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6-04-10
    目录
    目录
    2016, 35(4):  0. 
    摘要 ( 395 )   PDF (478KB) ( 276 )  
    研究报告
    川西风毛菊(Saussurea dzeurensis)花展示的变异:检验花及花序水平大小数量的权衡
    路宁娜1,曹素珍2,王一峰1*
    2016, 35(4):  843-848. 
    摘要 ( 690 )   PDF (587KB) ( 329 )  
    植物花展示对传粉昆虫吸引和植物繁殖成功至关重要。理论研究指出,花展示的组成部分(如花的大小和数量)之间由于资源的限制而存在权衡关系,从而制约花展示的进化,但相关实验研究并不经常能检测到花的大小数量之间的权衡关系。本文以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的川西风毛菊(Saussurea dzeurensis)为对象,研究不同海拔种群间花展示(花序水平和花水平)的变异,检验花大小数量的权衡关系。结果表明:每株的头状花序数、单个头状花序重、单花的数量/头状花序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说明花展示大小(包括花序水平和花水平)依赖于个体的资源状况;高海拔种群个体更小,平均花序数更少,但单个头状花序的重量、单花的数量及重量/头状花序与低海拔种群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在花序水平上头状花序的大小和数量间并没有权衡关系,但在花序内的花水平上,高海拔种群花的大小和数量呈显著负相关,表现出权衡关系,而在低海拔种群并没有权衡关系;当控制川西风毛菊个体大小的影响后,花序水平大小数量及花大小数量间的相关均没有发生改变,说明资源获取能力的差异,即个体大小的差别并没有影响川西风毛菊花序水平或花水平大小数量间的权衡关系;植物花大小数量的权衡关系可能较为复杂,今后的研究需要同时考虑多个组织水平,如种群、个体、花序水平的花大小与数量的关系,有助于全面揭示植物花的资源分配的模式及花展示大小的进化机制。
     
    高寒退化草地星毛委陵菜叶大小与数量的权衡关系
    王继伟,赵成章*,陈静,杜晶,宋清华
    2016, 35(4):  849-854. 
    摘要 ( 509 )   PDF (672KB) ( 323 )  
    植物叶大小和数量的权衡关系反映了植物对环境的高度适应性及其在复杂生境下的自我调控能力。采用标准化主轴估计(standardized major axis estimation,SMA)方法,在祁连山北坡选择未退化(Ⅰ)、轻度退化(Ⅱ)、中度退化(Ⅲ)和重度退化(Ⅳ)4种高寒草地,研究了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叶大小数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天然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草地群落的高度、盖度和土壤含水量逐渐下降,星毛委陵菜种群的高度逐渐下降、盖度逐渐上升,星毛委陵菜叶大小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而叶数量增加;各退化草地星毛委陵菜叶大小与叶数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星毛委陵菜分配给叶大小与叶数量的资源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不同退化草地间的比较显示,未退化和重度退化草地星毛委陵菜叶大小与叶数量呈显著异速生长关系(P<0.05),轻度和中度退化草地二者呈近似等速生长关系。高寒退化草地星毛委陵菜植株合理权衡叶大小-数量的资源配置模式,体现了植物茎叶构型的表型可塑性机制。
    不同林龄橡胶林蒸腾特征的比较
    林友兴1,2,张一平1*,赵玮1,2,张翔1,2,董钰鑫1,2,费学海1,2,李敬1,2
    2016, 35(4):  855-863. 
    摘要 ( 664 )   PDF (1418KB) ( 370 )  
    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对中国西南西双版纳地区13年生(幼龄期)、25年生(中龄期)、33年生(中老龄期)、50年生(老龄期)4个林龄橡胶树的液流密度进行了连续2年的观测,分析了橡胶树液流密度的变化特征,并推算了林分蒸腾量。结果表明:在日、月、季节和年尺度上,25年生橡胶树的平均液流密度均显著大于13、33和50年生(P<0.01);从年尺度上看,50年生橡胶林的蒸腾量显著大于33和13年生(P<0.01);西双版纳不同林龄橡胶树的液流密度大致呈抛物线变化,峰值出现在生命活动最旺盛的中龄期(25年生);橡胶林的蒸腾量总体上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最大值出现在老龄期(50年生);西双版纳地区橡胶林的年平均液流密度为16.42±3.24 g·m-2·s-1,年平均蒸腾量为870.58±145.89 mm。
    低温对台湾青枣(Zizyphus mauritiana Lam.)苗期形态的影响
    唐力生1,胡飞2,王华1*
    2016, 35(4):  864-870. 
    摘要 ( 636 )   PDF (1862KB) ( 274 )  
    在人工模拟试验箱设置-4、-3、-2、-1、0、1和2 ℃共7个低温处理,每个低温处理持续时间设1、2和3 d共3个水平,观测低温对台湾青枣苗期形态的影响及低温处理后的恢复情况,确定台湾青枣苗期的低温受害指标;并在5个地理移置点进行自然低温试验,观测不同低温条件对台湾青枣苗期形态的影响及低温处理后恢复情况,验证和完善台湾青枣苗期的低温指标。结果表明:极端最低气温低于-2 ℃时,青枣苗受害,确定-2 ℃为低温临界受害指标;极端最低气温低于-4 ℃时,青枣苗死亡率可达67%,确定-4 ℃为低温致死指标;冬季最低气温如高于0 ℃对树体、花果均无不良影响;连续多日出现剧烈的温度变化会导致青枣苗落叶。本研究结合人工模拟低温实验及自然低温试验构建的台湾青枣苗期低温指标较台湾资料中的青枣低温耐受力要强,可为青枣苗期管理及寒害防御提供科学依据。
    高温对北高丛蓝莓叶片气体交换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黄磊1,姜国斌1,朱玉2,党承华3,王贺新4,张运鑫3,王利书3,李根柱4,邹吉祥1,郑云普3,5*
    2016, 35(4):  871-879. 
