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24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05-11-10
    研究报告
    不同类型人工阔叶红松林高等植物物种多样性
    于立忠, 于水强, 史建伟, 孔祥文, 丁国泉, 卢正茂
    2005, (11):  1253-1257. 
    摘要 ( 3975 )   PDF (540KB) ( 327 )  
    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等指标研究了辽宁东部山区人工营造20年生5种阔叶树水曲柳、刺楸、紫椴、色赤杨、白桦与红松形成的混交林及人工红松纯林内各层次高等植物物种多样性,并对该6种林分的垂直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人工阔叶红松混交林内植物种类丰富,数量较多;红松纯林内的植物种数仅为人工阔叶红松混交林的42%~52%,植物总数量只有混交林的11%~37%。人工阔叶红松林各层次高等植物物种多样性均好于人工红松纯林,但与原始阔叶红松林相比,人工阔叶红松林的物种多样性还较低。在林分垂直结构方面,人工阔叶红松混交林的成层现象明显,层次结构复杂,垂直多样性丰富;红松纯林只有1个主林冠层,灌木层、草本层较矮,林分垂直结构单一。
    北京地区主要草坪草种的质量表现和气候指标研究
    杜尧东, 胡林
    2005, (11):  1258-1262. 
    摘要 ( 4046 )   PDF (251KB) ( 303 )  
    利用田间试验和平行观测气象资料,研究了暖季型和冷季型草种在北京地区的质量表现和气候指标。结果表明,暖季型草种的质量表现呈单峰曲线,仅夏季质量表现良好,冷季型草坪质量表现呈双峰曲线,春季5、6月份及秋季9、10月份表现良好。冷季型草种的返青与有效积温关系密切,同时也与温度的界限值有关。≥10℃的有效积温可以作为各草种第1次质量表现良好时期的始日指标。≤10℃的有效胁迫积温可以作为冷季型草种的褪绿和第2次质量表现良好时期的终日指标;≤23℃的有效胁迫积温可以作为暖季型草种的褪绿和质量表现良好时期的终日指标;温湿指数的累积可以作为草坪草发病、病斑恢复、冷季型草种第1次质量表现良好时期终日和第2次质量表现良好时期始日的指标。针对每个草种,确定了这些指标的具体数值。
    黄龙山林区封育油松种群动态研究
    侯琳, 雷瑞德, 刘建军, 王得祥, 康博文
    2005, (11):  1263-1266. 
    摘要 ( 1448 )   PDF (276KB) ( 360 )  
    对不同封育年限油松种群的高度、径级、年龄结构进行分析,运用马尔可夫转移矩阵预测种群密度动态。结果表明,不同封育年限种群的生长发育明显不同。种群个体高度以2~4 m和6~8 m占优势,胸径以0~2 cm的小径阶和>20 cm的大径阶占较大比重;在各封育系列中,种群的密度中、大级出现几率较大。在封育45年前,种群的年龄结构中大树所占比例最大;45年后,小树和幼苗则较多,但种群弱小个体大量死亡。本区天然林保护年限最短应确定为45年。
    油松水源保护林人工诱导更新与定向恢复机理
    范志平, 曾德慧, 刘大勇, 朱教君, 余新晓, 牛健植
    2005, (11):  1267-1272. 
