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伏云珍, 马琨, 崔慧珍, 李光文. 间作作物种间相互作用对马铃薯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131-139. |
[2] |
罗扬, 刘书影, 周柳婷, 白莹, 陈军, 林文雄, 吴则焰. 连栽杉木根际土壤镰刀菌属真菌群落变化规律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921-2929. |
[3] |
黄冬柳,梁士楚,姜勇.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种群数量动态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3): 663-671. |
[4] |
魏志文,李韵雅,江威,廖祥儒.
无锡地区常见树木根际土壤酸杆菌多样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9): 2649-2656. |
[5] |
郑亚强,杜广祖,李亦菲,陈斌,李正跃,肖关丽.
间作甘蔗对玉米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7): 2013-2019. |
[6] |
薛思嘉,杨再强,朱丽云,李军.
黄瓜花期高温胁迫对叶片衰老特性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2): 409-416. |
[7] |
张宇,李佳,薛亚东,李丽,李迪强.
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北川金丝猴种群生存力分析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1): 3333-3341. |
[8] |
张可可1,2,蒋德明1*,余海滨1,周全来1,韦云3.
接种菌根菌剂对科尔沁沙地4种造林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7): 1791-1800. |
[9] |
刘顺1,2,盛可银2,刘喜帅2,吴珍花2,郭晓敏2,3,肖复明4,张文元2,3*.
陈山红心杉根际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及根际效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7): 1957-1964. |
[10] |
朱锦惠1,董坤2,杨智仙3,董艳1*.
间套作控制作物病害的机理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4): 1117-1126. |
[11] |
陈智裕1,2,3,马静1,2,3,赖华燕1,2,马祥庆1,2,吴鹏飞1,2*.
植物根系对根际微环境扰动机制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2): 524-529. |
[12] |
彭仙丽1,任小杰2,张光富1*,李莉2,杨婷1,肖思禹1,王雪峰2,史亚江2.
苏南山区不同斑块中香果树种群的结构与更新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0): 2716-2724. |
[13] |
蒋宇航1,2,林生1,2*,林伟伟1,2,陈婷1,2,Yasir Arafat1,2,位小丫1,2,林文雄1,2*.
不同肥料对退化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0): 2894-2902. |
[14] |
王亚男,程立娟,周启星*.
植物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机制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4): 1080-1088. |
[15] |
曲桂芳1,2,徐文华1,王会1,2,彭勃1,2,高德才1,2,孙建飞1,2,郑俊强1,姜萍1,白娥1*.
五角槭根系的负激发效应降低了异养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10): 2692-26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