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袁梦, 邢稳, 罗美玲, 王玉峰, 谷学佳, 宋吉青, 娄翼来. 东北稻田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措施下土壤酶群分析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123-130. |
[2] |
李超, 张加慧, 郭栋, 林琦琪, 张时语, 朱涵宇, 王帅, 胡帅, 李晓超, 朴琳, 李明. 气象因子对寒地玉米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974-2983. |
[3] |
田露, 刘景辉, 赵宝平, 米俊珍, 李英浩, 费楠. 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配施对旱作燕麦干物质积累、分配、转运和产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996-3003. |
[4] |
苗微, 刘佳敏, 张佳, 唐亮, 张文忠, 徐正进.
稻蟹共作对田间生态环境与水稻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785-2791. |
[5] |
龙水庭, 韦艳, 徐晓航, 刘琳, 仇广乐.
基于iTRAQ技术筛选水稻根尖甲基汞胁迫响应差异蛋白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792-2801. |
[6] |
朱凤婷,李奥,于晓曼,孟博,白金衡,王厚鑫,刘鸣达,马殿荣.
有机与常规培肥模式生产水稻的碳足迹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233-2241. |
[7] |
马建涛,程宏波,陈玉章,李亚伟,兰雪梅,李瑞,柴雨葳,常磊,柴守玺.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马铃薯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242-2250. |
[8] |
邓方宁,林涛,何文清,夏文,张昊,尔晨,陈春帆,汤秋香.
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棉田土壤水-热-盐及产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6): 1956-1965. |
[9] |
李明阳,王丽学,姜展博,姜熙,孟维忠.
调亏灌溉和生物炭对大豆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6): 1966-1973. |
[10] |
曹培培,杨凯,吕春华,黄耀,于凌飞,胡正华,孙文娟.
不同CO2浓度和N肥水平对粳稻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与积累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474-1483. |
[11] |
张全建,赖长鸿,龚旭,张远彬.
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和拐棍竹(F. robusta)的饲用品质差异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527-1537. |
[12] |
温馨,陈效民,郭碧林,景峰,胡世民,李恋卿.
生物质炭添加对红壤性水稻土重金属有效性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183-1190. |
[13] |
安崇霄,张永杰,杜孝敬,符小文,徐文修,厍润祥,房彦飞.
不同耕作措施对伊犁河谷夏大豆农田土壤碳排放、碳平衡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812-821. |
[14] |
王学敏,刘兴,郝丽英,解宏图,张广娜,陈振华,张玉兰.
秸秆还田结合氮肥减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2): 507-516. |
[15] |
尹子旭, 卢玉生, 张美曼, 姜小雨, 严欣荣, 黄兰鹰, 官凤英. 光、氮及其互作对设施绿竹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2): 3979-39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