    摘要 ( 1540 )   PDF (311KB) ( 229 )  
    以油松水源保护林为对象,进行人工诱导更新与定向恢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郁闭林分内油松更新苗密度平均为5 375株·hm-2,更新苗年龄为1~2年,而在人工Gap“效应岛”样地内,更新苗密度平均为17 062.5株·hm-2,其中1~2年、3~4年、5~6年生更新苗分别占73.44%,13.97%和12.59%;生长季光照强度在0、1.5和2.0 m三个不同高度梯度上,在Gap内部的平均值分别为289.0×100、542.0×100和589.0×100 lux,在对照林分内分别为139.0×100、146.0×100和246.0×100lux;从夏季观测到的空气温度平均值日变化分析,在白天Gap内的温度高于郁闭林分内部,温差可差2~3℃,在夜间Gap内的温度低于郁闭林分内,温差可差0.5~1℃;在白天6:00~11:00,人工Gap“效应岛”内空气湿度明显低于郁闭林分内,在其它时间段大致相当;对于同一层次土壤而言,Gap内的土壤温度明显高于郁闭林分内且变化幅度大,在0、10和20 cm三个梯度上Gap与郁闭林分相比土壤温度最大差值分别可达10、5和2℃;0~10、10~20和20~30 cm三个层次平均土壤含水量在Gap内分别为16.9%1、5.1%和12.3%,在郁闭林分内分别为14.6%、12.5%和9.9%。总体上比较二者的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等有显著差异,因此人工Gap“效应岛”的创建是诱导其内部微环境因子变化的基础,也是油松水源保护林定向恢复更新的机理之所在。
    利用遥感信息研究西藏地区主要植被年内和年际变化规律
    侯英雨, 张佳华, 何延波
    2005, (11):  1273-1276. 
    摘要 ( 1433 )   PDF (579KB) ( 506 )  
    利用1982~2000年NOAA-AVHRR月合成NDVI遥感资料和相关气象台站数据对我国西藏地区的稀疏草地、浓密草地和Tebit森林等主要植被的变化进行了初探。利用月合成NDVI的多年平均值分析了植被指数年内季节性变化规律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利用多年月合成NDVI的标准差描述了NDVI年际间波动情况。结果表明,在西藏地区,浓密草地和Tebit森林的NDVI植被指数年内变化规律呈明显的季节性,而稀疏草地则不明显;在年际变化方面,浓密草地月合成NDVI值波动幅度最大,Tebit森林次之,稀疏草地最小,且波动幅度较大的月份集中在NDVI值较高的植被生长季节6~10月份。
    3S技术在绿洲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中的应用研究——以新疆于田绿洲为例
    丁建丽,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2005, (11):  1277-1282. 
    摘要 ( 1462 )   PDF (785KB) ( 465 )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核心问题之一,基于区域和地方尺度的绿洲土地覆盖变化信息的定量提取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也是对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补充。选择干旱区典型绿洲新疆于田地区为研究靶区,利用2期不同时相的TM卫星影像,结合多年实地调查所获得的大量数据,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分类指标体系,利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3S技术)对图像进行了综合技术处理,获得了较高精度的该区域绿洲LUCC不同类型分类精度统计以及土地利用/覆盖转换矩阵。在此基础上,对跨度近10年的于田绿洲LUCC时空变化格局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改良措施,其方法和结论对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地区生态环境改良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半干旱黄土高原沟垄微型集雨产流特征与马铃薯种植技术
    王琦, 张恩和, 李凤民, 李锋瑞, 徐长林
    2005, (11):  1283-1286. 
    摘要 ( 1502 )   PDF (436KB) ( 405 )  
    对膜垄和土垄的降雨量和径流量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粘土夯实集雨垄临界产流降雨量为2.83mm,产流后的平均集水效率为24.6%,地膜覆盖集雨垄临界产流降雨量为0.23mm,产流后的平均集水效率为91.1%。在沟垄微型集雨种植马铃薯试验中,30cm垄宽膜垄、45cm垄宽膜垄、60cm垄宽膜垄、30cm垄宽土垄、45cm垄宽土垄和60cm垄宽土垄(沟宽均为60cm)的经济产量分别比传统耕作高173%、168%、119%、28%、24%和18%,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传统耕作高3.98、3.74、2.25、1.10、0.93和0.72kg·mm-1·hm-2。膜垄种植马铃薯经济产量提高119%~173%,土垄种植马铃薯经济产量提高18%~28%。
    羊草气孔导度的Jarvis-类模型
    牛海山, 旭日, 张志诚, 陈佐忠
    2005, (11):  1287-1290. 
