这几个合浦珠母贝养殖群体目前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信息丰富,遗传变异大,可以作为良好的育种材料;在这3个养殖群体中,南海水产研究所海南实验基地的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广西北海营盘镇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低,这一结果可以为今后选择育种、种质保护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
    烟草内生菌对烟草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杨友才;黄晓辉;龚理;曾强;谭周进
    2009, 28(11):  2269-2272. 
    摘要 ( 1810 )   PDF (144KB) ( 982 )  
    从烟草中筛选到几株内生菌进行防治根结线虫的盆栽试验,以研究其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内生细菌发酵液的防治效果优于内生细菌菌体,内生放线菌则相反。内生菌普遍对植物具有促生作用,但内生菌菌体的促生效果优于内生菌的发酵液。H3号内生细菌对根结线虫防治效果最好,病情指数为4.16,防效为91.68%,明显优于对照,优于阿维菌素处理,H3号内生细菌处理的烟草形态指标明显优于阿维菌素处理。
    己二酸二异丁酯对辣椒种子萌发及枯萎菌的化感效应
    周宝利;张健;刘娜;姚婷;鲁博;叶雪凌
    2009, 28(11):  2273-2278. 
    摘要 ( 1654 )   PDF (218KB) ( 672 )  
    采用模拟的方式,利用生物测定和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己二酸二异丁酯对辣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辣椒枯萎菌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己二酸二异丁酯对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化感效应;己二酸二异丁酯对辣椒和茄子种子的化感效应存在较大差异,在低浓度时对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强于茄子种子,而高浓度时对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强度弱于茄子种子;各浓度己二酸二异丁酯对辣椒枯萎菌菌丝生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作用强度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强,当浓度为1 mnol·L-1时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10.75%;在田间抗病性调查期间内各浓度处理均提高了辣椒幼苗的抗病性,其中以1 mmol·L-1处理抗病性最好,病情指数比对照降低了49.88%。
    不同耕作方式对内蒙古旱作农田土壤微生物量和作物指标的影响
    孙建;刘苗;李立军;刘景辉;KENNETH Dean Sayre
    2009, 28(11):  2279-2285. 
    摘要 ( 1654 )   PDF (687KB) ( 801 )  
    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及玉米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动态变化,并对土壤指标与作物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免耕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不同处理微生物量均表现为:免耕留高茬覆盖>免耕留低茬覆盖>免耕留高茬>免耕留低茬>传统耕翻;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除传统耕翻微生物量碳在10~20 cm土层深度含量提高外,其他处理微生物量碳、氮、磷均表现为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土层深度;土壤生物量碳、氮、磷随季节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处理土壤生物量含量均为7月份含量最高、6月份次之、10月份最低;叶面积指数全生育期呈单峰曲线变化,株高和干物质积累呈S曲线变化。不同处理之间作物指标均表现为免耕留高茬覆盖>免耕留低茬覆盖>免耕留高茬>免耕留低茬>传统耕翻;土壤微生物量与作物指标之间的相关度较高,特别是微生物量磷,土壤微生物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作物的生长状况。研究结果能够很好地揭示在黄河流域内蒙古农田旱作区实施免耕的优势。
    华北平原地区麦田土壤呼吸特征
    邓爱娟;申双和;张雪松;李永秀;谢轶嵩
    2009, 28(11):  2286-2292. 
    摘要 ( 2250 )   PDF (852KB) ( 807 )  
    2008年4—6月利用LI-8100及LI-6400-09测定了华北平原典型冬小麦田土壤CO2通量,并分析了麦田土壤呼吸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土壤呼吸日变化呈明显的单峰曲线,最高值出现在12:30—14:30,最低值出现在5:00—6:30;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土壤呼吸速率晴天最高,多云其次,阴天最小;观测期间冠层内各高度CO2浓度与麦田土壤呼吸速率白天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夜间正相关;土壤呼吸速率与5 cm地温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二者显著指数相关;在田间持水量范围内,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湿度正相关,当土壤相对湿度低于30%时,土壤呼吸受到抑制而通量降低;综合考虑土壤温度与湿度的双因素指数回归模型能较好地解释土壤呼吸的变化情况,土壤温度低于15 ℃时效果更好。
    干旱区不同景观单元土壤盐分的变化特征
    王玉刚;郑新军;李彦
    2009, 28(11):  2293-2298. 
