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方杰, 韩辉邦, 马学谦, 张劲松, 孙守家. 隆宝滩保护区不同生态系统CH4和CO2通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821-2831. |
[2] |
蔡琴, 丁俊祥, 肖娟, 尹华军.
青藏高原东缘主要针叶树种叶片N、P回收效率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546-2555. |
[3] |
杨雪梅, 杨安, 邢文聪, 王小霞, 刘小龙, Khan M.G. Mostofa, 李军.
青藏高原中东部表土轻组碳氮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565-2573. |
[4] |
李传华,孙皓,王玉涛,曹红娟,殷欢欢,周敏,朱同斌.
基于机器学习估算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草地净初级生产力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734-1744. |
[5] |
王琰,童春富,汤琳,吴阿娜,吴逢润.
崇明东滩盐沼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880-892. |
[6] |
严欣荣,张美曼,郑亚雄,尹子旭,黄兰鹰,姜小雨,官凤英.
基于Sentinel-2的丛生竹林信息提取方法比较及分布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1056-1066. |
[7] |
刘彬,许鹏,薛丹丹,安玉亭,鲁长虎.
盐城滨海海堤林中黑尾蜡嘴雀和黑卷尾的巢址选择与生态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 186-193. |
[8] |
李娜,霍治国,钱锦霞,肖晶晶,周晓宇.
基于改进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山西省气象干旱时空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7): 2249-2257. |
[9] |
沈豪,董世魁,李帅,许驭丹,韩雨晖,张静.
氮添加对高寒草甸植物功能群数量特征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5): 1276-1284. |
[10] |
刘志伟,李胜男,韦玮,宋香静.
近三十年青藏高原湿地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3): 856-862. |
[11] |
陈拙,吴攀,孟伟,曾祥颖.
喀斯特地区清虚洞组地层风化对土壤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2): 3747-3753. |
[12] |
田丽娟,黄力,周礼华,陈廷跃,钱深华,杨永川.
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地古树资源组成及分布特征——以务川县为例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9): 2768-2775. |
[13] |
李梦天,秦燕燕,曹建军,许雪贇,杨书荣,张小芳,龚毅帆.
青藏高原草地管理方式对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8): 2262-2268. |
[14] |
郭春燕,岳琳艳,赵康,邢鹏,孔维栋.
水样保存方法对青藏高原湖泊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8): 2541-2548. |
[15] |
刘旭,张东,高爽,吴婕,郭建阳,赵志琦.
青藏高原小流域化学风化过程及其CO2消耗通量:以尼洋河为例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3): 688-6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