    摘要 ( 1637 )   PDF (499KB) ( 531 )  
    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土壤水分状况通常是决定植物气孔导度的重要因素,现有气孔导度模型Jarvis-类和耦合模型(或光合-导度模型)未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对气孔导度的影响。本文以Jarvis气孔导度模型为基础,提出一个充分考虑土壤水分状况因素的气孔导度模型。该模型对羊草连续两年(1998~1999)野外实地观测结果拟合良好(R2=0.603),预测能力较线性回归方程(R2=0.361)有明显提高。
    束生刚毛藻脱水和复水过程中光合作用的变化
    韩志国, 贺立静, 顾继光, 许忠能, 韩博平
    2005, (11):  1291-1294. 
    摘要 ( 1663 )   PDF (502KB) ( 329 )  
    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束生刚毛藻(Cladophora fascicularis)在脱水和复水过程中光合作用的变化。自然干燥状态下,束生刚毛藻迅速脱水,干燥2.5 h后,脱水达90%。脱水1.5 h内,光合作用的最大量子产量Fv/Fm和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Pm分别下降了约10%和11%;此后Fv/FmPm的下降速度明显加快,脱水2.5 h后,已下降到初始值的一半。脱水后半饱和光强Ik逐渐下降;初始斜率α在脱水初始阶段有轻微上升,此后逐渐下降。复水后Fv/FmPmIk和α均迅速恢复。这表明脱水可引起束生刚毛藻光合作用的降低,但光合器官并未受到不可逆损伤,因此复水后光合活性迅速恢复。这种复水后光合能力的快速恢复,有利于束生刚毛藻适应潮间带特殊的生活环境。
    苯并(a)芘对鲫鱼肝脏EROD活性的影响
    孙竹筠, 周忠良, 李康, 殷浩文, 顾建华
    2005, (11):  1295-1298. 
    摘要 ( 1464 )   PDF (458KB) ( 388 )  
    研究了典型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苯并(a)芘(BaP)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肝脏7-乙氧基-3-异吩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后96 h,10和100 mg·kg-1处理组肝脏EROD活性被明显诱导,分别为对照组的2.3(P<0.05)和3.1倍(P<0.01)。肝脏EROD活性随着时间延长继续升高,至注射后14 d,1 mg·kg-1处理组鲫鱼肝脏EROD活性为对照的3.0倍(P<0.001),而100 mg·kg-1处理组则高达5.8倍(P<0.001)。鲫鱼肝脏EROD活性可作为反映BaP暴露水平的生物标志物。BaP对鲫鱼的最低效应浓度为1 mg·kg-1(鱼体重)。
    冬季东海太平洋褶柔鱼的空间异质性特征
    张寒野, 胡芬
    2005, (11):  1299-1302. 
    摘要 ( 1568 )   PDF (211KB) ( 315 )  
    运用地统计学的方法,根据2002年12月东海区121个站位的资源监测调查数据,拟合变异函数最优模型,计算各向同性下的模型参数和不同方向上的分维数,分析了冬季东海北部和南部太平洋褶柔鱼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其空间格局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各向同性条件下,东海北部和南部具有相似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其变异函数均能用球状模型拟合,呈聚集空间格局,空间变程大约为440 km,随机性因素占空间异质性的30%左右,结构性因素占空间异质性的70%左右,处于主导地位。各向异性分析表明,在东海北部,135°和90°方向的分维数最高,分别为1.954和1.893,说明太平洋褶柔鱼在这两个方向上分布较均匀,空间依赖性较小,这与东南-西北方向的黄海暖流和西-东方向的长江冲淡水一致;而在东海南部,45°方向的分维数最高,为1.999,太平洋褶柔鱼在此方向分布上的同质性与西南-东北方向的黑潮主干及台湾暖流相对应。这说明,海流是影响较大尺度生态过程上太平洋褶柔鱼分布的主要环境要素。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物种多样性与群落变异性的关系及其机制初探
    覃光莲, 杜国祯
    2005, (11):  1303-1307. 
