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6-06-10
    目录
    目录
    2016, 35(6):  0. 
    摘要 ( 369 )   PDF (465KB) ( 96 )  
    研究报告
    不同作业方式对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张景普1,2,3,于立忠1,3*,刘利芳1,3,张金鑫1,3,高尚林4,张文儒4,刘成宇5
    2016, 35(6):  1403-1410. 
    摘要 ( 405 )   PDF (700KB) ( 476 )  
    本文以22年生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作业方式(对照:900株·hm-2;中度间伐:750株·hm-2;强度间伐:450株·hm-2;皆伐:0株·hm-2)不同土层(表层:0~10 cm;亚表层:10~20 cm)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以及土壤养分和酶活性之间关系,揭示不同作业方式对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强度间伐显著降低表层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以及亚表层土壤的全碳、全氮、全磷含量和pH,皆伐仅降低表层土壤的全磷和亚表层土壤的全氮和全磷含量,但强度间伐与皆伐对土壤有效磷和无机氮无显著影响;(2)与对照相比,中度间伐显著提高表层土壤酚氧化酶、外切葡萄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而强度间伐显著降低表层和亚表层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皆伐显著降低表层土壤的酸性磷酸酶活性;(3)与对照相比,中度和强度间伐均显著提高土壤多种酶(酚氧化酶、外切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和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的相对活性,皆伐只显著提高酚氧化酶/全氮的活性;(4) 相关分析表明:5种酶与土壤全碳、全氮、全磷、无机氮均呈极显著相关。综上,中度间伐既有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又未显著减少土壤养分含量,为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辽东山区次生林林窗内秋季最低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祝成瑶1,3,王一3,4,李秀芬1,3*,刘江1,张金鑫2,3,王涛1,3
    2016, 35(6):  1411-1419. 
    摘要 ( 340 )   PDF (941KB) ( 341 )  
    为探讨辽东山区次生林林窗内早霜冻的变化规律,对秋季不同坡向林窗内最低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不同坡向林窗内的最低气温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9月以东北坡最高(-4.61 ℃),10月以西北坡为最高(-7.24 ℃);土壤下层5 cm深处最低温度在各坡向林窗间差异不显著(P>0.05),9月和10月的最低值分别出现在西北坡(4.87 ℃)和东南坡(2.05 ℃)林窗内。各林窗内最低气温和5 cm深处土壤最低温度的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不对称性的随时间动态变化,且高值区均出现在林窗边缘。秋季前期(9月28日之前),东北坡和西北坡林窗内的最低气温要高于东南坡,后期则以西北坡最高,东北坡最低;各坡向均第一次降低到0 ℃以下,且坡向间两两温度差值大于前期。与最低气温相比,土壤下层5 cm深处最低温度明显偏高,变化幅度也小,但其逐日变化规律与最低气温相同。由此说明,不同坡向林窗内最低温度的位置、强度随时间不同而存在差异,从而构成了区域内因低温霜冻造成的受害程度的不同,最终影响到森林的更新。
    模拟氮沉降增加对不同树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黄幸然,郭萍萍,吴旺旺,胡宝叶,易志刚
    2016, 35(6):  1420-1426. 
    摘要 ( 363 )   PDF (731KB) ( 344 )  
    土壤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分解者,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人类活动引起的氮沉降增加会直接或间接改变土壤微生物结构和功能,最终影响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于2012年5月起每月月初添加硝酸铵模拟不同梯度氮沉降(5.6、15.6、20.6 g N·m-2·a-1),2013年4月中旬(雨季)和10月中旬(旱季)运用磷脂脂肪酸(PLFAs)法研究氮沉降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荷木(Schima superba)和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4个树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氮沉降水平的增加,土壤微生物总PLFAs降低,但细菌仍然是土壤微生物的优势类群。旱季土壤微生物PLFAs高于雨季。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含水率、pH和总氮具有显著相关性。雨季土壤微生物主要受pH和含水率影响,而旱季土壤微生物主要受养分的影响。氮沉降胁迫下,固氮树种海南红豆和马占相思土壤微生物PLFAs高于其他树种。采样时间、氮水平和树种对土壤微生物(总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PLFAs有显著影响,但没有显著改变土壤F/B值。因此,在研究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时,需综合考虑氮沉降时间效应、氮沉降水平和不同树种的影响,以便更好地为环境保护以及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科学依据。
     
    模拟增温和氮素添加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
    武倩,韩国栋*,王忠武,潘占磊,刘芳,王瑞珍,张睿洋,秦洁,李江文
    2016, 35(6):  1427-1434. 
    摘要 ( 656 )   PDF (1088KB) ( 289 )  
    气候变暖和大气氮沉降是全球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在草地生态系统中,气温升高和大气氮沉降都会改变草地固碳(C)状况,然而温度增加和大气氮沉降是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碳交换目前还不明确。本研究旨在研究增温和氮素添加对荒漠草原碳交换的影响。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上采用2×2因素完全随机区组的裂区设计,使用红外辐射器来模拟气候变暖并且使用添加氮肥的方法来模拟大气氮沉降,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测定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E)、生态系统呼吸(ER)和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分析了2013和2014年影响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C交换的因素,结果如下:(1)增温使土壤温度显著增加了0.70 ℃(P<0.001),土壤湿度显著增加了7.58%(P<0.001)。(2)增温、氮素添加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增加了GEP和ER(P<0.05),而对于NEE没有显著影响(P>0.05)。(3)2013年GEP在8月初达到峰值,ER在8月末9月初达到峰值,NEE随着GEP和ER的变化而波动;2014年GEP、ER和NEE均在8月末9月初达到峰值。(4)ER和GEP随着大气温度升高和降水增加而增大,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也是影响生态系统C交换的重要因素。
    长期施肥对东北黑土不同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
    苑亚茹1,2,李禄军2,李娜2,尤孟阳2,韩晓增2*
    2016, 35(6):  1435-1439. 
