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1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12-06-09
    目录
    目录
    2012, 31(06):  0. 
    摘要 ( 1081 )   PDF (465KB) ( 435 )  
    研究报告
    拟南芥铵超敏感突变体amosdvtc1对外源铵的影响
    董刚强1,2,冯晓宇1,2,李光杰1,2,李保海1,李青1,施卫明1**
    2012, 31(06):  1327-1333. 
    摘要 ( 1859 )   PDF (692KB) ( 641 )  
    分析了不同外源铵浓度(0、1、5、10、20 mmol·L-1)处理下,2个铵超敏感突变体amosdvtc1对于外源铵处理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尽管amosdvtc1都表现为对外源铵超敏感,但二者对外源铵处理浓度的敏感性上存在差异。随着外源铵浓度的增加,vtc1比amosd先表现出铵中毒症状,更高浓度(20 mmol·L-1)铵处理时amosd受到的毒害程度表现更加严重,AMOSD遗传位点的缺失容易导致植物出现铵毒害死亡。其次,二者在遭受外源铵胁迫时表现的最敏感部位有所不同,主要的毒害特征上存在差异,amosd在铵胁迫下首先表现在叶片尤其是新叶的发育受阻,而vtc1则主要表现在根部尤其是主根的伸长受阻。通过分区供应实验证明,amosd主要对于地上部供铵处理超敏感,对根部供铵处理不表现超敏感特性;而vtc1则相反,对根部供铵处理超敏感,对地上部供铵不表现超敏感特性。由此可见,amosdvtc1这2个铵超敏感突变体在拟南芥铵毒害范围和部位上存在较大差异,与vtc1有所不同,amosd是一个叶源铵超敏感型突变体。在农业机械化叶面喷施施肥日益增加和环境铵沉降日益严重的当下,叶源型铵超敏感突变体amosd的获得为揭示植物地上部铵毒害机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遗传材料,对系统全面认识植物铵毒害机制,提高作物耐铵性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白三叶和红三叶对人工融冻胁迫的生理响应差异
    周瑞莲**,赵梅,张萍,王艳杰,赵彦宏
    2012, 31(06):  1334-1340. 
    摘要 ( 1725 )   PDF (567KB) ( 493 )  
    采用人工模拟融冻胁迫方法,通过测定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和红三叶(T. pratense)在融冻胁迫中叶片细胞膜透性、MDA含量、抗氧化酶(SOD、POD、CAT)活力、渗透调节物(脯氨酸、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变化,以揭示未来气候变化对三叶草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历融冻胁迫循环后抗冻力强的白三叶植株能恢复生长,而抗冻力弱的红三叶枯萎死亡。在融冻阶段,两三叶草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抗氧化酶活力增高、MDA和渗透调节物含量大幅增加;在冻融阶段,两三叶草叶片细胞膜透性降低、MDA含量下降、抗氧化酶活力降低。但在融冻胁迫循环中,白三叶叶片POD和CAT活力高于红三叶,脯氨酸含量较红三叶高5倍,但细胞膜透性低于红三叶。白三叶在-5 ℃抗逆生理指标达到最大值,而红三叶在-10 ℃。白三叶对环境温度变化反应敏感,在-5 ℃通过快速激活抗氧化酶系统和积累渗透调节物以抑制膜脂过氧化和维护细胞水分平衡在融冻适应上起重要作用。白三叶具有较强的抗融冻能力,是未来值得应用推广的优良园林绿化植物。
    大花萱草对镉的耐性及积累特性
    张呈祥1,陈为峰1**,李伟2
    2012, 31(06):  1341-1346. 
    摘要 ( 1405 )   PDF (520KB) ( 494 )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大花萱草对镉(Cd)的耐性及积累特性。结果表明:Cd浓度为0.5 mg·kg-1时刺激大花萱草的生长,大于5 mg·kg-1时抑制大花萱草生长,Cd浓度小于5 mg·kg-1时延长了大花萱草的绿期和花期;随着Cd浓度的增大,大花萱草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含水量逐渐降低,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细胞膜透性逐渐升高;Cd在大花萱草体内分布为根系>地上部分,随着Cd浓度的增大,大花萱草根系和地上部分Cd含量逐渐升高、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逐渐降低;Cd浓度为20 mg·kg-1时大花萱草对Cd的积累量最大,为1.489 mg·株-1。综合分析大花萱草的生长、生理变化及富集Cd的能力,大花萱草适用于浓度小于1 mg·kg-1的Cd污染土壤的修复。
    盐胁迫对不同品系杨树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的效应
    武传兰,隆小华,金善钊,刘玲,王长海,刘兆普**
    2012, 31(06):  1347-1352. 
    摘要 ( 1610 )   PDF (538KB) ( 469 )  
    为探讨杨树耐盐性,以本实验室育成的杨树新品系南杨1号和南杨2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对南杨1号和南杨2号植株干重、水势、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能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盐(75 mmol·L-1 NaCl)胁迫对南杨1号干重、叶绿素含量、光化学淬灭系数(qP)、PSⅡ的实际光量子产量(Yield)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的抑制作用显著要高于南杨2号,南杨1号水势的下降幅度高于南杨2号,而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m/Fv)和光系统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m′/Fv′)变化不明显。高盐(150 mmol·L-1 NaCl)胁迫对2个品系的抑制作用差异不显著。盐处理条件下,南杨2号光化学反应的部分(Pc)平均值比南杨1号高,天线热耗散的能量(Hd)所占比例低于南杨1号,南杨1号和南杨2号反应中心由非光化学反应耗散的能量(Ex)平均值比较接近。表明盐胁迫下,南杨2号光系统Ⅱ维持较高的活性是其耐盐性高于南杨1号的重要原因之一。
    干旱区胡杨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特征
    牛婷1,2,艾里西尔·库尔班1,2**,玉米提·哈力克3,Philipp Gartner4,Birgit Kleinschmit4,阿布都米吉提·阿布利克木1,
    2012, 31(06):  1353-1360. 
