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罗达, 史彦江, 宋锋惠, 李嘉诚. 38个榛种质资源叶功能性状与光合特征变异及其相关性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11-22. |
[2] |
黄健强, 邓永红, 曾小平, 孟泽, 张倩媚, 李跃林.
南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538-2545. |
[3] |
马建涛,程宏波,陈玉章,李亚伟,兰雪梅,李瑞,柴雨葳,常磊,柴守玺.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马铃薯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242-2250. |
[4] |
李明阳,王丽学,姜展博,姜熙,孟维忠.
调亏灌溉和生物炭对大豆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6): 1966-1973. |
[5] |
史晓亮,吴梦月*,张娜,丁皓.
三江平原植被水分利用效率时空变化及其对气象因子变化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651-1663. |
[6] |
欧芷阳, 庞世龙, 谭长强, 何峰, 陆国导, 申文辉. 干旱胁迫对桂西南石漠化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光合与耗水特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0): 3237-3246. |
[7] |
钟平安,邵东,黄英金,王强,杨小龙,叶子飘.
不同光环境下辣椒光合特性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7): 2065-2071. |
[8] |
吴汉卿,李素捷,刘洋屹,张鑫蕊,赵奇隆,李梦思,邹洪涛,党秀丽,张玉玲,虞娜.
水氮调控对设施土壤供氮潜力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5): 1410-1418. |
[9] |
曾欢欢,刘文杰,吴骏恩,朱习爱.
西双版纳地区丛林式橡胶林内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2): 394-403. |
[10] |
孙光照,刘小刚,余小弟,彭有亮,冷险险,黄一峰,杨启良.
微润管布设方式和施肥水平对蓝莓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2): 604-611. |
[11] |
孟德坤,闵孝君,臧永新,马剑英.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人工防护林和自然群落多枝柽柳叶片养分特征与水分利用策略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1): 3245-3253. |
[12] |
张文可,苏思慧,隋鹏祥,田平,梅楠,王沣,王美佳,张姣,齐华.
秸秆还田模式对东北春玉米根系分布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8): 2300-2308. |
[13] |
李雪松,贾德彬,钱龙娇,冯蕴.
基于同位素技术分析不同生长季节杨树水分利用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3): 840-846. |
[14] |
郭金路1,2,谷健1,尹光华1*,李雪1,2.
辽西半干旱区浅埋式滴灌对春玉米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9): 2514-2520. |
[15] |
刘旻霞*,车应弟,李俐蓉,焦娇,肖卫.
甘南高寒草甸微地形上植物叶片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9): 2473-24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