    摘要 ( 561 )   PDF (588KB) ( 259 )  
    试验采用团聚体分组和闭蓄态微团聚体分离技术,将土壤有机碳分为总粗颗粒有机质(活性碳库)、总细颗粒有机质(慢性碳库)和总粉粘粒(惰性碳库)等组分,研究长期施肥对东北黑土不同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施肥相比,19年连续单独施用化肥没有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总体的团聚化效果;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则显著提高了土壤团聚化程度,增加了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增幅分别为36%和18%。粉粘粒结合有机碳占土壤总有机碳的50%~70%,其作为惰性碳库是黑土有机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无肥相比,单施化肥没有影响不同活性有机碳库含量及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有机无机配施没有改变土壤中粉粘粒结合有机碳含量,但显著提高了总粗颗粒有机质和总细颗粒有机质中有机碳含量,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有机无机配施土壤中活性有机碳的增加,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农田黑土生产力,另一方面又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同时,尽量减少CO2排放,确定适宜的有机肥施用量,是解决黑土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途径。
    养分添加对三江平原沼泽化草甸植物群落组成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陈慧敏1,4,石福习1,杨桂生3,张新厚1,毛瑢1,2*
    2016, 35(6):  1440-1446. 
    摘要 ( 304 )   PDF (522KB) ( 304 )  
    三江平原是人类农业开垦活动最为强烈的区域之一,农业施肥已经显著增加了该地区自然沼泽湿地氮和磷的输入量,这将会深刻影响到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通过3年的氮和磷添加试验,研究了养分富集对三江平原沼泽化草甸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氮添加(N,6 g N·m-2·a-1)显著增加了禾本科植物的优势度,降低莎草科植物的优势度,导致物种多样性下降,但提高了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而磷添加(P,1.2 g P·m-2·a-1)降低了禾本科植物的优势度,增加了莎草科植物的优势度,但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均没有造成显著的影响;氮、磷同时添加(N+P)虽然对植物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没有产生显著的交互作用,但增强了小叶章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降低了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提高了植物地上生物量。本研究表明,在三江平原沼泽化草甸中,养分富集将显著改变植物群落组成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而且氮素和磷素富集影响并不一致。
    秸秆集中深还田对设施连作土壤微生物区系和甜瓜根系生长的影响
    高青海*,贾双双,郭远远
    2016, 35(6):  1447-1452. 
    摘要 ( 347 )   PDF (528KB) ( 265 )  
    为解决设施土壤的连作障碍,以开沟起垄的方式,研究不同秸秆深还田对连作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及甜瓜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深还田2年后可以改善连作土壤的酸碱度,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其中玉米秸秆还田有机质含量可达17.08 g·kg-1,比对照处理提高12.8%;同时还明显提高了土壤中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等活性,加快了设施土壤中矿质元素的释放,土壤中速效钾、速效磷含量也有所增加,而碱解氮含量则有所降低。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丰富了连作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尤其是玉米秸秆还田处理的连作土壤微生物数量最多,比对照增加了30.1%,连作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但连作土壤中的真菌数量降低。秸秆深还田显著提高了甜瓜根系鲜重和根系活力,其中玉米秸秆还田的根系鲜重和根系活力分别为8.3 g·plant-1和70.4 μg·g-1 FW;总之,设施连作土壤秸秆开沟起垄深还田显著改良了设施土壤,促进甜瓜根系生长,其中玉米秸秆还田效果较好,其次是花生秸秆。
    基于多变量经验态式分解的喀斯特洼地土壤碳氮多尺度特征
    吴敏1,2,3,叶莹莹1,2,3,肖霜霜1,2,3,张伟1,2,王克林1,2*,陈洪松1,2
    2016, 35(6):  1453-1459. 
    摘要 ( 291 )   PDF (903KB) ( 198 )  
    利用样线法采集喀斯特典型峰丛洼地单元内土壤样品(50个),采用多变量经验态式分解方法,分析喀斯特典型峰丛洼地单元内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的多尺度特征,探讨了SOC和TN多尺度特征的大小、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SOC和TN分别与环境因子存在4和5个特征尺度。其中SOC主导尺度为68.6与140.9 m,TN主导尺度为72.3与141.1 m,两者主导尺度范围相似,在主导尺度内预测土壤碳、氮含量的决定系数也最高。裸岩率在各特征尺度下始终是土壤C、N空间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其他环境因子对土壤C、N空间分布的影响在各特征尺度间存在差异,表现为在较小的尺度上(141.0 m)主要受地形湿度指数和土壤水分的影响,在中等尺度内(229.2 m)主要受pH的影响,在较大的尺度内(362.9 m)主要受海拔与坡度的影响。以上研究表明,通过对土壤C、N进行尺度分解,有助于深入认识其空间分布主导尺度的来源以及各尺度内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对喀斯特地区适应性景观格局设计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环境因子对洞庭湖流域三种树木蒸腾的影响
    刘娜1,关华德1,2,罗紫东1,张赐成1,章新平1*,王婷1
    2016, 35(6):  1460-1466. 
