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邵鹏帅,解宏图,鲍雪莲,梁超.
森林次生演替和土壤层次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455-1463. |
[2] |
王清奎, 田鹏, 孙兆林, 赵学超. 森林土壤有机质研究的现状与挑战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829-3843. |
[3] |
朱源山,王义东,郭长城,尚云涛,薛冬梅,李军,王中良.
天津盐碱化沼泽湿地开垦对土壤团聚体有机与无机碳含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 206-216. |
[4] |
陈思明,王宁,秦艳芳,邹小兴.
河口湿地不同土层有机质的水平异质性与自相关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9): 2805-2812. |
[5] |
宋莉群,王义东,李冬初,张会民,娄翼来,窦渤凯,尚云涛,王中良.
长期退耕对红壤团聚体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6): 1707-1715. |
[6] |
叶思源,陈展,曹吉鑫,尚鹤.
模拟酸雨和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对马尾松土壤养分、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4): 1141-1148. |
[7] |
张倩,韩贵琳,柳满,阳昆桦,刘强.
贵州普定喀斯特关键带土壤磷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2): 321-328. |
[8] |
郭鑫炜1,2,李志远1,2,秦胜金1,2,周永斌1,2,魏亚伟1,2*.
林农复合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分配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1): 3036-3042. |
[9] |
杨宁1,2,邹冬生2*,付美云1,杨满元1,林仲桂1.
紫色土丘陵坡地恢复中土壤团聚体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9): 2361-2368. |
[10] |
姚茜1,田昆1,2**,肖德荣2,杨洪昇1,曹萍麟1.
纳帕海湿地植物多样性及土壤有机质对猪拱干扰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5): 1218-1222. |
[11] |
赵洋,张鹏,胡宜刚**,黄磊,苏洁琼.
露天煤矿排土场不同配置人工植被对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2): 387-392. |
[12] |
杨洪昇1,田昆2**,姚茜1,曹萍麟1.
筑坝蓄水对高原湿地拉市海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分布格局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1): 162-167. |
[13] |
刘畅1,赵伟1,李涛2,王宏燕1**.
一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低温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J]. 生态学杂志, 2013, 32(4): 1075-1082. |
[14] |
曹 娜,魏 华,吴陵广,吴婷婷,李国鹏.
双酚A对斑马鱼肝脏和性腺的作用
[J]. 生态学杂志, 2010, 29(11): 2192-2198. |
[15] |
李娜娜,史荣久,郝金生韩斯琴,刘晓波,徐 慧,张 颖.
表面活性剂产生菌SQ6:筛选及其发酵液表面活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0, 29(08): 1618-1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