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2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3-11-10
    目录
    目录
    2013, 32(11):  0. 
    摘要 ( 974 )   PDF (487KB) ( 249 )  
    研究报告
    火烧对中国东北部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性质和营养元素有效性的影响
    孔健健1,2,3,杨健1**
    2013, 32(11):  2837-2843. 
    摘要 ( 1746 )   PDF (618KB) ( 536 )  
    林火是北方针叶林的一种主要干扰方式,不仅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还影响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本文选择大兴安岭呼中自然保护区2010年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并选择附近未火烧区作为对照样地,分析了火烧(火后1年)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有效养分(N、P、K)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区相比,林火显著改变了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的理化性质,即土壤湿度、有机层厚度、溶解性有机碳、C∶N均显著减小,而土壤pH值则显著上升;同时林火显著减少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但上述所有土壤性质指标在火烧强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相较于对照样地,轻度火烧和高强度火烧后,土壤有效氮含量均显著增加,但火烧强度间差异不显著;火后土壤有效磷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区,且高低强度火烧间存在显著差异;而有效钾变化不显著。
    增温和CO2浓度加倍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
    刘芙蓉1,2,王红梅1,2,张咏梅1**
    2013, 32(11):  2844-2849. 
    摘要 ( 1518 )   PDF (553KB) ( 393 )  
    采用全自动微气候控制的“人工模拟气候实验系统”,研究了增温和CO2浓度加倍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和氮(DON)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温(ET)、增CO2(EC)及两者的交互作用(ETC)均增加了DOC含量,增加强度为EC > ET > ETC> CK,各处理对土壤0~15 cm层DOC的作用大于15~30 cm层。(2)ET、EC和ETC对DON的影响与DOC相似。(3)不同土层DOC/DON差异不显著;EC处理显著降低了DOC/DON。(4)DOC、DON的浓度与土壤溶液在254 nm处紫外吸光度值(UVA254 nm)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可用UVA254 nm值推测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溶液DOC和DON浓度。
    N添加对宁夏荒漠草原植物和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黄菊莹1**,赖荣生2,余海龙2,陈卫民1
    2013, 32(11):  2850-2856. 
    摘要 ( 1704 )   PDF (794KB) ( 411 )  
    研究N添加对植物和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对于认识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如何响应N沉降增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开展宁夏荒漠草原的N添加野外试验,研究N添加对4个物种C、N计量特征、土壤C、N和P计量特征的影响,分析N限制相关的土壤计量特征与植物计量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N供给量增加,群落地上生物量和物种个体生物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4个物种叶片C浓度无明显的变化规律,除冰草之外的其他3个物种叶片N浓度显著增加,牛枝子和老瓜头叶片C∶N显著降低;土壤全N显著增加,而其他土壤指标对N添加的响应不存在明显的规律性;老瓜头个体生物量与土壤全N和N∶P呈正相关,冰草和老瓜头叶片全N与土壤全N呈正相关,针茅和老瓜头叶片C∶N与土壤全N呈负相关。表明,短期N添加对荒漠草原土壤C、N、P及其计量比的影响较小,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荒漠草原N限制,因此提高了绿叶N摄取,促进了植物生物量积累和枯叶分解质量。同时,其影响又表现出一定的物种差异性,这不仅反映了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弹性适应,也意味着长期N沉降增加可能会改变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
    短期牧压梯度下高寒杂草类草甸植被/土壤碳氮分布特征
    吴启华1,3,李红琴1,2,张法伟1,2,刘晓琴1,3,毛绍娟1,3,李英年1,2**
    2013, 32(11):  2857-2864. 
    摘要 ( 1646 )   PDF (623KB) ( 225 )  
    讨论了牧压梯度下高寒杂草类草甸植被/土壤碳氮密度,以期构建草地固碳作用与放牧管理的平衡模式,为草地生态系统固碳技术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牧压梯度下,植被现存总碳量为对照(SCK)>轻牧(SL)>中牧(SM)>重牧(SH),表现出随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年净初级生产碳量表现为SM>SL>SH>SCK,说明适度放牧能促进植被碳素的积累,过度放牧或禁牧不利于碳素的积累。0~40 cm土壤总有机碳密度和全氮密度分布状况相同,由大到小依次为SCK、SH、SM、SL。其中0~10 cm 层次,土壤有机碳密度为SH>SM>SL>SCK,全氮密度为SH>SCK>SM>SL。在10~20 cm、20~30 cm和30~40 cm各层次,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土壤全氮密度由大到小均为SCK>SH>SL>SM。0~10 cm与10~40 cm各层次的土壤碳氮密度变化趋势略有不同,说明短期放牧对土壤表层和深层的碳氮密度影响不同。牧压梯度下,0~40 cm 各层次的土壤碳氮比和变化趋势不尽相同。总体来看,牧压梯度下的碳氮比适合微生物的矿化。回归分析表明,牧压梯度下,不同层次的土壤碳氮密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闽江口短叶茳芏湿地土壤反硝化潜力
    刘荣芳1,张林海1,2,林啸1,2,牟晓杰3,曾从盛1,2**
    2013, 32(11):  2865-2870. 
    摘要 ( 1478 )   PDF (568KB) ( 284 )  
    选择闽江河口短叶茳芏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淹水厌氧培养法测定闽江口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湿地土壤的反硝化速率、反硝化活性和对氮损失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短叶茳芏湿地不同土层的反硝化速率随培养时间的变化呈一阶指数衰减模型(R2≥0.90),5~10 cm土层的反硝化速率最高;各土层反硝化活性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增大,在培养末期达到最大,其中5~10 cm土层反硝化活性最高,达93.92%;对氮损失贡献率的剖面分异特征与反硝化速率和反硝化活性的剖面分异特征一致,表现为上层土壤高于下层土壤。短叶茳芏湿地各层土壤的反硝化速率和反硝化活性的差异与不同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有关,与土壤的粘粒含量、有机质、pH、NO3--N含量和WHC均呈正相关,与土壤砂粒含量呈负相关。
    林分密度对湿地松人工林养分循环速率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肖兴翠1,李志辉1**,唐作钧2,3,曾琴1,王海风3
    2013, 32(11):  2871-2880. 
