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27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08-12-10
    研究报告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的粗死木质残体及其养分元素
    宋泽伟;唐建维
    2008, 27(12):  2033-2041 . 
    摘要 ( 4446 )   PDF (440KB) ( 965 )  
    对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的粗死木质残体及养分元素贮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为16.2 t·hm-2,约占地上活体生物量的4%左右。其中枯立木占32.5%,倒木占33.2%,倒木残体占12.6%,大枝占21.7%。本研究的粗死木质残体贮量低于巴西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处于全球热带雨林的下限。粗死木质残体的氮、磷、钾、钙、镁5种元素的贮量分别为61.8、3.4、30.4、118.3和16.5 kg·hm-2。其中倒木所占比例最大,为31.9%~44.8%;枯立木次之(21.5%~28.7%);倒木残体占10.3%~25.5%;3个径级的大枝占14.4%~28.9%。枯立木的C/N、C/P和N/P要高于倒木、倒木残体和大枝。
    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宋创业;刘高焕;刘庆生;曹铭昌;黄翀
    2008, 27(12):  2042-2048 . 
    摘要 ( 2043 )   PDF (316KB) ( 1030 )  
    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和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的方法,对典型河口滨海湿地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类型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34个样方可划分为7个群系,即刺槐群落(Form. Robinia pseucdoacacia)、荻群落(Form. Miscanthus saccharifleus)、翅碱蓬群落(Form. Suaeda heteroptera)、獐毛群落(Form. Aeluropus sinensis)、芦苇群落(Form. Phragmites communis)、柽柳群落(Form. Tamarix chinensis)和白茅群落(Form. Imperata cylindrica)。群落类型的划分主要反映了微地貌所决定的地下水埋深及土壤盐分含量的变化。在影响植物群落分布格局的因素中,环境因子解释的部分占45.2%,空间因子解释的部分占11.8%,空间因子和环境因子交互作用解释的部分占2.23%,空间因子和环境因子未能解释的部分占40.8%,这部分主要反映了群落自身互作及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
    辽东次生林区主要阔叶林型叶面积指数季节动态
    李根柱; 王贺新; 朱教君
    2008, 27(12):  2049-2055 . 
    摘要 ( 1980 )   PDF (664KB) ( 847 )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花曲柳(Fraxinus rhynchophulla)和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林是我国东北天然次生林区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林型。本研究以该3种林型为对象,利用数码相机外带鱼眼镜头获得3种林型的半球面影像,再利用专用软件Gap Light Analyzer处理分析获得了叶面积指数、林冠孔隙度和林下光照因子等参数。结果表明,3种林型的叶面积指数变化总体趋势是一致的,均呈先上升再下降的单峰曲线,蒙古栎林和胡桃楸林都是在7月中旬或8月中旬达到最大峰值,花曲柳林是在8月中旬或9月中旬达到最大峰值;3种林型冠层孔隙度的变化总体趋势也是一致的,呈先下降再上升的单峰曲线,不同样地峰值出现的时间也不同,最低峰值在6、7、8、9月中旬均有出现;通过对不同月份的叶面积指数、林下散射光、林下直射光的变异系数分析表明,7—9月叶面积指数的空间格局是影响林下散射光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叶面积指数与林冠孔隙度呈指数相关。
    旱柳光合作用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吴统贵;周和锋;吴明;萧江华;蒋科毅
    2008, 27(12):  2056-2061 . 
    摘要 ( 2147 )   PDF (433KB) ( 988 )  
    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于2007年5—11月对杭州湾滨海湿地自然生长的唯一乔木树种——旱柳(Salix matsudana)的叶片光合作用和环境因子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并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光合作用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生长季节各月所选典型天气下的Pn大小顺序表现为8月>9月>7月>6月>5月>10月>11月;其中5、6、10和11月,旱柳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现“单峰”曲线,经分析发现叶片温度(Tl)、大气水汽压亏缺(VPD)和光合有效辐射(PAR)是影响Pn变化的主导因子;7—9月Pn日变化出现“午休”现象,环境因子VPDT、和相对湿度(RH)成为主导影响因子;就整个生长季节来看,各因子对Pn变化的影响均显著,TlVPD是最主要的2个影响因子。由此可见,旱柳生长季节光合作用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各环境因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
    子午岭辽东栎林林窗主要树种更新生态位
    李永兵;王辉;付菁
    2008, 27(12):  2062-2066 . 
