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6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7-08-10
    目录
    目录
    2017, 36(8):  0. 
    摘要 ( 235 )   PDF (489KB) ( 162 )  
    研究报告
    氮沉降和土壤线虫对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刘静1,2,孙涛1,程云云1,2,王清奎1,3*
    2017, 36(8):  2085-2093. 
    摘要 ( 769 )   PDF (698KB) ( 129 )  
    大气氮沉降不仅含有无机态氮,还含有大量有机态氮,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关注无机态氮沉降对土壤有机碳(SOC)矿化的影响,对于有机态氮沉降的影响关注甚少。为更全面地了解大气氮沉降对SOC矿化的影响,我们在温带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长期氮沉降试验样地中采集了对照(CK)、无机氮(IN)、有机氮(ON)及无机氮有机氮混施(IN∶ON=7∶3;MN)4种不同氮沉降处理的表层土壤(0~10 cm),然后进行室内恒温(25 ℃)培养62 d,测定SOC矿化速率。同时,为了研究氮沉降背景下土壤线虫在SOC矿化中的作用,我们将每个氮沉降处理的土壤分为2组,分别添加或不添加线虫抑制剂。结果显示:与CK处理相比,IN、ON及MN处理均显著降低了SOC矿化速率,其SOC累积矿化量分别降低了15.7%、23.9%和34.3%,表明无机有机氮混施处理对SOC矿化的抑制作用大于无机氮沉降和有机氮沉降。因此,单一形态的氮沉降模拟研究可能低估了大气氮沉降对SOC矿化的抑制作用。另外,添加线虫抑制剂促进了SOC矿化,且添加线虫抑制剂在IN、ON和MN处理中对SOC累积矿化量影响的效应值较CK处理分别增加了0.08%、42.40%和29.0%,该结果表明,土壤线虫对SOC矿化的影响与氮沉降形态有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OC累积矿化量与土壤C∶N、有效磷含量及真菌∶细菌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和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比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氮沉降的增加有利于降低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释放。
     
    贵州喀斯特高原花江峡谷区不同恢复模式的土壤养分特征
    鲍乾1,杨瑞1*,聂朝俊2,李万红1,柳运智1
    2017, 36(8):  2094-2102. 
    摘要 ( 476 )   PDF (624KB) ( 196 )  
    贵州省花江峡谷是典型的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区,为研究区内不同恢复模式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选取人工种植的花椒、构树、砂仁、金银花、火龙果以及花椒与金银花混交形成的混交林共6种恢复模式的林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以荒草地为对照,采集0~10、10~20、20~30 cm处土样,研究土壤养分状况及理化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6种恢复模式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均值分别较荒草地提高了72%、37%、60%、72%,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均值分别较荒草地提高了61%、10%、106%;不同恢复模式的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在土层间的垂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表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分别为20~30 cm层的1.52、1.14、1.20、1.06、1.41、1.27、1.29倍,从而表现出“表聚效应”;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和容重是土壤理化因子中的关键因子,植被因素和土壤因素是石漠化治理区进行恢复模式筛选和种植需要考虑的2个重要因素。
     
    大伙房水库流域水源涵养林植被类型对土壤NH4+-N和NO3--N淋溶的影响
    胡亚林1,刘杰2,范志平3*,涂志华3,卢聪3,刘建治3
    2017, 36(8):  2103-2110. 
    摘要 ( 441 )   PDF (874KB) ( 199 )  
    流域内植被类型是土壤氮素淋溶迁移的重要影响因子,降雨丰水季节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氮素淋溶是量化评价流域土壤氮素流失和水质变化的关键。本研究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袋法分析降雨丰水期槭树蒙古栎林、落叶松人工林和山杨林3种植被类型土壤NH4+-N和NO3--N淋溶季节动态特征。结果发现,降雨丰水期(7—9月)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无机氮含量(NH4+-N和NO3--N)动态变化差异显著(P<0.05),NH4+-N在无机N中占73.4%~93.3%,槭树-蒙古栎林、山杨林NO3--N含量7月份最大,而落叶松人工林NO3--N含量8月份最大;土壤氮素淋溶的主要成分是NO3--N,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氮潜在性淋溶高于槭树-蒙古栎林和山杨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氮(MBN)随着土层加深逐渐减小,阔叶林MBC和MBN显著大于落叶松人工林;土壤N淋溶量与MBN呈显著负相关,证明土壤微生物N固持作用能减少N淋溶流失。据此结果,建议在该流域开展水源涵养林建设中应加强河岸带天然林保护和促进人工水源涵养林转变为天然次生林。
     
    盐分对辽河口湿地土壤DOC及CO2生成的影响
    袁晓敏1,杨继松1*,刘凯1,郑冬梅1,宋常站2
    2017, 36(8):  2111-2117. 
    摘要 ( 373 )   PDF (694KB) ( 180 )  
    以辽河口区芦苇湿地不同深度(0~10、10~20、20~30和30~4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盐溶液淋洗土壤至不同的盐分梯度(CK、2.5、5、10 mS·cm-1),采用室内恒温培养法,探讨盐分条件对DOC浓度变化及土壤呼吸释放CO2的影响。结果表明,56 d培养期间,盐分处理对表层(0~10 cm)土壤DOC浓度的影响不显著,对下层(10~20、20~30和30~40 cm)土壤的DOC浓度的影响显著,盐度升高降低了下层土壤DOC浓度;盐分处理对各层土壤CO2生成速率无显著影响。不同盐分条件下,DOC浓度及CO2生成速率在土壤深度间均差异明显,表层DOC浓度及CO2生成速率明显高于下层。该结果为河口湿地碳循环响应水盐环境变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毛竹林地表稻草覆盖后翻耕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赵睿宇1,李正才1*,王斌1,葛晓改1,戴云喜2,赵志霞1,张雨洁1
    2017, 36(8):  2118-2126. 
