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彭宗波, 王冰鑫, 赵怀宝. 三亚河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种群动态与扩散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23-30. |
[2] |
宋坤,郭雪艳,王泽英,黄莎莎,严佳瑜,叶建华,乐莺,严明,吴梅,达良俊.
上海城市近自然森林的重建动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075-1081. |
[3] |
刘晓娜,刘春兰,张丛林,陈龙,黄宝荣.
色林错-普若岗日国家公园潜在建设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格局评估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944-955. |
[4] |
魏静,王欢元,孙增慧,张露.
富平石川河的生态修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8): 2545-2552. |
[5] |
卢虹宇,袁兴中,王晓锋,武帅楷.
塘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6): 1890-1899. |
[6] |
杜华栋,宋世杰,张勇,张亦扬.
彬长矿区不同地表沉陷类型下植物群落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5): 1520-1527. |
[7] |
王涛,马宇丹,许亚东,郭书娟,王维钰,韩新辉,杨改河,王晓娇.
退耕刺槐林土壤养分与酶活性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7): 2083-2091. |
[8] |
张绍良,刘润,侯湖平,杨永均.
生态恢复监测研究进展——基于最近三届世界生态恢复大会报告的统计分析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6): 1605-1611. |
[9] |
张东梅,赵文智,罗维成.
荒漠草原带盐碱地优势植物生态位与种间联结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5): 1307-1315. |
[10] |
马金豪,吴鹏飞.
土壤动物群落对沙化高寒草地生态恢复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2): 3566-3575. |
[11] |
罗瀚林1,2,3,4,曾凡江1,2,3*,张玲1,2,3,4,李梅梅1,2,3,4,李世民1,2,3,4,王波1,2,3,4.
盐渍生境疏叶骆驼刺生态特征与环境因子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7): 1801-1807. |
[12] |
范瑞良1,2,晁敏1,任国平3,全为民1*.
底物中碳酸钙含量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幼虫附着的诱导效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4): 1009-1013. |
[13] |
张雪1,申仕康1*,吴富勤1, 3,杨冠松1,董文婧1,刘芳黎1,和树庄2,王跃华1.
滇池湖滨带种子植物物种组成与地理成分分析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2): 359-366. |
[14] |
孟伟庆1,3,李洪远2*.
再议Ecological Restoration一词的中文翻译与内涵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10): 2824-2830. |
[15] |
韦晶1,郭亚敏2**,孙林1,江涛1,田信鹏1,孙光德1.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7): 1968-19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