    摘要 ( 1385 )   PDF (685KB) ( 357 )  
    为了提高湿地松人工林养分利用效率,维持林地长期生产力,研究了湘北1667、2000、2400、3330、3900株·hm-2 5种不同密度11年生湿地松人工林营养元素含量、积累、分配、养分循环特征及其与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差异较大,不同密度均遵循树叶>树枝>树干>树根>树皮的规律。单株营养元素积累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林分N、P、K、Ca、Mg 5种营养元素积累量为1542.3~2073.7 kg·hm-2,其中乔木层占70.3%~77.4%;林分吸收量、存留量和归还量分别为167.5~203.1、110.3~155.0和48.1~58.8 kg·hm-2·a-1,两个高密度林分的吸收量和存留量显著高于两个低密度林分,归还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略微减小。林分及各元素的周转期总体上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加长,养分循环速率总体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养分利用效率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该研究结果为湘北湿地松林分密度调控、林下植被和凋落物管理等营林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上海主要经果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布格局
    郭雪艳1,蔡婷1,段秀文1,韩玉洁2,黄丹2,达良俊1,3,4**
    2013, 32(11):  2881-2885. 
    摘要 ( 1868 )   PDF (455KB) ( 343 )  
    经果林作为重要经济林林种,约占上海林地总面积1/5,在上海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上海分布面积较大的桃园和桔园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两个主要树种生物量和生产力方程,并对其植被层碳储量、土壤碳储量以及乔木层年净固碳量进行估测。结果表明,两个树种基径与生物量和生产力方程拟合效果均较好(R2>0.9);桃园与桔园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分别为118.31和86.31 t· hm-2,年平均净生产力分别为4.87和6.51 t·hm-2·a-1,其中乔木层碳储量分别占13.4%和27.3%;草本层碳储量分别占1.0%和1.3%,土壤层碳储量(0~60 cm)分布分别占85.6%和71.4%。
     
    水稻垄栽种养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郑华斌1,2,陈灿1,2,王晓清3,佘伟1,2,廖晓兰2,4,刘小燕3,傅志强1,2,黄璜1,2**
    2013, 32(11):  2886-2892. 
    摘要 ( 1631 )   PDF (648KB) ( 250 )  
    节水与高值化是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采用农户种养和田间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水稻垄栽种养新模式的水稻产量、经济效益以及水分的运动过程。结果表明:与水稻单一种植(CK)相比,稻野鸭种养模式(RM)和稻鳖种养模式(RT)的水稻产量增加了9.4%和18.0%,RM和RT的利润、产投比、劳动生产率、成本收益率比CK分别增长了4.2和14.4倍、32.6%和8.9%、3.4和4.3倍、245.0%和24.6%,确保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水稻垄栽种养模式改变了水分运动路径,经蒸腾作用的水分损失量比水稻常规种植模式高16%,间接说明水稻垄栽种养模式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城市森林生态保健功能表征因子之间的关系
    郭二果1,2,3,4,王成1,2**,郄光发1,2,蔡煜3
    2013, 32(11):  2893-2903. 
    摘要 ( 1605 )   PDF (1258KB) ( 438 )  
    对北京西山3种典型游憩型城市森林4项生态保健功能表征因子(降低空气颗粒物浓度、减少空气微生物含量、增加空气负离子水平、增加生物活性有机挥发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BVOCs)含量)进行一年四季24 h昼夜观测,分析几项生态保健功能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游憩林内与生态保健有关的几个因子相互间存在着密切关系:(1)4种粒径空气颗粒物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PM2.5与PM1.0的相关性最高,其次为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TSP)和PM10,粒径大小的差异越大,相关性越小。(2)空气细菌与空气颗粒物特别是TSP呈显著正相关。(3)空气负离子与空气颗粒物呈负相关,且颗粒物粒径越大二者负相关越显著。(4)空气负离子具有抑菌作用,对空气细菌的抑制效果较真菌明显。(5)侧柏林和黄栌林内的BVOCs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空气微生物、增加空气负离子,与空气颗粒物也存在一定关系,具体效应因不同挥发物成分而异。
     
    不同水分和增温处理对东北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刘丹1,张佳华1,2**,孟凡超1,郝翠1,周正明1,李辉3,张华4,王凯4
    2013, 32(11):  2904-2910. 
    摘要 ( 1737 )   PDF (1461KB) ( 340 )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和发育产生影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C4植物玉米产生的可能影响以及检验作物模型模拟得出的结果,本研究在中国辽宁锦州地区设立了红外增温模拟试验,利用开放式增温系统和水分控制装置,设置不同水分和温度梯度来模拟气候变化对东北玉米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增温使玉米植株变矮6.5%,同时增温和增水则对株高无影响;增温导致叶面积减小13.8%,增水则影响较小;增温和增水都不利于干物质的累积,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增温对叶的分配系数有正效应,增水有负效应,同时增温和增水的情况下,则对叶的分配系数影响不明显;增温降低籽粒产量40%,其主要是降低了果穗长、果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同时增大了瘪粒数。

     
    半湿润区雨养玉米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米娜1,纪瑞鹏1,张玉书1**,张淑杰1,蔡福1,赵先丽1,梁涛2,王阳3
    2013, 32(11):  2911-2919. 