    摘要 ( 1846 )   PDF (174KB) ( 936 )  
    在对子午岭林区辽东栎林中54个不同大小林窗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树种的更新生态位,结果表明:辽东栎林中不同树种的优势度随着林窗大小级的变化差异较大;根据各主要树种在不同大小级林窗内生态位宽度的变化,可分为生态幅度宽、中等、较小和狭小4类,其中大多数树种属于狭小生态幅宽度;辽东栎林中各主要树种在不同大小级林窗中的生态位重叠度较小,其中在100~200 m2林窗中的重叠度最小;在100~200 m2大小级林窗中,实生和萌生辽东栎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均大于0~100和200~300 m2 2个大小级林窗中的辽东栎,说明100~200 m2大小级林窗可为辽东栎的天然更新提供场所。
    高寒地区白苞筋骨草对几种禾草的化感作用
    唐燕;尚占环;李希来;马玉寿;吴海艳;龙瑞军
    2008, 27(12):  2067-2072 . 
    摘要 ( 1919 )   PDF (876KB) ( 778 )  
    采用青藏高原“黑土滩”次生毒杂草群落的优势植物——白苞筋骨草(Aerba lupulin)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水浸液,对青藏高原高寒地区4种禾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苞筋骨草地上部分水浸液对4种禾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地下部分水浸液的化感抑制作用不显著(P>0.05);4种牧草种子萌发对白苞筋骨草水浸提物敏感性强弱顺序为: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老芒麦(E. sibiricus)>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中华羊茅 (Festuca sinensis),禾草幼苗生长对白苞筋骨草水浸液的敏感性强弱顺序为:垂穗披碱草>中华羊茅>老芒麦>冷地早熟禾;整体上,4种牧草对白苞筋骨草化感作用的敏感性强弱顺序为:垂穗披碱草>老芒麦>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4种牧草幼苗生长对白苞筋骨草的水浸液敏感性弱于种子萌发。白苞筋骨草的化感抑制作用是高寒地区毒杂草在退化草地蔓延,并最终形成"黑土滩"次生毒杂草群落的一个因素。
    紫茎泽兰水提液的化感潜势及其渗透压的干扰效应
    杨国庆;万方浩;刘万学
    2008, 27(12):  2073-2078 . 
    摘要 ( 1667 )   PDF (605KB) ( 911 )  
    采用3种方法(整株、剪碎和风干)和处理时间(6、24和48 h),制备了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植株不同类型的水提液,分别评价了它们对旱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潜势,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水提液的渗透压值,并检测了该范围内的渗透压对旱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茎泽兰不同类型水提液对旱稻产生了明显的化感抑制潜势,3种处理方法的水提液化感潜势大小依次为风干、剪碎和整株,且这种作用随着水提液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不同处理方法的水提液渗透压大小也依次为风干、剪碎和整株,并随着处理时间和浓度的增加,水提液渗透压也在增强。对应于不同处理水提液而逐渐增加的渗透压对旱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了逐步增强的抑制作用。表明渗透压是紫茎泽兰水提液化感潜势评估重要的干扰因子,尤其在剪碎或风干植株的处理中,建议采用整株水提法。
    川西北草原沙化区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的群落学特征
    何文兴;李洪梅;陈放
    2008, 27(12):  2079-2082 . 
    摘要 ( 4463 )   PDF (176KB) ( 739 )  
    在川西北高原沙化生境中,应用6种禾本科牧草进行了不同种群组合处理,研究其群落特征与系统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群落物种多样性随均匀度增加而减小(相关系数为0.94);在构建的13种人工群落中,垂穗披碱草+多花黑麦草+紫羊茅+沙生冰草群落具有较高的盖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适合恢复川西北地区的退化、沙化草原植被;在所有供试物种中优势度最大的3种牧草分别是川草2号老芒麦、垂穗披碱草和沙生冰草。
    山口红树林区互花米草有性繁殖期的生物量动态
    覃盈盈;蒋潇潇;李峰2,3;韦锋;梁士楚
    2008, 27(12):  2083-2086 . 