    摘要 ( 1478 )   PDF (255KB) ( 240 )  
    通过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采集的群落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物种构成的相似性、统计平均、种群变异性和净协方差等机制对形成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多样性与群落地上生物量变异性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的年际变异性随着多样性的增加而减小。物种构成相似性是多样性-变异性负关系产生的原因之一,而相似性与多样性之间并无显著相关关系;统计平均效应是另一个多样性-变异性负关系的主要决定者;净协方差效应、种群变异性对多样性-变异性关系产生的影响不显著或非常有限。
    博士论坛
    陆地生态系统中人为因素对DOM影响研究进展
    卢萍, 杨林章
    2005, (11):  1308-1313. 
    摘要 ( 1471 )   PDF (306KB) ( 369 )  
    尽管DOM和WEOM只占土壤有机质的一小部分,却是土壤溶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众多土壤过程。本文着重介绍DOM和WEOM的定义、研究方法及森林和农田两种不同生态系统中DOM和WEOM的研究现状及耕作、施肥等农业措施对DOM和WEOM的影响。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DOC,而缺乏对DON、DOP的研究,且研究方法间差异较大。森林生态系统DOM/WEOM含量要高于草地和耕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DOM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改变后的土地利用方式。管理措施对DOM/WEOM通常只有短暂的影响,且不同因素作用结果不一。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与价值评估探讨
    王伟, 陆健健
    2005, (11):  1314-1316. 
    摘要 ( 4191 )   PDF (360KB) ( 1122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是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对于促进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及价值评估方面,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在服务价值的评估方面,国内相关研究多数套用现有的一般化计算公式对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计算,缺少针对性和探索性。总结近年来笔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得失,并综合前人的研究,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新的分类,提出“核心”服务功能、“理论”服务价值与“现实”服务价值的概念,并以温州三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作为实例,论证所提出的新概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生态系统管理决策者提供信息,因此服务价值评估的意义不在于对每一项服务功能价值的精确估算,甚至不需要计算一个生态系统所有的服务功能价值,而应抓住一个或几个有计算依据的核心服务功能。提出理论服务价值概念的主要目的在于同现实服务价值的比较,量化某服务功能的退化程度,明确后续生态恢复和重建的主要目标,并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生态恢复的重要指标。
    人为干扰下的生态负效应研究综述
    刘杰, 杨志峰, 崔保山, 董世魁, 姚维科
    2005, (11):  1317-1322. 
    摘要 ( 1432 )   PDF (294KB) ( 334 )  
    在总结国内外生态效应概念基础上,指出生态效应研究应同时注重外在过程和内在机理两方面,前者主要指人类干扰引起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后者则阐明生态系统变化的驱动力和规律等.对环境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和生态破坏(公路建设、水电工程和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变化)引起的生态负效应研究进展进行评述,总结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类行为干扰下生态负效应研究的发展趋势,即过程和机理综合研究和多尺度系统研究。
    氯酸盐生态毒理研究进展
    黎华寿, 张修玉, 姜春晓
    2005, (11):  1323-1328. 
    摘要 ( 1456 )   PDF (733KB) ( 464 )  
    氯酸盐是一类毒性强氧化剂。20世纪,氯酸钠曾被作为非选择性除草剂和脱叶剂在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近年来,氯酸钾作为龙眼产期调控剂也在反季节龙眼生产中应用。然而,氯酸根离子强氧化性对生物体有明显的毒害效应,且其分解产物亚氯酸根和次氯酸根离子对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也存在较强的污染效应。本文在介绍氯酸盐理化性质基础上,初步分析了氯酸盐对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体的毒害效应,探讨了氯酸盐在土壤和水体中的环境行为,提出了如何在生产实践中安全使用氯酸盐,并就氯酸盐在生态环境中的检测方法和生物降解等研究前沿进行了展望。
    植冠种子库及其生态意义研究
    马君玲, 刘志民
    2005, (11):  1329-1333. 