    摘要 ( 1436 )   PDF (927KB) ( 249 )  
    水分利用效率(WUE)能够反映碳水循环的耦合状况,同时也是评价陆地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一个有效特征量。本研究以水分控制试验(2008—2009年,锦州)和大田作物试验(1990—2010年,朝阳)为基础,分析了玉米叶片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WUEl)对光合有效辐射、叶片表面CO2浓度、气温和土壤湿度的瞬时响应以及玉米产量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WUEg)随温度和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叶片表面CO2浓度的升高(350~800 μmol·mol-1),玉米的光合速率升高,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降低,WUEl增加。气温和土壤体积含水量升高,叶片蒸腾速率的增加幅度大于光合速率,导致WUEl显著降低。产量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与ET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当ET为400~450 mm时,该区玉米产量和WUEg达到最大值,此时生长季的ET则为最佳经济蒸散量。播种至成熟期间的平均气温与WUEg无明显关系。可见,该地区的WUEg主要受到水分的影响,温度不起主导作用。
    关帝山森林植被优势种群生态位
    毛空1,张殷波1,张峰1,2**
    2013, 32(11):  2920-2925. 
    摘要 ( 1902 )   PDF (451KB) ( 318 )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应用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关帝山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中26个主要优势种(包括6种乔木、6种灌木和14种草本植物)的生态位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层白桦具有最大的生态位宽度,灌木层土庄绣线菊生态位最宽,草本层披针叶苔草在所有26个优势种中生态位宽度最大,说明它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2)物种生态位宽度与其在样方中的频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26个优势种的生态位普遍产生重叠,但重叠程度均较小,表明种间竞争并不激烈;(4)生态位重叠与生态位宽度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正相关(P>0.05)。
     
    胡桃楸林地胡桃醌与土壤微生物种群关系
    孙跃志1,杨立学2**,王东亮2
    2013, 32(11):  2926-2930. 
    摘要 ( 1629 )   PDF (520KB) ( 251 )  
    以胡桃楸纯林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分别对林地土样进行了添加胡桃醌与灭菌的控制实验,研究了胡桃醌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灭菌后胡桃醌的分解速率明显降低。培养5 d后,对照中胡桃醌含量已所剩无几,仅为原来的6.07%,而灭菌土壤中胡桃醌的含量仍为原来的42.92%。添加胡桃醌后,磷脂脂肪酸总量显著偏低,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放线菌的生长均受到抑制。该研究证明,微生物对胡桃醌的分解具有促进作用,胡桃醌对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细菌、泉古菌和氨氧化古菌丰度的影响
    王影1,2,张志明2,李晓慧2,严君2,韩晓增1,2**
    2013, 32(11):  2931-2936. 
    摘要 ( 1554 )   PDF (557KB) ( 456 )  
    为评价微生物主要类群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本文以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选取草地、农田(大豆、玉米和小麦)和裸地试验5个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黑土中细菌、泉古菌和氨氧化古菌(AOA)的丰度变化。结果表明:草地细菌、泉古菌和AOA的丰度显著高于农田和裸地。而农田土壤不同作物对细菌、泉古菌和AOA丰度影响不显著。草地土壤的细菌丰度比裸地、大豆、玉米和小麦分别增加了62.7%、29.0%、41.1%和18.8%,泉古菌的丰度分别增加了34.4%、30.7%、37.6%和33.7%,AOA的丰度增加了28.6%、42.6%、44.4%和53.6%。土壤细菌丰度与土壤pH值和有机碳含量均呈正相关(r=0.935, P<0.01;r=0.887,P<0.05);泉古菌的丰度与土壤pH值亦显著正相关(r=0.845, P<0.05);而土壤AOA的丰度与土壤pH值和有机碳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沙生珍稀植物银沙槐的开花物候特征
    李志成1,李进1**,吕海英1,曹满航2
    2013, 32(11):  2937-2943. 
    摘要 ( 1702 )   PDF (709KB) ( 296 )  
    利用野外开花物候观测数据,运用开花日期、相对开花强度和同步性等开花物候指数研究了银沙槐(Ammodendron argenteum)自然种群的开花物候特征。结果表明:银沙槐在5月中旬—6月上旬开花,种群、个体、花序和单花水平的花期依次为20~22 d、19~21 d、14~19 d和7~11 d;个体水平和花序水平的开花振幅均呈单峰曲线,年际间相似性较高;个体水平上具有较高的开花同步性,相对开花强度分布范围狭窄,年际间除始花日期和相对开花强度差异不显著外,各物候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开花数和开花时间均与始花时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而始花时间、花序持续时间、开花数均与幼果座果数之间未显示相关性(P>0.05);温度是影响银沙槐开花物候的主要限制因子,集中开花模式和花多果少的现象是银沙槐长期适应沙漠环境的生殖策略。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杂草群落及早稻产量的影响
    程传鹏1,2,崔佰慧1,2,汤雷雷1,2,陶勇1,潘俊峰1,4,陈防1,3**
    2013, 32(11):  2944-2952. 
    摘要 ( 1778 )   PDF (674KB) ( 318 )  
    为了明确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中国南方地区稻-稻-闲轮作系统早稻田杂草群落及早稻产量的影响,在28年定位施肥试验田中,调查了稻田杂草密度、地上生物量、冠层光照透过率及早稻产量构成因素,并测定了土壤有效养分、杂草及早稻植株N、P、K含量和吸收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模式改变了土壤养分状况,导致了田间杂草群落和早稻产量的显著差异;在同时施用N、P和K肥以及N、P和K肥配施有机肥处理中杂草群落密度较小、物种多样性也较低,但杂草生长良好,地上生物量较高;土壤有效养分的显著增加提高了早稻产量,使早稻获得了更强的竞争力,降低了田间杂草获得的光照,使其生长受到抑制。
     
    AMF和模拟氮沉降对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杨剑宇,王艳红**,温国胜,伊力塔
    2013, 32(11):  2953-2958. 
