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康萨如拉, 牛建明, 张庆, 韩国栋, 宝海风. 羊草草原退化演替中的状态转变和可持续性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3147-3154. |
[2] |
侯钰儿, 雍紫娟, 王维, 陈东雪, 马玉贞, 何江.
内蒙古西部地区蒺藜科花粉光学显微特征与分类学意义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509-2517. |
[3] |
武荣盛,吴瑞芬,金林雪,王惠贞,越昆,宋海清,林泓锦,郑凤杰.
基于CLDAS数据的内蒙古春小麦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436-2445. |
[4] |
张璞进,赵利清,梁晨霞,张国龙,张迁迁,岳丽,徐步云,杨劼,张培青,清华.
内蒙古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价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7): 1973-1981. |
[5] |
刘怡青,田育红,宋含章,黄薇霖.
胸径和林分密度决定内蒙古东部落叶松林种内竞争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3): 847-853. |
[6] |
曲耀冰,任慧琴,高韶勃,赵念席,高玉葆.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四种主要物种的植物土壤反馈作用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2): 353-359. |
[7] |
俞筱押,余瑞,黄娟,陈菊,袁子勇,杨芳.
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四药门花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2): 3470-3478. |
[8] |
张娜1,张栋良1,屈忠义1*,吕世杰2,刘全明1.
不同尺度下内蒙古河套灌区有机质空间变异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3): 630-640. |
[9] |
于海玲1,2,李愈哲1,樊江文1*,钟华平1.
中国草地样带不同功能群植物叶片氮磷含量随水热因子的变化规律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11): 2867-2874. |
[10] |
赵鸣飞1,2,王宇航1,2,左婉怡2,康慕谊1,2*,纪文瑶1,2,戴诚1,2.
内蒙古草原生物量和地下生产力空间格局及其关键影响因子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1): 95-103. |
[11] |
明凡渤1,门丽娜2,刘新民1**.
内蒙古武川县农田退耕还草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3, 32(7): 1838-1843. |
[12] |
李夏子1,2,韩国栋1**.
内蒙古东部草原优势牧草生长季对气象因子变化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3, 32(4): 987-992. |
[13] |
孙艳玲1,延晓冬2**.
基于C值和>5 ℃积温的内蒙古自治区植被-气候分类
[J]. 生态学杂志, 2012, 31(07): 1685-1690. |
[14] |
刘新民,陈海燕,峥嵘,乌云,阿仁高娃,王润润.
内蒙古典型草原马粪分解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1, 30(11): 2465-2471. |
[15] |
刘新民.
内蒙古典型草原家畜粪中的粪金龟子群落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1, 30(01): 2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