    摘要 ( 2073 )   PDF (229KB) ( 831 )  
    以山口红树林保护区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为研究对象,对其有性繁殖期(2007年6—11月)的生物量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繁殖初期,不同营养器官的生物量随时间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在繁殖后期,根、茎和叶的生物量的增长率均出现负值,其中根生物量和叶生物量的负增长导致茎生物量出现负增长。地下部分生物量远小于地上部分生物量,生物量在各器官的分配除6月份外呈现茎>叶>根>繁殖器官。地下部分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随着时间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根系生物量比例从6月份的28.9%下降到11月的14.0%;繁殖器官生物量的比例不大,随着时间呈现增加的趋势。
    常见绿化树种绦柳(Salix matsudana cv.‘Pendula’)耗水特性
    王玉涛;李吉跃;胡东燕;陈崇;张佐双;刘东焕;王树标
    2008, 27(12):  2087-2093 . 
    摘要 ( 1872 )   PDF (1779KB) ( 781 )  
    于2005年5—10月,利用Granier热扩散技术对北京城市绿化树种绦柳液流速率进行连续测定,并同时监测林地光合有效辐射、风速和空气温湿度等气象因子。结果表明:绦柳液流速率具有稳定的昼夜变动规律,日变化曲线呈“宽单峰型”,且晴天比阴天的昼夜差异大;绦柳月平均液流速率从5月开始升高,8月达到最大值,为0.0050 cm·s-1,随后逐渐下降,10月达到最小值,为0.0013 cm·s-1;与绦柳液流速率相关性最大的环境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最小的是风速;绦柳每小时的耗水量与边材面积和胸径的相关性大于与树高和树冠投影面积的相关性。
    北方半干旱区河流湿地优势植物的热值
    郝翠;李洪远;姜超;李端;孟伟庆
    2008, 27(12):  2094-2098 . 
    摘要 ( 2256 )   PDF (446KB) ( 925 )  
    热值反映植物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是能量与生物量之间转换的重要参数,是能流分析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同时热值也是解释种群的适应性问题的重要依据。本文采集了锡林河湿地的8种主要植物,并用氧弹式热量仪测量其热值,阐述了这些植物的热值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对热值变化的原因作了探讨。结果表明:各物种的热值动态变化规律并不是统一的,这种变化可能与植物各器官热值的变化及生殖期出现的时间有关;各植物器官的热值普遍表现出穗的热值大于茎和叶;水生植物的热值明显小于中生性和湿中生性植物;种内热值变化随物候期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大约会出现2次低值、2次高值;种间热值差异是由于植物本身性质决定的,在相同生境和气候条件下,植物体中含能物质越多,就越易积聚热值,从而更适宜生长在此环境.
    小麦条锈病典型越夏区孢子传输的数值模拟
    荣飞;翟保平;姜玉英
    2008, 27(12):  2099-2104 . 
    摘要 ( 1562 )   PDF (343KB) ( 791 )  
    在阿坝和陇南越夏区使用HYSPLIT-4沉降模型对条锈病菌孢子进行连续多年的数值模拟,并使用ArcGIS 9进行叠加计算,得出越夏区孢子传播的沉降概率分布。结果表明:在风场合适的条件下,陇南越夏区的条锈病孢子可以传播到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及华北平原冬麦区的部分地区影响其秋苗感病,而阿坝越夏区对其影响甚微;根据模拟结果推测陇南越夏区的条锈病菌可对关中地区的秋苗发病有直接影响;阿坝和陇南地区均可以为四川盆地和陕西南部冬繁区提供冬繁菌源;阿坝和陇南越夏区之间可以进行很好的菌源交流,进一步证明了前人关于西北和川西北越夏区连成一片的论断。
    黄淮平原冬小麦底墒水分布规律
    刘荣花;方文松;朱自玺;马志红;许蓬蓬;李树岩
    2008, 27(12):  2105-2110 . 
    摘要 ( 2063 )   PDF (751KB) ( 870 )  
    黄淮平原冬小麦底墒水主要由当年7月—10月上旬的降水在土壤中积累形成。本文在分析土壤类型及夏季降水规律的基础上,以100 cm为计算冬小麦底墒水的深度,探讨了黄淮平原冬小麦底墒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黄淮平原冬小麦底墒水与7月—10月上旬降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土壤有效含水量正常年为184~290 mm,丰水年为201~329 mm,欠水年为148~265 mm;非胁迫含水量正常年为124~224 mm,丰水年为135~266 mm,欠水年为100~201 mm;黄淮平原底墒水具有西北部低、西南部和东部高的空间分布特征,低值区正常年底墒水加上生育期降水不能完全满足冬小麦需求,需灌溉1~2次;高值区加上生育期降水,一般可以满足冬小麦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气候变暖对高寒阴湿地区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赵鸿;何春雨;李凤民;王润元;杨启国;邓振镛;王鹤龄
    2008, 27(12):  2111-2117 . 
