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8-01-10
    目录
    目录
    2018, 37(1):  0. 
    摘要 ( 270 )   PDF (472KB) ( 50 )  
    研究报告
    飞播马尾松林林下植被组成、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曹梦,潘萍,欧阳勋志,臧颢,宁金魁,郭丽玲,李杨
    2018, 37(1):  1-8. 
    摘要 ( 627 )   PDF (593KB) ( 97 )  
    以飞播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冗余分析(RDA)和方差分解法分析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林下植物共54种,隶属29科36属,灌木、草本层物种重要值分别以算盘子(Glochidion puberum)和铁芒萁(Dicranopteris linearis)最高;前向选择及蒙特卡洛(Monte Carlo)检验表明,平均胸径、海拔、郁闭度对灌木层物种组成影响显著(P<0.05),土层厚度对草本层物种组成影响极显著(P<0.01);Monte Carlo检验预选出的9个因子共解释了物种多样性变异的70.9%,其中平均胸径、郁闭度、土层厚度、速效氮和坡位是影响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对物种多样性的单独解释率分别为34.8%和7.5%,两者交互作用解释率为20.5%,表明生物因子及其与非生物因子的共同作用是影响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不同放牧强度下羊草草原群落斑块植被土壤特征
    胡艳宇,乌云娜,霍光伟,宋彦涛,王晓光,张凤杰
    2018, 37(1):  9-16. 
    摘要 ( 532 )   PDF (568KB) ( 46 )  
    植物群落斑块化是天然放牧草地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影响着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本研究以不同放牧强度下典型羊草草原植物群落斑块为研究对象,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初级生产力、土壤理化性质、植物养分含量及其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斑块群落内植物种类组成发生改变并趋于简单化,放牧敏感物种消失,物种多样性降低;高放牧强度显著降低了植物群落的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初级生产力与土壤氮含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着放牧强度增加,土壤碳、氮、磷含量呈现增加趋势;由于放牧强度及斑块结构的影响,土壤碳、氮、磷含量存在空间分布差异;同时,斑块群落中植被碳、氮、磷含量与土壤碳、氮、磷含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放牧能够改变草地群落结构和功能,引起植被-土壤养分之间的非同步性发展。
    晋西黄土区陡坡植被自然恢复评价
    陈宝强,张建军,赵荣玮,孙若修,李梁,茹豪,王雅琼
    2018, 37(1):  17-25. 
    摘要 ( 401 )   PDF (1585KB) ( 129 )  
    为了解黄土沟壑区35°以上陡坡植被的恢复状况,本文结合遥感和GIS技术,采用野外调查方法,于2016年6—8月,选取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35°以上的阴坡、半阴坡、阳坡、半阳坡等无人为干扰的100个陡坡样地进行植被群落调查,在划分立地类型的基础上,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分析陡坡各立地的植被覆盖度、群落恢复度(RD)和恢复速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陡坡立地共分为3个立地类型组,分别为Ⅰ组(35°~45°)、Ⅱ组(45°~55°)和Ⅲ组(>55°);Ⅰ组和Ⅱ组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与Ⅲ组差异均显著(P<0.05);陡坡植被恢复在早期阶段(RD为0.1~0.3)群落恢复度较低但恢复速度快;在中期阶段(RD为0.3~0.7),恢复度、恢复速度中等;在后期阶段(RD>0.7),恢复度较高,恢复速度慢;Ⅰ组、Ⅱ组和Ⅲ组植物群落自然恢复的策略不同,Ⅰ组和Ⅱ组植被在恢复前期恢复速度最快,Ⅲ组植被在后期恢复速度较快;Ⅰ组和Ⅱ组中已存在恢复度达到0.8以上的群落,植被自然恢复的效果良好,而Ⅲ组群落最大恢复度仅达到0.5,植被自然恢复的效果并不明显。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沙丘微地形变化对草本植物多样性影响
    贾风勤,任娟娟,张元明
    2018, 37(1):  26-34. 
    摘要 ( 445 )   PDF (1231KB) ( 126 )  
    为探究微地形对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选择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垄状沙丘为研究区,从4—9月连续4次进行地上植被调查,研究了沙丘坡向和坡位对草本植物多样性时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沙丘草本植物种以菊科为主,生活型多为短命植物;迎风坡植物密度显著少于背风坡,且随调查期的后延,两坡向植物密度变化均呈“V”字型,共有种以背风坡相对较多;α多样性指数在迎风坡及背风坡均为坡上部最大,坡底最小且有显著差异;从4—9月,各坡位α多样性指数呈减少和“V”字型2种变化趋势;随坡位升高,迎风坡和背风坡物种替代性指数降低,相似性指数增加,两者在背风坡均表现为显著变化;随调查时间后延,两坡向上物种替代指数增加,相似性指数降低,但替代性指数均无显著差异,沙丘坡向和坡位对草本植物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时空格局均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保护和恢复沙漠植物多样性,应考虑沙丘坡向和坡位生境异质性,并结合植物多样性在时间上的变化特征以制定科学的沙漠管理措施。
    高山植物全缘叶绿绒蒿叶片形态及解剖结构对海拔的响应
    刘梦颖,刘光立,康永祥,张硕,吴云,王玉
    2018, 37(1):  35-42. 