    摘要 ( 4618 )   PDF (1600KB) ( 931 )  
    在阿拉干样区内,距河道不同距离选取40棵胡杨树(Populus euphratica)采样,使用相关分析方法探讨胡杨叶片相对含水量(fuel moisture content,FMC)、等效水厚度(equivalent water thickness,EWT)、叶绿素含量随距河道距离的空间差异,以及随地面温度的变化特征,并讨论了FMC、EWT和叶绿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FMC、EWT、叶绿素含量与河道距离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 <0.01)。距河道越远,3项指标均随距河道距离的增加极显著的减少,其中EWT与距河道距离的相关性最大(-0.577)。温度变化对FMC和EWT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 <0.01),但对叶绿素含量影响不大(P >0.05)。因FMC、EWT的物理含义不同,它们的平均值在胡杨树个体尺度/水平上极显著相关,但在单片叶子尺度上FMC和EWT之间无显著相关(P>0.05),而胡杨树个体平均和单片叶子的EWT与叶绿素含量均极显著相关(P<0.01)。由于EWT与距河道距离和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极显著,而且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因此,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潜力,建议将EWT作为干旱区河岸生态系统植被含水量遥感监测的一个指标。
    互花米草入侵对沿海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
    项剑1,2,刘德燕1,袁俊吉1,2,丁维新1**
    2012, 31(06):  1361-1366. 
    摘要 ( 1848 )   PDF (526KB) ( 541 )  
    采集互花米草不同入侵年限(8、11和15 年)的原状土壤,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对沿海湿地CH4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互花米草入侵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在植物生长季,互花米草入侵15年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为12.97g·kg-1,土壤CH4排放通量为2.94 mg·m-2·h-1,显著高于入侵年限为8和11 a(有机碳含量为8.11和9.16 g·kg-1)的土壤,其土壤CH4排放通量分别为1.95和2.34 mg·m-2·h-1。〖JP〗这主要是由于随着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不仅为产甲烷菌提供了更多底物,同时也促进了产甲烷菌数量增加,从而导致更多CH4排放。因此,在评价互花米草入侵的综合环境效应时,需要兼顾土壤固碳能力和温室气体排放。
    喜旱莲子草入侵群落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李永慧1,2,李钧敏2,闫明1**
    2012, 31(06):  1367-1372. 
    摘要 ( 4485 )   PDF (550KB) ( 599 )  
    分别以受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入侵和未受喜旱莲子草入侵的当地植物群落土壤为生长基质,比较不同基质上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和同属的土著植物莲子草(A. sessilis)的生长指标,探讨喜旱莲子草入侵群落土壤对喜旱莲子草及莲子草生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喜旱莲子草入侵群落土壤抑制了莲子草的生长,显著降低了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和总生物;改变了形态特征,显著降低了分枝数量、茎长度、根长、根体积;减少了对根的生物量分配,显著抑制了根质量比与根冠比。喜旱莲子草入侵群落土壤对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的生物量、分枝数量、茎长度、根长、根体积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显著增加了其叶片数量和叶质量比。这种效应将有利于喜旱莲子草在入侵地形成单优群落,表明土壤在喜旱莲子草成功入侵中起了重要作用。
    亚麻种子出苗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
    王萍1,张立峰1,2**,李明1
    2012, 31(06):  1373-1377. 
    摘要 ( 1871 )   PDF (465KB) ( 526 )  
    为保障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作物春播安全成苗,以完全控制环境为基础,通过人工设计水分梯度,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与亚麻出苗的关系以及抗旱出苗的水分临界阈值。结果表明:亚麻出苗进程对土壤水分的反应表现出跃升、渐升和S曲线3种类型;亚麻出苗在砂质栗钙土上的水分敏感域为3.5%~6.0%,草甸栗钙土为9.0%~15.0%;以亚麻出苗速率为标准,砂质栗钙土的土壤水分临界值为5.5%,草甸栗钙土为13.0%;以亚麻抗旱保苗为标准,砂质栗钙土的土壤水分临界值为5.0%,播种量需增至常年的1.52倍,草甸栗钙土约为12.0%,播种量为常年的1.72倍。
    不同水温处理对夏季黄瓜穴盘育苗的影响
    李胜利**,刘金,孙治强
    2012, 31(06):  1378-1382. 
    摘要 ( 1551 )   PDF (437KB) ( 515 )  
    为降低夏季黄瓜穴盘育苗中第一雌花节位,以“优胜F1”为材料,以浇灌常温水(22 ℃水)为对照,设7 ℃、11 ℃、15 ℃的水温和常温水+乙烯利4个处理浇灌黄瓜幼苗,研究不同浇灌水温对黄瓜幼苗第一雌花节位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常温水相比,冷水处理黄瓜幼苗能显著降低第一雌花节位、增加壮苗指数,在四叶一心时,7 ℃的水温处理株高显著降低24%、茎粗显著增加10%,第一雌花节位为4.8;11 ℃的水温处理单株干物质积累增加14%,第一雌花节位为5.6,且两者第一雌花节位皆显著低于常温水+乙烯利处理。从经济投入上考虑,11 ℃的水温处理更适合应用于夏季穴盘育苗。
    “双季稻鸭”共生生态系统稻季磷循环
    张帆1,2**,陈源泉2,高旺盛2
    2012, 31(06):  1383-1389. 