    摘要 ( 597 )   PDF (783KB) ( 321 )  
    以2年生北高丛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 L.) 3个优良品种“蓝丰”、“公爵”和“布里吉塔”的苗木为实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控制生长温度,探讨不同温度处理对北高丛蓝莓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3个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均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值随品种的不同而发生变化;3个品种的细胞间CO2浓度(Ci)均一致性地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30和35 ℃高温使Ci降低,而40 ℃高温又导致了Ci升高;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的测定结果表明,30和35 ℃高温对北高丛蓝莓叶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非常有限,40 ℃高温却导致其细胞膜结构的破坏;40 ℃高温对光系统Ⅱ反应中心及其电子传递链的结构造成了不可逆的严重损伤;不同北高丛蓝莓品种的抗高温能力存在很大差异,“布里吉塔”最强,“蓝丰”次之,“公爵”最弱。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温度对北高丛蓝莓产生影响的潜在机理,为蓝莓耐高温品种选育和引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铅锌尾矿渣对蓖麻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易心钰1,蒋丽娟1*,陈景震2,刘强1,易诗明1
    2016, 35(4):  880-887. 
    摘要 ( 490 )   PDF (1515KB) ( 235 )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铅锌尾矿渣掺比基质对蓖麻光合特性、活性氧清除系统、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尾矿渣比例的增加,植株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SOD、POD及CAT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尤其在A组(100%矿渣)基质中,植株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下降明显;而D组(80%矿渣+20%黄土)植株叶绿素a、b及总量、POD、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较对照组G(50%黄土+50%泥炭土)分别提高了27%、33%、29%、98%和580%;电镜观测叶绿体超微结构发现,A组(100%矿渣)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损伤程度最深,片层系统解体,淀粉颗粒数量少,嗜锇颗粒增大、增多;当尾矿渣比例为80%时,叶绿体的基粒片层出现膨松,但仍具备光合能力,维持其个体生长;当尾矿渣比例低于60%时,叶绿体被膜、内部基粒及类囊体结构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且对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系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说明蓖麻对Pb、Zn污染有一定的耐受性,具备修复铅锌污染土壤的潜力。
    扎龙湿地异质生境芦苇种群根茎动态及年龄结构
    焦德志1,2,黄曌月1,周婵3,杨允菲2*
    2016, 35(4):  888-895. 
    摘要 ( 620 )   PDF (690KB) ( 215 )  
    无性系植物根茎不仅具有营养繁殖和扩展种群的功能,也是无性系家族中芽和分株生理整合的通道。采用单位土体挖掘取样,对扎龙湿地单优种群落芦苇种群根茎进行调查,比较了湿生生境和水生生境根茎长度、生物量和干物质贮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芦苇种群根茎长度、生物量和干物质贮量均以湿生生境显著大于水生生境;8月前,根茎长度缓慢增加,8月后,根茎长度迅速增加,以3龄最长,6龄最短;根茎生物量、干物质贮量先下降后上升,8月最低,至10月休眠期均已超过营养生长初期,生物量以3龄最大,1龄最小,干物质贮量以5龄最高,1龄最低;不同龄级根茎长度及年龄谱与月份间呈线性相关(R2>0.81, P<0.05),不同龄级根茎生物量与月份间呈二次曲线关系(R2>0.98, P<0.05),生物量年龄谱与月份间呈线性相关(R2>0.80, P<0.05),5个生育期根茎干物质贮量与龄级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R2>0.86, P<0.05)。芦苇种群根茎长度、生物量、干物质贮量有着相同的季节变化规律,不同龄级根茎的寿命与养分的输出消耗和养分的再输入补偿密切相关。整个生育期内,生境异质性对芦苇种群根茎动态及年龄结构的影响均存在,且引起的差异也相对较稳定。
    湖南省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配格局及固碳潜力
    梁萌杰1,3,陈龙池1,2,汪思龙1
    2016, 35(4):  896-902. 
    摘要 ( 612 )   PDF (790KB) ( 339 )  
    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空间分配格局对全球陆地碳循环有重要的影响,但湖南省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分配格局并不清楚。本研究在湖南省样地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结果,计算出湖南省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加,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分别为125.70、138.57、193.72 Mg·hm-2;其中,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的植被生物量碳密度分别为18.72、38.86、62.48 Mg·hm-2;土壤碳密度随着林分发育先降低后增加,幼龄林为105.49 Mg·hm-2、中龄林为97.23 Mg·hm-2、成熟林126.7 Mg·hm-2;湖南省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307.48 Tg,其中幼龄林为90.57 Tg,中龄林为91.87 Tg,成熟林为125.31 Tg;湖南省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为85.56 Tg,其中,植被固碳潜力为47.19 Tg,土壤的固碳潜力为34.82 Tg。确定杉木人工林固碳潜力有助于量化人工林对碳汇的贡献及其制定实现潜力的森林经营管理措施。
     
    西藏昌都地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及空间分布格局
    任德智1,葛立雯2,王瑞红1,张娜3,潘刚3*
    2016, 35(4):  903-908. 
