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帆, 王弋, 陈亚宁. 塔里木盆地荒漠-绿洲过渡带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0): 3397-3407. |
[2] |
赵亚茹,周俊菊,雷莉,向鹃,黄美华,冯炜,朱国锋,魏伟,王静爱.
基于InVEST模型的石羊河上游产水量驱动因素识别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2): 3789-3799. |
[3] |
魏中宇,苏惠敏,黄荣静.
西安地铁二号线建设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8): 2474-2482. |
[4] |
刘澄静,角媛梅,刘歆,刘志林,丁银平.
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哈尼水稻梯田湿地水源补给分析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0): 3092-3099. |
[5] |
陈宝强,张建军,赵荣玮,孙若修,李梁,茹豪,王雅琼.
晋西黄土区陡坡植被自然恢复评价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 17-25. |
[6] |
蓝家程1,肖时珍1,2*.
岩溶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与岩溶碳汇的影响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9): 2633-2640. |
[7] |
吴健1,2,3,李英花1,2,3,黄利亚4,卢正茂5,于大炮1,3,周莉1,3,代力民1,3*.
东北地区产水量时空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1): 3216-3223. |
[8] |
陈志杰1,2,韩士杰1,张军辉1*.
土地利用变化对漳江口红树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9): 2379-2385. |
[9] |
李晖1*,冯莉2,聂芹1,孙凤琴1,吴学文1.
基于稳定映射变化轨迹分析的厦门土地利用时空演化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8): 2132-2143. |
[10] |
陈萍1,李崇巍1**,王中良1,2,孟伟庆1,包姗姗1,谢慧君1.
天津于桥水库流域典型景观类型时空演变分析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1): 227-236. |
[11] |
刘慧峰1, 2,伍星1,李雅3,李宗善1,刘国华1**.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影响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7): 1960-1968. |
[12] |
刘秀丽1,2,张勃2**,张调风2,何旭强2.
黄土高原土石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宁武县为例
[J]. 生态学杂志, 2013, 32(4): 1017-1022. |
[13] |
卞鸿雁**,庞奖励,任志远,徐茜.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保持效益时空动态——以黄土高原南部为例
[J]. 生态学杂志, 2012, 31(09): 2391-2396. |
[14] |
孟宪磊,李俊祥,李铖,李蓉,沈兴华,陈方敏.
沿海中小城市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以慈溪市为例
[J]. 生态学杂志, 2010, 29(09): 1799-1805. |
[15] |
张新厚;范志平;孙学凯;胡亚林;曾德慧;王琼.
半干旱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09, 28(12): 2424-2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