    摘要 ( 1568 )   PDF (458KB) ( 450 )  
    稻鸭共生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稻田养鸭的继承与发展。在长江流域双季稻主产区湖南布置了稻田养鸭田间对比试验,以常规稻作为对照,采用投入产出法,分析“稻鸭共生”生态系统P的输入输出及循环情况。结果表明:“早稻鸭”共生生态系统P输出为52.28 kg·hm-2,其中鸭产品P为1.71 kg·hm-2;“晚稻鸭”共生生态系统P输出为8324 kg·hm-2,其中鸭产品P为6.17 kg·hm-2;在早、晚稻两季,“稻鸭共生”系统在目前的P养分投入水平下,降低了土壤P的亏缺量;鸭子系统P输入主要来自系统外投入的饲料P;鸭粪P在系统内循环利用,两季循环率分别为12.5%和13.5%;两季稻作后,“稻鸭共生”土壤截存的P量为195.41 kg·hm-2,比常规稻作显著提高了36.9%;“稻鸭共生”可对稻田土壤增加鸭粪P为17.75 kg·hm-2
    冰灾后南岭五指山森林树种的受损与早期恢复
    黄川腾.庄雪影**,李荣喜,刘兆祥,姜斌,翟翠花
    2012, 31(06):  1390-1396. 
    摘要 ( 1508 )   PDF (503KB) ( 443 )  
    应用样带调查法, 于2009年调查了2008年冰灾后南岭五指山森林优势种及保护树种的受损及恢复情况。在3条长2~7 km、宽15 m的样带调查区共记录了2832株胸径>2 cm的树木,它们隶属于53科96属141种,其中2072株林木受到损伤,总受损率为73%,61%为轻度受损。灾后一年,约84%的个体能通过萌条恢复生长,但16%未出现萌条而死亡或濒临死亡。群落优势类群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优势种的受损率和萌条恢复率均较高。共记录了15种国家级保护树种,以广东松(Pinus kwangtungensis)和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最为常见,除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和穗花杉(Amentotaxus argotaenia)外,其余种类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其中59%死亡或濒临死亡。此外,在43个具3株以下的小频度种中,25%的个体未见恢复而死亡。本研究结果揭示了2008年冰雪灾害对南岭五指山森林林木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大多数树种具有较强的自然恢复能力,能以快速萌条方式进行恢复,但部分濒危珍稀植物和低密度种的死亡可能会改变原有群落的物种组成,进而影响未来群落的演替进程。
    沈阳城市和城郊油松凋落叶的分解动态
    郭芳琴1,2,何兴元1,陈玮1**,黄彦青1
    2012, 31(06):  1397-1403. 
    摘要 ( 1703 )   PDF (2587KB) ( 443 )  
    为了检测分解地点和凋落物类型对分解的影响,采用交互分解实验分析了油松凋落叶在城市林分和城郊林分中分解时不同立地条件(城市和城郊)以及不同油松凋落叶类型(城市油松凋落物和城郊油松凋落物)对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以及N、P残留率的相对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的立地条件对油松凋落叶分解速率有显著影响(P<0.05):城郊林分中的油松凋落叶比城市林分中分解快,说明外在环境条件对分解的影响显著;在同一林分里,凋落物类型对凋落叶分解速率也有显著影响(P<0.05):城市凋落物分解快于城郊凋落物,说明凋落物内在特性对分解的影响显著。分解地点对于N、P残留率没有显著的影响,然而凋落物类型对N、P残留率有显著影响:城郊凋落物由于具有较高的C/N以及C/P初始值,比城市凋落物更容易富集N、P。
    长白山落叶松林下笃斯越桔群落生物量的空间分布
    李根柱.王贺新**,陈英敏,张自川,乌凤章,韩慧
    2012, 31(06):  1404-1410. 
    摘要 ( 2002 )   PDF (727KB) ( 575 )  
    以长白山区落叶松林下笃斯越桔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群落的地上、地下各部分的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地上部枝条生物量主要分布在50 cm高度以下,基径3~5 mm粗枝的生物量在地上部分各级别中所占比重最大。笃斯越桔地下部生物量较大,占总生物量的75.2%~92.6%;地下部生物量主要集中在死苔藓层内,占总根量的66.3%~85.0%,而其中<1 mm细根所占比重最大,为该层总根量的42.6%~82.7%。在泥炭层内笃斯越桔根系占总根量的12.3~29.7%,比重较小。笃斯越桔的根系生物量占所有植物根系生物量的8.8%~60.7%,笃斯越桔以细根为主。本研究结果为笃斯越桔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利用以及生态系统碳汇功能评估等提供了基础。
    林业生态工程措施对滨海盐碱地草本植物的影响
    单奇华1,张建锋1**,沈立铭2,唐华军3,阮伟建3,陈光才1
    2012, 31(06):  1411-1418. 
    摘要 ( 2291 )   PDF (586KB) ( 670 )  
    林业生态工程是当前国内滨海盐碱地生态改良的重要措施,这一措施对滨海盐碱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揭示林业生态工程措施对滨海盐碱地草本植物的影响,在杭州湾余姚段滨海盐碱地上,应用生态工程措施营造一条长约3.5 km、宽约30 m的人工林带,分别以林带两侧农田和荒地为对照,运用目测法和样方法,以盐生和耐盐草本植物的种类、物种面积关系、频度、单位面积生物量、综合优势度比、丰富度、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为指标,研究了滨海盐碱地不同处理的草本植物在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草本植物共有14科30属31种,不同处理的草本植物均以禾本科和菊科为主;与荒地和农田草本群落相比,林业生态工程改良带草本群落的物种数目没有显著变化,但种类组成有了显著的改变,最小面积显著扩大,群落结构复杂化,物种多样性有提高趋势;林业生态工程改良区生境过滤作用发挥着主要作用,而物种间的竞争排斥作用还不明显。林业生态工程措施有效地改变了滨海盐碱地原生草本植物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促使研究区草本植物进入一个新的演替进程,显示出较高的生态效益。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珙桐天然种群生命表与生存分析
    吴明开1,2,沈志君2,3,刘海2,3,吴沿友1**,何汝态4,邱阳4,杨妮4,杨宁4
    2012, 31(06):  1419-1424. 