    摘要 ( 584 )   PDF (921KB) ( 398 )  
    基于昌都地区第6次二类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资料,运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进行生物量估算,以藏东南实测含碳率与国内含碳率的相关研究相结合,确定不同树种的含碳率,在此基础上,估算了昌都地区的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并探讨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昌都地区的森林总碳储量约为1.058×108 t,平均碳密度为67.31 t·hm-2,均低于林芝地区;各森林类型碳储量在4.5×102~8.21×107 t,以云杉林的碳储量占绝对优势,为昌都地区的77.82%,碳密度则在19.88~81.16 t·hm-2;从龄组来看,以成、过熟林碳储量为主,占总森林碳储量的77.91%,各龄组碳密度随年龄增加呈近直线增加趋势;从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的分布格局来看,森林碳储量呈以左贡县最高,丁青县最低,“三江”南部区为高森林碳储量区,“三江”中游区为低森林碳储量区,“三江”上游区为中等森林碳储量区的总体分布格局;总体上,森林碳密度则呈以东北部江达县为最高,东南部的芒康县为最低,“三江”上游区平均碳密度最高,“三江”南部区次之,“三江”中游区最低,但空间分布差异相对较小(60.55~74.41 t·hm-2)。
    吉林省东部粳稻生长和产量对移栽期和温度变化的反应
    邱译萱1,2,马树庆2*,高峰3,邓奎才4,全虎杰4,柴庆荣4,金龙范4
    2016, 35(4):  909-916. 
    摘要 ( 498 )   PDF (851KB) ( 228 )  
    以中晚熟水稻品种“吉粳811”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和2014年在延吉市进行分期播种/移栽试验,分析了吉林省东部地区一季粳稻生长速度和产量对移栽期及温度变化的响应规律,确定该品种在研究地区的适宜播种期和移栽期,以减免低温冷害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移栽期的推迟提升了生长季平均气温,水稻生长发育进程加快,有效生育期缩短,主要生长季内平均气温每升高1 ℃,水稻生长速率提升19%,生育期缩短5 d左右;吉林省东部地区水稻的适宜移栽温度为日均气温13.0 ℃,移栽过早或偏晚均导致减产;中晚熟品种水稻在4月18日前后播种、5月26日前后移栽可保证在霜前成熟,且产量高;中晚熟品种水稻移栽至成熟适宜活动积温为2280 ℃·d左右,活动积温每减少100 ℃·d,水稻产量下降1095 kg·hm-2(约减产13%);积温不足导致水稻冷害发生,因而减产。
    温光条件与寒地水稻产量和源库特征的关系
    解保胜*,赵黎明,那永光,顾春梅,王士强,王丽萍,王贺
    2016, 35(4):  917-924. 
    摘要 ( 466 )   PDF (1164KB) ( 216 )  
    采用大田试验,以寒地水稻为研究对象,分析试验区2011—2014年气温和太阳辐射,比较不同年份间温光条件差异,探讨温光条件与水稻干物质积累、源库光合特征、产量及其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育期内日活动积温利用率和日有效积温利用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太阳辐射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其中灌浆期太阳辐射强度以2014年居高;生育期内日活动积温和日有效积温及其利用率、抽穗后日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与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以及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内活动积温与产量(R2=0.69)、生物产量(R2=0.49)、抽穗期茎鞘干质量(R2=0.74)及粒叶比(R2=0.34)、收获指数(R2=0.63)、群体生长速率(R2=0.78)和净同化率(R2=0.73)均呈二次函数关系,且拟合效果均达极显著水平,而与叶面积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80)。
     
    南方双季稻低温灾害等级预测
    吴立1,霍治国1,2*,杨建莹1,肖晶晶3,张蕾4,于彩霞5,张桂香1
    2016, 35(4):  925-933. 
    摘要 ( 532 )   PDF (2411KB) ( 216 )  
    基于南方双季稻种植区708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双季稻低温灾害发生的气象行业标准和1960—2010年逐月74项大气环流特征量资料,采用因子膨化、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等方法,建立了针对不同风险和时空变化趋势的分区双季稻低温灾害历年第一次灾害发生等级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高风险区(Ⅰ区)早稻春季低温灾害、晚粳稻寒露风、晚籼稻寒露风的预测模型平均外延预测基本一致准确率分别为100%、83.3%和83.3%;低风险且呈增加趋势区(Ⅱ区)早稻春季低温灾害、晚粳稻寒露风、晚籼稻寒露风的预测模型平均外延预测基本一致准确率分别为100%、83.3%和83.3%;低风险且呈减少趋势区(Ⅲ区)早稻春季低温灾害、晚粳稻寒露风、晚籼稻寒露风的预测模型平均外延预测基本一致准确率分别为83.3%、100%和83.3%;各预测区域各代表站预测模型的回代和预测等级误差基本在1个等级以内,具有较高的精度。
    吉安地区典型景观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肖小雨1,2,龙婉婉1,柳正葳1,王仁女1,黄艳红1,贺根和1*
    2016, 35(4):  934-941. 
    摘要 ( 610 )   PDF (989KB) ( 243 )  
    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对吉安地区将军湖、龙湖、庐陵湖和挹翠湖4个景观湖泊水体浮游植物群落及其主要水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并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法(Shannon指数H、Margalef指数D和Pielou指数J')和主成分分析(PCA)法分别对湖泊水质和水环境因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4个湖泊共鉴定浮游植物7门82属163种,主要优势种为硅藻或绿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呈季节性变化,秋夏居高,冬春季偏低,平均丰度变化范围为25.45×106~54.04×106 cells·L-1;将军湖、龙湖、庐陵湖和挹翠湖的H值分别为1.26~2.08、1.82~2.61、2.27~2.62和1.10~2.32;D值分别为2.03~3.51、2.36~3.71、2.48~3.93和3.12~3.96;J值分别为0.45~0.69、0.59~0.80、0.67~0.77和0.50~0.84。综合评价结果显示,4个湖泊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中等污染水平。而对污染较重的庐陵湖水环境因子PCA分析结果表明,水温(WT)、溶解氧(DO)和总氮(TN)是影响小型封闭景观水体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的主要因素。建议对小型封闭景观水体进行必要的治理和生态修复。
    基于GIS和USLE的伊犁河谷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李大龙1,2,杨井1*,李卫红1,朱成刚1
    2016, 35(4):  942-951. 