    摘要 ( 458 )   PDF (628KB) ( 348 )  
    蒸腾是植物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本文基于改进的Jarvis-Stewart模型研究洞庭湖流域3个树种(桂花树(Osmanthus fragrans)、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和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的蒸腾对环境因子(太阳辐射、饱和水汽压差(VPD)和土壤水势)的响应,比较不同环境因子对3种树蒸腾的影响并讨论VPD对植物蒸腾的双重影响。结果表明:(1)桂花树和枫香的蒸腾对太阳辐射的反应比樟树迅速,樟树的蒸腾对VPD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桂花树和枫香,樟树和枫香对水势的响应比桂花树更敏感,说明植物蒸腾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有树种之差。(2)从生长季的平均值来看,2013年影响植物蒸腾的主导因子是水分条件,2014和2015年是VPD,说明决定植物蒸腾的主要是不同年份间的水文气象条件差异,与树种无关。(3)VPD对植物蒸腾既有促进作用又有限制作用。2013年(夏季干旱)VPD对植物蒸腾的双重影响非常明显,随着VPD值增加,VPD对蒸腾的促进作用增强;增加到一定值,VPD对蒸腾的限制作用随之增大。2014和2015年(降水多),VPD值比较小,VPD对植物蒸腾主要是促进作用。
    檫木叶片性状沿海拔梯度的响应特征
    蒋艾平,姜景民,刘军*
    2016, 35(6):  1467-1474. 
    摘要 ( 348 )   PDF (682KB) ( 261 )  
    植物叶片性状是植物与环境长期互作的结果,对环境变化具有敏锐的捕捉力,而且植物叶片性状影响植物的“投资收益”关系。本文以天目山不同海拔的檫木叶片为材料,分析檫木叶面积、叶长宽比、叶片干重和比叶面积等叶片形态性状以及叶绿素含量和叶氮含量(Narea)等叶片生理性状对海拔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海拔亚群体间叶面积具有显著差异,比叶面积、叶长宽比和叶片干重存在极显著差异;叶长宽比和叶片干重在亚群体内的变异系数小于叶面积和比叶面积,说明檫木叶片形态性状在亚群体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异。比叶面积与叶面积和叶长宽比具有显著正相关,与叶片干重呈显著负相关;叶绿素含量与Narea呈显著正相关;通过檫木叶片性状与温度的线性回归表明,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Narea随着温度下降而下降,与之相反,叶片干重和叶长宽比则逐渐增加。
    北京松山不同龄级天然油松林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其影响因子
    高杰,郭子健,刘艳红*
    2016, 35(6):  1475-1480. 
    摘要 ( 355 )   PDF (584KB) ( 374 )  
    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拥有华北地区唯一的天然油松林,通过对松山8块不同林龄天然油松林样地生物量分配格局进行调查,利用RDA分析和方差分解的方法探究环境因子对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影响,研究发现:(1)乔木层生物量随着林龄增大而增加,40、55、70、95年生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116.96、132.31、144.86、170.82 t·hm-2,各器官(根、叶、干材、枝条)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大也呈现增长趋势,但各器官的生物量分配比在各个林龄无明显差异(P>0.05);(2)林龄与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之间两两呈显著线性正相关。(3)环境因子前两个主成分对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生物量分配格局方差解释程度分别为:96.79%、46.04%、86.80%。在乔木层、草本层生物量分配格局的方差解释上,土壤因子模型的独立作用要远大于地形模型,在灌木层生物量分配格局的方差解释上,地形因子模型的独立作用要远大于土壤因子模型。
     
    桂南马尾松人工林不同年龄阶段群落动态与稳定性
    潘登,张合平*,潘高
    2016, 35(6):  1481-1490. 
    摘要 ( 326 )   PDF (976KB) ( 358 )  
    本研究采取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广西南宁老虎岭以10、18、22、28和50 a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为研究对象,对演替进程中群落结构、更新潜力、物种多样性、Godron指数等进行调查,探明马尾松林演替过程中群落动态及稳定性变化。结果表明:(1)随演替进程,常绿树种增多,落叶树种减少,群落的更新潜力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马尾松的径级结构呈单峰型,由于缺乏更新幼苗,呈现衰退趋势,椆木(Lithocarpus glaber)的径级结构为L型或逆J型,更新充足。(2)随演替进程,物种丰富度呈下降趋势,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整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Gordon指数随演替进程逐渐升高,其与多样性指数呈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物种多样性水平不能完全代表群落稳定状况。
    深圳湾红树林结构调控及自然恢复状况
    胡涛1,丑庆川1,何诗雨1,徐华林2,史秀华3*
    2016, 35(6):  1491-1496. 
    摘要 ( 459 )   PDF (694KB) ( 351 )  
    以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选取红树林试验地,于2014年5月对试验地引入的红树物种——海桑和无瓣海桑进行人工间伐调控;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每月对间伐后红树植物的自然恢复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试验地内共有红树4科4属5种,分别为秋茄、桐花树、海桑、白骨壤和无瓣海桑,重要值分别为36.72、32.51、20.96、5.28和4.53,调控后试验地乡土红树在自然恢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海桑比乡土红树有较快的生长速度,会逐渐与乡土物种形成较强的竞争,为保证试验地乡土红树的竞争力,需对海桑进行多次人工调控;试验地内的物种丰富度较高,但各树种个体数量分布不均匀,建议进行乡土红树的人工补植,增加各树种在试验地内的数量,提高红树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祁连山北坡霸王花大小-数量权衡关系的坡向差异
    韩玲,赵成章*,徐婷,段贝贝,郑慧玲,冯威
    2016, 35(6):  1497-1503. 
    摘要 ( 486 )   PDF (681KB) ( 206 )  
    权衡关系是植物生活史对策理论的基础,花大小-数量的权衡关系对理解花构件的资源分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GIS与实验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祁连山北坡荒漠草原不同坡向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花大小数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坡向由北坡向东坡、西坡、南坡转变,草地植物群落的高度、密度、地上生物量、土壤含水量以及霸王的花大小、分枝数和枝干重呈逐渐减小趋势,霸王的花数量和繁殖分配逐渐增大;北坡和南坡霸王的花大小和花数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异速斜率显著小于-1,东坡和西坡霸王的花大小和花数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异速斜率接近于-1。不同坡向霸王在花大小与花数量间“此消彼长”的资源分配权衡关系,反映了植物优化生境适应性的种群繁殖策略。
     
    种间竞争对入侵植物和本地植物生长的影响
    周雨露,李凌云,高俊琴*,丁艳
    2016, 35(6):  1504-1510. 
