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雅超,高广磊,丁国栋,王学林,魏晓帅,王陇.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445-1454. |
[2] |
刘辉,范东芳,黄引娣,伍永钢,胡林娜.
农村混合污水灌溉对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8): 2426-2432. |
[3] |
潘博,段良霞,张凤,张亮,袁红,武乐乐,盛浩.
红壤剖面土壤养分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的敏感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9): 2707-2716. |
[4] |
焦润安,李朝周,赵阳,焦健.
海拔对陇南白龙江流域油橄榄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2): 360-365. |
[5] |
张龙1,严靖2,毛佳园1,史久西1*.
长三角地区不同纬度带城市森林群落结构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9): 2394-2402. |
[6] |
张英洁1,靳英华1*,谷晓楠1,许嘉巍1,陶岩1,贺红士1,2,王嫒林1,刘羽霞1,牛莉平1.
长白山苔原带植被变化与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土壤肥力的相关性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1): 3086-3093. |
[7] |
唐政1,李继光2,李慧3**,于宁4,李忠芳1,陈小香1,陈春岚1.
设施菜田水肥管理模式下蚯蚓和土壤肥力状况的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8): 2210-2214. |
[8] |
唐杉1,王允青1**,赵决建2,张智3,吴立蒙3,曹卫东4.
紫云英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11): 3086-3093. |
[9] |
欧芷阳1,2,3**,申文辉1,2,3,庞世龙1,2,3,彭玉华1,2,3,谭一波1,2,3,何琴飞1,2,3.
平果喀斯特山地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质量评价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10): 2771-2777. |
[10] |
李燕丽1,2,潘贤章1**,周睿1,2,王昌昆1,2,刘娅1,2,石荣杰1,2,陈冬峰1,赵其国1.
长期土壤肥力因子变化及其与植被指数耦合关系
[J]. 生态学杂志, 2013, 32(3): 536-541. |
[11] |
徐德福;宁虎森;王让会;吉小敏;卢筱莉;李 琪.
新疆墨玉不同治沙工程措施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0, 29(06): 1149-1154. |
[12] |
周卫;陈建国;谭周进;张杨珠;曾希柏.
不同施肥对退化稻田土壤肥力恢复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0, 29(01): 29-35. |
[13] |
吴玉红;田霄鸿;同延安;南雄雄;周 密;侯永辉.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数评价
[J]. 生态学杂志, 2010, 29(01): 173-180. |
[14] |
田耀华;冯玉龙;刘潮.
氮肥和种植密度对紫茎泽兰生长和竞争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09, 28(04): 577-588 . |
[15] |
马媛;龚新梅;塔西甫拉提·特依拜;吕光辉.
干旱区典型流域土壤肥力空间变异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06, 25(10): 1208-12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