    摘要 ( 1957 )   PDF (614KB) ( 303 )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我国东部地区广泛分布的恶性杂草,具有很强的菌根依赖性。目前,氮沉降已成为当今备受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然而关于菌根真菌和氮沉降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的研究鲜见报道。本实验采用大棚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接种菌根真菌(AMF)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AMF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叶片数、生物量和菌根侵染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同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AMF对株高和叶片数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而氮沉降、AMF和氮沉降的交互作用对其生长没有显著影响。另外,不同的氮供应水平对AMF的效应具有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菌根共生体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同时外界氮供应水平的不同也决定了加拿大一枝黄花从菌根真菌处获取收益的高低。
     
    模拟增温对入侵植物北美车前生长及繁殖投资的影响
    张万灵1,2,肖宜安1,2,3**,闫小红1,张斯斯1,黄海裙1,2,刘保兵1
    2013, 32(11):  2959-2965. 
    摘要 ( 1668 )   PDF (561KB) ( 300 )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 OTC)模拟增温的方法,研究了模拟增温对入侵植物北美车前(Plantago virginica)生长及繁殖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增温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入侵植物北美车前的生长和繁殖投资。与对照相比,增温促进了北美车前株高生长,增幅达38%;但根长显著减小。其叶片数在生长前期显著增加,生长中期减少至低于对照;而叶片长、叶片宽、单株花序数、单花序长则均显著增加。增温后,北美车前的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增加,叶生物量减少,但差异不显著;根生物量和与根冠比显著降低。增温对北美车前的单花序花数以及花穗生物量影响不显著,但其花序数、总花数、花序生物量和花序梗生物量则分别显著增加了17%、21%、18%和26%,其繁殖投资比提高11%。增温对结实率以及种子大小没有显著差异,但其种子数显著增加,千粒重显著下降。总之,模拟增温显著促进入侵植物北美车前的生长,提高了同化产物向繁殖器官的投资比例以及花和种子数量,繁殖能力和入侵性增强。
    沟垄集雨种植对燕麦根系分布特征的影响
    李富春1,任祥1,王琦1**,张恩和2,霍海丽1,王鹤龄3
    2013, 32(11):  2966-2972. 
    摘要 ( 1425 )   PDF (604KB) ( 252 )  
    为了了解沟垄集雨种植条件下燕麦的根系分布特征,在甘肃省定西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利用农田定位试验,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不同覆盖材料(地膜和土壤结皮)和不同沟垄比(60∶30、60∶45和60∶60 cm)对燕麦根干重、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根系生理特征值(根干重、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沟垄集雨种植中,0~10 cm、10~20 cm和 20~30 cm的燕麦根干重占0~30 cm燕麦总根干重的比例分别为61%~66%、22%~25%和11%~14%。土垄30 cm (垄宽)、土垄45 cm、土垄60 cm、膜垄30 cm、膜垄45 cm和膜垄60 cm的沟边燕麦根干重与沟中燕麦根干重的比例分别为1.2、1.5、2.0、1.1、1.3和1.3。沟边燕麦根系特征值明显大于沟中,说明沟垄集雨种植沟边植株对产量的贡献率高于沟中植株。就大多数情况而言,燕麦根系特征值随集雨垄宽增加而增加,其特征值平作>膜垄>土垄。当沟宽比垄宽为60∶37 cm时,土垄的根干重达到最小值;当沟宽比垄宽为60∶27 cm时,膜垄的根干重达到最小值。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沉积物中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酸含量
    刘均玲1,2**,黄勃1,2
    2013, 32(11):  2973-2977. 
    摘要 ( 1682 )   PDF (1403KB) ( 225 )  
    于2010年9月—2011年6月,秋(9月)、冬(12月)、春(3月)和夏季(6月)4次测定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沉积物中的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酸含量。结果表明,沉积物中叶绿素a、脱镁叶绿酸的水平分布不同采样点差异明显。叶绿素a含量为1.59~6.82 μg·g-1,平均值为2.98 μg·g-1,随深度增加呈降低趋势。0~2、2~5、5~8 cm叶绿素a含量分别为1.59~6.82、0.70~5.93、0.60~4.49 μg·g-1。叶绿素a平均含量的季节变化相似,叶绿素a最高含量,0~2 cm出现在9月(6.82 μg·g-1),2~5和5~8 cm均出现在6月(分别为5.93、4.49 μg·g-1)。沉积物中脱镁叶绿素酸的分布与叶绿素a的分布一致,含量为1.81~14.22 μg·g-1,最高浓度值出现在2011年6月E站(14.22 μg·g-1)。
    修枝对尾巨桉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任世奇1,2,3,4,陈健波1,3,4,周维1,3,4,卢翠香1,3,4,郭东强1,3,4,邓紫宇1,3,4,项东云1,3,4**,肖文发2
    2013, 32(11):  2978-2984. 