    摘要 ( 689 )   PDF (691KB) ( 422 )  
    为了探讨入侵植物与本地同属和异属植物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和本地植物莲子草(A. sessilis)、蟛蜞菊(W. chinensis)为试验材料开展了温室控制实验。实验设置了单种种植和混种种植两种方式,测定了每种植物生物量及其他生长指标,并分析了种间关系。结果表明:(1)对入侵植物而言,同属和异属种间竞争均增加了喜旱莲子草的生物量、根冠比和分节数,而降低了三裂叶蟛蜞菊的株高和分节数;(2)对本地植物而言,同属种间竞争降低了莲子草的株高和蟛蜞菊的分节数,异属种间竞争增加了莲子草的生物量、株高和分枝数,而降低了蟛蜞菊的总生物量和株高;(3)同属种间竞争对入侵种喜旱莲子草具有促进作用,异属种间竞争对本地种莲子草也具有促进作用,同属和异属种间竞争对其他两个物种的影响不大。未来应加强野外原位下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研究,为入侵植物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繁殖体压力对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定殖和种群维持的影响
    邓贞贞1,2,赵相健1,赵彩云1,李俊生1*
    2016, 35(6):  1511-1515. 
    摘要 ( 472 )   PDF (536KB) ( 494 )  
    从北京门头沟收集入侵植物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的种子,在北京顺义区休耕地上进行为期2年的田间实验。通过引入不同数量的豚草种子:5、10、20和40粒·m-2,研究不同繁殖体压力对入侵初期豚草出苗、定殖和种群维持的影响。结果表明:繁殖体压力大小对豚草成功定殖样方比例有显著影响,其中繁殖体压力达到20粒·m-2后所有样方均成功定殖且第二年种群继续扩大;种子引入第二年样方内豚草幼苗数和定殖植株数均显著高于第一年(P<0.05);第一年有1~3株豚草成功定殖的样方即可基本满足第二年豚草种群的维持,第二年成功出苗5~237株,定殖4~97株。以上结果表明,小批量豚草种子的传入即具有较大的入侵风险,且传入种子数量越多,风险越大;豚草在只有少数几株成功定殖的情况下就有极大可能产生足够多的种子以满足种群的维持和扩张。因此,在豚草的防控工作中,应加强对豚草种子的检疫,并且重视豚草新分布区零星植株的及时清除。
    沁河流域水化学组成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特征
    秦勇1,张东1,2*,赵志琦2
    2016, 35(6):  1516-1524. 
    摘要 ( 312 )   PDF (1442KB) ( 446 )  
    选择我国北方小流域(沁河)作为研究对象,分丰水期(8月)和平水期(12月)采集干流和支流河水样品,结合野外现场测试和室内分析等方法,辨析河水化学组成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特征,阐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对河水溶解组分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 沁河流域河水丰水期和平水期阳离子主要以Ca2+和Mg2+为主,丰水期当量浓度占比均值分别为45%和41%,平水期分别为43%和41%。阴离子主要以HCO3-和SO42-为主,丰水期当量浓度占比均值分别为46%和39%,平水期分别为55%和27%。水化学类型表现为HCO3--SO42--Ca2+-Mg2+。(2) 丰水期河水δD和δ18O均值分别为-65.4‰和-8.76‰,平水期河水δD和δ18O均值分别为-64.6‰和-8.68‰,大气降水是沁河河水主要补给来源,部分水体由于蒸发作用表现为富集氢氧同位素。(3) 丰水期和平水期河水\[SO42-\]/\[HCO3-\]当量浓度比值均值分别为0.96和0.54,\[Ca2++Mg2+\]/\[HCO3-\]当量浓度比值均值分别为1.88和1.78,硫酸参与碳酸盐矿物化学风化过程,硫酸的来源包括酸雨和硫化物矿物氧化等。(4) 沁河流域下游河水NO3-和THg含量逐渐升高,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主要来源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农业活动等。
    不同形态硫对木榄吸收土壤汞的影响
    袁俊,张玲,靳明华,丁振华*
    2016, 35(6):  1525-1530. 
    摘要 ( 312 )   PDF (457KB) ( 324 )  
    硫在汞(Hg)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不同价态硫(S、Na2SO4、Na2S)对红树植物吸收Hg的影响,本文以红树植物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 (L.) Lamk)为研究对象,在受汞污染土壤中添加不同价态(S、Na2SO4、Na2S)和浓度(0、0.1%、1%)的硫,通过土培实验,研究木榄各器官中总Hg和MeHg的富集特征以及硫对植物吸收汞和甲基汞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不同价态的硫及其化合物能够提高木榄茎对Hg的吸收,但对根和叶吸收Hg的影响比较复杂且无规律性。硫形态对木榄吸收MeHg的影响主要在于根部,施硫能提高根中MeHg的含量。在根部中,硫含量与Hg、MeHg存在极显著性的正相关性(P<0.01),而硫含量与地上部分茎叶中的汞含量相关性并不显著(P>0.05)。
    西宁市城市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环境风险
    杨蕊,李小平*,王继文,许强,杨涛
    2016, 35(6):  1531-1538. 
