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方杰, 韩辉邦, 马学谦, 张劲松, 孙守家. 隆宝滩保护区不同生态系统CH4和CO2通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821-2831. |
[2] |
刘敏, 孙经国, 徐兴良.
土壤元素失衡是导致高寒草甸退化的重要诱因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574-2580. |
[3] |
王凯,沈潮,宋立宁,吕林有,张大鹏.
持续干旱下沙地樟子松幼苗C、N、P化学计量变化规律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175-2184. |
[4] |
李元跃,赵秋毅,陈融斌,潘文,高苏蕊,熊章静,唐业勋.
泉州湾互花米草入侵滩涂中人工种植秋茄幼苗的叶片营养元素动态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6): 1787-1794. |
[5] |
潘复静,张伟,梁月明,王克林,靳振江.
喀斯特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有机酸季节变化与有效氮磷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112-1120. |
[6] |
张娅娅,刘旻霞,李博文,夏素娟,孙瑞弟,宋佳颖,李全弟.
不同海拔矮嵩草与火绒草种群分布格局及空间关联性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2): 404-411. |
[7] |
宋梓涵, 李希来, 李杰霞, 卡着才让, 马戈亮. 高原鼠兔跑道对高寒草甸退化斑块扩大与连通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0): 3276-3284. |
[8] |
沈豪,董世魁,李帅,许驭丹,韩雨晖,张静.
氮添加对高寒草甸植物功能群数量特征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5): 1276-1284. |
[9] |
刘旻霞,李文,连依明.
基于Ripley-K(r)函数的金露梅与蒲公英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7): 1925-1931. |
[10] |
侍瑞,苏培玺,周紫鹃,解婷婷.
三种不同类型草甸生态系统下鹅绒委陵菜的光合特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7): 1943-1951. |
[11] |
郭美玲,姚步青,石国玺,王芳萍,王文颖,马真,张中华,周华坤.
高寒草甸植物叶片碳含量及其可塑性与系统发育的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6): 1841-1848. |
[12] |
江淼华,倪梦颖,周嘉聪,陈岳民,杨玉盛.
增温和降雨减少对杉木幼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1): 3210-3219. |
[13] |
卢慧,赵珩,盛玉钰,丛微,王秀磊,李迪强,张于光.
基于功能基因芯片技术的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功能基因研究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0): 3031-3037. |
[14] |
胡艳宇,乌云娜,霍光伟,宋彦涛,王晓光,张凤杰.
不同放牧强度下羊草草原群落斑块植被土壤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 9-16. |
[15] |
龙伟,高艳美,吴鹏飞.
若尔盖高寒草甸退化对表栖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 128-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