    摘要 ( 1649 )   PDF (895KB) ( 295 )  
    采用裂区设计连续实施2次人工修枝,研究了不同修枝强度(不修枝、轻度修枝(修去活枝冠层的1/4下层枝条)、中度修枝(修去活枝冠层的1/3下层枝条)、重度修枝(修去活枝冠层的1/2下层枝条)对尾巨桉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修枝强度对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均无显著影响,其中主区重度修枝的胸径与不修枝基本一样,二者大于轻度修枝和中度修枝;树高基本一样;单株材积变化趋势与胸径变化趋势一致。第1次修枝以重度修枝对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先后2次修枝互作效应较好的是重度修枝重度修枝、重度修枝不修枝和不修枝不修枝3个组合。4种不同修枝强度的净光合速率变化与生长变化趋势一致,主要受瞬时羧化效率影响;蒸腾速率不随修枝强度改变而变化;水分利用效率变化与生长变化趋势一致,其差异主要由净光合速率引起。综合考虑尾巨桉的水分利用效率、生长量最大化和可获得无节材长度3个因素,认为先后2次实施重度修枝重度修枝是最好的修枝方式。
    入侵植物黄顶菊与5种共生植物叶片建成成本的比较
    屠臣阳1,2,皇甫超河1,2,姜娜1,2,高尚宾1,2,杨殿林1,2**
    2013, 32(11):  2985-2991. 
    摘要 ( 1737 )   PDF (668KB) ( 365 )  
    叶片建成成本(construction cost, CC)是衡量植物叶片建成所需能量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植物叶片的能量利用策略,较低的叶片建成成本可能会增加入侵植物的竞争优势。本研究以入侵植物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与其共生的本地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狗尾草(Setaira viridis)、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和绿豆(Vigna radiata)为对象,比较了其叶片建成成本的差异。结果表明,黄顶菊叶片单位质量建成成本(CCmass)均显著低于其共生植物,是5种共生植物均值的76.6%,而叶片单位面积建成成本(CCarea)也显著低于除狗尾草以外其他共生植物,是5种共生植物均值的74.4%。黄顶菊叶片碳浓度和氮浓度显著低于其共生植物;叶片灰分浓度显著高于其共生植物(与灰绿藜差异不显著);叶片去灰分热值显著低于其共生植物(显著高于灰绿藜)。植物叶片CCmass与叶片碳浓度和去灰分热值呈显著性正相关,叶片CCmass与灰分浓度呈显著性负相关。与共生植物相比,较低的叶片建成成本可能是黄顶菊成功入侵的原因之一。
    大叶藻的克隆生长特征
    郑凤英,刘雪芹,金艳梅,李乐乐,韩晓弟**
    2013, 32(11):  2997-3003. 
    摘要 ( 1381 )   PDF (507KB) ( 287 )  
    对威海双岛湾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的克隆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水域中,大叶藻克隆片段中仅有3个级别的分株;其间隔子(3.85 cm)和节间长(0.92 cm)较短,属密集型克隆构型;2010年8月—2011年3月,每个克隆片段根状茎总长延伸了20.39 cm、共产生了22.17个根状茎节和5.41个分株,表现出了极其有限的克隆扩展能力;克隆片段在根状茎伸长、节数增加、净生产量分配、单株平均生物量、分株形态上均以母株占绝对优势、子一代又优于子二代;新老叶片不断更替的叶片生长模式使得其克隆片段须将较多的资源投资于叶,故其总净生产量和总生物量分配均以叶为主;母株的叶、根状茎和根三构件生物量分配比例近乎相等,而子代生物量分配仍以叶为主,这可能预示着大叶藻克隆片段不同级别分株间存在着克隆分工现象;研究结果提示,于秋初在我国选取合适的海域对大叶藻进行健康分株移植较为可行。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花粉漂移扩散频率与距离
    赵宗潮,郭维维,苏营,陈法军**
    2013, 32(11):  3004-3009. 
    摘要 ( 1512 )   PDF (663KB) ( 196 )  
    以转植酸酶基因玉米为试材,通过花粉染色法研究了转基因玉米花粉扩散频率和距离。结果表明:不同方位花粉扩散的风险概率不同,且随着距中央转基因玉米种植区的距离增加而降低;其中,距离转基因玉米种植区1 m处花粉扩散的风险概率最大(65.6%~82.5%),显著大于距离转基因玉米种植区3 m外的花粉扩散风险概率;距离转基因玉米种植区3 m处,转基因玉米花粉扩散的风险概率也高达21.8%,而距离转基因玉米种植区5 m以外花粉扩散的风险概率则低于8.7%;此外,不同日期由于气象条件不同,花粉漂移扩散的距离也不尽相同,其中,花粉扩散的最远距离可达35 m。
    广州地区鲜食玉米锈病发生动态
    田耀加,赵守光**,张晶,黄亮华,陈红弟,王秋燕
    2013, 32(11):  3010-3014. 
    摘要 ( 1317 )   PDF (537KB) ( 246 )  
    2012年8—12月,田间自然条件下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了锈病在秋播鲜食玉米田的发生动态,并探讨了锈病发生与鲜食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关系。结果表明:锈病于9月中旬鲜食玉米苗期起开始发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时期内呈逐渐上升趋势,至12月锈病发病率达到90%以上;田间鲜食玉米扬花散粉期是锈病侵染为害敏感期,病害为害程度在该生育时期急剧上升,发病率和病情严重度显著高于苗期和拔节期;锈病在当地秋播鲜食玉米发生为害严重,田间管理应加强玉米扬花期锈病防治。
     
    松材线虫病死木皮下节肢动物生态位及跟随性评价
    曹丹丹1,嵇保中1**,刘曙雯2,陈晓明1,张新慰1,杨锦锦1,刘佳佳1
    2013, 32(11):  3015-3021. 