    摘要 ( 380 )   PDF (799KB) ( 282 )  
    依据随机布点采样方式收集了西宁市城西、城中、城东、城北4个区域155个土壤样品,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对土壤样品中As、Cr、Co、Cu、Pb、Sr、Zn 7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潜在生态风险和人群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西宁市城市土壤重金属元素除了As和Zn外,其余5种元素均超出土壤背景值。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来看,西宁市城市土壤重金属具有中等生态风险,7种重金属平均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大小顺序为:Cr>As>Pb>>Co>Cu>Sr>Zn。4个区域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城北区(39.7)>城中区(33.3)>城东区(31.5)>城西区(30.6)。从健康风险来看,手口接触仍是造成人群健康风险的主要途径,重金属儿童非致癌暴露风险均大于成人,儿童非致癌风险为城北>城中>城东>城西区。重金属Cr的非致癌风险最大,特别是城北区和城东区重金属Cr对儿童多途径暴露的非致癌风险已超过安全阈值1。4个区域重金属致癌暴露风险为城北>城东>城中>城西区,且Cr在城北区致癌风险指数介于10-6~10-4,会对人体产生致癌风险,应加以特别重视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高环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
    高野萌1,杨雪莲1*,李凤梅2,王卅3,滕菲1,王武1,沈元昱1
    2016, 35(6):  1539-1546. 
    摘要 ( 492 )   PDF (1075KB) ( 238 )  
    通过富集培养及平板升华法从本溪钢铁公司周边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中分离出7株PAHs降解菌。以芘和苯并\[a\]芘为底物进行摇瓶降解实验,结果表明:G1、G2和G3菌株对高环PAHs芘和苯并\[a\]芘均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进一步研究此3株菌及混合菌对原状污染土壤中PAHs的降解能力,发现80 d时对总PAHs的降解顺序依次为:混合菌>G2>G1>G3,其中混合菌对PAHs降解率较单菌分别提高了9.17%、11.49%和16.11%;4个处理对4~6环PAHs的降解率较对照组相比提高的倍数随着环数增加而增大;总PAHs的降解率与脱氢酶的活性呈正相关。电场影响G1、G2和G3菌株对PAHs降解,在1.0 V·cm-1电场条件下,4环、5环及6环PAHs降解率较单纯微生物修复提高12.13%、13.35%和14.52%,说明3株菌具有较强的电场适应能力,可在高环PAHs污染土壤的电动微生物修复中应用。形态学观察及16S rRNA序列比对分析表明,G1、G2、G3菌株分别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sp.)、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 sp.)和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sp.)。
    PAHs污染土壤的物理强化修复过程中土壤细菌的响应
    宋宇1,王健2,3,苏振成2*,张惠文2
    2016, 35(6):  1547-1552. 
    摘要 ( 369 )   PDF (668KB) ( 229 )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方法,研究了切换电场对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进行物理强化修复时土壤中细菌群落的响应。结果表明:施加切换电场有利于土壤PAHs的降解,电极周围的土壤中PAHs的降解率均在50%以上,且电场中心的效果更好。修复过程中土壤中细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和多样性指数在电极附近和电极中心土壤之间差异不明显,与对照亦没有显著差异;但细菌种群结构在电极附近和电极中心土壤之间却有明显差异,与对照之间差异尤为显著。施加电场后土壤细菌种群结构的改变可能是这一过程的微生物学机制之一。
    秦岭周至自然保护区斑羚夏冬季生境选择利用
    边坤1,王开锋1*,刘楚光1,司开创2,朱代博2,王志军2
    2016, 35(6):  1553-1560. 
    摘要 ( 385 )   PDF (499KB) ( 193 )  
    2014年2月、2014年12月—2015年1月和2015年6—7月,在陕西省周至自然保护区,采用样带法对斑羚冬季和夏季生境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斑羚夏季对14种生境因子有选择性,而在冬季斑羚对16种生境因子有选择性。夏冬季斑羚对植被类型、坡位、海拔、坡度、郁闭度、乔木大小、乔木距离、灌木密度、灌木距离、灌木盖度、草本盖度、草本种类、距隐蔽物距离和距人为干扰距离的选择存在显著差异。逻辑斯蒂回归分析表明,坡向、坡位、乔木大小、乔木距离、灌木大小、隐蔽级、距隐蔽物距离、距人为干扰距离是斑羚夏季生境选择的主导因子。坡向、坡位、郁闭度、乔木距离、灌木大小、灌木距离、草本种类、隐蔽级、距水源距离是斑羚冬季生境选择的主导因子。
    华南地区外来鱼类革胡子鲶的年龄与生长
    朱赟杰1,2,顾党恩1,韦慧1,牟希东1,罗渡1,徐猛1,罗建仁1,胡隐昌1*
    2016, 35(6):  1561-1568. 
    摘要 ( 426 )   PDF (1465KB) ( 372 )  
    以2011年8月—2015年6月在华南地区主要水系采集的223尾革胡子鲶(Clarias gariepinus)为研究对象,以矢耳石磨片为主要年龄鉴定材料,对华南地区革胡子鲶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集样本由1~3龄3个龄组组成,以1龄鱼为主,占样本总量的60.19%;雌、雄鱼体长与体重关系式分别为:W=5.763×10-5L2.737(n=87,R2=0.989)、W=9.239×10-5L2.631(n=122,R2=0.942),均为等速生长类型。选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描述其生长,雌、雄鱼体长生长方程分别为:Lt=455.566(1-1877.112e-8.036t)、Lt=475.187(1-1.48e-0.908t)。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Wt=1089.19(1-1877.112e-8.036t)2.737、Wt=1019.66(1-1.48e-0.908t)2.631。雌、雄鱼生长拐点年龄分别为1.07和1.64龄,拐点年龄处雌、雄鱼的体长分别为297.75和316.79 mm,体重分别为340.08和350.88 g;革胡子鲶野生种群的生长速度随着年龄增长而逐年降低,且性成熟年龄较低的个体生长速度大于性成熟年龄较高的个体,种群年龄结构简单,生产量大,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
     
    洱海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周兴安1,乔永民1,2,王赛1,杨扬1,2*,刘西西1
    2016, 35(6):  1569-1577. 