    摘要 ( 511 )   PDF (753KB) ( 130 )  
    为了解毛竹林地表覆盖后翻耕对土壤总有机碳及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山地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对连续覆盖2年翻耕,连续覆盖2年未翻耕和自然生长样地(对照)3种不同管理方式下地表覆盖的毛竹林0~5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覆盖2年未翻耕处理和覆盖2年翻耕处理0~50 cm各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比对照样地分别增加了8.7%~43.8%和22.2%~90.8%;土壤轻组有机质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3.2%~111.0%和36.7%~238.5%;覆盖2年翻耕处理和对照样地相比,0~50 cm各土层土壤易氧化碳含量分别增加了21.9%~97.5%,而覆盖2年未翻耕处理下的土壤易氧化碳含量0~20 cm土层较对照样地增加明显,20~50 cm土层则有减少的趋势;3种处理下的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除10~20 cm土层差异性显著外,其余的土层变化都不明显;对照样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率高于覆盖2年处理的毛竹林地,而易氧化碳占总有机碳的比率则表现为0~20 cm土层覆盖2年未翻耕>覆盖2年翻耕>对照样地,20~50 cm土层对照样地>覆盖2年翻耕>覆盖2年未翻耕;3种处理下土壤各活性有机碳与土壤总有机碳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3种处理方式下,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碳和轻组有机质与土壤养分(全氮、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
     
    黄河中下游典型河岸缓冲带植被格局时空动态
    赵清贺1,刘倩2,马丽娇3,丁圣彦1*,卢训令1,张祎帆1,曹梓豪1
    2017, 36(8):  2127-2137. 
    摘要 ( 714 )   PDF (2696KB) ( 310 )  
    河岸缓冲带的植被结构特征是维持其多种生态服务发挥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黄河中下游由丘陵向平原过渡区域的典型河岸缓冲带为研究对象,基于2003、2009和2015年Google Earth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通过景观格局分析、缓冲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研究区植被景观格局的时空动态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农田为黄河中下游典型河岸缓冲带景观基质,林地和草地呈逐年增加趋势,受黄河游荡和农业开垦种植与弃耕影响,水体和河漫滩相互转化频繁,农田与其他景观类型转化频率较高,林地的主要转化方向为草地、居民区和农田,草地的主要转化方向为农田和林地,不同时段植被变化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研究区植被景观连通性较高,景观破碎化程度呈逐年增加趋势,景观斑块形状整体趋于复杂化,但不同植被类型存在差异,其中林地斑块的几何形状逐渐复杂,而草地斑块的几何形状逐渐规则,林地的空间连通性高于草地。草地和林地斑块沿居民区、河岸、沟渠、坑塘和道路缓冲具有明显的梯度分布特征,两者在2003—2015年的变化率受河岸和道路缓冲驱动较小,受居民区缓冲驱动显著,而对沟渠和坑塘的响应则存在差异,其中草地变化受沟渠驱动显著,林地变化受坑塘驱动显著。
    云南橡胶林林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黄先寒1,2,3,兰国玉1,2*,杨川1,2,3,肖笔文3,吴志祥1,2,陶忠良1,2
    2017, 36(8):  2138-2148. 
    摘要 ( 494 )   PDF (1342KB) ( 172 )  
    基于云南49个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林样方(10 m×10 m)的植物调查数据,应用物种丰富度(S)、Shannon指数(H)、Simpson指数(D)、Srensen指数(Cs)和RDA排序等方法,分析了林下植物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林分相似性以及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云南橡胶林林下维管束植物共有102科274属387种,其中最常见的为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弓果黍(Cyrtococcum patens)、两耳草(Paspalum conjugatum)和地桃花(Urena lobata)等。西双版纳地区橡胶林林下植物物种丰富度、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较高,而红河地区较低;8~10龄橡胶林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其他林龄橡胶林;物种丰富度、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500~700 m海拔最高;多样性在>25°坡度较高,在2°~15°坡度较低。红河、版纳、普洱、临沧和德宏橡胶林的物种组成存在一定相似性,其中临沧同普洱间的相似性系数高达0.47。环境因子中的气温、降水量、海拔等7个因素对优势种分布的解释量仅为20.23%。
     
    天山东西部雪岭云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差异
    张艳静1,2,于瑞德1,2*,郑宏伟1,2,甘淼1,2,杨美琳1,石冰冰1,2 
    2017, 36(8):  2149-2159. 
    摘要 ( 613 )   PDF (1112KB) ( 278 )  
    运用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研究了天山东西部森林上下限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树木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以期揭示不同地区雪岭云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响应的差异及气候变暖影响下雪岭云杉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昭苏地区年轮年表的统计特征更显著,比哈密地区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更敏感;(2)2个地区树木生长受温度与降水的综合影响,从西部到东部,森林下限树木径向生长与温度的响应由显著正相关转为显著负相关;而森林上限树木生长与降水的关系由显著负相关转变为显著正相关;(3)进入快速升温阶段,气候条件对昭苏和哈密地区森林下限雪岭云杉生长的影响增强,而对哈密地区森林上限雪岭云杉生长的影响减弱;(4)随着温度升高,昭苏森林下限和哈密森林上下限的雪岭云杉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均出现了显著变化。快速升温后,4月温度对哈密森林上限树木径向生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加,6月温度对昭苏和哈密森林下限树木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加,而对哈密森林上限树木生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减弱;5和6月份降水分别对昭苏森林下限和哈密森林上限雪岭云杉径向生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加;4月温度和10月降水对哈密森林下限树木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减弱。昭苏森林上限降水能够满足树木生长,气温升高对树木生长与气候因子关系的影响不显著。
    辽东山区1960—2015年降水极值特征
    李秀芬1,3,王平华2,刘江1*,金磊1,肇同斌4,孙英杰1,彭峰1,潘宇弘1
    2017, 36(8):  2160-2168. 