    摘要 ( 526 )   PDF (4306KB) ( 325 )  
    伊犁河谷是新疆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水土流失是该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本文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为计算模型,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功能,选取降雨、植被、土壤、地形因子,并对方程中的可变因子降雨、植被进行季节区分,对伊犁河谷土壤侵蚀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受可变因子的影响,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在季节尺度上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伊犁河谷土壤侵蚀春季最敏感,秋季次之,夏季土壤侵蚀以轻度敏感为主;土壤侵蚀高敏感地区所占面积随季节推进逐渐缩减,春季、夏季、秋季,所占面积比例分别为32.2%、6.1%、6.0%;空间上,土壤侵蚀轻度敏感地区主要分布在河谷盆地及平原地区,中度、高度敏感地区集中分布在山前坡地,以及海拔1500 m以上、坡度20°左右的山区;在可变因子中,植被因子对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影响程度大于降雨因子。
    闽江口湿地土壤全氮含量的高光谱遥感估算
    高灯州1,3,曾从盛1,2,3*,章文龙1,3,刘晴晴1,王志萍1,陈依婷1
    2016, 35(4):  952-959. 
    摘要 ( 605 )   PDF (1936KB) ( 272 )  
    氮是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生源要素,基于高光谱(350~2500 nm)遥感数据对其进行估算以实现湿地土壤全氮(TN)含量无损、快速和准确定量化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闽江河口湿地为研究区,于2013年5月,沿潮滩(高潮滩到中潮滩)采集16个土壤剖面80个样本,室内测定其光谱反射率和TN含量,并基于原始反射率(R)和光谱指数(比值指数RI、归一化指数NDI和差值指数DI)建立土壤TN含量高光谱估算模型,并进一步分析反射光谱与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有机质(SOM)和电导率(EC)之间的关系,以期揭示河口湿地土壤TN含量估算的机理。结果表明:土壤光谱反射率在350~600 nm,表现为高潮滩<中潮滩,而在600~2500 nm,表现为高潮滩>中潮滩;闽江河口湿地土壤TN含量与R在500 nm附近相关关系较好,并在490 nm有最大相关系数(-0.508);RI、NDI和DI大大提高了反射光谱与土壤TN含量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较高区域集中在600~1000 nm的波段组合,以RI(590, 640)、RI(610, 940)、NDI(940, 590)、NDI(940, 610)、DI(640, 920)和DI(640, 940)相关关系表现较好,能较好地实现研究区湿地土壤TN含量反演,其估算与检验模型r2均大于0.610,RMSE均小于0.208,其中以IR(610, 940)估算精度最好,估算与检验模型r2分别为0.832和0.631,RMSE分别为0.178和0.202;闽江口湿地土壤TN含量与SOM含量密切相关是土壤TN含量估算的重要机理,而NH4+-N、NO3--N和盐分含量对其估算精度影响不大。
     
     
    外源氮素添加对森林土壤氨基糖转化的影响
    崔艳荷1,2,张威1*,何红波1,解宏图1,张旭东1,3
    2016, 35(4):  960-965. 
    摘要 ( 710 )   PDF (548KB) ( 382 )  
    采用室内模拟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数量氮素添加条件下森林土壤中3种微生物来源的氨基糖含量的动态变化,并且利用氨基葡萄糖和胞壁酸的比值分析了氮素添加条件下土壤真菌和细菌对土壤氮素转化和积累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土壤中氨基糖含量的动态变化与土壤中的养分状况密切相关;当向土壤中添加氮源时,微生物会利用外加氮源合成自身的细胞壁物质,并且高氮处理胞壁酸含量高于低氮处理,而高氮处理氨基葡萄糖含量则低于低氮处理,说明随施氮量的增加更有利于以胞壁酸为代表的细菌残留物在土壤中的积累,不利于以氨基葡萄糖为代表的真菌残留物的积累,氨基半乳糖对氮素添加的响应较小;当土壤中养分缺乏时,氨基糖能够发生不同程度的分解;添加氮源条件下,真菌和细菌来源氨基糖的比值发生变化,细菌对土壤氮素转化的贡献大于真菌,并且高氮处理细菌的贡献更大。本研究表明,氮素添加改变了以氨基糖为代表的土壤氮素的微生物转化过程。
    覆盖措施对雷竹林地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叶莉莎,陈双林*,郭子武
    2016, 35(4):  966-971. 
    摘要 ( 582 )   PDF (489KB) ( 246 )  
    为探讨林地覆盖对雷竹林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以不覆盖雷竹林为对照,测定了林地覆盖期间(覆盖后30、60、90 d)雷竹林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并用气压分离过程技术(BaPS)测定了土壤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结果表明:覆盖措施和覆盖时间对雷竹林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均有显著影响,而且两者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覆盖能促进雷竹林土壤反硝化作用,但长时间覆盖会抑制雷竹林土壤硝化作用;覆盖总体上会降低雷竹林土壤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程度,并使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覆盖雷竹林土壤硝化速率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是土壤含水量、pH值、铵态氮含量和总孔隙度,反硝化速率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是土壤pH值、含水量和总孔隙度。林地覆盖会显著影响雷竹林土壤的氮循环过程,可能会增加土壤氮素损失。
    连作土灭菌对葡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李坤1,朱绍坤1,郭修武1*,谢洪刚2,郭印山1,刘镇东1
    2016, 35(4):  972-976. 