    摘要 ( 2034 )   PDF (394KB) ( 726 )  
    利用甘肃省岷县农业气象观测站1987—2004年的观测资料,探讨了气候变暖对高寒阴湿雨养农业区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8年来该地区气候变化呈明显的暖干化趋势,并且变暖的幅度和速率远远大于全国近50年的平均值,春小麦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表现在生长期缩短、产量增加;春小麦整个生长过程中,温度升高对各发育阶段的影响不完全一致,各阶段变暖对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开花-乳熟期的温度增加和产量的相关性最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出苗-拔节期、开花-成熟期的温度增加以及拔节-孕穗期的温度降低,是引起每穗籽粒数增加而不孕小穗率减少,最终导致产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春小麦生长期间日平均气温每升高1 ℃,生长期缩短约9.2 d,产量增加约26.2%;预计随着未来气候进一步变暖该地区的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将会继续受到影响。
    基于Voronoi图的丹顶鹤巢址空间格局分析
    秦喜文;张树清;李晓峰;那晓东;刘春悦
    2008, 27(12):  2118-2122 . 
    摘要 ( 1947 )   PDF (223KB) ( 1051 )  
    依据1996年、2003—2007年扎龙保护区丹顶鹤巢址数据,利用Voronoi图理论,分析了巢址的空间分布特征,计算了其拓扑指数—Voronoi图面积。结果表明,丹顶鹤巢址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聚类特征。以扎龙保护区的2006年巢址、居民点、国道和铁路为对象,构成其Voronoi图,较好地说明了人类活动对丹顶鹤巢址的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丹顶鹤栖息地的保护将起到重要作用。
    秦岭南坡两个大熊猫活动密集区的生境特征及大熊猫对生境的选择
    刘雪华;金学林
    2008, 27(12):  2123-2128 . 
    摘要 ( 2085 )   PDF (602KB) ( 897 )  
    对秦岭佛坪和长青2个保护区的大熊猫活动密集区的系列生境因子(包括海拔、坡度、坡向、水系密度、生境类型、竹子种类)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与大熊猫痕迹点的关系。结果表明:佛坪和长青保护区的生境特征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故2个保护区的大熊猫对生境的选择也呈相似性和差异性;在长青和佛坪保护区各存在1个大熊猫活动密集区,其具有明显的宏观生境特征;大熊猫活动密集区的生境资源可获得性和大熊猫对生境因子的适应选择对应关系明显;秦岭南坡大熊猫选择的生境特征主要是:海拔1 200~2 600 m,坡度20°~40°,水系密度为2~3条·km-2,针阔叶混交林,巴山木竹和秦岭箭竹的分布区。
    干扰对东北次生林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焦向丽;朱教君;张金鑫;闫巧玲;杨凯
    2008, 27(12):  2129-2135 . 
    摘要 ( 2045 )   PDF (341KB) ( 809 )  
    土壤线虫作为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凋落物分解与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明确东北地区不同林型中土壤线虫状况,确定干扰对土壤线虫产生的影响,于2007年5、7、9月调查了次生林、落叶松人工林和裸地3种样地(其干扰强度:次生林<人工林< 裸地)的线虫多样性。结果表明:随着干扰度的增加,土壤线虫丰富度与个体数均减少;通过土壤线虫区系划分,可以确定3种干扰强度下土壤线虫食物网的状况,即裸地环境受到胁迫,食物网受到威胁,其干扰程度最大;人工林与次生林食物网结构相对成熟,二者干扰程度较小。干扰改变了线虫群落的种类组成,随着干扰度增加,线虫多样性减少。上述结果表明,地上部分(森林植被)的干扰已经影响了地下生态系统。
    南方鲇幼鱼的热耐受特征
    王云松;曹振东;付世建;王宇翔
    2008, 27(12):  2136-2140 . 