    摘要 ( 2108 )   PDF (505KB) ( 687 )  
    以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和分段匀滑技术,编制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珙桐天然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其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存活曲线和生存函数曲线,分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珙桐种群结构存在波动性,趋于DeeveyⅢ型,其幼年阶段的个体较丰富;珙桐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这一发育过程中有两个死亡高峰,一个出现在幼苗向幼树的过渡期(Ⅰ龄级→Ⅱ龄级),另一个出现在从中龄向老龄过渡的阶段(Ⅷ龄级→Ⅸ龄级);种群生存分析表明,珙桐种群的生存率单调下降,累计死亡率单调上升,Ⅷ龄级后,种群生存率小于8%, 累计死亡率大于92%,危险率超过生存率;4个生存函数曲线表明,梵净山珙桐有前期锐减、中期稳定和后期衰退的特点。幼苗和中龄级个体的不足是导致珙桐濒危的重要原因。
    云南高原湿地湖滨带植物不同空间配置对生活污水N、P去除的影响
    李隐1,田昆1,2**,肖德荣2,杨倩1,谢雯颖1
    2012, 31(06):  1425-1431. 
    摘要 ( 1831 )   PDF (852KB) ( 574 )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高原湿地常见的7种湖滨带植物群落开展污水净化试验研究,为云南高原退化湿地恢复与污染湖泊治理中植物的选择与空间配置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湖滨带植物群落对污水浓度的耐受和净化降解是有限度的,在适合植物生长的污水浓度范围(TN:8.39~22.95 mg·L-1;TP:0.61~1.96 mg·L-1;NH4+-N:6.42~19.80 mg·L-1)内,植物群落才能对污水起到高效的净化效果,对TP和NH4+-N的去除率均能达到30%以上,对TN的去除率也能达到20%。在较高浓度范围内,由茭草(Zizana caduciflora)、蓖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几种喜氮、磷植物组成的群落对污水的净化效果更好。但不同植物群落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存在着差异(P<0.05),含同一种植物但其他组成植物不同的群落净化效果不同,表明植物种间存在相互作用,不同种类、不同生活型间相互协作,发挥着最大功能作用。
    启东海域水质营养状况及其与陆域农村水环境质量的关系
    李洪利1,2**,王坚红1,2,高鑫鑫3,王长友1,2
    2012, 31(06):  1432-1437. 
    摘要 ( 1651 )   PDF (605KB) ( 523 )  
    根据启东近岸海域2003—2009年7个站点的监测数据,研究了该海域的水质营养状况,并初步分析了与相邻陆域农村水环境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除平台站点之外,多数站点的COD、DIN、DIP和DO有增加的趋势;仅平台站点在2003年未富营养化,其他6站点都处于富营养状态,在2007年富营养化指数达到最高值,其后逐年显著降低;2003—2009年重污染海域比例达到4.1%,在2007和2008年是污染较为严重的年份;富营养化指数与综合标准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线性相关;相对于城市工业生产生活排放,启东近岸陆域农村水环境质量变化和长江径流对近岸水质营养状况的影响较小。
    网箱养鱼对水库水体甲基汞的影响
    冯彩艳1,2,闫海鱼1**,俞奔1,2,李秋华3
    2012, 31(06):  1438-1446. 
    摘要 ( 1682 )   PDF (1003KB) ( 785 )  
    分别在2010年9月(暖季)和2011年3月(冷季),选取乌江渡水库网箱养鱼区和距离网箱100~200 m的对照区(库心),对水体不同形态汞及其他相关参数进行了研究,以揭示网箱养鱼对水库汞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暖季养鱼区水体总汞含量为(2.04±0.53) ng·L-1,甲基汞含量为(0.146±0.231) ng·L-1,对照区水体总汞含量为(3.33±2.39) ng·L-1,甲基汞含量为(0.380±0.577) ng·L-1;冷季养鱼区水体总汞含量为(3.04±1.53) ng·L-1,甲基汞含量为(0.047±0.028) ng·L-1,对照区水体总汞含量为(3.24±1.23) ng·L-1,甲基汞含量为(0.046±0.013) ng·L-1;养鱼区与对照区总汞含量(n=35,P=0.875)、甲基汞含量(n=35,P=0.091)均无显著差异。结合对养鱼区与对照区水体中其他各参数(总氮、总磷、溶解性有机碳、叶绿素、温度、溶解氧等)综合分析表明,由于水库蓄水与泄水发电对水库水体的扰动及水库自身水体的交换作用导致水体呈混匀状态,网箱养鱼造成的水体甲基化程度差异不显著;而水库水体季节性分层造成的水体底部厌氧和温度的变化是影响水体甲基汞含量及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反硝化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反硝化特性
    郑喜春1,郭晓军1,姚娜2,曹晓璐2,李潞滨2,朱宝成1**
    2012, 31(06):  1447-1452. 
    摘要 ( 1786 )   PDF (773KB) ( 674 )  
    采用加热富集及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和反硝化活力定量分析,从乌梁素海的底泥中筛选出了一株具有高效反硝化性能的芽孢杆菌,命名为TGR30。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其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通过单因素试验明确了碳源、碳氮比、盐浓度、pH以及溶解氧与反硝化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该菌在盐度为6%或pH 12时都具有较高的反硝化活性;以可溶性淀粉为唯一碳源、C/N为14、pH 8.0、DO为4 mg·L-1时脱氮效果最佳,脱氮率为92%。
    大豆根腐病生防菌KJB04-11的鉴定及其产生的脂肽类抗生素
    李旭,马福海,王秀娟,孙健,张惠文**
    2012, 31(06):  1453-1460. 
    摘要 ( 1701 )   PDF (900KB) ( 568 )  
    从大豆根围筛选到1株对尖孢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都具有很好拮抗作用的菌株KJB0411,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抗菌活性的KJB0411发酵液无菌滤液对热和酸碱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采用Sephadex G25柱层析、反相HPLC和冷冻干燥从KJB04-11发酵液中分离纯化了抗菌活性成分。由红外光谱、MALDI-TOF-MS、氨基酸组成及脂肽合成酶基因扩增结果推测该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为C16、C17的mycosubtilin和C15的surfactin。田间试验表明,大豆种子经KJB04-11发酵液包衣处理对大豆根腐病防效为53.6%,大豆产量提高12.5%。
    番茄灰霉病拮抗内生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活性评价
    徐大勇,李峰**
    2012, 31(06):  1461-1467. 