    摘要 ( 557 )   PDF (633KB) ( 114 )  
    为了阐明高山植物全缘叶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对海拔及高山环境的形态学适应特征,沿海拔梯度选择了5个海拔的全缘叶绿绒蒿分布区域(3681、3841、4081、4215和4452 m),采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和显微观察方法,对其形态及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株型方面,全缘叶绿绒蒿的株高、基径逐渐减小;叶片形态方面,叶片逐渐变小,叶形逐渐狭长,具体表现为叶片长度、宽度逐渐减小,叶片长宽比逐渐增大;叶片解剖结构方面,叶片厚度、表皮细胞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组织疏松度及中脉直径呈减小趋势;栅栏组织厚度、栅海厚度比、组织紧密度呈增大趋势;叶表皮结构方面,叶片表皮毛密度、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均呈增大趋势。此外,解剖结构指标之间大多呈现出明显的协同进化,各形态指标对海拔的变化表现出较大的可塑性。全缘叶绿绒蒿形态及叶片解剖结构在不同海拔上表现出的这种差异,可能是植物长期适应高山复杂环境的结果。
    干湿交替对臌囊苔草草丘生理生态的影响
    张冬杰,齐清,佟守正,张仲胜,王雪宏,安雨,潘艳文
    2018, 37(1):  43-49. 
    摘要 ( 342 )   PDF (673KB) ( 108 )  
    苔草草丘作为一种典型的湿地植被景观,其生理生态特征受到水文情势变化的影响。本文以臌囊苔草(Carex schmidtii)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生长期干湿交替对臌囊苔草株高、茎粗、叶宽和生物量等生态特征的影响,并对苔草的叶绿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长初期,30天干湿交替(A1)条件下臌囊苔草生长旺盛,株高、茎粗和叶宽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生长后期,苔草生长对不同季节处理的响应显著,5月处理组(A组)苔草的茎粗和叶宽更具优势;臌囊苔草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主要受不同生长期处理的影响,而干鲜比随干湿交替处理变化明显。因此,在臌囊苔草生长初期,保持较长周期的干湿交替有利于促进臌囊苔草的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提高,而生长后期适宜的补水和缩短干湿交替周期可以有效增强臌囊苔草物质积累的能力,增加生物量。研究结果为臌囊苔草草丘湿地的恢复与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海南岛甘什岭无耳藤竹地径与节长分布特征
    胡璇,漆良华,徐瑞晶,彭超,丁霞,程昌锦
    2018, 37(1):  50-56. 
    摘要 ( 409 )   PDF (570KB) ( 84 )  
    藤本竹植株奇特,秆呈攀缘状,类似藤本植物。以海南岛甘什岭地区自然分布的无耳藤竹(Dinochloa orenuda)为研究对象,采用KS检验算法,探讨其地径与节长的分布结构,以进一步揭示其生物生态学特征。结果表明:海南岛甘什岭无耳藤竹的地径范围为11.92~47.60 mm,其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Γ分布,且原数值与正态分布的理论值相似率最高,其次为Γ分布,再次为对数正态分布;单节节长范围为23.33~43.33 cm,其分布服从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和Γ分布,且原数值与正态分布的理论值相似率最高,其次为Weibull分布,再次为Γ分布。海南岛甘什岭自然分布的无耳藤竹地径结构合理,生长势良好;节长与四川和云南威信自然分布的羊竹子(Ampelocalamus saxatilis)相似。在今后的开发利用中,无耳藤竹可作特色园林用竹,或通过加骨造型作为竹廊,也可作为山体修复的生态用竹。
    高温高湿交互对设施番茄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杨世琼,杨再强,王琳,李军,张曼义,李凯伟
    2018, 37(1):  57-63. 
    摘要 ( 474 )   PDF (470KB) ( 93 )  
    为了揭示高温高湿交互作用对设施番茄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以番茄品种“金粉五号”为试材,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L9(3-3)正交试验,设置3个温度水平(35 ℃(昼温)/18 ℃(夜温)、38 ℃/18 ℃、41 ℃/18 ℃)、3个湿度水平(白天空气相对湿度50%±5%、70%±5%、90%±5%)和3个持续时间(3、6、9 d),并以28 ℃/18 ℃、45%~55%为对照处理(CK),测定植株叶片的光合参数和荧光动力参数。结果表明:高温高湿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PSII最大量子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电子传递速率(ETR)较CK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胞间CO2浓度(Ci)以38 ℃/18 ℃、70%处理下最小,气孔限制值(Ls)以38 ℃/18 ℃、90%处理下最小。极差法分析表明:38 ℃/18 ℃、35 ℃/18 ℃、41 ℃/18 ℃、70%、50%、90%处理下叶片Pn较CK分别降低了30.1%、21.4%、51.9%、31.2%、31.4%、38.6%;3 d、6 d和9 d处理下各指标的差异不显著;高温是影响设施番茄叶片Pn的主要胁迫因素(P<0.05),高湿为次要胁迫因素,高温高湿交互作用对叶片Pn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研究证实,当最高气温上升至38 ℃以上时,适当增加空气相对湿度至65%~75%,可有效降低高温胁迫对设施番茄的危害。
    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芦苇群落土壤养分及微生物活性
    李艳琼,黄玉清,徐广平,孙英杰,张中峰,何成新,黄科朝,何文
    2018, 37(1):  64-74. 
    摘要 ( 480 )   PDF (863KB) ( 56 )  
    为探讨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芦苇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垂直变化趋势和微生物活性特征,测定0~80 cm剖面土壤碳、氮、磷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磷(MBP)以及基础呼吸(BR)、呼吸势(PR)、微生物熵(qMB)和代谢熵(qCO2)等微生物活性指标,分析土壤养分含量与微生物活性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土壤总碳(TC)、有机碳(SOC)、无机碳(SIC)、全氮(TN)、有机氮(Org-N)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土壤速效氮(A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全磷(TP)、速效磷(AP)、有机磷(Org-P)和无机磷(Inorg-P)含量在下层土壤中有所波动;SOC占TC含量比例较高,Org-N在TN中所占比例较大,Inorg-P含量略高于Org-P含量;(2)MBC、MBN、MBP主要集中在0~30 cm土层,且随剖面深度的增加,三者均逐渐降低,且土壤MBC与SOC、MBN与TN、MBP与TP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3)BR和PR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而qMB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升高再降低,qCO2的垂直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在中间土层间有所波动;(4)会仙喀斯特湿地芦苇群落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活性各指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微生物活性特征是反映会仙喀斯特湿地土壤质量状况的重要指标。
    氮添加和凋落物处理对油松-辽东栎混交林土壤氮的影响
    唐佐芯,赵静,孙筱璐,尤业明
    2018, 37(1):  75-81. 