    摘要 ( 1537 )   PDF (443KB) ( 779 )  
    针对内陆河流域空间土壤盐渍化问题,以新疆三工河流域为例,通过调查、取样分析,研究了冲洪积扇和冲洪积平原2个水文地质带上一个生长季5—10月0~10、10~20 cm土壤盐分积聚特征及其主导因素。结果表明:冲洪积扇土壤盐分含量明显低于冲洪积平原,盐分含量的变异系数均>100%,属于强变异性;灌溉景观土壤盐分的聚积在冲洪积扇和冲洪积平原相似,盐分含量均减小,而非灌溉景观的差异较大,冲洪积扇区土壤盐分含量减小,土壤盐渍化程度减弱;而冲洪积平原区土壤盐分含量升高,盐渍化程度增强。冲洪积扇区土层间盐分变化关系紧密相关(P<0.01),降雨和灌溉对盐分都具有淋洗作用,促进了盐分含量的减少;冲洪积平原区,蒸发对非灌溉景观0~10 cm土层盐分聚积起到促进作用,而10~20 cm土层盐分聚积受上层土壤盐分和地下水位共同作用。
    敖汉细毛羊5月龄公羔舍饲行为观测
    闫乐艳;岳度兵;罗海玲;宗泽君
    2009, 28(11):  2299-2304. 
    摘要 ( 1600 )   PDF (203KB) ( 585 )  
    于2007年8月,采用焦点取样和连续记录方法,对全舍饲情况下5月龄敖汉细毛羊公羔的行为进行了昼夜连续观察。结果表明:敖汉细毛羊公羔,全天用于反刍的时间最长,达(519.37±14.27) min;而采食、走动、站立和休息时间分别为(326.43±5.44)、(94.67±10.41)、(98.18±12.97)和(357.69±14.91) min。敖汉细毛羊公羔的行为具有昼夜节律性,用于采食、反刍时间均为夜间大于白天(P<0.01);而走动(P<0.01)、休息(P<0.01)和站立(P>0.05)时间则是白昼大于夜间。反刍与采食时间比为1.59:1.00,昼夜反刍总食团数为(581.83±45.57)个。对于该品种绵羊行为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其在舍饲条件下的管理水平。
    祁连山南坡植被景观格局及其破碎化
    汤萃文;张海风;陈银萍;姚雪玲;王丽娟;肖笃宁
    2009, 28(11):  2305-2310. 
    摘要 ( 2092 )   PDF (320KB) ( 563 )  
    以扎麻什营林区的林相图和调查资料为基础,运用GIS手段,选取合适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祁连山南坡植被景观格局基本特征,并进行了破碎化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以草地和灌丛为主,景观基质已退化为裸地,各植被类型斑块密度远大于裸地,平均分维数较低,景观整体破碎化水平较高;草地和灌丛边界密度和破碎化指数均高于其他植被类型,反映出该区自然植被景观主要受放牧活动的影响;森林多以小面积零散分布,其中青海云杉林景观结构破坏较为严重,异质性较低,斑块形状趋于单一,显示出较高水平的破碎化,其他林种多以小面积集中分布于某些小的生境,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破碎化程度较低。
    陕北黄土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估算
    宋富强;康慕谊;陈雅如;杨朋;刘阳;王强
    2009, 28(11):  2311-2318. 