    摘要 ( 1826 )   PDF (1055KB) ( 528 )  
    对安徽省淮北市番茄植株根、茎、叶中内生放线菌进行了分离、筛选,并测定了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 番茄根、茎和叶中的内生放线菌的数量分别为5.66×104、0.67×104和0.39×104 CFU·g-1鲜重。根据分离部位和表型特征,从健康番茄植株体内分离到93株内生放线菌,通过对峙实验,筛选到7株对番茄灰霉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占所分离内生放线菌总数的7.5%。来自根组织中的菌株HNU-EA27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达28.3 mm。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壁组分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HNU-EA27鉴定为毒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toxytricini)。室内测定菌株HNU-EA27发酵滤液对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菌株HNU-EA27发酵滤液可以抑制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且浓度越高,抑制能力越强;当发酵滤液浓度为30%时则完全抑制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盆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0%菌株HNU-EA27发酵滤液对番茄灰霉病的预防与治疗效果分别为80.6%和73.8%,均高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本研究表明,菌株HNU-EA27是防治番茄灰霉病潜在的优良生防菌株,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价值。
    农肥和化肥施用对大豆根瘤菌多样性的影响
    刘朴方,王宏燕**
    2012, 31(06):  1468-1472. 
    摘要 ( 1797 )   PDF (999KB) ( 482 )  
    基于6年的黑土培肥定位试验,从大豆根瘤中提取根瘤菌DNA,采用PCR-DGGE与克隆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施用农肥和化肥对根瘤菌多样性的影响。DGGE图谱分析表明:对照(不施肥)处理的nifH基因条带数和多样性指数最大,各处理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大小顺序为:对照>农肥高量>农肥低量=农化1∶1>化肥高量>化肥低量。聚类分析显示,施用化肥的处理与其他处理相似性仅为66%,说明施用化肥的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大豆根瘤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显著改变了根瘤菌的群落结构。DGGE测序结果显示,大部分根瘤菌属于慢生根瘤菌属。农肥和化肥的施用均降低了大豆根瘤菌多样性,其中化肥处理更明显地降低了根瘤菌多样性。
    壬基酚对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内脏团毒性效应
    巩秀玉1,2,陈海刚1,张喆1,马胜伟1,黄志斐1,3,王贺威1,3,王涛4,蔡文贵1**
    2012, 31(06):  1473-1479. 
    摘要 ( 1617 )   PDF (661KB) ( 544 )  
    采用半静态毒性实验方法测定了壬基酚(NP)对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的96h LC50值,同时研究了低、中、高3个浓度(1、10和25 μg·L-1)NP胁迫下以及胁迫解除后波纹巴非蛤内脏团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过氧化物酶(POD)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趋势。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NP对波纹巴非蛤的96h LC50值为260 μg·L-1。胁迫初期,低、中浓度组的SOD活性被极显著抑制(P<0.01),而POD活性则被极显著诱导(P<0.01),表现为典型的“毒性兴奋效应”。胁迫过程中,低、中浓度组波纹巴非蛤内脏团的SOD活性和GSH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POD活性和MDA含量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高浓度组SOD活性呈先抑制后诱导的趋势,POD活性和MDA含量呈先下降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而GSH含量则一直显著高于对照组。GSH和MDA含量在整个胁迫期间均出现剧烈的波动,且浓度越高其变化程度越大。胁迫解除后,低、中浓度组的各种指标逐渐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但高浓度组与对照组仍存在着极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NP对波纹巴非蛤内脏团的抗氧化酶系统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而波纹巴非蛤则对一定程度的NP胁迫所带来的氧化损伤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但对高浓度NP胁迫所造成的脂质过氧化损伤短期内却无法消除。
    长波紫外线照射对花背蟾蜍肾脏结构损伤
    屈婷婷,李丕鹏,聂颖,陆宇燕**
    2012, 31(06):  1480-1486. 
    摘要 ( 1625 )   PDF (2876KB) ( 532 )  
    为研究长波紫外线对花背蟾蜍(Bufo raddei)肾脏的损伤,用波长为365 nm的长波紫外线(UVA)以352 μW·cm-2的辐射量对花背蟾蜍亚成体进行150、300和450 min的连续照射,分别在照射后立即、3、6、9、12和15 d取材,常规石蜡切片。结果表明:UVA照射后,3组不同照射时间的花背蟾蜍肾脏整体结构基本完整,但均出现肾小管管壁破裂,管径显著缩小,肾小囊消失,而300 min照射组的损伤则极为明显,其后依次为450 min照射组与150 min照射组,300与450 min照射组的肾小体塌陷程度较150 min照射组更为严重;经15 d的恢复,虽出现明显好转,但大多指标仍与对照组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UVA对花背蟾蜍肾脏有着不可忽视的损伤,虽然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的能力,但在野外,紫外辐射的增强和植被的减少可导致两栖类遭受过度的紫外辐射,进而引起两栖类种群的衰减。
    几种因子对灰尖巴蜗牛翻身习性的影响
    张民照,蔡雪,宗雨,覃晓春,王进忠,孙淑玲,张志勇**
    2012, 31(06):  1487-1491. 