    摘要 ( 437 )   PDF (679KB) ( 111 )  
    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改变森林地表凋落物及添加不同水平的外源氮,探讨凋落物与氮添加及其交互作用对油松辽东栎(Pinus tabuliformis-Quercus wutaishanica)混交林土壤氮的影响。凋落物处理包括:剔除凋落物(Littnil)、枝果凋落物加倍(Littwoody)、叶凋落物加倍(Littleaf)和混合凋落物加倍(Littmix);氮添加量分别为0 (N0)、5 (N5)和10 g N·m-2·a-1 (N10)。在处理5年后的生长季8月,采集地表0~5 cm土壤样品,测定与氮循环相关的土壤性状和微生物性状指标,包括土壤含水量、土壤pH、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微生物生物量氮、N-乙酰-β葡萄糖苷酶、蛋白酶和脲酶。结果表明:土壤铵态氮是土壤氮素的主要存在形式,占土壤无机氮的64.53%~87.02%;氮添加和凋落物处理对土壤pH无影响,而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土壤有机碳、土壤铵态氮、土壤无机氮、微生物生物量氮、N-乙酰-β葡萄糖苷酶均表现为在叶凋落物加倍和混合凋落物加倍处理中高于枝果凋落物加倍和剔除凋落物处理;蛋白酶和脲酶不受凋落物处理的影响;另一方面,土壤碳氮比、土壤硝态氮和脲酶受氮添加的影响显著,土壤碳氮比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而降低,硝态氮在剔除凋落物和枝果凋落物加倍的处理中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而在叶凋落物加倍和混合凋落物加倍处理中则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脲酶活性随施氮水平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氮添加和凋落物处理对所测定的指标未表现出交互作用。本研究也表明,有叶凋落物输入的处理显著改善了土壤质量。
    模拟硫沉降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李斌,程小琴,元晋芳,王泺鑫,韩海荣,康峰峰,桂志宏
    2018, 37(1):  82-88. 
    摘要 ( 463 )   PDF (735KB) ( 99 )  
    深入研究硫沉降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影响,可以为正确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依据。在山西太岳山34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设置人工模拟硫沉降实验,采用物理分组的方法,研究施硫水平(0、50、100、150 kg S·hm-2·a-1)对土壤粗颗粒有机碳(CPOC, >250  μm)、细颗粒有机碳(FPOC, 53~250  μm)和矿质结合态有机碳(MOC, <53  μm)含量的影响,并运用通径分析探讨了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表层(0~10 cm)POC、MOC和POC/MOC值均高于亚表层(10~20 cm);土壤POC和MOC随月份变化显著,8月土壤POC和MOC均显著低于6月和10月;对照处理6月表层土壤的POC/MOC值低于8月和10月,亚表层则相反;施硫显著改变了土壤MOC,但并未显著改变土壤POC;低硫和中硫水平表层土壤MOC较对照处理显著减少,高硫水平亚表层土壤MOC较对照处理显著增加(P<0.01);土壤CPOC、FPOC和MOC与土壤温度、湿度、pH值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温度对3种土壤有机碳含量直接作用最大,而湿度对土壤POC并没有直接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短期施硫降低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后期在对硫沉降影响研究中应多加考虑温度这一重要因子的作用。
    不同镉污染土壤下水稻镉富集与转运效率
    周静,杨洋,孟桂元,马国辉,陈艳艳
    2018, 37(1):  89-94. 
    摘要 ( 483 )   PDF (469KB) ( 191 )  
    选取适合湖南种植的48个水稻品种(系)在中轻度和重度镉污染土壤上进行盆栽试验,通过分析水稻籽粒产量、各器官富集系数、转运系数及植株净化效率,探明不同镉污染土壤对水稻镉富集、转运及净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轻度和重度镉污染土壤下糙米Cd含量、籽粒产量分别为0.010~0.048 mg·kg-1、96.63~152.55 g·盆-1和0.105~0.476 mg·kg-1、101.10~165.12 g·盆-1,重度镉污染土壤明显促进糙米镉含量增加,但对籽粒产量影响不大;中轻度和重度镉污染土壤下糙米镉富集效率和产量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依据产量和糙米镉富集效率进行聚类分析,将所有品种在中轻度镉污染土壤下分为低镉低产组、低镉高产组;重度镉污染土壤分为高镉低产组、高镉高产组;两种镉污染土壤水稻各器官镉富集大小顺序均为糙米<叶<茎秆<根系,转运效率则为土-根>茎-叶>茎-糙米>根-茎,土壤镉主要转运至根部并富集于根部;水稻镉富集及转运效率受产量因素影响较小,但受土壤镉浓度影响较大;重度镉污染土壤明显增强水稻各器官镉富集和根-糙米各环节镉转运效率,较中轻度镉污染土壤增幅显著;水稻根部的净化效率远高于地上部分。
    草丘微地貌对苔草泥炭沼泽枯落物分解的影响
    刘双双,王铭,董彦民,王升忠,韩园园,曹议文,徐志伟
    2018, 37(1):  95-102. 