    摘要 ( 1567 )   PDF (227KB) ( 930 )  
    为了研究不同驯化温度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幼鱼热耐受性特征的影响,在水温为10 ℃、20 ℃和30 ℃的条件下,对南方鲇幼鱼((16.9±0.3)g)进行2周的驯化,以1 ℃·h-1的变温速率连续观测实验鱼的耐受温度,各驯化温度下的最大临界温度(CTmax)、最大致死温度(LTmax)、最小临界温度(CTmin)和最小致死温度(LTmin)分别为3413 ℃、3822 ℃、39.41 ℃;34.84 ℃、38.63 ℃、39.53 ℃;4.88 ℃、5.90 ℃、9.80 ℃;4.12 ℃、5.03 ℃、8.29 ℃。结果表明:最大临界温度和最大致死温度随驯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最小临界温度和最小致死温度随驯化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经计算,南方鲇幼鱼在各驯化温度下的温度耐受幅分别为29.25 ℃、32.32 ℃和29.61 ℃;在10 ℃~20 ℃的驯化温度范围内高、低温驯化反应率分别为0.41和0.12,而在20 ℃~30 ℃驯化温度范围内高、低温驯化反应率分别为0.10和0.39;热耐受区域面积为617.5 ℃2;证明南方鲇幼鱼的热耐受性明显有赖于驯化温度。
    黄曲条跳甲种群分化的RAPD分析
    傅建炜;陈小龙;尤民生
    2008, 27(12):  2141-2145 . 
    摘要 ( 1945 )   PDF (263KB) ( 739 )  
    采用RAPD方法,对福建省19个不同菜区黄曲条跳甲地理种群的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种群采用相同引物进行扩增的重复性较好,不同种群采用相同引物进行扩增的差异性较高;19个不同菜区的黄曲条跳甲主要分为4个类群:闽东南沿海地区类群、闽西北地区类群、泉州类群和东山岛类群,黄曲条跳甲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有关。东山岛和泉州2个特异性类群的出现,说明地形、蔬菜种植以及农药使用等人为因子会影响其地理种群的分化。
    模拟生境中胎生蜥蜴的日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
    刘鹏;刘志涛;李殿伟;赵文阁
    2008, 27(12):  2146-2152 . 
    摘要 ( 1854 )   PDF (579KB) ( 932 )  
    2007年5—7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观察法,对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地区模拟生境中胎生蜥蜴(Lacerta vivipara)的日活动时间分配和日活动节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胎生蜥蜴的日活动内容以休息和晒太阳为主,取食、社会活动和其他活动所占时间较少;与晴天相比,阴天取食和其他活动所占时间显著降低,休息和社会活动所占时间没有显著变化,而晒太阳所占时间显著增加。不同性别、年龄和天气条件下胎生蜥蜴的日活动节律均为双峰型,但各种活动开始和持续的时间、活动高峰出现和持续时间以及峰值方面存在差异,晴天时胎生蜥蜴开始活动的时间早,2次活动高峰的持续时间及间隔时间长,而阴天时胎生蜥蜴的活动时间短且集中,在活动高峰时的个体出现率高;雄性比雌性的活动时间长,出现率高,幼体开始活动的时间比成体晚,出现率低。气温、地表温度和光照因子对胎生蜥蜴日活动节律均有影响,其中光照为控制活动节律的主要因子,当相对光照强度达到40%左右时,胎生蜥蜴开始出来活动,而温度主要影响胎生蜥蜴的活动数量,当达到最适温度(地表温度23 ℃~32 ℃,气温21 ℃~29 ℃)时出现活动高峰。
    基于野牛生境选择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设计:来自西双版纳的案例
    甘宏协;胡华斌
    2008, 27(12):  2153-2158 . 
    摘要 ( 2233 )   PDF (315KB) ( 958 )  
    景观破碎化阻碍了物种在生境斑块间的扩散,阻断了物种的基因交流,增加了物种局部灭绝的风险,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将分离的自然保护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自然保护区网络,有利于提高生物抵抗局部干扰的能力。同时,也为生物多样性的长期保存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结合亚洲发展银行大湄公河次区域(Greater Mekong Subregion)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的实施,在西双版纳州境内,以野牛(Bos gaurus)为对象,在2个自然保护区之间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的设计,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的设计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自然种群唐鱼的耳石、日龄与生长
    史方;林小涛;孙军;刘汉生1,4;陈国柱
    2008, 27(12):  2159-2166 . 