    摘要 ( 2110 )   PDF (1446KB) ( 873 )  

    基于MODIS和地面气象数据,利用改进的CASA模型,模拟分析了2005年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及其时空分布。结果表明:1) 根据生态生理过程模型针对不同土地覆被类型选择不同的月平均最大光能利用率,比传统CASA模型中使用固定的全球月平均最大光能利用率进行NPP估算,更符合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实际情况;在估算植被参数时引入植被覆盖分类,以及利用陕北黄土高原2005年时序NDVI进行土地覆被分类的同时,结合1:100万中国植被图和实地调查情况对分类结果进行修正,可提高分类的精度,从而提高模型估算的精度。2) 通过不同模型之间和与陕北部分地区实际调查数据进行比较,显示改进后的CASA模型对区域陆地植被NPP的模拟效果较好,可应用于陕北黄土高原乃至周边地区NPP的计算中。3)2005年陕北黄土高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量估计值为4.76×1013g C,约占全国总NPP的1.5%,植被平均NPP为447.3 g C·m-2·a-1,高于1992—2000年全国陆地NPP平均值323.8 g C·m-2·a-1。4) 在NPP的空间分布上,总体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其中最高值出现在东南部的黄龙山次生林区(1087g C·m-2·a-1);西北部的荒漠植被覆盖度极低,平均NPP仅为205.0 g C·m-2·a-1。5) 陕北黄土高原NPP的季节变化明显,其中4月中旬至10月中旬6个月生长季时间里的NPP可占到全年的91.5%,而7月中旬至8月中旬间该区的净初级生产力达到年内的极大值,可占全年的37.8%。

    吉林省西部草地NPP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罗玲;王宗明;宋开山;张柏;刘殿伟
    2009, 28(11):  2319-2325. 
    摘要 ( 1993 )   PDF (2974KB) ( 956 )  
    利用2000—2006MOD17A3数据集的年均NPP数据,通过GIS技术定量分析了吉林省西部草地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自然和人文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过去7年吉林省西部草地NPP平均值为232.14 g C·m-2·a-1NPP200300 g C·m-2·a-1的草地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59.47%77.60%的草地NPP呈增加趋势,NPP增加极显著的草地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15.00%;水分条件是吉林省西部草地生长的主要控制因素;居民地对吉林省西部草地NPP的影响远大于道路,尤其在2 km以内。
    近56年来科尔沁沙地气候变化特征
    渠翠平;关德新;王安志;金昌杰;袁凤辉;吴家兵;倪攀
    2009, 28(11):  2326-2332. 
    摘要 ( 2266 )   PDF (943KB) ( 857 )  
    根据1951—2006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研究了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荒漠化严重的科尔沁沙地近56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1951—2006年,科尔沁沙地的气温以0.28 ℃·10 a-1的速度上升,远大于全球近50年来0.13 ℃·10 a-1的平均增温速率;各季节气温都呈上升趋势,冬、春季增温速率极显著(P<0.001),增温速率分别为0.46和0.39 ℃·10 a-1;年最高气温(0.17 ℃·10a-1)与年最低气温(0.42 ℃·10 a-1)均呈极显著地增加趋势(P<0.01);降水量年际间波动较大,无明显的变化趋势,各季节降水量也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年降水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1.3 d·10 a-1),各季的降水日数虽都有逐年减少趋势,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年降水强度和各季降水强度都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年总小雨日数呈显著的减少趋势(P<0.05),减少速率为1.0 d·10 a-1
    1957—2007年云南省森林火险变化
    赵凤君;舒立福;田晓瑞;王明玉
    2009, 28(11):  2333-2338. 
