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小梅, 鲜婷, 刘俊雁, 胥晓, 董廷发. 去叶对青杨雌雄植株生长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41-48. |
[2] |
曹培培,杨凯,吕春华,黄耀,于凌飞,胡正华,孙文娟.
不同CO2浓度和N肥水平对粳稻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与积累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474-1483. |
[3] |
张婉婷,单立山,李毅*,白亚梅,马静.
氮添加与降雨变化对红砂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803-811. |
[4] |
牛山,夏尚文,王刚,杨效东.
附生榕树和非附生榕树的细根性状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715-722. |
[5] |
姜琦,陈光水,郭润泉,宋涛涛,陈廷廷,陈宇辉,贾林巧,熊德成.
增温与氮添加对杉木幼苗细根化学计量学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723-732. |
[6] |
胡慧,包维楷,李芳兰.
岷江上游4个栽培树种细根功能性状垂直分布的差异性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 46-56. |
[7] |
马志良,赵文强.
植物群落向土壤有机碳输入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 270-281. |
[8] |
吴敏,邓平,赵英,钟道发,曾令鑫.
不同林龄红锥人工林细根垂直分布和衰老生理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9): 2622-2629. |
[9] |
王晓荣,牛红玉,曾立雄,雷蕾,潘磊,胡文杰,肖文发.
不同营林措施对马尾松细根分解与养分释放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8): 2337-2345. |
[10] |
蔡春菊,范少辉,刘希珍,刘广路.
毛竹向杉木林扩展过程中细根适应策略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4): 967-972. |
[11] |
孙于卜,毕华兴,段航旗,彭瑞东,王晶晶.
苹果-大豆间作系统细根分布变异及地下竞争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2): 459-466. |
[12] |
刘仁,张宇飞,金志芳,毛瑢,张扬,李晓东,陈伏生.
温度调控外源氮添加对毛竹细根分解及其养分释放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2): 3617-3625. |
[13] |
武海雯,杨秀艳,王计平,刘正祥,朱建峰,张华新.
沙枣改善盐碱土壤养分的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1): 3527-3534. |
[14] |
苏文会,曾宪礼,范少辉,倪慧菁.
带状采伐对毛竹非结构性碳与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0): 2934-2940. |
[15] |
戴银月,孙平生,康迪,邓健,任成杰,杨改河,韩新辉,付广军.
黄土丘陵区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8): 2229-2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