    摘要 ( 532 )   PDF (820KB) ( 339 )  
    于2014年7月—2015年9月对洱海鱼类群落及环境因子进行调查,研究了洱海环境因子对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集到鱼类24种,其中,外来种居多,有19种,土著种仅5种;种类隶属6目11科21属,鲤科13种,占种类数54.2%,鰕虎鱼科2种,占种类数8.3%,其他9科各1种;鱼类水体空间类型分为敞水区和沿岸带两种类型,鱼类密度、生物量在敞水区均高于沿岸带,时间分布表现为5和7月高,1和9月低,鱼类群落结构呈现小型化和单一化现象;相对重要性指数(IRI)显示优势种为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FK(W*8/9。1〗〖PS5号F体.eps,BP#〗〖FK)〗 (Hemiculter leuciscu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全年3个多样性指数均偏低,均匀度指数和Shannon指数与鱼类密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分布一致;鱼类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时间分布差异均不显著(P>0.05);水深、溶解氧和营养状况是影响鱼类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日本沼虾可通过同种个体释放的报警信息感知捕食压力
    卜荣平,蒋妮,谢海,武正军*
    2016, 35(6):  1578-1582. 
    摘要 ( 388 )   PDF (503KB) ( 221 )  
    许多水生动物在遭受被捕食的压力时,会释放报警信息,传送警示,其同种个体通过感知报警信息,可对捕食者作出恰当的反捕食反应。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是目前淡水养殖业中重要的养殖对象和最有发展前途的品种之一,能否有效识别外来捕食者,对其生存尤为重要。为探究日本沼虾对同种个体释放的报警信息的识别能力,本实验以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为捕食者,研究日本沼虾对同种个体视觉识别克氏原螯虾后释放的报警信息的识别情况。结果表明:实验组日本沼虾的躲避数量(3.20±0.94只,n=80)显著高于对照组( 2.81±0.80只,n=80)(重复测量方差分析,F1,156=7.753,P=0.006);初反应阶段实验组日本沼虾跨越中线的次数(28.90±21.19,n=40)显著低于对照组(69.08±21.58,n=40)(非参数检验,Z=-5.498, P<0.01)、终反应阶段实验组跨越中线次数(19.93±12.44,n=40)也同样显著低于对照组(36.33±21.17,n=40)(配对检验,t39=6.618, P<0.01);日本沼虾可通过同种个体释放的报警信息感知捕食压力,并采取提高遮蔽物的使用率、降低活动水平等反捕食反应;日本沼虾对报警信息的识别将能提高其对危险的警惕性,从而提高生存率。
     
    基于固定流速法的鳙(Aristichthys nobilis)幼鱼游泳能力
    侯轶群1,Lynda Newbold2,蔡露1,王翔1,3,胡望斌1,乔晔1*
    2016, 35(6):  1583-1588. 
    摘要 ( 377 )   PDF (779KB) ( 223 )  
    鳙(Aristichthys nobilis)是中国重要的经济鱼类,持续游泳速度和耐久游泳速度是鱼类重要的游泳能力参数。本文利用开敞式平坡水槽,采用固定流速法,测试了118尾鳙幼鱼的持续游动时间,研究鳙的基础游泳能力。结果表明:全长为12.5~17.5、17.5~22.5和22.5~27.5 cm的3组鱼的持续游泳速度分别为13.7~39.8、46.1~78.0和60.3~75.7 cm·s-1,耐久游泳速度分别为29.9~60.0、65.3~120.2和59.2~122.9 cm·s-1,且98%以上的测试鱼类持续游动时间分布在0~10 min和>200 min的范围内;在18~26.3 ℃的范围内,温度对鳙幼鱼的持续游泳速度和耐久游泳速度均有显著性影响,相对持续速度Us(TL·s-1, TL为鱼全长)随温度T升高呈线性增大的趋势,拟合方程为Us=0.19T-1.57(n=27,R2=0.48,P<0.001);相对耐久速度Up随温度T升高也呈线性增大的趋势,Up=0.20T-0.63(n=83,R2=0.22,P<0.001);鳙幼鱼的持续游动时间呈明显的两极化分布,因此在其临界游泳速度测试中应选用>10 min的时间步长和适宜的流速步长,鳙幼鱼发生极限疲劳的前一个水流速度可用于评估其持续游泳速度;温度变化会显著影响鱼类的持续游泳速度和耐久游泳速度,在适温范围内,鳙幼鱼的持续游泳速度、耐久游泳速度和临界游泳速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同。
    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及其共存对水质的影响
    李萍,张修峰*,莫树青
    2016, 35(6):  1589-1594. 
    摘要 ( 423 )   PDF (591KB) ( 257 )  
    滤食性贝类与沉水植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但两者共存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尚不明确。本文以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及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为对象,通过构建中型水生态系统(对照组、蚌处理组、草处理组、蚌草共存组),研究了背角无齿蚌、苦草及其共存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背角无齿蚌可显著降低浮游藻类生物量(Chl-a, P<0.05);苦草显著降低了总氮(TN)、硝态氮(NO3--N)、总磷(TP)、溶解性总磷(TDP)及浮游藻类Chl-a(P<0.05);蚌草共存显著降低了氮、磷营养盐水平及浮游藻类Chl-a(P<0.05);背角无齿蚌对苦草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实验结束时蚌草共存组的苦草干重及株高显著高于草处理组(P<0.05)。
     
    风浪对枸杞岛铜藻(Sargassum horneri)分布格局的影响
    毕远新,王伟定*
    2016, 35(6):  1595-1600. 