    摘要 ( 422 )   PDF (616KB) ( 178 )  
    苔草沼泽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广泛分布,草丘微地貌是苔草泥炭沼泽普遍存在的外貌特征,草丘和丘间环境差异可能会引起枯落物分解的异质性。为此,选择长白山区敦化东明林场典型臌囊苔草(Carex schmidtii)沼泽为研究对象,采用分解袋法对臌囊苔草枯落物在草丘及丘间位置的分解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草丘和丘间枯落物干重损失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但丘间枯落物总干重损失(40.20%±4.22%)和分解速率(0.0021±0.0001)d-1均高于草丘枯落物总干重损失(21.70%±2.25%)和分解速率(0.0012±0.0001)d-1,且丘间枯落物分解速率具有较大的波动性;草丘和丘间粗孔分解袋枯落物干重损失分别比对应位置的细孔分解袋枯落物干重损失高(1.81%±0.32%)和(2.91%±0.30%),在草丘和丘间枯落物分解速率上,微生物贡献分别是土壤动物贡献的6.37倍和5.65倍,而丘间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对枯落物分解速率的贡献分别是草丘的1.79倍和1.59倍。相关分析显示,草丘丘间枯落物干重损失与相应位置积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枯落物干重损失与草丘水位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丘间水位呈显著正相关(P<0.05)。本研究表明,在草丘微地貌格局下,不同的水热组合影响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分布及群落组成,从而对枯落物分解产生影响,而其丘间不稳定的水分环境则是影响苔草泥炭沼泽枯落物分解的关键环境因子。
    蒙新高速公路对阿拉善荒漠区有蹄类野生动物生境适宜性的影响
    李帅,张相锋,石建斌,董世魁,高晓霞
    2018, 37(1):  103-110. 
    摘要 ( 384 )   PDF (805KB) ( 76 )  
    阿拉善荒漠区是中国8个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已建成通车的蒙新高速公路横穿阿拉善荒漠,该公路为有蹄类野生动物预留了通道。客观评价所设置的野生动物通道的适宜性,对该区有蹄类野生动物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生态位理论为指导,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GIS空间数据呈现,对高速公路建设期沿线有蹄类野生动物的生境适宜性本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道适宜性指数随着公路由东到西而逐渐降低,在路段K46~K168适宜性指数变化较大,K295~K620变化次之,K641~K891变化较小,饮用水的距离、居民点的距离以及饮用水点的个数是造成变化的主要原因。距离公路不同适宜性指数有显著差异,除去公路要素对于适宜性的影响外,其他要素及其叠加作用对适宜性指数的影响不显著。
    贺兰山高山麝冬春季的食性
    徐嘉,暴旭,刘振生,高惠,赵唱,孙玉姣,王继飞,滕丽微
    2018, 37(1):  111-118. 
    摘要 ( 334 )   PDF (690KB) ( 82 )  
    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贺兰山高山麝冬春季的食性进行了研究。采集高山麝活动区域内粪样和植物样本,采用频率转换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高山麝冬春季的食性组成及比例。结果表明:高山麝冬季共取食植物19科30种(属),其中蔷薇科(17.16%)、忍冬科(16.64%)、豆科(15.64%)和莎草科(10.93%)组成了高山麝冬季的主要食物;春季共取食植物20科31种(属),其中蔷薇科(27.37%)、杨柳科(13.28%)和豆科(12.84%)为主要食物;秦氏黄芪(Astragalus chingianus)为冬春季共同的主要食物,分别占冬春季食物的11.33%和11.04%;此外,高山麝也取食乔木类植物,取食量从冬季的9.53%上升至春季的18.67%;根据高山麝粪样镜检结果,计算其取食植物的Shannon指数、均匀度指数、生态位宽度指数,分析高山麝食物组成及其多样性,结果显示,3种指数冬季均高于春季。
    四种藜科植物多型性种子形态及萌发率对绵羊瘤胃消化的响应
    王树林,吴飞,陈乙实,景鹏成,鲁为华,孙海荣,李娜娜,靳省飞
    2018, 37(1):  119-127. 
    摘要 ( 325 )   PDF (1253KB) ( 71 )  
    藜科植物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 L.)、盐生草(Halogeton glomeratus C. A. Mey.)、野榆钱菠菜(Atriplex aucheriMoq.)和紫翅猪毛菜(Salsola affinisC. A. Mey.)都具有种子多型性现象,每种植物均可产生2种不同类型的种子。以这8种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瘤胃瘘管尼龙袋法,对瘤胃消化前后种子的长、宽、厚、千粒重和萌发率进行测定,研究了4种藜科植物的多型性种子对绵羊瘤胃消化的反应,并探讨了藜科植物种子多型性结实策略的意义。结果表明: 种子经绵羊瘤胃消化后,种子颜色变暗,附属结构(苞片、种毛和种翅)被消化,暴露出内部的环形胚;随消化时间的延长,种子的长、宽、厚和千粒重形态学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它们与消化时间之间分别具有形如Y=1.00+7.92e-0.04X(R2=0.92,P<0.0001)、Y=1.28+4.63e-0.11X(R2=0.91,P<0.0001)、Y=0.70+1.36e-0.09X(R2=0.92,P<0.0001)和Y=1.48+9.57e-0.20X (R2=0.36, P<0.0001)的函数关系;绵羊瘤胃消化能打破藜科种子的休眠特性,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P<0.05),除野榆钱菠菜的小苞片种子随瘤胃消化时间的延长萌发率逐渐增加外,其余种子的萌发率均随瘤胃消化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且经瘤胃消化24 h后,8种种子的萌发率均>40%,较消化前显著提高(P<0.05),表明这8种种子均能通过绵羊进行消化道传播。同一种植物不同类型的种子对绵羊瘤胃消化的反应具有趋同性。4种藜科植物不仅能通过“两头下注”的繁殖策略适应严酷的荒漠环境,还能通过放牧绵羊进行种子的消化道传播,增加了种群扩散的途径,这是植物适应荒漠多变环境的一种生存方式。
    若尔盖高寒草甸退化对表栖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龙伟,高艳美,吴鹏飞
    2018, 37(1):  128-138. 