    摘要 ( 464 )   PDF (1032KB) ( 260 )  
    基于辽东山区11个气象站1960—2015年逐日降水资料,选取日最大降水量为指标,采用EOF分解、SYM8小波分析、最优概率分布模型拟合等方法,研究了辽东山区56年来降水极值的时空变化特征,计算了不同重现期的降水极值。结果表明:该地区降水极值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全区一致分布型、南北和中部相反分布型、山脉中部和两侧相反分布型,各空间型的时间系数年际震荡较大;全区域降水极值在1983年之前缓慢减少,其后趋于稳定,存在明显的11年和20年左右周期变化;南北部和中部降水极值的差值变化存在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表现为11年和17年左右的震荡周期;山脉中部和两侧降水极值的差值在1984年之前趋于稳定,其后缓慢减少,以10年左右变化周期最明显;11个气象站中,6个站的降水极值用对数正态分布拟合最佳,3个站的降水极值用PearsonⅢ型分布拟合最佳,其他2个站分别用Gumble和Weibull分布拟合最佳;不同重现期的辽东山区降水理论极值各地差异较大,表现为南部极值普遍高于北部。
    东北雨养区黑色地膜和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地温和产量的影响
    陈志君,张琳琳,姜浩,孙仕军*
    2017, 36(8):  2169-2176. 
    摘要 ( 549 )   PDF (828KB) ( 269 )  
    在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和种植密度条件下地温和作物产量将发生改变,为了研究其变化规律,2016年在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试验场开展了玉米覆膜种植田间试验,设置了3种种植方式(裸地、透明地膜和黑色地膜覆盖)和3个种植密度(60000、75000和90000株·hm-2)的田间试验,对玉米田间地温和产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田间0~25 cm深度平均地温的日变化呈现正态分布规律,总体上,透明地膜地温高于黑色地膜和裸地,低密度处理地温高于高密度处理;裸地种植条件下,玉米产量随密度的提高先增加后减小,覆膜处理下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黑膜处理下的玉米产量高于透明地膜和裸地,黑膜覆盖处理、密度为90000株·h-2的组合产量达到最大,为14264.6 kg·hm-2;产量与抽穗期的地温相关性最大,且表现为负相关关系。本文研究结果对提高东北雨养区玉米产量具有指导意义。
     
    不同熟期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特征
    钱春荣1,2,王荣焕1,赵久然1*,于洋2,徐田军1,郝玉波2,姜宇博2,宫秀杰2,李梁2,葛选良2
    2017, 36(8):  2177-2183. 
    摘要 ( 844 )   PDF (552KB) ( 424 )  
    本文以9个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4和2015年在哈尔滨市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特征,为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合理选用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品种熟期越长,其穗粒数与产量越高,但中早熟品种与中晚熟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品种熟期越长,其花前与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越多,中早熟与中晚熟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差异不显著;成熟期干物质主要分配在籽粒,各器官所占比重依次为籽粒>茎>叶>穗轴>苞叶>叶鞘;中早熟品种收获指数最高,比极早熟和中晚熟品种高4个百分点;不同营养器官其花后干物质转运量不同,3种熟期品种仅叶片有稳定的干物质输出,极早熟品种叶鞘干物质没有转运,中早熟和中晚熟品种叶鞘不同年度间均有少量干物质输出;3种熟期类型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率在56%~69%,花后物质积累对籽粒产量贡献率高达89%~98%。可见,在哈尔滨地区,无论是极早熟品种、中早熟品种还是中晚熟品种,玉米产量的形成主要依靠花后同化物积累,而非营养器官的物质转运;花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与出苗至吐丝期间≥10 ℃有效积温呈显著正相关,与吐丝至成熟期间≥10 ℃有效积温呈显著负相关。
    氮添加对油松幼苗不同径级细根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谷利茶1,王国梁1,2*
    2017, 36(8):  2184-2190. 
    摘要 ( 366 )   PDF (698KB) ( 205 )  
    氮(N)沉降正在对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目前关于氮沉降如何通过影响树木不同径级细根碳水化合物含量,进而影响树木生理特征及生长的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以2年生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幼苗细根为对象,研究了短期(2年)氮添加(0、3、6、9 g N·m-2·a-1,分别记为N0、N3、N6、N9)对不同径级(0~0.5、0.5~1和1~2 mm)细根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和结构性碳水化合物(S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0.5 mm细根中碳水化合物含量(512.97 mg·g-1)显著低于1~2 mm细根中碳水化合物含量(638.83 mg·g-1)。0~0.5 mm细根中NSC、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显著低于0.5~1及1~2 mm;(2)随着细根径级的增加,SC含量和纤维素含量呈增加趋势,而木质素含量呈降低趋势。N添加对3个径级细根中不同碳水化合物组分的影响不同。N添加对0~0.5和0.5~1 mm细根中NSC、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N9处理显著降低了1~2 mm细根中NSC和可溶性糖含量(16.20%和29.90%),对淀粉含量无显著影响。此外,N3处理显著增加了0~0.5 mm 细根中可溶性糖含量(69.65%);(3)N添加对细根中SC、木质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N3处理显著增加了最细两级根(0~0.5和0.5~1 mm)纤维素含量(35.3%和57.0%),N9处理显著降低了1~2 mm细根中纤维素含量(30.39%);(4)N3处理显著增加了0~0.5 mm细根中NSC/SC,而对另两级根系中该比率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N添加可能通过影响最细两级根(0~0.5和0.5~1 mm)中NSC、可溶性糖含量及NSC/SC影响植物细根的生理功能和生长。
    外源IAA对高粱幼苗内源激素含量及分蘖发生的影响
    周宇飞1,2,闫彤1,张姣1,王艺陶3,王娜1,吴奇1,孙飞1,许文娟1,黄瑞冬1*
    2017, 36(8):  2191-2197. 
