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 ›› 2022, Vol. 41 ›› Issue (6): 1135-1142.doi: 10.13292/j.1000-4890.202205.005
张丹1,3,4,张冠雄5,王可洪6,王芳1,3,4,刘双爽1,3,4,潘远珍1,4,袁兴中1,2,4*
ZHANG Dan1,3,4, ZHANG Guan-xiong5, WANG Ke-hong6, WANG Fang1,3,4, LIU Shuang-shuang1,3,4, PAN Yuan-zhen1,4, YUAN Xing-zhong1,2,4*
摘要: 随着农业活动的持续,一些原本用于农业生活生产的鱼塘被废弃,成为适宜水生生物栖息的废弃塘系统。本研究调查了重庆市梁平区4个废弃塘系统与4个鱼塘(对照组)的生境结构、水质与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以了解废弃塘系统的生境与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鱼塘的水产养殖行为引起了水体营养盐浓度升高,水生植物盖度降低,从而降低了无脊椎动物的物种丰度与密度。废弃塘系统在无人为干扰条件下,呈现营养盐浓度较低、捕食与竞争压力更小、水生植物更丰富等特点,支持着更多的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物种丰度与密度。本研究共收集到39种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其中废弃水塘中33种,鱼塘中19种,群落结构以水生昆虫为主,其次是腹足类。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中,腹足类和蜻蜓目对水生植物盖度产生了正相关响应,而对营养盐浓度产生了负相关响应。研究结果可为评估区域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