    摘要 ( 1965 )   PDF (1086KB) ( 765 )  
    为了解唐鱼自然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征,根据耳石结构于2005年6月—2006年4月每2个月1次对栖息于从化市鹿子田附近自然水体唐鱼的日龄组成进行了调查。2005年6月采集到的唐鱼日龄集中在40~70 d,8月和10月唐鱼种群既有较大个体,也有孵出不久的仔鱼,日龄分布在10~130 d。2005年12月和2006年2月大部分唐鱼日龄在50 d以上,2006年4月大部分唐鱼日龄则在50 d以下。与人工养殖的唐鱼相比,自然种群唐鱼耳石生长轮的清晰度和对比度高,但生长轮宽度规则性较低。自然种群唐鱼的耳石长径与体长呈显著的线性关系,与体质量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自然种群唐鱼的生长符合幂函数方程,体长(L,mm)、体质量(M,mg)与日龄(D,d)的回归关系分别为L=1.4685D0.5824(r=0.9081,P<0.001,n=266)和M=0.0048D2.0122(r=0.8844,P<0.001,n=266)。该生长方程反映了自然种群唐鱼早期的生长。8—10月唐鱼种群年龄结构最为复杂,根据其年龄结构的季节变化可以推测自然条件下唐鱼的繁殖期为3—12月。
    西藏土壤-植物-动物(人)系统中硒含量与大骨节病的关系
    李顺江;李巍;胡霞;杨林生;西绕若登
    2008, 27(12):  2167-2170 . 
    摘要 ( 1752 )   PDF (185KB) ( 839 )  
    通过对西藏大骨节病区与非病区中土壤、粮食和儿童发样匹配采样以及对样品中硒含量的分析,探讨了硒元素在土壤-植物-动物生态系统中的含量特征及其与大骨节病分布流行的关系。结果表明,西藏地区整体处于低硒水平,所有病区样品的硒含量显著低于非病区(P<0.05)。土壤低硒是导致西藏大骨节病区粮食、人体硒水平偏低及病情流行的一个主要原因。改善土壤硒环境,提高土壤硒含量是西藏地区大骨节病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补硒能够显著提高人体发硒水平,并有效控制大骨节病,但是需要长期坚持。
    长期施肥对黑土团聚体分布和碳储量变化的影响
    冷延慧;汪景宽;李双异
    2008, 27(12):  2171-2177 . 
    摘要 ( 1922 )   PDF (1406KB) ( 1007 )  
    用干筛与湿筛2种方法测定了22年长期田间定位试验地土壤风干及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研究了施肥对黑土团聚体组成、有机碳含量及有机碳库储量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CK)、无机肥(NP、NPK)和无机-有机肥配施(NPK+OM)4个处理。结果表明,黑土团聚体以0.25~1 mm团聚体为主。经过湿筛法土壤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重新分配,表现为以0.25~1 mm粒级为中心,大团聚体含量减少,微团聚体含量增加。与长期不施肥比较,长期施用化肥及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增加了>2 mm大团聚体含量和0.05~0.25 mm微团聚体含量,各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总有机碳及各级团聚体储量增加,有机质积累,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固碳潜力增加,有机-无机配施效果更加明显。
    培养条件下旱地和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对外源有机底物的响应
    李玲;肖和艾;童成立;丁龙君;盛荣
    2008, 27(12):  2178-2183 . 
    摘要 ( 2151 )   PDF (388KB) ( 823 )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溶解有机碳(DOC)是土壤有机碳的活性组分,能够较快反映土壤环境变化。以14C标记葡萄糖和稻草为底物,室内培养法研究了相同含水量(45% WHC)条件下,红壤旱地和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对外源有机底物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能迅速吸收利用葡萄糖和稻草中的DOC组分,而使土壤MBC含量在短时间(前5 d)内出现最大值。添加葡萄糖和稻草处理,旱地土壤MBC峰值分别高于对照69.4%和55.1%,稻田土壤高于对照10.2%和10.5%。整个培养期(100 d)内,添加葡萄糖和稻草处理旱地土壤MBC的平均含量分别高于对照82.1%和41.5%(P<0.05);而稻田土壤MBC在培养前期(0~60 d),分别高于对照8.8%和5.1%(P<0.05),60 d后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葡萄糖和稻草的添加对旱地土壤总DO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0~2 d除外),但可明显提高稻田土壤总DOC含量(增幅为12.8%~26.0%)。100 d内,2个土壤中14C标记MBC(14C-MBC)占总量的比例为4.5%~47.4%,14C标记DOC(14C-DOC)为4.0%~12.7%。说明在土壤含水量为45%WHC条件下,有机底物的添加对旱地土壤MBC的影响大于稻田土壤,但对DOC的影响则反之。同位素示踪表明,土壤有机质本身是DOC和MBC的主要来源。
    基于3S的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张继平;常学礼;李健英;蔡明玉
    2008, 27(12):  2184-2189 . 