    摘要 ( 417 )   PDF (634KB) ( 574 )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function and plant growth, using 30year continuous cropping soil of grapevines as research object,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sterilization of continuous cropping soil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n the growth of grapevines and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function of rhizosphere soi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lant height and stem diameter of grapevines grown in continuous cropping soil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other treatments. With the increasing sterilization temperature, the plant height and stem diameter of grapevines increased. The ratio of bacteria to fungi in rhizosphere soil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sterilization temperature. The activity of rhizosphere microbes using carbon source was in order of continuous cropping soil sterilized at 100 ℃ > noncontinuous cropping soil > continuous cropping soil sterilized at 60 ℃ > continuous cropping soil.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mino acid (carbon source) in Biolog ECOplate ha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microbial metabolic activity of rhizosphere soil. PCA analysis showed that lysine in root exudate had a highest contribution to the variance of principal components in each treatment, and it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bstacle of continuous cropping of grapevines.
    免耕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土壤可溶性氮素累积及运移的影响
    何传瑞1,3,全智2,解宏图2,鲁彩艳1*,陈欣1,史奕1
    2016, 35(4):  977-983. 
    摘要 ( 438 )   PDF (795KB) ( 284 )  
    通过田间原位试验,研究了连续8年免耕秸秆覆盖对土壤剖面NH4+-N、NO3--N和可溶性有机氮(EON)累积、垂直运移和淋溶损失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常规垄作对照(RT)、免耕无秸秆覆盖(NT0)、免耕+33%秸秆覆盖(NT33)、免耕+67%秸秆覆盖(NT67)和免耕+100%秸秆覆盖(NT100)。结果表明:免耕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可溶性氮素主要以NO3--N形态存在,其次是EON;免耕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土壤NO3--N累积和垂直运移特性的影响不同;NT33和NT67处理中土壤NO3--N淋溶至40~80 cm土层,而NT100处理淋溶至40~60 cm土层;与RT处理相比,NT67和NT100处理显著降低了0~20 cm土层NO3--N和EON库的容量,但增加了40~60 cm土层NO3--N库的容量;说明免耕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NO3--N自耕层向深层的垂直运移和淋溶损失,但对EON和NH4+-N无显著影响。
    茶园土壤的氮迁移特性
    王艳丹1,杨常亮1,薛慧2,李世玉1*,刘彬1,陈桂明1,陈帅1,袁香凝1,杨钦清1
    2016, 35(4):  984-991. 
    摘要 ( 538 )   PDF (873KB) ( 348 )  
    土壤氮素在降雨条件下淋失到深层土壤甚至进入地下水,不仅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同时还会造成地下水污染。本研究采用原状土柱室内模拟方法,通过模拟当地强降雨淋滤,研究了西双版纳州大渡岗普洱茶产区5年、20年、33年和56年茶园以及周边森林的0~20 cm和0~40 cm土壤层TN、NO3--N、NH4+-N和可溶性土壤有机氮(DON)的迁移变化,以及土壤pH变化对氮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0~20 cm、0~40 cm土层的茶园土壤,TN迁移通量均随植茶年限的增加而增加(P<0.05),茶园年龄每延长一年,通过20 cm深的土层向下迁移下渗的TN通量将增加235.13 mg·m-2,而通过40 cm深的土层TN迁移通量则增加151.24 mg·m-2;0~40 cm 土层的NO3--N迁移通量与茶园植茶年限显著正相关(P<0.05);0~20 cm土层的DON迁移通量与茶园植茶年限显著正相关(P<0.05);而NH4+-N迁移量不随植茶年龄变化而变化(P>0.05);茶园40 cm土层内的TN、DON和NH4+-N下渗迁移主要发生在0~20 cm,而NO3--N的迁移则主要发生在20~40 cm;40 cm土层的茶园土壤氮素以DON损失最多,其次为NO3--N,NH4+-N损失量最少;未发现茶园土壤pH对氮素迁移变化产生影响(P>0.05)。
    城市化对合肥蝶类多样性的影响
    吴云鹤,顾成波,李文博,刘乃一,韩德民,方杰*
    2016, 35(4):  992-996. 
    摘要 ( 649 )   PDF (526KB) ( 314 )  
    2010年3—10月,沿城市发展梯度选取了合肥市3个区域(城市、城郊和农村),进行蝴蝶调查。共采集蝴蝶1484只,隶属7科28属34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优势种蝶类为菜粉蝶(Pieris rapae)、酢浆灰蝶(Pseudozizeeria maha)、黄钩蛱蝶(Polygonia caureum);合肥不同城市化区域蝶类多样性存在差异,其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为农村>城郊>城市;农村和城郊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7月最高,城市8月最高;城市和城郊的优势度指数在8月最高,农村7月最高;3种不同城市化区域的均匀度指数均是8月最高。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城市化水平、不同生境类型采取不同的措施,保护和促进城市生物多样性。
    竹林金针虫对绿僵菌及其代谢产物的行为反应
    叶碧欢,张亚波,舒金平*,吴鸿,王浩杰
    2016, 35(4):  997-1002. 
    摘要 ( 584 )   PDF (519KB) ( 204 )  
    绿僵菌(Metarhizium spp.)是地下害虫重要的生防真菌,为了明确绿僵菌对金针虫的驱避作用,本文以平沙绿僵菌WP08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Y型管等嗅觉生测方法测定了筛胸梳爪叩甲幼虫对绿僵菌分生孢子、非挥发物和挥发性物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金针虫的选择行为与土壤中平沙绿僵菌分生孢子浓度密切相关,当土壤中绿僵菌孢子浓度达到5×108个·g-1干土时,绿僵菌对金针虫表现出极显著的驱避作用(P<0.001),随着浓度的降低,驱避作用减弱,当浓度达到5×106个·g-1干土时,驱避作用消失;平沙绿僵菌孢子发酵液(浓度为1×108个·mL-1)对金针虫驱避作用极显著(P<0.001),而挥发物对金针虫驱避作用不明显(P>0.05)。本研究结果为揭示绿僵菌驱虫的内在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
     
    云南高黎贡山两种同域分布雉类冬季的食物分析及取食策略
    罗旭1*,吴太平1,2,黄安琪1
    2016, 35(4):  1003-1008. 