    摘要 ( 1872 )   PDF (400KB) ( 749 )  
    当前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对全球林火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日气象数据(气温、降水量、空气相对湿度、风速),按照加拿大火险天气指数的计算方法,计算了云南省1957—2007年间每日的森林火险天气指数,分析了该省50年来森林火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云南省的火险期为上年11月至当年6月,持续期约8个月;林火数据(林火数量、过火面积和受害森林面积)与火险天气指数的相关性显著,半腐层湿度码(DMC)的火险期平均值和火险期严峻度(SSR)可作为不同火险期火险状况比较的良好指标。1957—2007年云南省森林火险状况呈现2种变化趋势:1) 总体上周期性变化趋势明显,在周期性变化的同时呈上升趋势,表现为1991—2007年的火险状况比1961—1990年的火险状况略有升高;2)1991—2007年各火险期火险状况的波动性下降,火险状况异常严峻的火险期数量比1961—1990年减少。
    淮河流域双季稻气候适宜度及其变化趋势
    赖纯佳;千怀遂;段海来;宋秋洪
    2009, 28(11):  2339-2346. 
    摘要 ( 2085 )   PDF (1924KB) ( 850 )  
    选取淮河流域33个县市1961—2005年的逐日气象数据,运用模糊数学和空间插值方法,对淮河流域双季稻的温度、降水、日照和气候适宜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降水是淮河流域双季稻生长的关键气候因子,早、晚稻各气候因子适宜度地域差异明显;其中,早稻气候适宜度由中部平原向东部沿海和西部山区递减,晚稻气候适宜度由南向北递减;温度适宜度以0.01(10a)-1的速率上升,说明温度对淮河流域水稻生长发育产生正效应;日照适宜度以>0.02(10a)-1的速率下降,总的气候适宜度呈下降趋势。
    城镇用地扩张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
    邓玉娇;匡耀求;单海滨;王捷纯
    2009, 28(11):  2347-2352. 
    摘要 ( 1330 )   PDF (715KB) ( 947 )  
    以快速城市化的典型区域广东省东莞市为例,以Landsat/TM、ETM+为主要数据源,采用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提出多时相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构建相对热效应指数、热贡献指数、冷贡献指数,定量研究城镇用地扩张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990—2005年,东莞市城镇用地扩张迅猛,高温区由岛状向带状再向面状扩张。城镇用地的相对热效应指数先增大后减小,1990年为0.6,2000年为1.0,2005年为0.6;热贡献指数持续增长,1990年为4.5%、2000年为38.4%,2005年为62.9%;冷贡献指数逐步增长,1990年为1.2%,2000年为1.8%,2005年为6.8%。
    快速城市化阶段上海海岸带景观格局的时空动态
    李蓉;李俊祥;李铖;秦海;徐明策;张挺
    2009, 28(11):  2353-2359. 
    摘要 ( 1860 )   PDF (554KB) ( 796 )  
    海岸带景观动态是海岸带综合管理的重要方面。本文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研究了1994—2005年快速城市化阶段上海海岸带的景观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人类干扰导致了海岸带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增加,斑块隔离程度加大,景观多样性增大;海岸带基质景观(即农田)的面积持续减少,优势度明显降低,破碎化加大,反映城市化的人工景观类型(如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居住用地)面积不断增加,成为第二大景观类型,其他用地(主要是在建用地)的面积不断增加,显示出海岸带仍在经历快速城市化过程;导致海岸带景观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国家政策、地方政府的决策、上海市的快速城市化,以及沿海大型开发项目(如浦东国际机场、洋山国际深水港、上海化学工业区等)。在分析海岸带城市化带来的生态环境后果的基础上,建议实施综合海岸带管理以实现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
    综述与专论
    金钟藤研究述评
    王伯荪;彭少麟;李代江;周婷
    2009, 28(11):  2360-2365. 
