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闫丽飞,杨庆朋,关欣,黄苛,张诗萌,赵峰侠.
亚热带地区马尾松树干呼吸碳同位素组成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子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6): 1911-1920. |
[2] |
易心钰1,蒋丽娟1*,陈景震2,刘强1,易诗明1.
铅锌尾矿渣对蓖麻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4): 880-887. |
[3] |
张珂,王艺蓉,赵宇隆,唐晓清*,王雨.
水氮互作对菘蓝光合生理及药材质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12): 3279-3285. |
[4] |
王楠,李芳东,叶金山**.
光强对杂交泡桐光合生理和荧光特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11): 3118-3124. |
[5] |
张娜1,2,张巍3,陈玮1**,何兴元1,王雪岩1,2.
大连市6种园林树种的光合固碳释氧特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10): 2742-2748. |
[6] |
于萌萌1,2,张新建3,袁凤辉1**,何秀1,关德新1,王安志1,吴家兵1,金昌杰1.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三种树种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7): 1707-1714. |
[7] |
彭礼琼1,2,3,金则新2,3**,王强2,4.
模拟氮沉降对夏蜡梅幼苗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4): 989-995. |
[8] |
裴顺祥1,洪明2,郭泉水2**,秦爱丽2,朱莉2,朱妮妮2.
三峡库区消落带水淹结束后狗牙根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12): 3222-3229. |
[9] |
任世奇1,2,3,4,陈健波1,3,4,周维1,3,4,卢翠香1,3,4,郭东强1,3,4,邓紫宇1,3,4,项东云1,3,4**,肖文发2.
修枝对尾巨桉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3, 32(11): 2978-2984. |
[10] |
周珺,魏虹,吕茜,李昌晓,王振夏,高伟,陈伟.
土壤水分对湿地松幼苗光合特征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2, 31(01): 30-37. |
[11] |
候小金,谢锦忠,格日勒图,杨前宇.
毛竹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10, 29(07): 1263-1269. |
[12] |
强继业,钟 楚,陈宗瑜,王绍华,李正风,简少芬,颜 侃.
低纬高原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对烟草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0, 29(07): 1319-1325. |
[13] |
鲁美娟,江洪,余树全,蒋馥蔚,李佳,曹全.
模拟酸雨对山核桃和杨梅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09, 28(08): 1476-1481. |
[14] |
王丹;刘彤;蒋成国;魏鹏;邓新纳.
天山北麓拟南芥表型特征的自然选择
[J]. 生态学杂志, 2009, 28(05): 804-810 . |
[15] |
王玉涛;李吉跃;胡东燕;陈崇;张佐双;刘东焕;王树标.
常见绿化树种绦柳(Salix matsudana cv.‘Pendula’)耗水特性
[J]. 生态学杂志, 2008, 27(12): 2087-20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