    摘要 ( 590 )   PDF (501KB) ( 199 )  
    本试验以高粱品种“辽杂10”和“辽杂19”为试验材料,分别用0、100和200 mg·L-1 3个浓度的IAA在高粱三叶期进行叶面喷施,研究外源IAA喷施对高粱内源激素含量及分蘖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外源IAA在短时期内可以显著影响高粱内源激素的含量,喷施3 d后,高粱内源IAA和GA3含量显著升高,ZR和ABA含量显著降低;喷施6 d后,高粱内源IAA、GA3和ABA含量明显回落,而ZR含量明显升高;外源IAA提高了高粱分蘖节第一和第四节位分蘖发生的概率,降低了第二节位分蘖发生的概率;外源IAA抑制了单株多个分蘖的产生,减少了单株2~3个分蘖发生的概率,使单株1个分蘖发生的概率有所增加;同时,外源IAA降低了高粱分蘖发生和无效分蘖产生的概率;外源IAA提高了高粱穗长、千粒重及穗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对高粱产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凝结水输入差异下狭果鹤虱幼苗的水分和光合生理
    龚雪伟1,2,吕光辉1,3*,Martin Welp4,Siegmund Missall4,玉米提·哈力克1,2,5,牟宗江6
    2017, 36(8):  2198-2205. 
    摘要 ( 465 )   PDF (1141KB) ( 96 )  
    凝结水作为荒漠生态系统一种重要的补充水源,其输入量的增加或者减少都将对荒漠短命植物的生态过程产生重要影响。选择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研究模拟少凝结水(W0)、自然凝结水(W1)和倍增凝结水(W2)3种不同凝结水量输入下短命植物狭果鹤虱(Lappula semiglabra)幼苗的水分和光合生理适应对策。结果表明:倍增凝结水会明显改善狭果鹤虱幼苗的水分状况,而少凝结水导致狭果鹤虱幼苗叶片的水势和含水量不同程度的降低;少凝结水致使狭果鹤虱幼苗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P<0.05),且净光合速率日走势由双峰曲线转变为单峰曲线;凝结水倍增可以延缓狭果鹤虱幼苗气孔导度的降低过程,少凝结水降低狭果鹤虱幼苗叶片气孔导度;凝结水输入差异对狭果鹤虱幼苗叶片胞间CO2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狭果鹤虱幼苗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在不同凝结水量输入下无显著差异(P>0.05),体现了荒漠短命植物稳定的水分利用策略。
    太行山南麓栓皮栎和刺槐叶片光合光响应模拟
    任博1,李俊2,同小娟1*,母艳梅1,张劲松3,孟平3
    2017, 36(8):  2206-2216. 
    摘要 ( 435 )   PDF (765KB) ( 208 )  
    植物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研究是评价植物光合响应机制和获得光合参数的主要途径。本文以太行山南麓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XT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这两种人工林叶片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RH)、非直角双曲线模型(NRH)以及直角双曲线的修正模型叶子飘模型(YZP)对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对比了3种模型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初始光能利用率α、暗呼吸速率Rd等光合参数。结果表明,RH模型的Pmax、α和Rd均较大,并且无法直接得到光饱和点Is。NRH模型不能很好地模拟光抑制现象,在Pmax的模拟上明显偏大,但在α的模拟中比较接近真实值。YZP模型则具有更好的适用性,能较好地模拟光抑制现象。对栓皮栎和刺槐阴、阳叶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研究发现,阳叶的Pmax大于阴叶(栓皮栎、刺槐的阳叶Pmax分别高出阴叶的24.41%和18.28%),阴叶的α高于阳叶(栓皮栎、刺槐的阴叶α值分别平均高出阳叶的22.08%、15.41%),阴叶的Rd也高于阳叶,尤其在刺槐上表现明显(刺槐阴叶Rd高出阳叶的7.13%)。栓皮栎PmaxRdIs主要受相对湿度和气孔导度的影响,α主要受相对湿度的影响。刺槐的Pmax和Is与相对湿度和气孔导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风速对转基因棉花基因漂移的影响
    闫硕1,2,朱家林1,3,朱威龙1,4,秦萌2,刘慧2,赵守歧2,王璐2,张璟1,张青文1,刘小侠1*
    2017, 36(8):  2217-2223. 
    摘要 ( 537 )   PDF (570KB) ( 191 )  
    在转基因作物全球商业化推广的20年间,公众对基因漂移生态安全问题的关注持续升温。本试验以转基因双价棉SGK321(Cry1-Ac/CpTI)为花粉供体,常规棉“石远321”和“中棉35”为花粉授体,借助PCR和蛋白检测技术,研究温室中3种风速(0.54、0.92和1.27 m·s-1)条件下的Cry1-Ac基因漂移频率。结果表明:“石远321”作为花粉受体时,基因漂移频率受风速影响,低风速下最高,高风速下最低;“中棉35”作为花粉授体时,基因漂移频率整体较低,不受风速影响;基因漂移频率与所选择的花粉受体品种有关,“石远321”(转基因棉亲本)(10.63%)作为花粉受体时基因漂移频率高于“中棉35”(2.50%);转基因棉花基因漂移频率随着转基因作物种植区与非转基因作物之间距离的增加而下降。本试验为风介导的基因漂移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冬春季鸟类群落多样性和相似性分析
    冯威1,2,赵成章1,2*,岳冉1,2,张翔3,金建鑫3
    2017, 36(8):  2224-2231. 