    摘要 ( 1963 )   PDF (202KB) ( 720 )  
    述评了近年来有关金钟藤的报道和研究成果,论证确认金钟藤是喜光的阳性藤本植物,而不是阴性植物,具有广幅生态适应性,并含有入侵物种入侵机制之一的化感物质。金钟藤在中国分布于云、桂、粤,福建的分布则没有确证。广州及其附近正在成为该种新的分布区域,尽管倾向是由于全球变暖而导致从海南北移入侵的结果,但金钟藤毕竟不是纯热带植物,而是热带亚热带成分,北回归线是其分布的北界,因而极可能是全球变暖而激活的潜在本地物种。金钟藤在越南这个模式标本产地和海南这个原分布中心的蔓延成灾,有别于入侵物种在原产地因有天敌而不能蔓延成灾的论点,或显示其在原产地尚无致命的天敌。金钟藤能够蔓延成灾的根源在于干扰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导致生境恶化、破碎、异质化、群落生物多样性和物种功能组群多样性的贫乏,增强了群落的可入侵性,从而给予入侵物种入侵的机遇,因而金钟藤入侵无选择性的论点值得商榷。金钟藤危害的防治仍待突破,利用综合防治策略应是首选,而防止干扰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改建、重建和优化被干扰破坏的生态系统应是必要的策略和措施。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研究进展
    牛之欣;孙丽娜;孙铁珩
    2009, 28(11):  2366-2373. 
    摘要 ( 2668 )   PDF (283KB) ( 2447 )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是土壤污染整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现今土壤污染治理中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的技术。本文主要论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的原理与形式,介绍了此技术中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特性、植物本身生理生化特性及植物根际环境等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今后的研究重点。
    湿地植物根表铁膜研究进展
    姚海兴;叶志鸿
    2009, 28(11):  2374-2380. 
    摘要 ( 2248 )   PDF (272KB) ( 1086 )  
    湿地植物具有一系列生理和结构上适应浸水环境的特征,如根系的通气组织和渗氧能力,这使得植物根际微环境处于氧化状态,这样土壤中的铁和锰会在植物根表被氧化而形成红棕色的铁锰氧化物胶膜。土壤中的铁锰元素和局部的氧化环境是铁膜形成的2个重要条件。铁膜的主要组分为铁锰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它是一种两性胶体,可以通过离子之间的吸附-解吸、氧化-还原、有机-无机的络合等作用改变根际环境中重金属阳离子和养分的存在形态,从而影响这些离子的生物有效性,进而能影响土壤-湿地植被体系中污染物和养分的迁移。本文主要综述了湿地植物根系铁锰氧化物胶膜的形成、组成以及对植物吸收外部介质中的重金属和养分的影响,并提出了在今后的研究中仍值得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水土流失生态修复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马骞;于兴修
    2009, 28(11):  2381-2386. 
    摘要 ( 1752 )   PDF (183KB) ( 904 )  
    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评价区域水土流失生态修复效益的基础。在分析水土流失生态修复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今后的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除体现蓄水保土效益外,还应加强生态系统的植被结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过程3个方面的监测与评价,进而从生态系统健康层面上评价水土流失生态修复效益。
    景观生态分类概念释义及研究进展
    杨久春;张树文
    2009, 28(11):  2387-2392. 
    摘要 ( 1551 )   PDF (206KB) ( 1054 )  
    景观生态分类通过建立等级分类系统,能够全面反映一定区域景观的空间分异和组织关联,揭示其空间结构与生态功能特征,是景观生态评价和规划管理的基础。本文首先对景观生态分类的概念进行剖析,然后从分类系统的制定及对分类因子选择的发展进程、分类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景观生态类型制图及应用领域等方面阐述国内外景观生态分类的进展和现状,并在总结以前研究存在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今后景观生态分类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
    高山林线形成机制及假说的探讨
    宋洪涛;程颂;孙守琴
    2009, 28(11):  2393-2402. 
    摘要 ( 1513 )   PDF (383KB) ( 935 )  
    高山林线作为森林向苔原过渡的敏感带,历来被生态学家视为生态脆弱区、外界干扰信号的放大器和全球变化重要的预警区。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研究关注全球变化对高山林线的影响,这一阶段针对林线海拔高度、纬度位置之间的关系及对未来热环境的响应研究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众多学者依据自身研究目的、不同树种出现上限的原因、局部上影响林木的因子间的差异,在区域上对高山林线的形成机制的提出了诸多假说。本文针对这些假说进行了综述和探讨,并就其中不足之处提出质疑,提出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