    摘要 ( 1622 )   PDF (442KB) ( 460 )  
    植冠种子库由成熟的种子宿存在植冠上形成。种子可在植物植冠中存留1~30年或者更长时间。40属木本植物中有1 200种植物具有植冠种子库,它们大多分布在火灾易发区和干旱区。植冠种子库是植物繁殖对策的一个方面,具有延缓繁殖体传播、使繁殖体免受捕食、调节萌发时间、将种子降落在适宜位置等生态功能。本文对植冠种子库的概念、分类、具有植冠种子库物种的地理分布、植冠种子库的研究现状及植冠种子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应加强对干旱区植冠种子库种子脱落机制和沙漠地区植冠种子库生态意义的研究。
    专论与综述
    碳同位素技术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郑兴波, 张岩, 顾广虹
    2005, (11):  1334-1338. 
    摘要 ( 1693 )   PDF (626KB) ( 667 )  
    碳同位素技术对碳素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动态具有很好的示踪作用,在生态学各领域研究中应用广泛。土壤、大气、植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碳库,植物是大气和土壤交换碳元素的重要介质。本文简要总结了碳同位素技术在研究碳元素在植物体内以及植物、土壤、大气碳库之间的迁移规律和生态学过程中的应用,展望了该技术在森林界面学中的应用前景。
    辽宁省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王治江, 李培军, 王延松, 胡涛, 巩宗强, 孙铁珩, 万忠成, 陈大光
    2005, (11):  1339-1342. 
    摘要 ( 1535 )   PDF (365KB) ( 337 )  
    分析了辽宁省生态环境基本特征,根据生态功能分区的原则与方法,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综合分析等手段对辽宁省在生态区、生态亚区和生态功能区3个级别上进行生态分区,划分为4个生态区、21个生态亚区和52个生态功能区。并用3级命名法对这些分区进行命名,绘制了辽宁省生态功能分区图。为辽宁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科学布局工农业生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沙质草原沙漠化过程中植被演替研究现状和展望
    赵存玉, 王涛
    2005, (11):  1343-1346. 
    摘要 ( 1732 )   PDF (443KB) ( 467 )  
    在综述了我国半干旱地区沙质草地沙漠化过程中植被演替研究现状,提出了目前沙地植被演替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研究工作。指出,①沙地植被演替的最大特点就是沙质地表基质的流动性和风沙活动伴随着植被演替的各阶段,研究中应考虑近地表风沙流的影响;②在干扰对生态系统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沙地植被的演替序列往往出现一些随机性和不规则性,应加强对沙地植被演替序列的非线性和演替顶极的多元性、多样性的研究;③应继续从生理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以及生态系统生态等不同水平层面上深入研究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的替代机制,还应加强沙地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动态耦合、种子岛效应等的研究,以及沙地植被演替趋势和速率等的预测。
    贵州水资源安全问题初探
    杨全明, 王浩, 赵先进
    2005, (11):  1347-1350. 
    摘要 ( 1561 )   PDF (201KB) ( 438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丰水地区水资源的安全问题亦将影响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贵州省为例,从水资源的水量安全、水质安全和水生态安全出发,在深入研究区域水资源概况和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贵州省的工程性缺水、水资源浪费、制度障碍等水资源安全问题。
    DNA指纹技术在污染土壤生态毒理诊断中的应用
    齐雪梅, 李培军, 刘宛, 张海荣, 许华夏, 韩春梅
    2005, (11):  1351-1356. 