    摘要 ( 521 )   PDF (494KB) ( 286 )  
    本文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高黎贡山同域分布的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teri)与血雉(Ithaginis cruentus)进行食物组成研究,旨在弄清这两种濒危雉类越冬期间(12月—翌年2月)的食谱以及它们对食物资源的竞争状况。结果表明:白尾梢虹雉取食48种植物,血雉取食43种植物,两种雉类的食物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21和3.35,食物生态位重叠指数达0.598,有27种植物被两种雉类共同取食,且在各自食谱中所占比例甚高;较高的食物多样性和食物生态位重叠度表明两种雉类冬季食谱拓宽,并暗示这两种雉类在冬季可能存在食物竞争;食物种类和取食部位的分化是它们得以同域分布和长期共存的基础;结合这两种雉类的食谱特征和野外取食行为,提出它们冬季的取食策略假说,白尾梢虹雉采取以植物根为食和雪后向低海拔迁移寻求替代食物这两种策略来应对冬季食物不足,而血雉则采取集群游荡以扩大种群取食范围的策略。
    近30年松嫩平原西部地区丹顶鹤栖息地适宜性动态变化
    周海涛,那晓东*,臧淑英
    2016, 35(4):  1009-1018. 
    摘要 ( 596 )   PDF (4945KB) ( 312 )  
    栖息地适宜性评价是开展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与关键。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Landsat TM遥感影像,选取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河流密度、湖泊密度、居民地密度、道路密度和耕地密度7个变量作为评价指标环境因子,结合实测丹顶鹤(Grus japonensis)数据,采用MaxEnt模型建模评价分析松嫩平原西部地区1980—2010年丹顶鹤栖息地空间分布及其质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适宜丹顶鹤栖息的环境主要分布在河流、湖泊周围植被覆盖度较好且人为活动干扰密度较小的沼泽湿地和草地;(2)1980年、1995年、2000年和2010年4个时期研究区内丹顶鹤栖息地最适宜区和较适宜区面积均逐渐减少,最适宜区面积由1980年的7536.38 km2减少到2010年的3762.50 km2,非适宜区面积逐年增加;(3)栖息地不同等级适宜区之间转化具有就近性与可逆性,多为最适宜区转为较适宜区,较适宜区转为次适宜区,非适宜区转为最适宜区所占比重较少。本研究为今后湿地发展规划、保护区合理布局、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患病与健康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闭壳肌菌群多样性
    窦妍1,赵晓伟1,丁君1*,刘圣聪2,张涛2
    2016, 35(4):  1019-1025. 
    摘要 ( 575 )   PDF (607KB) ( 240 )  
    本研究取自同一养殖海域不同浮筏养殖笼中健康和患脓包病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样品,健康虾夷扇贝样品标记为CK,患病样品分别标记为S1、S2和S3,使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不同生存状态的虾夷扇贝的微生物组成与差异。结果表明:4个样品中菌群多样性表现为S3>CK>S1>S2;4个样品中的细菌可归为24个门,主要门类有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浮霉菌门、梭杆菌门、厚壁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硝化螺旋菌门、绿菌门和绿弯菌门;在健康虾夷扇贝样品中,变形菌门占绝对优势,占整个菌群的95.9%,患病虾夷扇贝样品中,S1和S3中优势类群均为变形菌门,分别占整个菌群的80.4%和86.8%,S2中优势菌群为拟杆菌门,占56.9%。
    盐度和低温冷藏对桡足类休眠卵萌发的影响
    罗洪添,王庆,田恬,杨宇峰*
    2016, 35(4):  1026-1030. 
    摘要 ( 460 )   PDF (515KB) ( 248 )  
    休眠卵是桡足类渡过不良环境的重要生存策略,是水体桡足类种群的重要潜在补充来源。通过采集珠江口南沙海域表层沉积物,研究了不同盐度和低温冷藏对桡足类休眠卵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沙沉积物中休眠卵萌发量和萌发率在盐度为20和盐度为5的实验组中最高;用50 μm孔径筛绢过滤后,<50 μm粒径沉积物中休眠卵萌发量显著高于>50 μm粒径的休眠卵(P<0.05);冷藏30 d后休眠卵萌发量显著高于冷藏前休眠卵萌发量(P<0.05);冷藏前的休眠卵主要是静止卵和已渡过不应期的滞育卵,而冷藏后的休眠卵主要是未渡过不应期的滞育卵,表明<50 μm粒径沉积物中休眠卵主要以滞育卵为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河口桡足类受到盐度干扰后的潜在补充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对揭示河口桡足类种类演替规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节肢动物体内汞、硒分布及食物链传递特征
    ABEYSINGHE Kasun1,2,敖明3,GOODALE Eben4,杨效东1,徐晓航2,5,许志东2,5,仇广乐2
    2016, 35(4):  1031-1037. 
    摘要 ( 628 )   PDF (676KB) ( 338 )  
    选择贵州万山汞矿区及雷山参考点,采集了7属9种陆生常见节肢动物,分析了其体内的汞、硒和δ13C、δ15N含量特征,探讨了联合暴露下硒、汞在陆生食物链的传递规律。结果表明:参考点节肢动物体内汞、硒平均含量分别为157±329和190±277 ng·g-1,显著低于汞矿区汞、硒的平均含量5692±1472和2220±691 ng·g-1;无论是汞矿区还是对照区,肉食性动物体内汞含量显著高于植食性动物,表现出显著的生物积累与放大效应;而硒在肉食性与植食性动物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表明硒在节肢动物体内不具有生物积累放大效应。在自然背景条件下,节肢动物体内硒含量与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83,P<0.001),硒、汞摩尔比接近2∶1,同时节肢动物体内汞含量与δ15N含量呈正相关(r=0.434, P<0.001),而与δ13C关系不明显,表明动物体内δ15N较δ13C更能反映捕食与被捕食营养关系。
    具多氯联苯降解特性绦柳内生菌的分离筛选及其移除性能
    宋歌1,2,才满1,2,杜克久1,2*
    2016, 35(4):  1038-1046. 
