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康希睿, 李晓刚, 张涵丹, 刘学全, 陈光才. 不同混交措施下杉木人工林群落稳定性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912-2920. |
[2] |
张连金,王天罡,封焕英,杜满义,赖光辉,辛学兵,孔庆云.
京西油松混交林枯立木空间结构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4): 937-944. |
[3] |
张连金,赖光辉,封焕英,杜满义,高旭,郭嘉,赵明伟,余海,马庆华.
京西油松生态公益林空间结构评价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5): 1316-1325. |
[4] |
弓文艳,陈丽华,余新晓,郑学良,张雪琪.
辽东大伙房水库库区天然针阔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1): 3255-3261. |
[5] |
曹小玉*,李际平,胡园杰,杨静.
杉木生态林林分间伐空间结构优化模型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4): 1134-1141. |
[6] |
李远发,王磊,喻素芳,叶绍明,陆道调*.
广西滨海过渡区红鳞蒲桃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3): 726-732. |
[7] |
彭玉华1,2,何琴飞1,2,谭长强1,2,申文辉1,2*,覃文更3,何峰1,2.
广西极小种群单性木兰群落空间结构量化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2): 363-369. |
[8] |
张连金1,胡艳波2,赵中华2,孙长忠1**.
北京九龙山侧柏人工林空间结构多样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1): 60-69. |
[9] |
潘竟虎**,张建辉.
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特征与可接近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5): 1359-1367. |
[10] |
曹旭鹏1,李建军1,2**,刘帅1,张江1.
基于MO-GA的洞庭湖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理想空间结构模型
[J]. 生态学杂志, 2013, 32(12): 3136-3144. |
[11] |
马全林1,2**,卢琦1,张德魁2,刘虎俊2,靳虎甲2.
沙蒿与油蒿灌丛的防风阻沙作用
[J]. 生态学杂志, 2012, 31(07): 1639-1645. |
[12] |
郝江勃,王孝安,郭华,王世雄,范玮熠.
黄土高原柴松群落空间结构
[J]. 生态学杂志, 2010, 29(12): 2379-2383. |
[13] |
王厚军;李小玉;何兴元;陈玮;张祖陆;高艳妮;唐玲.
辽宁中部城市群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
[J]. 生态学杂志, 2009, 28(03): 490-4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