    摘要 ( 671 )   PDF (726KB) ( 235 )  
    鸟类群落多样性和相似性的时空格局是认识鸟类环境适应机制的理论基础。在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的保育区,采用样带法研究了冬春季节鸟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异质性。结果表明:1) 鸟类多度和丰富度在月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鸟类多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丰富度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二者最高值分别出现在3月和11月;留鸟、旅鸟和候鸟的多度和丰富度月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种鸟类群体多度和丰富度的高峰值出现时间不同步。2) 随着月份更替,湿地公园鸟类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而Pielou均匀度指数则相反,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相似。3)不同月份间鸟类群落相似性存在差异,在1月和2月最高(0.923)、11月和4月最低(0.348)。湿地公园时间尺度上鸟类多度和丰富度的错峰分异规律和群落间相似性系数差异性,与鸟类群体的迁徙节律、湿地的食物资源和栖息环境密切相关,反映了鸟类的环境筛选适应能力。
    大庆龙凤湿地绿头鸭巢址选择
    范培莉1,宋成祺1,李成绪1,王猛1,郑硕1,张裕坦1,齐艳萍1*,陈雪龙1,王洪海2,王亚飞3,王海霞2
    2017, 36(8):  2232-2236. 
    摘要 ( 410 )   PDF (421KB) ( 219 )  
    为了了解大庆龙凤湿地优势物种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营巢的主要环境因素,于2016年5—7月,采用直接观察法和样方法在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对绿头鸭的巢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38个绿头鸭巢的常规参数测量以及巢区与附近无巢区生境的比对发现,绿头鸭巢址选择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非随机性,选择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植被密度、植被高度、植被盖度、裸地比例、干草比例,这些因素决定了巢址的隐蔽度,说明绿头鸭更喜欢隐蔽度较大、草本植物盖度较大和距公路较远的生境,而隐蔽性成为绿头鸭巢址选择的最重要因子。
    氮沉降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地表节肢动物的影响
    程建伟1,刘新民3,郝百惠1,张芯毓1,张宇平1,马文红1,2*
    2017, 36(8):  2237-2245. 
    摘要 ( 550 )   PDF (829KB) ( 231 )  
    了解氮沉降增加背景下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响应特征,是研发草原可持续管理措施的基础。目前内蒙古典型草原有关氮沉降增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群落,而对土壤动物影响的研究较少。通过在内蒙古典型草原连续5年的养分添加实验,研究了地表节肢动物对不同氮添加(N0、N2.5、N5、N10)处理的响应,并分析了4种氮添加处理下地表节肢动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氮输入增加后,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并没有显著降低(P>0.05),群落多度也没有显著增加(P>0.05),仅在低氮处理下,群落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不同地表节肢动物功能群对各水平N添加的响应均不太敏感,捕食性、杂食性、腐食性功能群动物的生物量对N添加都没有显著响应(P>0.05),仅植食性动物的生物量在低氮和高氮处理显著高于对照(P<0.05)。回归分析表明,植食性节肢动物的多度和生物量主要受植物叶氮含量显著影响(P<0.05),而腐食性节肢动物的多度、生物量和类群数受土壤有机碳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温带典型草原地表节肢动物对氮添加的响应受其食物来源影响,明显滞后于植物群落;不同功能群对氮添加有不同响应形式,是群落水平响应较弱的主要原因。
    王锦蛇出生至1月龄白细胞百分比的变化模式及其适应意义
    孙嘉珞,高慧清,连丽燕,张志强*
    2017, 36(8):  2246-2251. 
    摘要 ( 431 )   PDF (575KB) ( 189 )  
    为探究王锦蛇(Elaphe carinata)胚后发育免疫系统的建立过程,为其健康养殖和疾病诊断提供基础生物学数据,在室温为(26±2)℃、相对湿度为70%~80%的条件下,每组5条幼蛇,连续监测了出壳组(0 d)、蜕皮组(出壳后7~10 d),灌喂鸡蛋液10 d组(出壳后20 d)和20 d组(出壳后30 d),其体重、体长、重长比和血液中各型白细胞的百分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0 d至30 d,体重增加了20.37%,但无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蜕皮组和灌喂10 d组的体长显著高于出壳组(P<0.05);重长比无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均无组间差异(P>0.05);单核细胞的百分比出壳组较高,灌喂10 d组较低,但无组间差异(P>0.05),而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灌喂10 d组高于出壳组(P<0.05);胚后发育30 d内,王锦蛇的体重和体长持续增加,各型白细胞在出壳时已发育完全,但随发育进程的推进,单核细胞的百分比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则明显增加,这可能与开口后的食物刺激及基于它们的生活习性而导致的被咬伤的概率增加有关,提示在养殖过程中应先以流质食物灌饲为主,并避免将个体差异较大的幼蛇置于同一蛇箱中。
    中华小长臂虾(Palaemonetes sinensis)4个群体的形态差异
    赵莹莹1,朱晓琛1,徐伟彬1,姜冶1,李智1,韩志斌1,王诗跃1,董婧1,魏华1,白文林1,李晓东1,2*
    2017, 36(8):  2252-2256. 
    摘要 ( 548 )   PDF (493KB) ( 251 )  
    本文采用3种多元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华小长臂虾4个群体(鞍山、大连、沈阳和盘锦群体)的形态差异,探讨了它们的形态亲缘关系。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盘锦群体和鞍山群体的形态差异最小,而与大连和沈阳群体的差异程度逐渐增大。Mantel检验的结果表明,各群体的欧氏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r=0.576,P=0.901)。经主成分分析得到7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4.74%,4个群体的形态学分化主要集中在头胸甲部的特征上。经判别分析建立了4个群体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为66.00%~97.00%,综合判别率为77.83%。本研究可为中华小长臂虾的资源保护和遗传育种提供依据。
    筛胸梳爪叩甲幼虫对不同食物源的趋向行为及头部感器电镜扫描观察
    孟海林,叶碧欢,舒金平*,张威,张亚波,王浩杰
    2017, 36(8):  2257-2265. 