    摘要 ( 345 )   PDF (612KB) ( 220 )  
    通过潜水调查枸杞岛铜藻的分布特征,并统计西北太平洋近65年台风生成的波浪对枸杞岛产生的影响以及近3年枸杞岛日常风力和风向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枸杞岛铜藻分布格局与风浪影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铜藻主要分布在枸杞岛西北侧沿岸,且集中分布在平均海平面以下1~4 m较浅的水深范围内,而枸杞岛东到南侧则无铜藻分布,这与85.1%台风生成的波浪影响枸杞岛的东到南侧有关;近年来枸杞岛铜藻数量减少,但近年来台风生成的波浪对枸杞岛产生的影响并没有显著增强,说明铜藻数量的减少并不是由于近年来台风的显著增强而引起;虽然枸杞岛日常风力以西北北向最强,西北北向风向的发生频次也较多,但铜藻却集中分布在枸杞岛西北侧沿岸,说明枸杞岛西北侧大面积贻贝养殖筏可能对风浪的影响起到一定缓解作用,保护了近岸岩礁区铜藻的分布与生长。因此,在铜藻垂直分布上移的趋势下,风浪的影响加剧了对铜藻的破坏作用,风浪对枸杞岛铜藻的分布格局起到重要作用。
    东北地区最大雪深、雪压及日光温室垮棚致灾指标
    张淑杰1*,陈艳秋2,王萍3,韩秀君2,马树庆4,吴曼丽2,李广霞2,刘庆婺1
    2016, 35(6):  1601-1607. 
    摘要 ( 612 )   PDF (1344KB) ( 349 )  
    日光温室结构设计需兼顾安全稳固和经济成本,这与温室最大雪荷载量(最大雪深和雪压)有直接关系。本文利用东北地区179个气象站1981—2010年的雪深资料,采用极值Ⅰ型分布函数分别计算了5、10、20、30年一遇(重现期)的雪深和雪压极值,分析其地理分布特征;根据各地日光温室结构特点及雪被类型,确定了日光温室所能承受的最大雪压,得出了东北地区日光温室暴雪垮棚灾害的临界雪压和雪深指标。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最大积雪深度和雪压呈自西向东增加的趋势,黑龙江东部和北部、吉林东部地区为高值区,雪深和雪压分别大于50 cm和0.45 kN·m-2;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西部、辽宁西部和南部地区为低值区,雪深和雪压分别小于30 cm和0.25 kN·m-2;温室雪灾致灾指标因雪被类型和温室坡度而异,纯雪的致灾雪深明显大于雪水混合雪深;日光温室的坡度角(30°—40°)越大,致灾雪被深度越大,抗灾性越强;从暴雪致灾指标、各地最大雪深、雪压和光热条件综合来看,东北地区的西、南部比东、北部更适合蔬菜日光温室的发展。
    基于MSPA的南京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于亚平1,尹海伟1*,孔繁花2,王晶晶1,徐文彬1
    2016, 35(6):  1608-1616. 
    摘要 ( 659 )   PDF (5632KB) ( 440 )  
    以南京市为研究区,通过对1988、2000、2013年的TM/ETM遥感影像数据进行监督分类,获取了研究区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图,并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获取了研究区3个时期的绿色基础设施(GI)景观类型图,进而对其时空格局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景观连通性指数和景观图谱理论,对研究区核心区的景观连通性格局变化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988—2013年,研究区GI总面积以较慢的速度递增,表明南京市实施的一系列“绿色南京”战略性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88—2013年,核心区、边缘面积有所增长,而桥接区、分支则持续减少,环岛区整体上有所减少,表明城市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景观连通性有所降低;基于景观连通性指数的GI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GI网络整体连通性、可能连通性水平均先减后增,基于图谱理论的GI网络连接度水平先增后减,从总体上来看,研究区GI的连通性水平依然比较低;南京GI网络格局的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融合MSPA、景观连通性、图谱理论的GI格局变化研究为GI格局变化分析提供了新的框架。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GI网络的规划与优化提供参考,对其他地区GI网络的规划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不同类型植被绿度始期的遥感模拟及变化规律
    吴荣军1,2*,鲁艺1
    2016, 35(6):  1617-1626. 
    摘要 ( 573 )   PDF (2862KB) ( 478 )  
    植被绿度始期是研究植被生长周期与气候变化关系的一个重要参量。本文选取中国的青藏高原地区、中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基于1983—2012年NOAA/AVHRR上的NDVI累积频率曲线,利用Logistic函数进行拟合计算植被的绿度始期,并结合MODIS Collection 5地表覆盖类型数据,分析了不同区域内不同类型植被绿度始期的变化特征及差异性。结果表明:草地、灌木林、落叶乔木林和农田类型的绿度始期总体呈现提前趋势;在同一区域内,不同类型植被的绿度始期出现的时间不同;在不同区域内,同一类型植被绿度始期的年际变化表现不同的趋势,草地的绿度始期总体呈现提前的趋势,青藏高原地区提前趋势明显,变化率达到6.11 d·10 a-1,中东部地区为5.37 d·10 a-1,东北地区为2.13 d·10 a-1;落叶乔木林的年际变化幅度大致和草地相似,随着纬度的升高和海拔的降低,其绿度始期的提前变化速率会逐渐变小,灌木和农田在东北出现了绿度始期的推迟趋势,多年延迟的变化率为1.49 和1.03 d·10 a-1。
    印度农田扩张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毛慧琴1,熊喆2*,延晓冬3,张丽娟1
    2016, 35(6):  1627-1634. 