    摘要 ( 401 )   PDF (895KB) ( 94 )  
    为了查明高寒草甸退化对表栖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于2014年5月、7月和9月利用陷阱法对若尔盖县境内的沼泽草甸、草原草甸、中度退化草甸和重度退化草甸4种生境的表栖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获得表栖节肢动物8364只,隶属于4纲17目123类(科或属)。优势类群为长跳属(Entomobrya)和球圆跳属(Sphaeridia),其中长跳属仅出现在草原草甸。重度退化草甸表栖节肢动物各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低于其他生境,表明高寒草甸退化对表栖节肢动物群落组成有明显影响。此外,沼泽草甸表栖节肢动物9月的个体数量和丰富度指数高于5月和7月,其他生境均以7月较高,5月和9月较低;中度退化草甸和重度退化草甸的Shannon指数在不同月份间差异显著,Simpson指数仅在重度退化草甸有显著月份差异。不同生境间的月份差异表明,高寒草甸退化还可以影响表栖节肢动物的季节动态。回归分析表明,植物及土壤环境因子对表栖节肢动物群落的个体数量和多样性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寒草甸退化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群落及土壤环境等因子影响表栖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
    秸秆还田对黑土区西部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刘鹏飞,红梅,常菲,高海燕,李志新,马玺
    2018, 37(1):  139-146. 
    摘要 ( 399 )   PDF (638KB) ( 230 )  
    为了解秸秆还田对黑土区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于2016年6—9月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调查了玉米秸秆按产量还田0(CK)、4500(JG1)、9000(JG2)、13500 (JG3)和18000 kg·hm-2 (JG4) 5个水平对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影响。结果表明:从试验样地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3350657只,隶属于53个类群;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F=12.040,P<0.05),秸秆还田提高了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类群数,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JG4处理下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最高(933030只·m-2),类群数最多(34);月份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影响明显,密度和类群数均在7月最多;JG4处理下中小型土壤动物丰富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最高,分别为0.98和0.34;CK处理下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分别为1.72和1.73。相关分析表明: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和优势度指数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丰富度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土壤pH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及其与生境结构的关系
    杨永霞,白皓天,傅伟,彭明春,赵子蛟,吴太平,冉秋月,吴兆录
    2018, 37(1):  147-156. 
    摘要 ( 513 )   PDF (1871KB) ( 216 )  
    2015—2016年4个季节,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结合调查鸟类并基于遥感信息分析生境结构,研究了大山包自然保护区9个1 km2样点鸟类多样性及其与生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山包共有鸟类16目41科127种,包含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4种;雀形目、雁形目、鸻形目鸟类为主,共27科80种,数量最多的是斑头雁(Anser indicus)、小云雀(Alauda gulgula)、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共占总数量的50.09%;种类以留鸟(占49.61%)和鸣禽(51.97%)为主,数量以冬候鸟(58.13%)和水鸟(60.28%)为主;40.94%的种类和60.28%的数量均偏好水域湿地生境类型;Pearson相关系数表明,水域面积占比与冬季和春季鸟类数量显著相关(P<0.05),森林灌丛面积占比与夏季和秋季鸟类种类显著相关(P<0.05);大山包是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和越冬地,其生境结构对鸟类种类和数量有巨大影响;营建水域、森林-灌丛、沼泽湿地等多种生境类型及其空间组合,是保护大山包鸟类多样性的重要途径。
    燕山-太行山区黑带食蚜蝇(双翅目:食蚜蝇科)谱系地理学分析
    白茜茜,潘昭,任国栋
    2018, 37(1):  157-163. 
    摘要 ( 431 )   PDF (1172KB) ( 203 )  
    为了解燕山-太行山区黑带食蚜蝇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及其谱系地理格局,对河北、内蒙古、山西、河南等地样本的线粒体DNA-COI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成功得到36条黑带食蚜蝇COI基因序列,其片段长度为658 bp,平均A+T含量(69.9%)明显高于C+G含量(30.1%),没有插入和缺失现象。对这些COI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雾灵山种群具有较高的种群遗传多样性。AMOVA分析表明,黑带食蚜蝇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种群内部。Mantel检验结果显示,各种群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相关性不显著(P=0.639),不符合地理隔离模型的推断。使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河北承德雾灵山种群中的单倍型Hap3独立为一支;对各种群的分歧时间进行估计,发现其分歧时间大约在0.02~0.94 Ma,处于更新世,部分种群间未发生分化。据此推测,燕山太行山区黑带食蚜蝇的分化可能是由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反复变化导致的,且雾灵山应为该地区黑带食蚜蝇在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的重要避难所之一。
    基于MaxEnt模型的镇海林蛙种群潜在地理适宜性评价
    张凯龙,杨坤,沃钰斌,童浩杰,金园庭
    2018, 37(1):  164-170. 
