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书丽, 黄立君, 袁希, 王建伟, 刘少敏, 方向民, 胡小飞, 郭晓敏, 张令. 氮添加和升温对杉木林凋落物分解及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842-2850. |
[2] |
罗也, 及利, 杨雨春, 王君, 何怀江, 张丽杰, 祁永会. 东北地区胡桃楸次生混交林乔木物种组成和多样性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887-2895. |
[3] |
康希睿, 李晓刚, 张涵丹, 刘学全, 陈光才. 不同混交措施下杉木人工林群落稳定性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912-2920. |
[4] |
罗扬, 刘书影, 周柳婷, 白莹, 陈军, 林文雄, 吴则焰. 连栽杉木根际土壤镰刀菌属真菌群落变化规律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921-2929. |
[5] |
白皓宇,杨智杰,郑永,熊德成,周嘉聪.
增温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可浸提有机碳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436-1444. |
[6] |
常兆丰,朱淑娟,张剑挥,赵鹏,段晓峰.
民勤绿洲边缘积沙带的稳定性动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300-1308. |
[7] |
杜满义, 张连金, 裴顺祥, 法蕾, 封焕英, 郭嘉, 吴迪, 辛学兵. 不同类型油松混交林土壤物理特性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588-3595. |
[8] |
李亦然,马睿,张永涛,程甜甜,李泽东,牛勇.
基于Gash修正模型模拟侧柏及其混交林的林冠截留过程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5): 1331-1338. |
[9] |
张连金,王天罡,封焕英,杜满义,赖光辉,辛学兵,孔庆云.
京西油松混交林枯立木空间结构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4): 937-944. |
[10] |
蔡春菊,范少辉,刘希珍,刘广路.
毛竹向杉木林扩展过程中细根适应策略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4): 967-972. |
[11] |
曾宪礼,苏文会,范少辉,景雄,储昊煜.
带状采伐毛竹林土壤质量评价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0): 3015-3023. |
[12] |
段梦成,王国梁,史君怡,周昊翔.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优势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 1-10. |
[13] |
李张敏,陈伏生,方向民,万松泽,李晓东,王辉民,卜文圣.
残落物去除对杉木林4种林下植物养分含量和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7): 2092-2099. |
[14] |
满洲,胡婵娟,冯德显,赵荣钦,郭雷,黄佳.
黄土丘陵区白杨纯林群落结构调整对土壤碳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2): 3533-3540. |
[15] |
秦江环,姚杰,孟令君,陈桂莲,赵秀海.
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多年生幼苗物种组成及其生境解释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1): 3186-3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