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栾青, 郭建平, 马雅丽, 孙英杰, 陈虎胜, 牛玲莉. 晋东南潞党参生态气候适生种植区划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953-2962. |
[2] |
闫赛佳,吴志伟,付婧婧,顾先丽,张宇婧,杜林翰.
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林火面积分布格局——以江西省为例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327-2336. |
[3] |
武荣盛,吴瑞芬,金林雪,王惠贞,越昆,宋海清,林泓锦,郑凤杰.
基于CLDAS数据的内蒙古春小麦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436-2445. |
[4] |
王世东, 郭磊. 焦作市北山资源枯竭型地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生态脆弱性评价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0): 3442-3451. |
[5] |
赵瑞,吴克宁,陈甜倩.
面向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评价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8): 2433-2441. |
[6] |
窦攀烽,左舒翟,任引,黄葳.
基于城市分类的绿色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6): 1937-1948. |
[7] |
徐文铎,邹春静,郑元润.
动态地植物学说的理论与实践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0): 3153-3168. |
[8] |
张亚杰1,3*,张京红1,陈升孛2,黄海静.
海南岛橡胶(Hevea brasiliensis)寒害风险区划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9): 2808-2814. |
[9] |
杨夏捷1,2,苏漳文1,2,田超1,2,靳全锋1,2,郭福涛1,2*.
基于ArcGIS的福建南部地区林火管理资源分布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4): 1142-1149. |
[10] |
王雪1,2,宋雪珺1,2,胡玥1,2,张瑞峰1,2,蔡永立1,2*.
上海市“三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构建及应用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8): 2260-2270. |
[11] |
杨姗姗1,2,邹长新1*,沈渭寿1,沈润平2,徐德琳1.
基于生态红线划分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江西省为例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1): 250-258. |
[12] |
陈家金1**,王加义1,黄川容1,林其铭2,吴婷婕1.
台湾番石榴在福建引种的寒冻害风险分析与区划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4): 967-973. |
[13] |
李平星**,陈雯,高金龙.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1): 295-302. |
[14] |
郑佳怡1,2,付晓1,王辰星1,2,吴钢1**.
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区域为例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8): 2228-2234. |
[15] |
金志凤1,2**,胡波1,3,严甲真4,杨再强2,李仁忠1,叶建刚5.
浙江省茶叶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3): 771-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