    摘要 ( 486 )   PDF (1711KB) ( 115 )  
    镇海林蛙(Rana zhenhaiensis)为新命名的中国特有种,因缺少调查研究,其种群潜在的生态地理分布并不清楚。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收集到35个镇海林蛙分布地点,引入与以上地点对应的WorldClim数据库1950—2000年的20个生物与环境变量,运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对镇海林蛙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镇海林蛙适生概率为0.5~1.0的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湖南、湖北东部、江西中部、西部以及北部、福建沿海地区、天津西部等地,并且还零散分布于四川、重庆、山东、河北、广西、广东等地,适生概率为0.09~0.5的相对适宜栖息地主要在北京、山东、河南、重庆、贵州、广西、福建、广东、辽宁南部、天津东部、河北南部、陕西南部、四川东部、湖北西部、湖南南部、江西西北部以及南部、台湾北部等地区分布。预测模型取得的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的AUC值均为0.993,表明本研究获得的预测模型准确度很高,结果可信。MaxEnt模型的Jackknife检验表明,各环境变量中对模型的贡献度有差异,最暖季度降水量(贡献率为44.6%)和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贡献率为20.4%)是影响镇海林蛙潜在分布的主要因素。
    养殖中后期高位池对虾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水体理化因子
    胡晓娟,文国樑,李卓佳,孙志伟,杨铿,张家松,韩宁,曹煜成
    2018, 37(1):  171-178. 
    摘要 ( 414 )   PDF (1076KB) ( 111 )  
    针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高位池越冬棚养殖模式,采集养殖中后期水样,分析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优势菌种类和水体理化因子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越冬棚保温效果良好,池塘水温由搭棚前最低的20.6  ℃上升并维持稳定于26.5  ℃左右,可满足对虾正常生长需求;养殖中后期水体异养细菌数量在5.10×104~2.95×105 cfu·mL-1波动,菌群结构相对稳定,优势菌数量在养殖后期略有增加;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亚硫酸杆菌(Sulfitobacter)等在养殖中后期均为优势种,搭棚后黄杆菌(Flavobacteria)、生丝微菌(Hyphomicrobium)等形成优势;亚硝氮、硝氮和水温是影响养殖中后期水体微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理化因子。研究表明,搭建越冬棚有利于保持养殖池塘水环境的相对稳定,养殖中后期水体氮素水平的控制尤为重要。因此,为促进水中有益菌的生态优势,调控水体菌群结构和生态功能,建议在养殖中后期,尤其是搭建越冬棚前后合理使用益生菌制剂,净化水质,稳定生态环境。
    不同形状人造海藻对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产卵特性的影响
    宋静静,刘莹,于超勇,刘洪军,徐智广,赵文溪,官曙光,于道德
    2018, 37(1):  179-186. 
    摘要 ( 342 )   PDF (5625KB) ( 61 )  
    以一种新兴的海洋模式生物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为研究对象,采用4种人造海藻模拟了自然海藻影响海水青鳉产卵的生态作用。结果表明:海藻对海水青鳉产卵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两两交叉放入人造海藻,海水青鳉在球状或海葵状海藻的挂卵量显著高于其他人造海藻(P<0.01);4种人造海藻同时存在时,海水青鳉几乎不在玻璃空地产卵,在球状海藻的挂卵数最高(176±47 eggs·d-1),其次为海葵状海藻(89±32 eggs·d-1),显著高于树状海藻和大叶海藻(P<0.01);球状海藻和海葵状海藻上的挂卵数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动态,最终海葵状海藻的挂卵数超过了球状海藻。由此推测,海水鱼类在产卵过程中对海藻的物理结构具有明显选择性。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中国海洋渔业资源修复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上海市河道水体拟浮丝藻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回归分析
    王梦梦,张玮,杨丽,徐肖莹,王丽卿
    2018, 37(1):  187-193. 
    摘要 ( 471 )   PDF (843KB) ( 205 )  
    拟浮丝藻是一类常见的水华蓝藻,为探究城市河道生境中该类蓝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AM)回归分析法对2013—2016年夏季上海地区36条河道的野外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拟浮丝藻生物量与水温(25~35 ℃)和pH(6.5~9.5)二者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氮、磷浓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上海市河道水体中营养盐(总氮浓度平均为2.62 mg·L-1,总磷浓度平均为0.46 mg·L-1)不是拟浮丝藻生长的限制性因素;另外,拟浮丝藻生物量与轮虫、原生动物和小型枝角类生物量总体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桡足类的生物量呈负相关;这可能与食物资源(小型可食性藻类的增加)以及不同类型的浮游动物对于丝状蓝藻的耐受性差异有关。
     
    珠江河口渔业生物稳定同位素营养级分析
    曾艳艺,赖子尼,杨婉玲,李海燕,彭松耀,李捷,戴守辉
    2018, 37(1):  194-202. 
    摘要 ( 573 )   PDF (2443KB) ( 128 )  
    于2015年8月采集珠江河口东、西口门水域39种主要渔获物(30种鱼类,5种虾类和4种贝类),分析其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δ13C、δ15N)和营养级谱。结果表明:珠江口东口门水域主要渔业生物δ13C范围为-31.92‰~-19.34‰(均值-23.65‰),δ15N值范围为9.57‰~17.14‰(均值13.48‰);西口门水域主要渔业生物δ13C范围为-26.75‰~-16.36‰(均值-21.19‰),δ15N范围为9.01‰~16.49‰(均值12.72‰),两区域生物群落δ13C和δ15N均值差异显著(δ13C: P<0.001,δ15N: P=0.036);对东、西口门两水域主要渔业生物群落营养级采用不同的基线生物计算,发现两水域生物群落营养级范围相近,范围为2.0~4.7,包括植食性、杂食性、低级肉食性、中级肉食性和高级肉食性5个类群;其中,底、顶端营养级生物种类少,而中间层次种类多;与Fishbase数据库记录比较发现,约43%的种类营养级均值位于Fishbase营养级范围内,约33%低于Fishbase低阈值,余下的23%高于Fishbase高阈值。初步建立了珠江河口主要渔业生物营养级谱,可为当地渔业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提供依据。
    闽三角城市群生态系统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
    林金煌,陈文惠,祁新华,程瑞彤,陈增文
    2018, 37(1):  203-210. 