    摘要 ( 1721 )   PDF (423KB) ( 513 )  
    将蜗牛身体倒置并记录其恢复原状的时间来研究灰尖巴蜗牛的翻身习性,并研究蜗牛体重、环境温度、光照强度、饥饿和取食等因素对翻身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翻身时间随体重、光照强度和饥饿时间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升高和取食时间增加而减少。体重组Ⅳ(体重0.7~0.9 g)、Ⅴ(体重0.9~1.2 g)的翻身时间极显著长于体重组Ⅰ(体重0.1~0.3 g)、Ⅱ(体重0.3~0.5g)、Ⅲ(体重0.5~0.7 g)(P<0.01),体重组Ⅰ的翻身时间显著短于体重组Ⅲ的(P<0.05);3体重组(Ⅰ、Ⅲ、Ⅴ)在较高温度和低白炽灯光照强度(204 lx)下的翻身时间显著短于较低温度和强白炽灯光照强度(493 lx)下的;体重组Ⅰ、Ⅴ在长饥饿时间下的翻身时间均显著长于短饥饿时间。体重组Ⅲ、Ⅴ取食较长时间后的翻身时间都显著短于取食较短时间。
    大沙鼠洞道利用机制及地面行为时间分配特征
    夏参军1,2,刘伟3,乔洪海1,2,杨维康1**,徐峰1,David Blank1
    2012, 31(06):  1492-1498. 
    摘要 ( 1912 )   PDF (521KB) ( 434 )  
    2010年5—11月,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研究了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的昼间洞道利用机制(地面活动强度、进洞频率)以及地面行为时间分配。结果表明:大沙鼠在春夏秋三季地面活动时间占总观察时间的77.62%、66.13%和80.93%,进洞频率分别为0.50、0.31和0.19次·min-1,地面活动强度和进洞频率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其地面行为中,摄食是大沙鼠任一季节最主要的行为,不同季节摄食比例均超过50%;储食是大沙鼠春季两秋两季次重要的行为,其时间比例分别达到了17.19%和25.46%;夏季大沙鼠修饰行为比例明显升高(27.78%),而储食行为比例明显下降(7.1%)。本研究结果说明,食物因子是促使大沙鼠进行地面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温度、生理周期、捕食风险可影响大沙鼠地面活动强度、进洞频率以及地面行为时间分配。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作物虫害发生的影响
    张蕾1,霍治国1**,王丽1,姜玉英2
    2012, 31(06):  1499-1507. 
    摘要 ( 2161 )   PDF (1066KB) ( 637 )  
    基于1961—2010年全国农区527个气象站点气象资料、全国病虫害资料以及农作物种植面积等资料,对全国虫害发生面积与气象因子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气象要素变化对虫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化背景下,年平均温度、平均降水强度分别以0.27 ℃·10 a-1、0.24 mm·(d·10 a)-1的速度增长,年日照时数以47.40 h·10 a-1的速度减小;年降水量增长速率为0.14 mm·10 a-1,但波动较大;虫害发生面积率距平与平均温度、平均降水强度距平呈显著正相关,平均温度、平均降水强度分别每增加1 ℃、1 mm·d-1,虫害发生面积率增加0.648、0.713,虫害发生面积将增加0.96、1.06亿hm2次;虫害发生面积率距平与年日照时数距平呈显著负相关,其每降低100 h,虫害发生面积率增加0.40,虫害发生面积将增加0.59亿hm2次;总体上,虫害发生面积率距平与年降水量距平的关系不明显。虫害发生面积率距平与年平均小雨量、微雨量雨日数、小雨量雨日数距平呈显著负相关,3个因子分别每减少1 mm、1 d、1 d,虫害发生面积率增加0.014、0.066、0.052,发生面积将增加0.02、0.10、0.08亿hm2次。
    1962—2009年天山北部湿润指数变化的区域差异
    孙钦明1,刘彤1**,董合干1,张荣1,李勇冠1,秦春明2
    2012, 31(06):  1508-1516. 
    摘要 ( 1368 )   PDF (6249KB) ( 542 )  
    湿润指数揭示了地表干湿变化趋势,与降水变化相比,它更能客观地诠释在全球增暖背景下区域干湿演变特征及变化趋势。本文运用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样条函数法和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对天山以北5个不同区域1962—2009年的地表湿润指数的时空变化趋势和降水、气温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进行统计,以分析各分区的不同年份、季节气候干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分区分季节湿润指数序列在48年的时间尺度上具有微弱的Hurst效应,即具有较弱的长期持续性和较强的随机性,并且各分区不同季节差异较明显;近48年来天山北部荒漠绿洲区降水整体呈现统计意义上的增加趋势,但地表湿润指数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干化趋势最显著的地区与增暖最强烈的地区对应,干化趋势最显著的地区在伊犁谷地及其周围地区,准噶尔西部山地和东部边缘地区干化趋势次之;干湿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干化趋势最显著的季节为冬季和秋季,春季次之,夏季全区表现为明显的变湿趋势。
    呼伦湖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顾润源1,李思慧2,赵慧颖1,2**,李翀3,宋卫士4,孟军4,王彦平4
    2012, 31(06):  1517-1524. 
    摘要 ( 1954 )   PDF (1018KB) ( 612 )  
    根据呼伦湖流域1961—2010年的气温、降水、蒸发量资料以及1961—2008年径流量资料,利用非参数检验Mann-Kendall法,分析了近50年呼伦湖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流域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呼伦湖流域近50年来气温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受夏季降水量影响最为明显,经历了1961—1964年的上升,1964—1983年的下降,1983—2003年的上升和2003—2010年下降4个阶段;年蒸发量在1973年以前相对平稳,1973—1998年呈下降趋势,1999—2005年呈显著上升趋势,2005年为突变点,出现从高到低突变。夏、秋季节蒸发量趋势在时间段上与夏季降水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径流量基本表现为1961—1965年偏丰,1965—1987年偏枯,其中1975—1980年间表现为显著下降趋势(P<0.05),1987—2002年偏丰,2002—2008年偏枯;在气温普遍升高的前提下,降水量整体呈减少趋势,其变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蒸发量的变化,呼伦湖流域暖干化趋势显著。以径流自身的变化特征为时段划分基础,对比径流、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变化过程,经相关统计分析检验,发现夏、秋季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是引起呼伦湖流域径流量变化的根本原因。
    草甸化草原优势牧草冷地早熟禾生长发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朱宝文1**,侯俊岭2,严德行1,宋理明1,郑有飞3
    2012, 31(06):  1525-1532. 