    摘要 ( 371 )   PDF (3801KB) ( 343 )  
    选取耕地面积居世界第二位的印度作为研究区域,利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区域气候模式(RIEMS2.0)和土地利用变化资料,进行潜在植被和雨养农田的长时间积分模拟对比试验,分析了印度农田扩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农田扩张使得印度区域平均气温升高0.1 ℃,平均降水强度减少0.1 mm·d-1,总降水量减少12.8%;农田扩张的气候效应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和季节差异,在副热带湿润区气温增加0.5~1.0 ℃,在干旱和半干旱区气温增加0.3~0.5 ℃,在热带地区气温则下降;农田扩张使得季风前期和冬季气温分别增加0.5 ℃和0.2 ℃;季风后期气温降低0.5 ℃,季风季节气温没有明显变化;在副热带湿润区、干旱和半干旱区降水明显减少,干旱季节特别是季风前期降水减少最为显著,达到0.3 mm·d-1;印度农田扩张使得年平均感热通量增加、潜热通量减少,其中植被的蒸散作用引起的潜热通量的变化,尤其是季风前期潜热通量明显减少,是区域气温升高、降水减少的重要原因;农田扩张使得印度大陆上空(850 hPa高度)受较弱的辐散环流控制,辐散下沉气流是造成当地气温升高、降水减少的又一原因。
    方法与技术
    自然通风对日光温室气温影响的模拟分析
    宿文1,薛晓萍2*,熊宇1,曹洁2
    2016, 35(6):  1635-1642. 
    摘要 ( 422 )   PDF (2088KB) ( 320 )  
    以济南地区植有番茄的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基于试验观测,利用计算机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数值模拟技术,采用标准的κε湍流模型以及离散坐标(DO)辐射模型,对济南地区冬季温室自然通风条件下气温分布进行3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CFD能够较好地模拟自然通风条件下温室内气温变化特征,气温实测值和模拟值平均误差为0.9 ℃,在济南地区冬季晴天不同风向以及对应平均风速条件下,通风16~23 min即可达到作物适宜气温;风向为NE、ENE、E、ESE、SE、SW时温室内南北气温相差3 ℃左右,南侧东西部气温相差4 ℃左右,风向为SSW时,温室内南北相差4 ℃左右,东西部气温相差1 ℃左右。研究结果可为日光温室的结构优化和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冠层分层数对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模拟精度的影响——以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为例
    乔延艳1,任传友1,王艳华1*,杨亚丽1,王冠2,尚莹1,陈美娟
    2016, 35(6):  1643-1652. 
    摘要 ( 369 )   PDF (1029KB) ( 188 )  
    以2003—2008年常规气象梯度观测数据为驱动数据,应用多层模型模拟了不同冠层分层数下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对比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以确定系数(R2)最大及均方根误差(RMSE)最小作为评判标准,分析评价了不同冠层分层数对NEP模拟精度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模型在不同分层情况下均具有较好的NEP日变化再现能力,当冠层分层数较少时,表现出NEP低估的倾向,而分层数较多时有高估倾向;(2)当分层数较少时,随着分层数的增加,模型模拟NEP日变化的能力增强,模拟误差变小;当分层数增加到一定数值,随着分层数的继续增加,模型模拟NEP日变化的能力趋于平稳,而模拟误差呈增大趋势;(3)采用多层模型对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NEP进行模拟时,以将冠层分为4~7层为宜。研究结果可为陆地生态系统NEP的模型研究提供参考。
     
    综述与专论
    土壤铁氧化物对有机质产甲烷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
    唐子阳1,2,汤佳2,庄莉2,马金莲2,周顺桂2,樊霆1*
    2016, 35(6):  1653-1660. 
    摘要 ( 651 )   PDF (613KB) ( 322 )  
    甲烷(CH4)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和清洁能源。土壤铁氧化物作为重要的环境因子对有机质产甲烷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强氧化性且易微生物还原的铁氧化物对产甲烷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机理为:①铁还原菌与产甲烷菌竞争产甲烷底物(乙酸或H2)抑制产甲烷过程;②产甲烷菌利用Fe(III)氧化底物抑制甲烷产生;③铁氧化物提高体系氧化还原电势抑制产甲烷过程。然而,具有导电性且晶型较高的铁氧化物可作为电子导体促进互营菌与产甲烷菌之间的直接电子传递,加速产甲烷过程。本文系统阐述了不同类型铁氧化物对有机质互营产甲烷过程的抑制或促进效应及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铁氧化物影响产甲烷过程的研究趋势,以期推动铁氧化物在抑制温室气体和促进清洁能源生产方面的实际应用。
    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的研究进展
    张亚亚1,2,李军1*,郭颖1,2,牛颖权1,2,王艺涵1,2,周雯雯1,2
    2016, 35(6):  1661-1669. 
    摘要 ( 727 )   PDF (619KB) ( 465 )  
    可溶性有机氮(SON)是土壤氮素组成中最活跃的组分之一,在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及养分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证明,SON既能通过矿化作用转化为矿质氮,也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另外,SON流失可能会造成水生生态系统的富营养化,并加剧土壤系统温室气体N2O的排放。因此,土壤SON受到国内外多学科的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SON的来源、组成、提取、测试、生态功能及其流失的环境效应,并指出未来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以期为植物吸收利用氮素及生态系统氮循环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西瓜连作病害机理及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黄春艳1,卜元卿2,单正军2,戴传超1*
    2016, 35(6):  1670-1676. 
    摘要 ( 447 )   PDF (517KB) ( 274 )  
    西瓜枯萎病是西瓜栽培中常见的土传病害,由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niveum)侵染所致,会导致西瓜品质和产量降低,造成西瓜连作障碍,已成为西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目前关于西瓜枯萎病的综合防治已有较多报道。然而,对于西瓜枯萎的致病机理缺乏深入系统的总结。本文从尖孢镰刀菌在西瓜体内的侵染和定殖,尖孢镰刀菌分泌毒素对西瓜生长的影响以及西瓜连作对土壤生态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尖孢镰刀菌导致西瓜连作障碍的可能机理,同时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枯萎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为深入了解西瓜枯萎病及其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