    摘要 ( 513 )   PDF (4784KB) ( 180 )  
    筛胸梳爪叩甲(Melanotus cribricollis)是我国南方竹林区重要的地下害虫,监测及防治相当困难。为了探索竹林金针虫搜索地下食物的机制,利用四臂嗅觉仪测定了筛胸梳爪叩甲幼虫对不同食物的行为反应,并通过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筛胸梳爪叩甲幼虫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感器的类型、数量、形态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发芽的玉米、小麦种子及竹笋均能吸引到金针虫,鲜竹笋的引诱能力显著强于发芽种子和燕麦。筛胸梳爪叩甲幼虫触角上分布有刺形感器、锥形感器、钩形感器、圆盘形感器4类8种,下颚须上分布有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和坛形感器3类4种,下唇须上则分布有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坛形感器、毛形感器、乳突形感器、凹槽形感器、哑铃形感器7类9种。这些研究结果证实了植物挥发物在金针虫觅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为揭示幼虫头部感器在觅食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奠定了基础。
     
    黄脊竹蝗取食偏好与竹叶品质的关系
    张守科1,张威1,舒金平1*,孟帅帅2,王浩杰1
    2017, 36(8):  2266-2273. 
    摘要 ( 529 )   PDF (816KB) ( 147 )  
    null
    锌胁迫下湿地植物抗氧化系统反应及锌富集能力
    杨俊兴1,2,胡健2,雷梅2,杨军2,郭俊娒2,曹绍宽3,叶志鸿1*,曹柳4
    2017, 36(8):  2274-2281. 
    摘要 ( 430 )   PDF (505KB) ( 227 )  
    湿地植物作为人工湿地的主要成分之一,在提高湿地处理重金属污染物效率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对照(CK)、600、1200 mg Zn·kg-1 3种处理条件下,18种挺水湿地植物的生长状况、Zn耐性指数、叶片可溶性蛋白、抗氧化系统及对Zn的吸收转运能力。结果表明,随着Zn浓度的增加,供试植物的生物量、耐性指数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减少,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的Zn浓度增加。不同湿地植物Zn耐性指数和Zn富集能力差异显著(P<0.05),在600和1200 mg Zn·kg-1条件下,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的耐性最高。大部分供试植物地下部分Zn含量显著高于地上部分,根系对Zn有较强的滞留效应。在600 mg Zn·kg-1条件下,大部分供试植物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显著增加。研究显示,湿地植物除了通过根系对Zn有较强的滞留作用外,还通过体内的抗氧化系统有效地清除细胞内过多的活性氧,进而缓解过量Zn带来的胁迫。本研究结果为湿地植物修复Zn污染土壤和水体技术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硒预暴露对夹杂带丝蚓铜累积及毒性的影响
    穆磊1,吴星1,陈红星1,Paul L. Klerks2,谢凌天1*,罗永巨3*
    2017, 36(8):  2282-2288. 
    摘要 ( 466 )   PDF (572KB) ( 138 )  
    为研究不同摄入途径下不同形态的硒(Se)预暴露对铜(Cu)在夹杂带丝蚓(Lumbriculus variegatus)体内的累积及Cu暴露导致的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本实验将夹杂带丝蚓分别预暴露在含亚硒酸盐(Se(Ⅳ))、硒酸盐(Se(Ⅵ))、L-硒甲硫氨酸(Se-L-Met)的沉积物(食物相,20 μg·g-1干重)和水溶液(15 μg·L-1)中,再将Se预暴露的带丝蚓暴露于15 μg·L-1的Cu 7天,检测其体内Cu累积及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水平。结果显示:除水相Se(Ⅵ)预暴露组外,食物相及水相预暴露摄入的Se均显著降低了Cu在带丝蚓体内的累积;Se预暴露降低了Cu对带丝蚓造成的过氧化损伤,但不同暴露途径可能对不同形态Se的这种保护能力也有影响。结果表明,环境相关浓度的Se预暴露能够降低Cu的累积及对Cu暴露在夹杂带丝蚓所产生的毒性提供保护作用,但这种保护作用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对铵态氮的响应
    代亮亮1,2,郭亮亮1,2,李露1,2,周维成3,李根保1*
    2017, 36(8):  2289-2295. 
    摘要 ( 564 )   PDF (769KB) ( 95 )  
    为探讨铵态氮在藻类种群演替中的作用,采用纯培养和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铵态氮对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生长、生理和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培养条件下,5.0~20 mg·L-1的铵态氮浓度适宜于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的生长,但铜绿微囊藻比四尾栅藻对铵态氮的响应更敏感;铵态氮浓度达到50 mg·L-1时,铜绿微囊藻的光合活性在第2天时由0.35降低至0.07,四尾栅藻的光合活性则在第4天时由0.63降低至0.47;随着培养时间和铵态氮浓度的增加,四尾栅藻色素体的损伤情况加剧;铵态氮浓度≥10 mg·L-1时,四尾栅藻易形成两细胞形态的结构,铵态氮浓度低于10 mg·L-1时,四尾栅藻易形成四细胞形态的结构;在共培养条件下,适宜四尾栅藻和铜绿微囊藻生长的铵态氮浓度范围分别是0.5~2.0和5.0~20 mg·L-1;铜绿微囊藻是喜高铵(5.0~20 mg·L-1)的藻类,控制铵态氮浓度在一个较低水平(≤2.0 mg·L-1)可以作为防治微囊藻水华发生的策略。
     
    贵州丹寨金汞矿区稻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污染评估
    喻子恒1,2,黄国培2,张华2,李秋华1,钟顺清2,张玉涛3,商立海2*
    2017, 36(8):  2296-2301. 