    摘要 ( 1591 )   PDF (657KB) ( 388 )  
    生物标记物能在细胞或分子水平上指示暴露-效应关系,是进行污染土壤生态毒理诊断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以聚合酶链式反应为基础的、在分子水平上检测污染物质导致的生物体DNA损伤的DNA指纹技术。DNA指纹技术的主要类型有: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AP-PCR)、差异显示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DDRT)、短DNA重复序列(SSR)及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这些技术与检测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损伤为主的一系列经典研究方法如彗星分析、微核实验等相比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优点。本文着重介绍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3种重要的DNA指纹技术在污染土壤诊断中的应用。
    研究简报
    重金属镉抗性菌株的筛选及其对镉活化作用的研究
    夏娟娟, 盛下放, 江春玉
    2005, (11):  1357-1360. 
    摘要 ( 1578 )   PDF (448KB) ( 408 )  
    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Cd2+,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2株具有较强镉抗性及产酸能力的细菌JL-4和JC-9。经初步鉴定,JL-4和JC-9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和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sp.)。将菌株JL-4和JC-9接种到添加不溶性镉(100 mg·L-1)的培养液中28℃培养48 h,接菌处理比不接菌对照培养液中有效镉含量分别增加1 392.3%和1 410.8%,培养液pH分别降低了2.87和3.18。将JL-4和JC-9分别接入含不同浓度重金属镉(100、200 mg·kg-1)的土壤中28℃培养20 d,接菌处理比不接菌对照土壤中有效镉含量分别增加17.02%~100%(JL-4)和36.17%~61.80%(JC-9)。菌株JL-4和JC-9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8℃,最适pH值分别为7和8。除对镉具有抗性外,两菌株对重金属铅、铜、镍、锌也具有一定抗性。
    技术与方法
    吗啡对丝光绿蝇发育积温的改变与死者死亡时间推断的相关研究
    赵文爱, 胡圣爱, 张孟余, 冯晓勇, 王伯霞
    2005, (11):  1361-1364. 
    摘要 ( 1524 )   PDF (214KB) ( 244 )  
    用盐酸吗啡注射家兔,处死后用家兔的肌肉组织饲养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初孵幼虫,研究吗啡对丝光绿蝇幼虫和蛹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在法医学中推断死者死亡时间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取食处理组兔肉的丝光绿蝇幼虫的体长和蛹的重量在不同程度上大于对照组;处理组发育积温均比对照组减少。在实验的剂量范围内(4.7~18.8 mg·kg-1),吗啡可促进丝光绿蝇幼虫和蛹的生长发育。根据幼虫或蛹的发育积温推断死者死亡时间,吗啡的这种影响可使推断值产生的最大偏差达80 h左右。
    生态建设与经验
    现阶段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实践和理论问题探讨
    章家恩, 骆世明
    2005, (11):  1365-1370. 
    摘要 ( 1808 )   PDF (597KB) ( 486 )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中国生态农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实践,现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并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目前,全国2000多个县、乡镇先后实施了生态农业建设。然而,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实践和理论问题。在实践方面,存在着思想认识、技术、资金、建设与管理等问题。在科学理论方面则需要解决如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分类、生态模式的内在过程与机理及其生态服务功能、模式的尺度转换以及生态农业模式变化规律、生态农业安全等问题。因此,加快开展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发展生态产业,全面推动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是当前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用于农田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生态拦截型沟渠系统及其效果
    杨林章, 周小平, 王建国, 王德建, 施卫明, 史龙新
    2005, (11):  1371-1374. 
    摘要 ( 2088 )   PDF (506KB) ( 664 )  
    针对太湖流域农田非点源污染严重的现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态工程学解决方法———生态拦截型沟渠系统,它主要由工程部分和植物部分组成,能减缓水速,促进流水携带颗粒物质的沉淀,有利于构建植物对沟壁、水体和沟底中逸出养分的立体式吸收和拦截,从而实现对农田排出养分的控制。试验区沟渠植物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且景观效果良好。沟渠系统对农田径流中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分别达到48.36%和40.53%。此外,该生态工程的另一个显著优点就是不另外占用土地,符合平原水网地区农田沟渠的实际,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