    摘要 ( 362 )   PDF (2279KB) ( 208 )  
    从室外生长的绦柳和绦柳组培苗中共分离纯化出12株不同的内生菌。通过利用Aroclor 1242为唯一碳源生长试验筛选出生长良好的菌株CGL-1。经菌落形态学、细胞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菌株CGL-1为肠杆菌属。通过改变菌株的移除条件(接菌量、pH、盐含量)可知,菌株CGL-1最适移除Aroclor 1242接菌量为10%,pH为7。在此条件下,利用气相色谱(GC-ECD)检测菌株CGL-1对Aroclor 1242的移除效果,发现菌株CGL-1对Aroclor 1242中的每个组分都有明显的移除作用,7 d总移除率为43.2%。
    沈阳市采暖期与非采暖期的街道灰尘重金属暴露
    郑冬梅1,2*,金丹1,2,蔺昕1,2,李卉颖1,2
    2016, 35(4):  1047-1052. 
    摘要 ( 485 )   PDF (630KB) ( 250 )  
    分析了沈阳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街道灰尘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两个时期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结果表明:采暖期,4种重金属Zn、Cu、Pb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是土壤背景值的13.23、2.87、3.68和7.35倍,非采暖期分别是土壤背景值的4.52、3.12、3.33和6.64倍;采暖期,Zn和Pb平均含量的大小顺序为居民点>工业点位>商业网点,Cu为工业点位>商业网点>居民点,Cd为工业点位>居民点>商业网点;非采暖期,除居民点Pb含量较高外,其他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工业点位和商业网点;4种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评价结果为采暖期Pb>Zn>Cu>Cd,非采暖期Pb>Cu>Cd>Zn,其值均小于1,可以认为对人体的非致癌风险较小或可以忽略。
    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特征及洪涝淹没风险分析
    俄有浩,霍治国*
    2016, 35(4):  1053-1062. 
    摘要 ( 625 )   PDF (5455KB) ( 318 )  
    利用1961—2012年长江中下游区域73个气象站日降水量数据,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暴雨强度和最大连续降水的特征、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趋势,获取了不同暴雨重现期的暴雨强度。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的WetSpa Extension模型,模拟了长江中下游不同潜在暴雨发生频率和连续强降水情景下的长江干流和出口断面的产汇流和洪水演进过程,分析了不同暴雨重现期的暴雨强度和连续性强降水对长江中下游干支流、湖泊、沼泽地和农田的洪涝潜在淹没范围、深度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沿长江的湖北、安徽、江西和江苏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多发区;近50多年来,暴雨日数和最大日暴雨量表现为不显著性增加趋势;研究区“百年一遇”、“五十年一遇”和“十年一遇”等暴雨重现期的暴雨强度分别为220、190和120 mm·d-1;最大连续强降雨量超过400 mm;“百年一遇”暴雨形成的洪涝对研究区低洼区淹没深度1.0±0.5 m的面积可达4.3×104 km2,其中农田淹没面积占83.7%;“五十年一遇”的暴雨形成的洪涝对研究区淹没深度1.0±0.5 m的面积可达2.6×104 km2,其中农田的淹没面积占74.1%;“十年一遇”暴雨形成的洪涝对研究区淹没深度1.0±0.5 m的面积可达1.6×104 km2,其中,农田淹没面积占65.1%;大于400 mm连续性强降水形成的洪涝对研究区农田、湿地等低洼区平均淹没深度1.0±0.5 m的区域面积可达到6.7×104 km2,其中,农田的受淹面积占88.1%。暴雨洪涝淹没空间分布结果有助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暴雨强度下暴雨洪涝的防控、风险分析和灾后评估。
    综述与专论
    大气颗粒物稳定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进展
    李亲凯1,2,杨周1,2,黄俊1,2,崔高仰1,2,李晓1*
    2016, 35(4):  1063-1071. 
    摘要 ( 821 )   PDF (556KB) ( 315 )  
    大气颗粒物成分复杂,容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较大影响,是雾霾的主要来源。如何对大气颗粒物及其成分的来源、形成和迁移转化过程进行表征一直是大气环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稳定同位素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环境污染物的来源示踪研究中。本文综述了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重点围绕大气颗粒物中的轻稳定同位素组成(主要包括碳、氮、硫和氧的稳定同位素),结合大气颗粒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特定的同位素数学模型,对大气颗粒物中物质的来源、形成过程和贡献等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并对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未来大气颗粒物研究中的应用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福寿螺卵抗逆性研究进展
    刘巧1,赵柳兰1,杨淞1*,严太明1,何智1,章家恩2
    2016, 35(4):  1072-1079. 
