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荆瑞雪,张波,郭平林,张志浩,黄彩变,曾凡江.
不同生境下骆驼刺与花花柴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比较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733-740. |
[2] |
汪沐阳,吉晟男,陈晨,徐文轩,韩雷,杨维康.
道路交通对鹅喉羚昼间集群特征和警戒行为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937-943. |
[3] |
季树新,乔荣荣,白雪莲,王理想,常学礼.
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生境植被生产力格局对降雨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2): 376-383. |
[4] |
白雪, 赵成章, 康满萍. 疏勒河中游河岸林地下水埋深对胡杨幼苗生物量分配与生长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605-3612. |
[5] |
孙帆, 王弋, 陈亚宁. 塔里木盆地荒漠-绿洲过渡带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0): 3397-3407. |
[6] |
李浪,李义博,马全会,于鸿莹,刘晓迪,戚妙,许振柱.
水分驱动下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地上生物量模型与异速生长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 337-348. |
[7] |
李娜娜,鲁为华,陈乙实,孙海荣,靳省飞,车昭碧.
绢蒿荒漠放牧草地丛枝菌根真菌数量特征的时空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 164-171. |
[8] |
刘菊红,王忠武,韩国栋.
重度放牧对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间关系及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9): 2595-2602. |
[9] |
南笑宁,刘旻霞,朱恭,夏素娟,李全弟,蒋晓轩.
黄土高原中部红砂与荒漠锦鸡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2): 354-360. |
[10] |
孟德坤,闵孝君,臧永新,马剑英.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人工防护林和自然群落多枝柽柳叶片养分特征与水分利用策略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1): 3245-3253. |
[11] |
张殿岱,王雪梅.
塔里木盆地北缘绿洲-荒漠过渡带典型植物地上生物量估测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0): 3211-3220. |
[12] |
富利,张勇勇,赵文智.
荒漠-绿洲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呼吸对温湿度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9): 2690-2697. |
[13] |
阿依帕夏·居麦,赵晓英,王姣.
泡果沙拐枣种子在原生境休眠状态的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7): 1952-1958. |
[14] |
张雪妮,李岩,杨晓东,何学敏,吕光辉.
荒漠植物叶片化学性状及其经济谱对水盐变化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5): 1299-1306. |
[15] |
李帅,张相锋,石建斌,董世魁,高晓霞.
蒙新高速公路对阿拉善荒漠区有蹄类野生动物生境适宜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 103-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