    摘要 ( 4734 )   PDF (676KB) ( 555 )  
    利用青海湖北岸天然草地中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定位观测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牧草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升幅为0.512 ℃·10 a-1,秋冬季气温上升幅度大于春夏季;年降水量增加主要是由春秋季降水增加所贡献的,年降水量有一个9年左右的周期;牧草生长季的干燥指数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末至2010年明显趋于暖干化;冷地早熟禾返青期、抽穗期、开花期和种子成熟期提前,黄枯期推迟,从而使冷地早熟禾整个生育期延长;Logistic模拟结果表明,冷地早熟禾返青后的第72天,其生长速度达到最大,为0.29 cm·d-1;从返青后49 d开始,由缓慢生长转为迅速生长阶段,从返青后第95天开始,其生长从迅速生长又转为缓慢生长,迅速生长期为46 d;冷地早熟禾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年际变化呈逐年增加趋势;热量对冷地早熟禾产量变化敏感期为5月,旬平均气温升高1 ℃,产量增加20~30 kg·hm-2;抽穗开花期是冷地早熟禾需水敏感期,降水量增大,牧草产量增加。
    松嫩平原西部草地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响应
    罗玲1,王宗明1**,毛德华1,2,娄艳景1,任春颖1,宋开山1
    2012, 31(06):  1533-1540. 
    摘要 ( 2109 )   PDF (4074KB) ( 507 )  
    利用相关分析及缓冲区分析方法,选取气温、降水两个主要气候要素及道路、居民地两类人类主要活动区,以分析气象因素及人类活动对2000—2009年松嫩西部草地NPP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去10年间,松嫩平原西部草地平均气温为5.39 ℃,受纬度影响由北向南递增;年均降水量为378 mm,空间上呈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分布格局。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能够促进松嫩西部草地NPP的升高,且降水对松嫩西部草地NPP的影响强于气温,这与松嫩西部草地盐碱化、沙漠化的干燥、缺水的气候条件相符合。年尺度NPP的统计结果均不显著,而月尺度则全部表现为极显著(P<0.01),说明统计结果的显著性受时间尺度影响较大。人文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道路和居民地与草地NPP的关系完全相反,距离道路越近,呈好转趋势的草地面积越大,越远受人类活动影响越明显,主要与研究区人为管理的实施及居民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离居民地距离越远,人类活动的强度或影响草地的能力越低,草地长势越好。居民地对草地NPP变化的影响明显强于道路,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松嫩西部居民地的密度远大于道路;另一方面,自2000年以来研究区人口数量增加导致的居民地修建及维持生计的开荒和放牧。
    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规划对局地气候的潜在影响
    李明财1**,熊明明1,黄鹤2,任雨1,张白皋2
    2012, 31(06):  1541-1547. 
    摘要 ( 1606 )   PDF (2857KB) ( 521 )  
    为了研究城市规划对局地气候的影响,以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南部的南港工业区为例,应用区域边界层模式模拟了城市规划前后该区域气候环境要素的变化,同时分析了对该区域石化工业生产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城市规划对四季温度均有明显的影响,春季主要以降温为主,降幅在13:00最高,可达到0.6 ℃;城市规划对冬、夏、秋三季温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白天降温,而晚间增温,其中冬季气温的变幅高于夏、秋季;城市规划对冬、春、秋三季的水平风速均有明显的增加作用,其中秋、冬两季的风速增加最为明显,最高增加了0.6 m·s-1,春季次之,增幅均在0.4 m·s-1以上,夏季仅有微弱增加,为0.2 m·s-1;气温变化(夜间升高、白天降低)以及风速的提高,有利于该地区石化工业作业生产,增加了夏季作业工人的舒适度,降低了石化工业的风险,同时风速的增加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总体上,城市规划使该区域气候环境要素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有利于石化工业的作业生产。
    河西绿洲边缘积沙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常兆丰1,2,3**,张剑挥1,2,3,唐进年1,2,3,王强强1,2,3,张大彪1,2,3,朱淑娟1,2,3,张国中1,2,3
    2012, 31(06):  1548-1555. 
    摘要 ( 4253 )   PDF (2833KB) ( 671 )  
    绿洲边缘积沙带的形成是一个新的科学问题。甘肃河西地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防沙治沙,在绿洲边缘形成了一条积沙带。为了研究积沙带的形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文对河西走廊东端至走廊中西部绿洲边缘的积沙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河西走廊东端至中西部绿洲边缘积沙带平均高12.77 m,平均带宽308.48 m。2)积沙带的宽度与高度呈显著正相关;积沙带的高度与当地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风速呈显著正相关;积沙带的增高速率与当地年降水量和年平均风速呈正相关。3)降水条件是决定积沙带高度的关键因子,其次是年平均风速。4)在高大沙丘顶部设置柴草沙障,能促使积沙带(沙丘)继续增高。
    南京市城乡梯度上景观变化的空间与数量稳定性
    陈皓,刘茂松**,徐驰,杨雪姣,黄涛
    2012, 31(06):  1556-1561. 
    摘要 ( 1479 )   PDF (2261KB) ( 589 )  
    为揭示城市化过程中景观稳定性及其区位分异,本文在多时相Landsat TM遥感影像的支持下,应用Kappa指数方法对1988—2008年间南京市城乡梯度上景观要素(除丘陵山地及大规模水体外)的空间位置变化与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耕地的数量稳定性较高,但空间位置稳定性较低;而聚落用地空间位置稳定性较高,但数量稳定性却较低;水体的空间位置和数量稳定性都比较高;林地和其他用地的数量以及空间位置稳定性都比较低。在城乡梯度上,随着城市化程度增加,景观的空间位置稳定性呈上升趋势,而数量稳定性则表现出下降趋势。对于已完成城市化的中心城区,景观的数量稳定性迅速上升,其景观要素的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均趋于稳定。聚落用地和耕地的空间位置和数量稳定性在不同城乡梯度带间变化较大,而水体和林地的空间与数量稳定性受城市化过程影响较小。  
    面向大尺度生态系统氮通量计算的域本体构建
    韩佳佳1,闵勇1,葛韩亮1,金小刚2,高波3,谷保静1,葛滢1,常杰1**
    2012, 31(06):  1562-1570. 