    摘要 ( 1598 )   PDF (295KB) ( 816 )  
    在3S技术及相关模型支持下,对呼和浩特市1987—2004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地和耕地是呼和浩特市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研究期间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有所增加,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耕地的拓展及植被的恢复是研究区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的两大主要方向。1987—2004年,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由0.401增加到0.408,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造林种草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最主要的驱动因子,其贡献率为25.30%。拓展耕地是恶化生态环境最主要的驱动因子,其贡献率为20.50%。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空间差异显著,清水河县生态环境改善速度最快,主要驱动因子为退耕还林还草,其贡献率达57.89%。武川县生态环境恶化速度最快,主要驱动因子为耕地拓展,其贡献率为62.15%。
    湖南烟区土壤水溶性氯的地区分布特点及其与烤烟氯含量的关系
    许自成;郭燕;肖汉乾
    2008, 27(12):  2190-2194 . 
    摘要 ( 2003 )   PDF (318KB) ( 821 )  
    分析了湖南烟区1341个土壤样品的水溶性氯含量与209个烤烟样品氯含量的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湖南烟区土壤水溶性氯含量变幅为1.20~72.10 mg·kg-1,平均为(13.55±7.75) mg·kg-1,有40.6%的土样氯含量较低,尤以湘西地区土壤水溶性氯含量最低,为(8.88±8.04) mg·kg-1;湖南烟区烤烟氯含量变幅为0.15%~0.49%,平均为0.31%±0.09%,不同等级烤烟氯含量呈现出X2F>C3F>B2F的趋势,但等级之间差异不显著;根据土壤水溶性氯含量把样品分组后,对应的烤烟样品氯含量在组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烤烟氯含量与土壤水溶性氯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R2=0.8106,P<0.01)。
    综述与专论
    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变化
    张绪良;叶思源;印萍;谷东起
    2008, 27(12):  2195-2202 . 
    摘要 ( 1995 )   PDF (325KB) ( 913 )  
    在提出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系统和湿地类型系统基础上,提取1987年10月、2002年10月2个时段Landsat 7卫星遥感影像空间数据计算了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分析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湿地产出的水产品和原盐价值、气体调节服务价值和涵养水源服务价值是研究区湿地的核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自然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气体调节服务价值和涵养水源服务价值为主,人工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产出的水产品和原盐价值为主。15年间湿地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38.953亿元降至27.743亿元,降低了28.8%;单位面积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4.291万元·hm-2降至3.031万元·hm-2,降低了29.4%。引起湿地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湿地转化为养殖池和盐田等人工湿地,自然湿地转化为人工湿地后,湿地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直接使用价值升高了,但间接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降低了。为避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降低,应严格控制人工湿地建设,保护现有的自然湿地。
    基于生态效率理论和TOPSIS法的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吴小庆;王远;刘宁;高倩;陆根法
    2008, 27(12):  2203-2208 . 
    摘要 ( 1679 )   PDF (552KB) ( 1091 )  
    工业园区层面的生态效率评价是生态效率研究领域有待深入探索的课题。TOPSIS方法则可能是适用于生态效率评价的一种方法,它以空间统计学为基础,借助于多目标决策问题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来进行排序,能够客观地比较和评价不同样本点综合指标的优劣。本文根据生态效率和循环经济理论,结合《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建立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方法对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和无锡新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生态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三者的生态效率综合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无锡新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 苏州高新区,且3园区在经济发展、资源能源利用率、物质循环利用、环境污染控制等子系统有所优劣。并针对各园区的各自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和发展建议。
    化学融雪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严霞;李法云;刘桐武;张营;马溪平;王效举
    2008, 27(12):  2209-2214 . 
