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卢德亮, 朱教君, 王高峰. 树木萌蘖更新研究进展与展望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2): 4178-4184. |
[2] |
合展, 周友兵, 高瑞如. 鄂西桑寄生植物多样性的海拔格局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596-3604. |
[3] |
付作琴,吕茂奎,李晓杰,任寅榜,聂阳意,邓翠,曾敏,张康靖,阮超越,谢锦升.
武夷山不同海拔黄山松新叶和老叶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3): 648-654. |
[4] |
陈艳鑫,耿玉清,黄金,崔雪晴,侯盟.
青海湖鸟岛地区不同淹水条件下土壤酶活性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3): 735-743. |
[5] |
赵媛1,2,周旺明1*,王守乐1,2,周莉1,于大炮1,代力民1.
冻融对温带森林土壤碳、氮矿化作用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6): 1548-1554. |
[6] |
刘开明1,郑智2,3,龚大洁1*.
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2): 541-554. |
[7] |
许可,王春梅*,张艺,杨欣桐,刘卫敏.
模拟大气氮沉降对温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10): 2676-2683. |
[8] |
张敏1,2**,宋晓阳1,2.
热带森林群落土壤种子库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9): 2390-2400. |
[9] |
郭英荣,雷平**,晏雨鸿,袁荣斌,吴淑玉,李剑萍.
江西武夷山黄岗山西北坡植物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11): 3002-3008. |
[10] |
丛静1,2,刘晓2,卢慧2,薛亚东2,刘学端1,尹华群1,李迪强2,张于光2**.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12): 3381-3387. |
[11] |
耿世聪1,2,陈志杰1,2,张军辉1**,娄鑫1,2,王秀秀3,戴冠华3,韩士杰1,于丹丹1,2.
长白山三种主要林地土壤甲烷通量
[J]. 生态学杂志, 2013, 32(5): 1091-1096. |
[12] |
于顺利**,方伟伟,张小凤.
北京地区野生植物果实类型谱及沿海拔分布格局
[J]. 生态学杂志, 2012, 31(10): 2529-2533. |
[13] |
何容;王国兵;汪家社;许波峰;汪科继;方燕鸿;施政1,4;阮宏华.
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土壤微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及主要影响因子
[J]. 生态学杂志, 2009, 28(03): 394-399 . |
[14] |
刘翠玲;潘存德;吴晓勇;寇福堂;谭卫平.
新疆喀纳斯树种丰富度垂直格局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09, 28(02): 203-208 . |
[15] |
周焱;徐宪根;王丰;阮宏华;汪家社;方燕鸿;吴焰玉;徐自坤.
武夷山不同海拔梯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呼吸及其商值(qMB,qCO2)
[J]. 生态学杂志, 2009, 28(02): 265-2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