    摘要 ( 565 )   PDF (2443KB) ( 260 )  
    生态安全是城市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之一,然而目前城市群生态安全受到巨大的威胁。本文选取2000、2005、2010和2015年Landsat TM/ETM+OLI影像,提取闽三角城市群土地覆盖/生态系统类型数据并结合社会经济要素,从生态系统的面积变动、类型转移和空间格局三方面探讨其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2000—2015年,城镇生态系统面积呈正增长态势,森林和农田生态系统呈负增长态势,灌丛、湿地、草地和其他生态系统基本保持稳定,各生态系统面积占比顺序为森林>农田>城镇>灌丛>湿地>草地>其他生态系统;2000—2005年,各生态系统类型之间相互转移强度小;2005—2010年,生态系统相互转移强度大,城镇生态系统的转入量最大,其他生态系统转出量最大;2010—2015年,生态系统相互转移强度也较大,其他生态系统的转出量最大,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入量最大;2000—2015年,森林生态系统不均匀分布于各区域,农田和城镇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中部和东部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分布与水系基本保持一致,草地、灌丛和其他生态系统分布相对零散,且其景观格局特征基本保持稳定,在斑块数量、斑块密度以及集聚化特征等方面均变化不大,但不同生态系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000—2015年,闽三角城市群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基本保持稳定,而不同生态系统呈现非均衡变化,不同时期各生态系统的转移强度有显著差异。经济与产业发展、城镇化和城市格局变化等对生态系统尤其是森林、农田和城镇生态系统的格局演变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
    榆林地区2000—2014年NDVI时空变化
    石玉琼,郑亚云,李团胜
    2018, 37(1):  211-218. 
    摘要 ( 476 )   PDF (1230KB) ( 102 )  
    为了评价退耕还林的实施效果以及榆林地区生态环境变化,利用MODIS NDVI数据,采用最大值合成法,基于GIS平台,研究榆林地区2000—2014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4年,榆林黄土丘陵沟壑地区NDVI高于风沙滩地区,前者植被覆盖好于后者;15年来,榆林植被覆盖状况总体得到改善,改善面积占90.7%,退化面积仅占1.0%,未变化面积占8.3%。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改善面积达94.2%,以中度改善为主;坡地植被改善面积达80%以上,7°~35°坡度上植被明显改善的面积达51%以上,退耕还林还草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低丘红壤区稻田实际蒸散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素
    李谦,景元书,马美娟,王晗,李根
    2018, 37(1):  219-226. 
    摘要 ( 485 )   PDF (791KB) ( 197 )  
    本研究分析了低丘红壤地区晚稻全生育期田间气象观测数据,阐明了水稻各生育期实际蒸散量特征及规律,采用通径分析方法与Beven敏感性公式对比研究了气象因子对实际蒸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育期蒸散实测值为290.6 mm,其中移栽分蘖期实测蒸散量最大,为96.9 mm,占全生育期蒸散量的33.3%;逐日蒸散整体呈现先增加后逐渐减小的趋势,高峰期出现在水稻分蘖中后期;一天中稻田蒸散逐时动态变化总体遵循“早晚低、中午高”的倒“U”单峰型变化规律,天气条件和生长期不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通径分析与敏感性分析表明,净辐射、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具有较高的总贡献系数和敏感性系数,是影响该区稻田蒸散的主要气象因素;其次为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温度3个温度因子,而风速对蒸散的影响作用较小;蒸散量变化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存在时间尺度差异,相比于逐时尺度,逐日尺度上各气象因子对实际蒸散量的影响效果更为明显。
    未来气候变化对福建省水稻产量影响的模拟
    周桐宇,江敏,孙汪亮,孙彬
    2018, 37(1):  227-236. 
    摘要 ( 440 )   PDF (22595KB) ( 234 )  
    为了科学评价未来气候变化对福建省水稻产量的影响,将福建省划分为3个稻区,选取66个样点,7个代表性品种,以及2种典型浓度路径(中端稳定路径RCP4.5和高端路径RCP8.5),利用BCC_CSM(Beijing Climate Center Climate System Model)气候模式,基于这2种典型浓度路径情景RCP(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下的气候预估结果,结合作物生长模型CERES-Rice,分雨养与灌溉两种情形,模拟分析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福建省各站点水稻生育期将明显缩短,生育期内平均温度均有所升高;不考虑CO2肥效作用时,无论早稻、后季稻、单季稻,其产量相对于基准年份均普遍减产,减产幅度不超过12%,其中雨养水稻的减产幅度略高于灌溉水稻;不同情景下水稻产量变化也有所差别,其中RCP8.5情景下水稻的减产幅度明显大于RCP4.5情景;而在考虑CO2肥效作用时,模拟结果比较乐观,各研究站点普遍表现为增产,最大增产幅度可达15.2%。
    溶解态硅酸盐对臭葱石稳定性影响
    2018, 37(1):  237-244. 
    摘要 ( 351 )   PDF (1018KB) ( 86 )  
    溶解态硅酸盐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和聚合行为影响矿物在水环境中的稳定性。研究溶解态硅酸盐在矿物表面的聚合行为及其对矿物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研究了溶解态硅酸盐在臭葱石上的吸附动力学,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表征其吸附行为,并对吸附硅的臭葱石进行了淋溶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溶解态硅酸盐与臭葱石在弱酸性环境中同时受吸附机理与受置换反应的控制;在pH 3和pH 4时,臭葱石吸附硅量较高,红外光谱显示硅在臭葱石表面形成类似于硅酸(SiO2·xH2O)的高聚物;此外,含硅臭葱石与臭葱石相比,在pH 4、pH 6和pH 8的淋溶稳定性实验中砷浸出量分别降低了68.1%、52.5%和15.5%。本研究可为有色冶炼含砷废渣的储存及进一步稳定化降低其环境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综述与专论
    高山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进展
    蔡金桓,薛立
    2018, 37(1):  245-254. 