    摘要 ( 1979 )   PDF (224KB) ( 1161 )  
    化学融雪剂用于清除道路积雪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及融雪效果良好等优点,在国内外的寒冷地区应用广泛。随着化学融雪剂施用量的逐年增加,其对生态环境危害已日益凸现。本文结合近年来中国和其他国家有关化学融雪剂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化学融雪剂对土壤环境、地表水、地下水、植物和动物等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建议,以期为化学融雪剂对城市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的防治技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植物对昆虫多样性的影响
    朱慧;彭媛媛;王德利
    2008, 27(12):  2215-2221 . 
    摘要 ( 1863 )   PDF (324KB) ( 1324 )  
    昆虫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及植物群落对昆虫多样性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植物不同方面对昆虫多样性影响进行阐述:1)植物高度与盖度的增大为昆虫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增加了昆虫多样性;2)基因多样性高的植物种群能提供更大生态位,使昆虫多样性增加,个体数量增大;3)植物物种和功能群多样性增加,使得有更多的物种数量可以支持更多昆虫;4)植物生产力增加使昆虫需要的食物资源增加,昆虫多样性随之增大。已有相应假说和理论,解释植物对昆虫多样性影响机制。同时,指出了植物对昆虫多样影响存在问题以及今后发展方向。
    放牧侵蚀研究回顾与展望
    林慧龙;龙瑞军;任继周
    2008, 27(12):  2222-2227 . 
    摘要 ( 1848 )   PDF (289KB) ( 887 )  
    纵观土壤侵蚀研究的历史,风蚀和水蚀被认为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形式。尽管近年来耕作侵蚀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 但迄今放牧侵蚀研究较少。本文探讨了放牧侵蚀研究的意义,回顾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放牧侵蚀是由于草原动物的直接作用而导致在过牧草地上土壤物质的重新分配。放牧侵蚀作为过度放牧的指示向量,是一个今后值得大力研究的领域,这不仅有益于草地载畜量评定、碳素减源增汇研究,而且在草地退化程度诊断和退化草地治理中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湿地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冯夏清;章光新
    2008, 27(12):  2228-2234 . 
    摘要 ( 1594 )   PDF (192KB) ( 1177 )  
    生态需水是目前生态学和水科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近年来已经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湿地生态需水量是一个新的提法,湿地生态需水量的估算是湿地生态与环境保护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本文介绍了湿地生态需水量的概念、内涵及特征,分析了国内外湿地生态需水的发展历程及目前的研究动态,将国内湿地生态需水研究分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两个方面,其中基础性研究主要从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来论述。最后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指出了国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研究简报
    单性木兰种子雨与天然更新的初步调查
    潘春柳;赖家业;黎向东;石海明
    2008, 27(12):  2235-2239 . 
    摘要 ( 1514 )   PDF (291KB) ( 796 )  
    以位于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单性木兰为对象,调查了其种子的天然散播和天然萌发、幼苗幼树的生长情况及鼠类对种子的取食危害情况。结果表明:单性木兰种子具休眠特性,种子到达地面后并不立即萌发,至次年4月初—4月中旬才见子叶出土;鼠类对单性木兰种子的取食具有长期性,从种子散播初期至种子萌发的这段时间鼠类均对其种子进行取食(包括地表和土壤中的种子);利用铁丝网罩进行种子萌发的对比实验发现,即使是在无鼠类危害的情况下,单性木兰的种子萌发率也很低;单性木兰天然更新过程中由种子转化成幼苗这个阶段还存在着严重的障碍,低的种子萌发率难以满足单性木兰种群的正常更新。
    技术与方法
    样点法在森林鸟类调查中的运用
    吴飞;杨晓君
    2008, 27(12):  2240-2244 . 
    摘要 ( 4622 )   PDF (201KB) ( 1089 )  
    样点法由于具有易于实施、更易做到随机化或系统化以及适合于复杂及斑块化生境等优点,已成为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森林鸟类调查方法。本文在介绍样点法的假设条件、类型和影响鸟类调查准确性因素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样点法在调查森林鸟类需要考虑的样本大小、样点布设、调查时间、每点的停留时间和调查周期等。同时也分析了样点法的不足,并提出样点法与网捕法结合是提高调查结果准确性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