    摘要 ( 1483 )   PDF (481KB) ( 267 )  
    用相对优势度、Levins生态位宽度、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等指标对南京紫金山松材线虫病死木皮下节肢动物的种群结构及生态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松材线虫病死木皮下节肢动物种群隶属3纲7目17科27种。其中跳虫科、隐翅虫科、蝇科、小蠹科种类为优势种,螨科和天牛科种类为丰盛种,肿腿蜂科、穴甲科、茧蜂科、象甲科种类为常见种,蚁科、露尾甲科、蓟马科、阎甲科、蠼螋科、叩甲科、郭公虫科种类为偶见种。隐翅虫科种类生态位宽度最大,且与小蠹、天牛在时间、空间、时空生态位重叠指数及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指数上均高于其他种类,说明隐翅虫与主要蛀干害虫在空间和时间上相遇的几率最大,跟随现象最为明显。本研究对开展载体昆虫携带病原微生物防治蛀干害虫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黑河上游天然草地亚洲小车蝗雌雄虫的空间格局
    查高德,赵成章**,张军霞,殷翠琴,党晶晶,杨泉
    2013, 32(11):  3022-3028. 
    摘要 ( 1571 )   PDF (687KB) ( 216 )  
    蝗虫雌雄类群对地形响应的空间异质性格局,反映了蝗虫种群适应生境的多样性特征的资源协同进化机制。在2009年7—8月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借助GIS和S-PLUS软件,利用广义相加模型(GAM)研究了祁连山北坡黑河上游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雌虫与雄虫多度分布特征与海拔、坡向、坡度和剖面曲率等6类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亚洲小车蝗雌虫与雄虫具有不同的模型结构、模拟效果以及结果的稳定性,能够较好地体现二者所受地形因子影响的差异;各地形因子对亚洲小车蝗多度分布的影响不尽相同,海拔对亚洲小车蝗雌虫与雄虫多度的空间分布起主导控制作用,但雌虫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上限大于雄虫;剖面曲率和坡向因子分别对亚洲小车蝗雌虫与雄虫的多度分布起重要作用,雌虫主要分布在坡度高程变化率小的范围,雄虫主要集中在南坡与西南坡。亚洲小车蝗对生境选择的异质性属性,使雌雄蝗虫对各种地形要素响应的分布格局存在明显差异。
    昆嵛山森林蝽类昆虫多样性和季节分布模式
    朱彦鹏1,2,梁军1,3**,倪杨1,马琳1,4,张星耀1,3
    2013, 32(11):  3029-3036. 
    摘要 ( 1487 )   PDF (1220KB) ( 269 )  
    2011年5—9月,对昆嵛山森林蝽类昆虫多样性和季节分布模式进行了调查。通过自制地面昆虫飞行截捕器对昆嵛山40块标准地内蝽类昆虫进行采样,共采集标本519号,隶属于8科30种。蝽科物种最丰富,猎蝽科个体数量最多。对比分析昆嵛山5种主要森林类型(黑松林、赤松林、日本落叶松/杉木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中蝽类昆虫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发现,日本落叶松/杉木林中蝽类昆虫多样性最低,且与其他4种森林类型中物种组成不相似。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分析了蝽类昆虫物种多度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结果表明,海拔和林分密度对蝽类昆虫物种分布影响较大。此外,昆嵛山森林蝽类昆虫季节分布模式可分为4种类型:Ⅰ)整个采样期均出现(8种);
    Ⅱ)仅采样初期出现(9种);Ⅲ)仅采样中期出现(6种);Ⅳ)仅采样中后期出现(7种)。蝽类昆虫多度随季节呈单峰型分布,在7月中下旬个体数量最多,在9月下旬数量最少;物种丰富度与多度随季节变化趋势相似,在7月中下旬最丰富,但在采样初期物种丰富度也较高。
    鼠害治理下有效洞与废弃洞的动态
    刘汉武1**,王荣欣2,周华坤3,张凤琴1,李秋英1
    2013, 32(11):  3037-3042. 
    摘要 ( 1333 )   PDF (564KB) ( 211 )  
    害鼠给经济、生态等带来很大损失,但作为生态系统的一员,鼠类的存在对有些生物是有益的,它们的洞穴可以作为鸟类等生物的栖息场所,鼠洞的多少反映了这些生物的生存条件。在鼠害治理中,不能将害鼠彻底消灭,否则将危害到得益于它们的生物。本文通过数学模型研究了害鼠治理下废弃洞、有效洞以及废弃洞数量/有效洞数量的动态规律,分析了治理措施、治理强度对鼠洞数量的影响。其中有效洞代表害鼠的数量,废弃洞(有时要加上有效洞)代表得益于害鼠的生物的生存条件。在任何治理措施下,有效洞数量都减少,但废弃洞数量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受控制强度及种群参数的影响。废弃洞数量/有效洞数量在综合治理时不变,在不育控制时减少,在其他情况下增加。
    催乳素受体与黑线仓鼠胎产仔数的关联性
    薛慧良,王东宽,徐金会,徐来祥**
    2013, 32(11):  3043-3047. 
    摘要 ( 1294 )   PDF (617KB) ( 173 )  
    黑线仓鼠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群之一,胎产仔数是影响黑线仓鼠种群数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催乳素受体(PRLR)又是控制动物胎产仔数的一个主效基因,但PRLR与黑线仓鼠胎产仔数的关联性还不清楚。本研究以具有胎产仔数记录的90只黑线仓鼠为材料,检测PRLR 5′端的SNP,并分析单倍型结构,同时检测试验个体发情期卵巢PRLR的表达量。分析了PRLR 5′端的单倍型结构和发情期卵巢PRLR的表达量与胎产仔数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黑线仓鼠PRLR 5′端共检测到3个多态性位点,5种单倍型结构;在不同的单倍型结构间,胎产仔数均存在显著差异;除H1和H2之间、H4和H5之间外,其余单倍型间,黑线仓鼠发情期卵巢PRLR的表达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发情期卵巢PRLR的表达量与胎产仔数存在显著正相关(r=0.982)。因此,在PRLR 5′端检测到的多态性位点显著影响黑线仓鼠的胎产仔数,这为有效控制黑线仓鼠种群数量从分子水平上提供了理论依据。

     
    莽山原矛头蝮的人工孵化及幼蛇人工饲养
    陈斯侃1,杨道德1**,杨文彩2,陈远辉3
    2013, 32(11):  3048-3053. 
