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欢, 杨清夏, 李扬, 吴开贤, 何澍然, 赵平, 张小卓, 龙光强. 减氮及增施腐殖酸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5): 1331-1339. |
[2] |
杨超, 付鑫, 刘文清, 王俊. 补施氮肥对秸秆覆盖条件下旱作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4): 1012-1020. |
[3] |
杨靖睿, 曹培培, 杨凯, 吕春华, 王艺杰, 孙文娟, 于凌飞. CO2浓度升高和不同氮肥水平下源库处理对粳稻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3): 615-626. |
[4] |
袁梦, 邢稳, 罗美玲, 王玉峰, 谷学佳, 宋吉青, 娄翼来. 东北稻田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措施下土壤酶群分析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123-130. |
[5] |
胡程达, 方文松, 王红振, 段居琦. 河南省冬小麦农田蒸散和作物系数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3004-3010. |
[6] |
赵彦茜,肖登攀,柏会子,唐建昭.
华北平原冬小麦和夏玉米气候适宜性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251-2262. |
[7] |
曹培培,杨凯,吕春华,黄耀,于凌飞,胡正华,孙文娟.
不同CO2浓度和N肥水平对粳稻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与积累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474-1483. |
[8] |
王学敏,刘兴,郝丽英,解宏图,张广娜,陈振华,张玉兰.
秸秆还田结合氮肥减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2): 507-516. |
[9] |
尹子旭, 卢玉生, 张美曼, 姜小雨, 严欣荣, 黄兰鹰, 官凤英. 光、氮及其互作对设施绿竹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2): 3979-3988. |
[10] |
胡国辉, 王亚梁, 王军可, 朱德峰, 陈惠哲, 向镜, 张义凯, 张玉屏. 生物可降解膜覆盖对机插水稻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2): 4005-4014. |
[11] |
李维,向芬,周凌云,刘红艳,曾泽萱.
氮素减施对茶树光合作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 93-98. |
[12] |
刘斌祥,王兴龙,周芳,杜伦静,金容,冯冬菊,袁继超,孔凡磊.
减氮配施不同种类有机肥对玉米物质分配、转运与产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 130-138. |
[13] |
吕昊峰,王亚芳,李国元,王敬国,林杉.
施氮量和土壤灭菌对根结线虫侵染番茄根系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8): 2450-2455. |
[14] |
郑华斌,陈其敏,陈元伟,李波,张炎胜,唐启源.
节水减氮对再生稻和双季稻周年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7): 2023-2029. |
[15] |
魏莉,郑有飞,赵辉.
冬小麦田臭氧干沉降观测及降水影响机制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7): 2030-2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