    摘要 ( 549 )   PDF (823KB) ( 166 )  
    分析了贵州省丹寨金汞矿周边的国道区、村落区、矿渣区和对照区稻田土壤中As、Cd、Cr、Hg和Pb的含量及分布规律,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稻田土壤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稻田土壤样品As、Cd、Cr、Hg和Pb的含量范围分别为7.66~73.5、0.233~0.777、58.3~125、1.13~77.1和23.7~111 mg·kg-1(n=28),其平均含量分别为(31.2±17.2)、(0.426±0.136)、(95.3±15.6)、(20.4±22.7)和(49.9±23.9) mg·kg-1(n=28)不同区域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国道区Pb含量高,村落区As、Hg和Pb含量高,矿渣区As和Hg含量高。研究区92.86%的稻田土壤遭到重金属重度污染,主要表现为As的轻微污染和Hg的重度污染,并造成糙米As和Hg超标。金汞矿开采和冶炼过程中释放的As和Hg随水体迁移是稻田土壤污染的主要途径。
    苏南村镇耕地景观格局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隋传嘉1,潘剑君2*,余泓2,魏善宝1
    2017, 36(8):  2302-2311. 
    摘要 ( 379 )   PDF (950KB) ( 196 )  
    景观格局容易受人类活动影响,为了精确掌握景观格局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实施更具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采用GIS以及地统计分析方法,基于村镇级小尺度,以苏南某镇为例,研究耕地表层土壤8种重金属的含量,揭示8种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探讨样点缓冲区内景观格局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分析整体景观格局与各行政村重金属综合污染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d含量超过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重金属污染水平均小于1,99.36%的耕地无污染,0.64%的耕地需要警戒。缓冲区内As、Ni、Pb、Hg、Cd、Zn含量各自与少数景观格局指数有显著相关性(P<0.05),Cr、Cu含量与景观格局无显著相关性。斑块连通性/聚集度与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可以较好地解释各行政村耕地重金属的综合污染程度。
    综述与专论
    优质牧草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技术研究综述
    赵丹丹1,2,3,马红媛1,3*,杨焜4,杨洪涛1,2,3,杨帆1,3,王志春1,3
    2017, 36(8):  2312-2320. 
    摘要 ( 418 )   PDF (599KB) ( 242 )  
    null
    草地植物物候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包晓影1,崔树娟1,2,王奇1,2,李博文1,2,孟凡栋1,2,斯确多吉2,3,崔骁勇1*,汪诗平2,3*
    2017, 36(8):  2321-2326. 
    摘要 ( 611 )   PDF (460KB) ( 210 )  
    植物物候是随环境变化表现出的周期性节律变化的事件,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多数研究发现,增温改变了单个物候事件,如提前了返青期和开花期,推迟了枯黄期;特别是近期发现相对于其他物候序列而言,结实期保持相对稳定,并且物候序列持续期的反应存在等级关系。不同植物个体物候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模式不同,因而依据植物个体物候很难准确预测群落物候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模式,所以应该加强群落物候的地面观测研究。尽管放牧是天然草地的主要利用方式,但目前仍然缺乏放牧如何影响气候变化对物候序列影响的研究;尤其是由于研究方法和技术等限制,也缺乏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地上与地下物候同步性、物候变化非线性及其机理的研究。
    土壤碳排放组分区分的研究进展
    庞蕊1,2,刘敏1,2,李美玲1,徐兴良1*
    2017, 36(8):  2327-2335. 
    摘要 ( 654 )   PDF (687KB) ( 209 )  
    土壤呼吸作为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地下碳排放过程与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关键环节。然而,土壤呼吸是由不同组分构成,目前对有关土壤呼吸的许多关键术语尚存在理解片面和使用不当问题,阻碍了相关土壤碳循环的研究进程。本文针对此现状,分别从土壤呼吸各组分所利用的碳源、产生的部位与途径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土壤碳排放的研究进展及对陆地生态系统地下碳排放过程的认知,并对所涉及的相关术语进行梳理与界定。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土壤呼吸各组分对大气CO2浓度的贡献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结合当前有关土壤碳循环的研究热点,强调了区分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各组分的必要性与生态重要性,指出深入研究根际激发效应发生机制是破译未来生态系统地下碳循环过程的关键。
    非生物胁迫下作物磷素利用研究进展
    田志杰1,2,李景鹏1,杨福1*
    2017, 36(8):  2336-2342. 
    摘要 ( 602 )   PDF (506KB) ( 203 )  
    磷对作物生长发育和抗逆性有重要作用。非生物胁迫常严重影响作物对磷的吸收、利用和转运,使作物生长代谢减缓,产量降低。在作物磷肥过量施用和抗逆品种选择的综合背景下,本文对干旱、盐碱和低温这三种非生物胁迫下作物磷素养分特征及生理响应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对磷素养分效率进行了总结评价。非生物胁迫不仅直接损伤作物根系,还降低了土壤中无机磷素的可移动性和有效性,导致作物生理性缺磷。施磷可有效减轻非生物胁迫对作物的伤害,促进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物抗逆性。此外,不同作物种类或同一作物不同基因型对胁迫条件及磷素养分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只有抗逆和磷高效相结合才是提高非生物胁迫下作物磷素利用的最优途径。本文对未来非生物胁迫下作物磷素利用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以下展望和建议:土壤根际磷素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改善途径、最适磷肥施用量的确定、抗逆及磷高效利用作物基因资源的发掘与鉴定。
     
    日蛰眠的哺乳动物及其蛰眠条件与生理特征
    汤华丹,李思懿,陈璐,张晓非,陈虹宇,杨明*
    2017, 36(8):  2343-2350. 