    摘要 ( 678 )   PDF (556KB) ( 282 )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是唯一一种被列为全球100种恶性外来物种的淡水螺,也是首批农业部认定的入侵中国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福寿螺成功入侵与其能够在广泛的条件下完成生活史、建立种群并定殖密切相关。福寿螺卵作为其生活史中的重要阶段,成功孵化是建立种群的基础。自然条件下,福寿螺卵孵化期间伴随着环境干燥、阳光直射、高温、细菌、寄生虫和陆生捕食者等不利因素。本文概述了福寿螺繁殖生物学特性及其赋予卵抗逆性的作用,探讨了螺卵通过卵壳、类胡萝卜素蛋白、热休克蛋白、酶类和非酶类抗氧化物质应对太阳光辐射、高温、氧化和干燥环境的适应策略,介绍了螺卵通过编码免疫防御蛋白、抗营养、抗消化物质以及神经毒素抵御细菌和捕食者的防御机制,并分析了螺卵的能量分配问题。最后指出,对福寿螺卵蛋白质的进化与功能分析、抑制螺卵孵化方式以及对卵的利用是今后需要研究的主要方向。
    植物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机制
    王亚男,程立娟,周启星*
    2016, 35(4):  1080-1088. 
    摘要 ( 636 )   PDF (1068KB) ( 309 )  
    根据石油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对近年来国内外植物修复机制进行阐述与探讨。植物首先通过根系直接吸收石油烃,并利用自身的新陈代谢或植物内生菌的协作将其去除。石油烃一旦被根系吸收,植物就会通过木质化作用将其储存在组织中,或通过植物挥发或植物降解将其转化成一些低毒的中间代谢产物或CO2和H2O;而植物内生菌与植物降解、植物修复以及植物保护密切相关。其次,根际分泌物和根际微生物在石油烃污染土壤根际修复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根际是受根系活动影响的一个微生态区,因而可以认为根际修复是去除土壤中石油烃的主要方式。植物根系可以向根际释放一些分泌物和酶类。其中,酶可以直接作用于石油烃,对石油烃的降解起到关键的作用;而根际分泌物可以向根际微生物提供碳源、能源或共代谢物,使根际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明显高于非根际,生物降解作用增强。今后可以从根际分泌物作用的微生态过程、功能基因的寻找和构建、厌氧氧化的过程和机制、植物内生菌的作用和应用,以及利用组学手段研究植物修复机制5个方面开展工作,以期望为未来植物修复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持。
    西北欧植物区系植物功能性状数据库(LEDA)简介
    钱建强1,马群1,2,刘志民1*
    2016, 35(4):  1089-1096. 
    摘要 ( 1082 )   PDF (778KB) ( 433 )  
    植物功能性状用于揭示性状演化规律与物种进化关联,阐述物种共存机制与群落构建法则,预测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下的植被动态。始建于2002年的西北欧植物功能性状数据库主要针对该植物区系中植物持久性、更新与传播力等相关性状,在植物生态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本文介绍了西北欧植物区系性状数据库中的植物功能性状及其筛选与测定方法,旨在为中国相关数据库的构建提供依据,推动理论生态学与功能生态学的发展。
    基于城市生态系统研究范式构建生态功能红线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李洁1,2,曹红英1,梁涛1*,王凌青1,王静3
    2016, 35(4):  1097-1107. 
    摘要 ( 520 )   PDF (7825KB) ( 313 )  
    生态红线是保障区域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服务可持续性供给所必须严格保护的最小空间范围,科学划定生态红线是提高区域生态功能的重要举措。本文总结了生态红线的内涵和研究进展,重新搭建了以生态功能、环境和资源为对象,落在时间、空间、管理三维度上三条红线的组合理论框架体系,包括“生态功能红线”、“环境红线”和“资源红线”。以生态功能红线为例,从生态系统自身出发,基于城市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功能与宜人性的研究范式提出其划定方法,并以天津蓟县为案例,结合区域特征,区划出蓟县县域生态功能红线面积共11425 hm2,主要分布在蓟县北部山区和河流流域。并针对相应红线区提出了对应的管控措施。本文是对生态功能红线理论、方法、模型和应用的初探,以期为后续生态红线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方法与技术
    基于能值代数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去重复性计算
    李凯1,2,崔丽娟1,2*,李伟1,2,康晓明1,2,张亚琼1,2
    2016, 35(4):  1108-1116. 
    摘要 ( 650 )   PDF (616KB) ( 321 )  
    在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价时,重复计算一直是困扰学者们的一个难题。目前大部分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方法都集中于将服务进行简单的分类后,通过经济学的方法计算和评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而生态系统服务的产生、传输、消费和再生产其实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将其生硬的分类进行评估,势必会对结果的精确度造成影响,如果不能正确地去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中重复计算的部分,会使评估结果的可信度降低。本文通过建立能值流动流程图,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间“分离、反馈、共产物”这三个基本机制进行整体性的预先分析,将计算结果与未经预先分析的计算结果对比,得到结果误差范围为12%~38%。研究表明,经过对系统的预先分析,可以有效地去除重复性计算所带来的误差,使评价的结果更加精确。
    基于遥感估算方法的干旱区植被覆盖度适应性评价
    谢秋霞,孙林,韦晶*,李秀瑞
    2016, 35(4):  1117-1124. 
    摘要 ( 703 )   PDF (4118KB) ( 353 )  
    与浓密植被覆盖区相比,半干旱、干旱地区因植被覆盖较少、空间分布零散的特点,致使利用遥感手段提取植被覆盖度(vegetation fractional coverage, VFC)的精度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分别讨论了回归模型法、像元二分法和混合像元分解法3种典型的VFC提取方法在干旱区VFC反演应用中的适应性及限制性因素;然后通过分析干旱区纯土壤端元植被指数值(NDVIs)对植被覆盖度的敏感性,将基于地面光谱测量的NDVIs应用于传统方法进行改进,以新疆大黄山典型干旱区为例,使用Landsat8 OLI数据,进行植被覆盖度反演实验,最后使用实测VFC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精度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混合像元分解理论的全约束最小二乘法在干旱区植被覆盖度的反演精度最高,反演值与实测值间的相关性(R2)达到0.989,其次为改进的像元二分法(R2=0.848)和回归模型法(R2=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