    摘要 ( 533 )   PDF (599KB) ( 193 )  
    高山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强辐射、低温和干旱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大气CO2浓度上升和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日益明显,影响着高山植物的光合生理。本文综述了强辐射、低温和干旱等高山环境因子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大气CO2和温度上升对高山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并提出未来高山植物光合生理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开展不同地域的高山植物光合特性研究,环境因子交互作用对高山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不同植物的光合特性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差异,模拟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增高对高山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对高山植物动态的影响以及通过长期定位研究探索不同生长阶段高山树木的光合特性。
    地表流域有机碳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周苗,李思亮,丁虎,覃蔡清,岳甫均
    2018, 37(1):  255-264. 
    摘要 ( 469 )   PDF (2139KB) ( 224 )  
    地球关键带的各个界面是有机碳发生剧烈分解转化的场所,探讨关键带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归趋及其控制过程,是揭示地表流域中物质运输和能量传递规律的重要基础,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流域不同关键带有机碳的研究方法、来源、储量及其动态、周转过程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进展,以及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建议将典型关键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综合使用多种技术方法,将短期高频次观测和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相结合,在典型小流域开展多界面、多过程、多时间尺度的长期同步观测和系统研究,揭示控制关键带有机碳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因子及其作用机制。同时重视长时间尺度下有机碳循环对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及反馈机制;分析不同人为活动下,大气植物凋落物土壤河流之间的碳交换特征及流域有机碳动态变化规律;定量区分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关键带有机碳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为碳循环模型优化及气候变化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大气气溶胶中二元酸、酮酸和羰基化合物研究进展
    赵婉余,傅平青
    2018, 37(1):  265-277. 
    摘要 ( 485 )   PDF (1145KB) ( 277 )  
    论述了以低分子量二元酸(C2C12)、酮酸(ωC2ωC12和pyruvic acid)和α羰基化合物(C2C3)为代表的水溶性有机气溶胶的分布特征与季节变化,阐述二元酸及相关化合物的实验测定方法,探究了该类有机酸的光化学氧化机制、粒径分布、来源与形成转化过程、诊断比值等。基于不同城市、海洋与极地二元羧酸的实验分析及数据对比,指出陆地气溶胶主要受一次源排放影响,如化石燃料燃烧、生物质燃烧、食物烹制和塑料垃圾焚烧等,而海洋气溶胶则受陆源和海表浮游植物等释放的未饱和脂肪酸、生物挥发性有机物,以及大气长距离传输途中气溶胶光氧化过程的共同影响。此外,本文对二元酸的单体稳定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讨论,揭示了稳定碳同位素值是判断气溶胶光化学氧化过程的重要手段,同时讨论了气溶胶长距离传输与二元酸及相关化合物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潜在联系。
    方法与技术
    末次盛冰期以来陀螺果潜在地理分布格局变迁预测
    王璐,许晓岗,李垚
    2018, 37(1):  278-286. 
    摘要 ( 494 )   PDF (5208KB) ( 232 )  
    陀螺果(Melliodendron xylocarpum Handel Mazzetti)为中国特有种,观赏价值极高,了解陀螺果潜在地理分布格局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其野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ENMeval数据包优化Maxent模型参数设置;基于137条现代地理分布记录和8个生物气候变量模拟和预测陀螺果在末次盛冰期、全新世中期、现在和典型浓度目标(RCP)8.5背景下2070年的潜在分布区;利用多元相似度面和最不相似变量分析,评估气候异常程度和引起气候异常的关键因子;综合使用贡献率、重要值和Jackknife法,检验评估环境因子的重要性。结果表明:当特征组合为线性、二次型、片段化、乘积型和阈值性,调控倍频为2时,模型复杂度和过拟合程度较低,此时测试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值达到0.9853±0.0055,模拟准确度极高;陀螺果现代高度适宜区位于广西、广东和湖南交界的地区;末次盛冰期其适宜分布区面积明显缩小,中国南部的适宜区向南转移;全新世中期适宜分布区面积增加,但无明显移动;2070年低海拔地区年均温和极端最高温最异常,适宜度显著降低,生境呈破碎化趋势,高、中度适宜区残存于高海拔地区;温度因子和降雨因子共同制约着陀螺果现代潜在地理分布,但前者更有可能引起地理分布的变迁。
    基于图论的哈尼梯田区河渠网络关键节点和廊道评价
    刘歆,角媛梅,王梅,章侃丰
    2018, 37(1):  287-294. 
    摘要 ( 430 )   PDF (3743KB) ( 128 )  
    景观连接度作为测度生境景观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指标,对区域内的生物迁移扩散、干扰扩散、基因流动等生态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10年云南省元阳县的QuickBird影像,以元阳县全福庄河小流域内的河流与沟渠廊道为研究对象,借助图论的方法,分别利用节点与廊道2种不同的计算单元,计算了500、1000、2000、4000和6000 m五个距离阈值下的景观连接度与重要性指数。通过直观展示哈尼梯田景观廊道的结构,分析其连接度与廊道的重要性指数,从而进行景观格局分析与规划。结果表明:连接度能在很大程度上指示区域内廊道的重要性,反映区域内廊道的连接情况;此外,随着阈值的增大,连接度逐渐增大。对重要性指数分析表明,在河网密集的地方,连接不同区块的廊道重要性指数较高,而在河网稀疏的地方,则较长的廊道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为哈尼梯田生态保护与规划提供思路,并为景观连接度的研究提供新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