    摘要 ( 3211 )   PDF (993KB) ( 340 )  
    莽山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mangshanensis)为中国特有的濒危大型毒蛇,仅分布于湘粤交界的南岭山脉莽山林区,其野外数量稀少,亟需保护。为了建立莽山原矛头蝮人工繁育种群,2011年7月8日,我们从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得9枚前一天产出的莽山原矛头蝮卵(卵径(34~38) mm × (50~66) mm,卵重31~40 g),次日运至湖南京湘源蛇类养殖有限公司,采用蛭石法进行人工孵化。2011年9月1日—9月2日9条幼蛇相继全部成功孵出,初孵幼蛇平均全长(38.17±0.98) mm,平均体重(27.37±2.15) g。为了确定该蛇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食性,对莽山原矛头蝮幼蛇进行了投喂试验,发现刚孵出后的幼蛇主动进食性很低,故对不能主动捕食的幼蛇进行人工灌喂饲养。经人工灌喂饲养后的幼蛇仍能自主捕食小白鼠,生长较快。截至2012年4月13日,5条幼蛇的平均体重增重15.74 g,增幅达55.57%;平均全长增长10.16 cm,增幅达26.65%。本研究采用空调控温、苔藓薄土和海绵保湿的方法对幼蛇进行无冬眠饲养,幼蛇过冬存活率为83.33%。该试验结果可为珍稀濒危蛇类的人工繁育提供参考。
     
    黄河三角洲南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冷宇1,2,刘一霆1,2,刘霜1,2,张洪亮1,2,张爱君1,2,刘旭东1,2**
    2013, 32(11):  3054-3062. 
    摘要 ( 1591 )   PDF (833KB) ( 370 )  
    于2004—2010年5和8月对黄河口三角洲南部小岛河口潮间带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采集到潮间带生物89种,以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为主,分别占总种数的34.8%、29.2%和27.0%;高潮带优势种主要为天津厚蟹(Helice tientsinensis)、日本大眼蟹(Macrophthalmus japonicas),中、低潮带的主要优势种主要为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泥螺(Bullacta exarata)、托氏虫昌螺(Umbonium thomasi)和四角蛤蜊(Mactra veseriformis)。Shann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历年来平均值分别为1.46、1.15和0.66,其中Shannon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近年来有所上升。物种分布存在明显的分潮带现象,而年际间并无显著变化,这也与聚类分析的结果相吻合。分析发现,自2005年建设堤坝之后,由于高潮带生境条件发生了变化,高潮带生物资源量明显升高。与历史资料相比,调查区域内优势种类变化不大,但多毛类占据了更大的比重,这也与调查区域内人为干扰、部分生态环境变化等有关。
    洛氏鱥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张永泉1,白庆利1,郭文学1,丰程程1,2,尹家胜1**
    2013, 32(11):  3063-3068. 
    摘要 ( 1428 )   PDF (429KB) ( 195 )  
    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1龄和2龄洛氏鱥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为其生长指标提供选择性状。结果表明:1龄组全长、体长、体高和尾柄高4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3、0.958、0.951和0.948,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4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也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体质量的决定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体长>全长>体高>尾柄高,4个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指数高达0.954,说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拟合方程为Y=-12.375+2.255X2+4.683X3+4.722X8-1.162X1;2龄组经过剔除保留了体长和体高,它们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9和0.846(P<0.01),2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也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体质量的决定程度为体长>体高,2个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指数高达0.912,说明体长和体高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拟合方程为Y=-188.444+11.416X2+16.304X3
    澜沧江云南吻孔鲃的耳石年轮特征及其年龄鉴定
    丁城志1,2,陈毅峰1**,姚景龙1,何德奎1
    2013, 32(11):  3069-3073. 
    摘要 ( 1979 )   PDF (1003KB) ( 301 )  
    通过对采自澜沧江支流补远江的云南吻孔鲃(Poropuntius huangchuchieni)微耳石的微结构和年轮特征的观察,探讨了耳石在鉴定热带地区鱼类年龄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当年个体的微耳石磨片上没有形成明暗交替的环带,但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清晰的日轮;通过计数日轮的方法判断了云南吻孔鲃当年个体的日龄在135~348 d,推算云南吻孔鲃的繁殖时间为12月到翌年6月,主要集中在每年1—4月;1龄以上个体耳石磨片上形成了明暗交替的环带,在透射光下明带向暗带过渡的区域为年轮;补远江水温和水位的周年变化是年轮形成的主要原因,暗带形成时间为补远江水温最高、水位逐渐升高的季节;亮带形成于水温和水位均较低的季节;通过计数耳石年轮数量,判断雄性年龄组成为1~5龄,雌性年龄组成为1~6龄。
    甘肃河东地区近50年小麦需水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
    杨琪,张勃**,尹海霞,赵一飞,李小亚
    2013, 32(11):  3074-3081. 