    摘要 ( 1570 )   PDF (979KB) ( 595 )  
    目前,大尺度生态系统氮通量的计算主要依靠半经验模型(quasi-empirical model),即在收集到的各类参数的基础上,利用经验公式来求解氮通量的大小。然而,在运用半经验模型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其中包括:1)变量的缺失导致计算完备性无法保证;2)不确定性分析困难;3)数据无法规范共享。本体(ontology)是描述概念及概念间关系的语义模型,它可以统一和丰富对数据的描述从而促进数据的共享;而且,其推理机制和概念层次结构可以为半经验模型提供缺失变量下的自动推理与不确定性分析等功能。本文为氮通量半经验计算模型构建了域本体(nitrogen flux calculation ontology,NFCO),并提出了一个基于NFCO的自动推理和不确定性分析框架。NFCO及自动推理分析框架可以改善大尺度生态系统氮通量的计算质量,为建立大尺度生态系统氮循环数据库提供了基础。
    综述与专论
    外生菌根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王琚钢1,峥嵘1,2,白淑兰1**,刘声1,闫伟3
    2012, 31(06):  1571-1576. 
    摘要 ( 2290 )   PDF (475KB) ( 710 )  
    从外生菌根真菌、外生菌根共生体以及外生菌根的间接作用等方面阐述外生菌根如何抵制干旱胁迫,并对未来我国外生菌根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干旱可以抑制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长并降低其群落中真菌的多样性,干旱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子实体可以利用深度30 cm以下的土壤水,子实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比可作为筛选抗旱真菌的一个重要因子;在遭受干旱胁迫时,外生菌根共生体可以发生形态变化来应对干旱,同时增加了植株水分的吸收并改善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活性氧以及激素等相关代谢;外生菌根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增加土壤碳汇以及对其他根际微生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等对宿主植物应对干旱胁迫有利。未来我国外生菌根研究应加强对干旱区优良菌树组合的筛选工作,同时加大对乡土外生菌根真菌资源的调查力度,未来研究应重点向分子生物学领域推进。
    湿地植被演替中昆虫多样性变化研究进展
    苏兰1,2,黄俊浩1,吴明2,吴鸿1**
    2012, 31(06):  1577-1584. 
    摘要 ( 2201 )   PDF (537KB) ( 776 )  
    湿地生态系统中植被与昆虫间关系密切。湿地昆虫多样性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共同作用,其中湿地植被演替是昆虫多样性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同时,昆虫多样性对湿地环境变化敏感,具有明显的指示性作用,可用于评价和监测湿地环境质量,在湿地保护和恢复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不同类型湿地植被演替及优势昆虫类群、昆虫多样性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探讨了昆虫作为指示生物在湿地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并指出了现阶段湿地昆虫多样性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应用蜻蜓目昆虫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的研究进展
    于昕1,2,卜文俊1,朱琳2**
    2012, 31(06):  1585-1590. 
    摘要 ( 5040 )   PDF (450KB) ( 579 )  
    蜻蜓目昆虫具有分布类型广泛、研究深入、便于调查取样等特点,是理想的生态环境指示生物。近年来国际上应用蜻蜓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将其归纳为环境综合评价、环境污染程度评价、环境治理评价、气候变化评价、大尺度环境评价5个类型,并逐一加以介绍。文中讨论了中国相关研究的现状和不足,并通过与其他指示生物的比较优势展示了应用蜻蜓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的广阔前景。本文还指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必备的两个要素,即建立完备的蜻蜓多样性信息数据库和开发、应用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法。文末结合以蜻蜓为指示生物进行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的优点和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需要,强调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生物多样性遥感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胡海德1,2,李小玉3,杜宇飞2,3,郑海峰1,都本绪4,何兴元1,3**
    2012, 31(06):  1591-1596. 
    摘要 ( 3005 )   PDF (436KB) ( 896 )  
    对区域生物多样性进行快速、有规律的监测与评价,在生物多样性研究和生物保护中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遥感技术被广泛用于生物多样性研究,能提供区域大陆乃至全球尺度的生物多样性信息,且费用相对低廉,数据一致性好,并能得到有规律的更新。本文介绍了遥感用于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和优势,总结了生物多样性遥感在实践中的主要应用途径,包括景观格局指数、NDVI、光谱变异假说(SVH)和高光谱遥感等方面。本文着重介绍了SVH以及波段选取问题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这些应用途径的优缺点,总结了生物多样性遥感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并对该领域的模型、传感器和尺度效应等方面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方法与技术
    基于景观图论和生物能学的景观演变分析方法
    韩凌云1,徐振1,阮宏华1**,瞿晓怡1,陈桂娟2,冯育青2,金裕华1
    2012, 31(06):  1597-1604. 
    摘要 ( 1988 )   PDF (2729KB) ( 627 )  
    探讨将景观格局分析的结果应用于景观规划与管理实践,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苏州水岸带景观为例,尝试整合景观图论和生物能学理论,形成一种简单、直观且高效的景观演变分析方法,从生态视角评估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为可持续的景观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在ArcGIS支持下,以4期Google Earth图像为基础数据,绘制出景观图示;分析节点和连线数量、类型和空间形态的变化以追溯景观的变化历程,阐释图示的生态学含义。结果表明,苏州水岸带景观出现明显的破碎化、自然景观连通性显著降低、细小水系消失以及水岸缓冲带缺乏等问题,对关键生态节点和连线的识别,可以有针对性地保护自然景观元素,平衡保护与开发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