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蔡德峰, 张扬建, 丛楠, 殷国栋, 王荔, 张明勋, 俎佳星, 周全, 陈宁, 刘瑶杰, 蓝健均, 蔡绍荣, 张戈. 藏中联网工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2): 593-603. |
[2] |
何方杰, 韩辉邦, 马学谦, 张劲松, 孙守家. 隆宝滩保护区不同生态系统CH4和CO2通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821-2831. |
[3] |
蔡琴, 丁俊祥, 肖娟, 尹华军.
青藏高原东缘主要针叶树种叶片N、P回收效率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546-2555. |
[4] |
杨雪梅, 杨安, 邢文聪, 王小霞, 刘小龙, Khan M.G. Mostofa, 李军.
青藏高原中东部表土轻组碳氮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565-2573. |
[5] |
李传华,孙皓,王玉涛,曹红娟,殷欢欢,周敏,朱同斌.
基于机器学习估算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草地净初级生产力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734-1744. |
[6] |
孙帆, 王弋, 陈亚宁. 塔里木盆地荒漠-绿洲过渡带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0): 3397-3407. |
[7] |
沈豪,董世魁,李帅,许驭丹,韩雨晖,张静.
氮添加对高寒草甸植物功能群数量特征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5): 1276-1284. |
[8] |
刘志伟,李胜男,韦玮,宋香静.
近三十年青藏高原湿地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3): 856-862. |
[9] |
张蕾,刘格格,魏俊青,刘艳芳.
“三生用地”转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效应——以营口市为例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3): 838-846. |
[10] |
赵亚茹,周俊菊,雷莉,向鹃,黄美华,冯炜,朱国锋,魏伟,王静爱.
基于InVEST模型的石羊河上游产水量驱动因素识别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2): 3789-3799. |
[11] |
李梦天,秦燕燕,曹建军,许雪贇,杨书荣,张小芳,龚毅帆.
青藏高原草地管理方式对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8): 2262-2268. |
[12] |
魏中宇,苏惠敏,黄荣静.
西安地铁二号线建设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8): 2474-2482. |
[13] |
郭春燕,岳琳艳,赵康,邢鹏,孔维栋.
水样保存方法对青藏高原湖泊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8): 2541-2548. |
[14] |
刘旭,张东,高爽,吴婕,郭建阳,赵志琦.
青藏高原小流域化学风化过程及其CO2消耗通量:以尼洋河为例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3): 688-696. |
[15] |
邵小云,张则飞,刘中,荆长伟,齐家国,蒋锦刚,蔡秀敏,刘乾坤.
土地利用变化及规划结构对海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舟山市普陀区为例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2): 514-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