    摘要 ( 634 )   PDF (513KB) ( 166 )  
    日蛰眠是哺乳动物中某些类群应对寒冷、食物短缺等不利环境条件,而在一天中的某个时段降低体温和代谢的一种重要生存适应策略。本文分析了文献报道的近百种已知日蛰眠哺乳动物的系统分类、地理分布、生活环境、体型及食性、体温和代谢率等特征。日蛰眠物种在系统分类上隶属于有袋类(Marsupialia)和胎盘类(Placentalia);这些物种大多分布于温带地区(纬度20° S~30° S和30° N~40° N),环境条件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及昼夜变化。日蛰眠动物体型相对较小,主要摄食营养丰富的食物,食草类动物很少日蛰眠。日蛰眠动物的平均蛰眠体温为19.75 ℃,蛰眠代谢率为基础代谢率的34%。动物通过日蛰眠节约能量,度过不良环境条件。日蛰眠的低代谢和低体温机制对人类健康和生物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铁硫耦合影响甲基汞在土壤-水稻系统中迁移转化的研究进展
    钟顺清1,2,仇广乐2,冯新斌2*
    2017, 36(8):  2351-2357. 
    摘要 ( 514 )   PDF (511KB) ( 231 )  
    甲基汞(MeHg)具有较强的神经毒性,在稻谷中积累而产生的健康风险倍受关注。水稻(Oryza sativa L.)中甲基汞主要来源于稻田土壤,土壤中铁硫含量空间变异大,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因干湿交替作用以及根系泌氧作用而改变根际环境,使土壤甲基汞的含量及其迁移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植物有效性。本综述系统总结了铁、硫及其相互作用对汞甲基化以及甲基汞在土壤-水稻系统中迁移转化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甲基汞在土壤水稻系统中迁移转化值得深入探究的相关问题,对进一步研究调控水稻中甲基汞含量以及其调控机制,降低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与技术
    三峡水库干-支流作用下生态水文过程的氢氧同位素示踪
    叶振亚1,王雨春1,2*,胡明明2,汪国骏1,梁顺田2,王启文2,高继军2,刘德富1
    2017, 36(8):  2358-2366. 
    摘要 ( 393 )   PDF (1309KB) ( 249 )  
    三峡工程蓄水运行后,三峡库区支流不同区域的水动力状态存在差异。为了阐明支流库湾的生态水文过程,本文以库腹支流(朱衣河)为研究对象,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分析了2015年朱衣河及其毗邻长江干流的氢氧同位素时空变化特征,并揭示了干支流、源头支流等端元混合过程中的水团特性。结果表明:(1)朱衣河库湾回水区河水的δD组成范围为-84.1‰~-54.4‰,δ18O组成范围为-11.71‰~-8.13‰,与毗邻的干流水体接近,明显低于支流源头来水(δD为-49.6‰~-46.1‰,δ18O为-7.61‰~-7.19‰)。(2)运用二元线性混合模型估算出长江干流对朱衣河回水区的水量补给率约为95%,库湾水体主要受干流倒灌作用的支配。(3)长江干流水体对朱衣河库湾的倒灌模式主要为:汛前消落期和枯水期集中在河口中层;汛期和蓄水期则集中在河口中上层。氢氧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分析库湾受干流倒灌模式上具有较好的适用性。(4)长江流域位于季风性气候区域,雨季影响朱衣河库湾氢氧同位素组成的主要因素排序为:干流倒灌作用>降水>同位素分馏作用,不同于旱季(干流倒灌作用>同位素分馏作用>降水)。
    贝壳堤岛不同生境下柽柳水分来源比较
    朱金方1,2,3,刘京涛2*,孙景宽2,赵艳云2,陆兆华2,3,李俊生1
    2017, 36(8):  2364-2374. 
    摘要 ( 387 )   PDF (708KB) ( 103 )  
    柽柳是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内主要的优势物种之一,在贝壳堤岛上分布范围最为广泛。为确定柽柳的水分利用方式,选择了2个不同生境(近海侧和滩脊)进行比较研究。该研究以稳定同位素技术为主要手段,测定了不同生境和降水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含盐量及潜在水源和柽柳木质部水δ18O值,并利用IsoSource软件计算各潜在水源对柽柳木质部水分的平均贡献率。结果表明:在降雨充沛的2013年7月,近海侧柽柳木质部水中90.9%来源于20~40 cm土壤水,而滩脊柽柳木质部水中51.2%来源于60~100 cm土壤水;在降雨量较低的2014年7月,近海侧柽柳木质部水的58.4%来源于20~60 cm土壤水,而滩脊柽柳67.0%木质部水来源于浅层地下水;由于受土壤水盐含量的影响,近海侧柽柳的水分来源较滩脊柽柳浅。因此,在不同生境和降雨条件下,柽柳的主要水分来源明显不同。研究表明,柽柳能通过改变自身的主要水分来源适应生境和降水条件的变化,柽柳的这种水源变换能力有利于提高其在种间竞争中的竞争优势,同时对于逆境条件下贝壳堤岛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草原植物群落分类方法的比较研究——以呼伦贝尔草原为例
    杨筑筑1,2,吕晓涛1,2,宋彦涛3,贾子金3,乌云娜3,王正文1,2*
    2017, 36(8):  2375-2384. 
    摘要 ( 507 )   PDF (940KB) ( 339 )  
    选择植被分类中常用的优势种分类法、TWINSPAN和UPGMA等3种方法对呼伦贝尔草原40个样点进行了群落分类比较。优势种分类法将这40个样点分为16个组,TWINSPAN将其分为10个组,UPGMA将其分为11个组。优势种分类法和UPGMA的结合系数为0.94,TWINSPAN和UPGMA的结合系数为0.91,优势种分类法和TWINSPAN的结合系数为0.87,最高的结合系数表明优势种分类法和UPGMA的分类结果高度一致。通过计算3种方法各分组内的物种丰富度、地面总生物量和平均相似系数的方差,优势种分类法的3项累计方差为1131,TWINSPAN为976.8,UPGMA为952.8。这一结果表明,优势种分类法各分组内部有较大的差异性,其结果需要适当调整,而UPGMA各分组的差异性最小。从累计方差来看,相较于广泛采用的优势种分类法,UPGMA更适于呼伦贝尔草原的植物群落分类研究。本研究结果对于开展我国草原植被分类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