    摘要 ( 1423 )   PDF (811KB) ( 296 )  
    基于河东地区冬小麦、春小麦各5个站近50年气象资料,利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得到河东地区近50年来冬、春小麦全生育期的需水量和缺水量,并用MannKendall法分析其变化趋势,利用相关分析法得到影响小麦需水量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表明:环县冬小麦需水量呈略微减少趋势,崆峒、天水、武都、西峰冬小麦需水量呈增加趋势;景泰春小麦需水量呈显著减少趋势,临洮、临夏、岷县、榆中4站春小麦需水量呈增加趋势;冬小麦缺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增加幅度在7.32~25.19 mm·10 a-1;景泰春小麦缺水量为下降趋势,减小幅度为20.81 mm·10 a-1,其他4站缺水量为增加趋势,幅度在0.42~20.4 mm·10 a-1;对冬小麦需水量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是日平均温度、风速;对春小麦需水量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是日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
    综述与专论
    两栖爬行动物两性大小异形研究进展
    廖灏泓1,2,徐峰1,杨维康1**
    2013, 32(11):  3082-3093. 
    摘要 ( 1671 )   PDF (612KB) ( 631 )  
    动物两性间在个体大小、形状以及体色等方面产生差异的现象被称为动物的两性异形(sexual dimorphism,SD),其中个体大小的两性异形(sexual size dimorphism,SSD)最受关注。两性异形是动物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反映了两性在不同选择压力作用下适应的结果。当前理论认为,产生两性异形的原因主要有3种,即性选择压力、生育力选择压力和生态位分离假说。两栖爬行动物中两性异形现象普遍存在,并且由于终身生长,两栖爬行动物个体大小的两性异形是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两栖爬行动物是研究两性异形的理想模型,并已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从两性异形的定义及规律、发生机制以及主要研究进展3个方面综述两栖爬行动物两性异形的研究状况,并结合我国两栖爬行动物两性异形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今后开展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淡水养殖池塘微生态环境调控研究综述
    范立民1,2,徐跑1,2,吴伟1,2,瞿建宏1,裘丽萍1,陈家长1,2**
    2013, 32(11):  3094-3100. 
    摘要 ( 1461 )   PDF (652KB) ( 419 )  
    精养过程带来的池塘微生态环境恶化是与池塘养殖相关的面源污染问题、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病害问题的主要根源。从浮游动植物群落、细菌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等池塘微生态环境三个主要方面,综述了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其中两个突出问题是:在浮游植物下行控制压力的缺失方面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使得在浮游动植物群落的调控方面存在短板;由于缺乏对特征菌群的界定和技术手段的局限,还不能对细菌群落做到精确调控。池塘微生态环境三个主要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对非生物环境的调控是核心内容,但另外两个方面是调控的目标。提出了精养池塘系统化调控的观点。
     
    条件估值法评估资源环境价值关键方法的改进
    胡喜生1,洪伟2,吴承祯2,3**,邱荣祖1
    2013, 32(11):  3101-3108. 
    摘要 ( 1552 )   PDF (523KB) ( 604 )  
    条件估值法凭借自身的灵活性、广泛的适用性和强大的数据来源能力,21世纪以来,在资源环境价值评估领域的重要性不断上升。由于条件估值法引入国内时间尚短,缺少一套适用的原则体系加以指导,在具体实证研究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惑,必须对条件估值法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严谨实施和审慎分析,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为此,围绕问卷的设计、实施和统计分析3个重要环节,从核心估值问题、初始投标值、总体和样本、调查方式、支付意愿的表达形式、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回归模型、条件估值法的信度和效度检验7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条件估值在资源环境价值评估中关键方法的改进。最后从研究方法自身、问卷内容、实施过程和数据统计与分析4个方面对条件估值法可能存在的偏差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与避免措施。
    方法与技术
    艾比湖地区土壤呼吸测定代表性时段
    秦璐1,2,吕光辉1,2**,何学敏1,2,杨建军1,2,何静1,2,张燕1,2
    2013, 32(11):  3109-3116. 
    摘要 ( 1777 )   PDF (724KB) ( 299 )  
    在日尺度上选取合适的时间段测定土壤呼吸,取其均值代表日均值,可使短期土壤呼吸观测数据有效应用于年尺度土壤呼吸总量的估算。利用2007—2012年艾比湖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呼吸速率昼夜观测数据(共64 d),选择了土壤呼吸代表性时段,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冻结期、冻融期和生长期土壤呼吸代表性时段分别为9:00—13:00、12:00—16:00和8:00—12:00;冻结期土壤呼吸代表性时段平均值与24 h日平均值差异为0.030 μmol·m-2·s-1,冻融期为0.004 μmol·m-2·s-1,生长期为0.039 μmol·m-2·s-1,相对差异性分别为1.94%、0.86%和1.76%。选择的代表性时段土壤呼吸累加至年尺度可代表研究区的年碳通量(R2=0.972)。研究结果可为温带干旱区土壤呼吸测定时间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持,为客观评价干旱区土壤呼吸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报告
    泥炭地苔藓附生硅藻个体大小对水位变化的响应
    赵海燕1,陈旭1**,卜兆君2,杨阔2
    2013, 32(11):  2992-2996. 
    摘要 ( 2754 )   PDF (1022KB) ( 388 )  
    苔藓附生硅藻是泥炭地中重要的微生物种群,其种群组成对泥炭地水位变化响应敏感,但其形态特征与水位变化的关系还不清楚。本文选取苔藓附生硅藻中2个主要优势属种Eunotia steineckei和Eunotia paludosa var. paludosa,在显微镜下测量其个体长度。硅藻个体长度均值与水位、含水量、pH、电导率、总磷和总氮等环境因子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个种的个体长度均值都与水位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除E. steineckei个体长度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外,硅藻个体长度与其他环境因子相关性都不显著。表明这2种硅藻个体的长度主要响应于泥炭地水位变化。硅藻在无性繁殖阶段个体分裂变小,有性繁殖阶段产生复大孢子个体恢复。泥炭地水位变化可能调控硅藻繁殖方式,从而影响硅藻的个体形态。本研究表明,苔藓附生硅藻个体大小可作为反映泥炭地水位变化的敏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