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健强, 邓永红, 曾小平, 孟泽, 张倩媚, 李跃林.
南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538-2545. |
[2] |
白玉洁,朱媛君,马景永,刘鹏,杨睿智,李成,查天山.
城市绿地冠层导度季节变化及其环境调控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 120-129. |
[3] |
魏莉,郑有飞,赵辉.
冬小麦田臭氧干沉降观测及降水影响机制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7): 2030-2040. |
[4] |
李双,盛茂银.
森林生态系统植硅体及其封存有机碳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2): 3847-3853. |
[5] |
王韦娜,张翔,张立锋,刘晓琴,赵亮,李奇,古松.
蒸渗仪法和涡度相关法测定蒸散的比较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1): 3551-3559. |
[6] |
蓝家程1,肖时珍1,2*.
岩溶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与岩溶碳汇的影响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9): 2633-2640. |
[7] |
周立国1,5,宋清海1,张一平1,3*,费学海1,5,邓云1,2,武传胜1,3,5,周瑞伍1,5,林友兴1,5,邓晓保1,2,陈爱国1,4,李培广1,4.
4种森林生态系统光合作用光响应参数特征的比较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7): 1815-1824. |
[8] |
何学敏1,2,秦璐3,吕光辉1,2*,杨建军2,4,公延明4,5,杨晓东2,4.
新疆艾比湖流域干旱荒漠区湿地地表能量收支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2): 309-317. |
[9] |
舒海燕1,江洪1,2*,陈晓峰2,孙文文2.
安吉毛竹林生态系统水汽通量的变化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5): 1154-1161. |
[10] |
韩美娜1,2,魏亚伟1,2,秦胜金1,2,邓莉萍1,2,周永斌1,2**.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碳库动态及其分配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7): 1798-1803. |
[11] |
马金龙1,刘丽娟1,李小玉1**,王进2,杨会巾1.
干旱区绿洲膜下滴灌棉田蒸散过程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4): 974-981. |
[12] |
翟佳1,2,袁凤辉1,吴家兵1**.
植物物候变化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11): 3237-3243. |
[13] |
韩阳瑞1,2,牟长城1**,庄宸1,张晓亮1,佟静秋1,程家友3,曹万亮4.
透光抚育对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碳收支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9): 2296-2307. |
[14] |
周健,肖荣波**,庄长伟,邓一荣.
城市森林碳汇及其核算方法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2013, 32(12): 3368-3377. |
[15] |
刘冉,李彦**,刘燕.
盐生荒漠CO2通量对两个极端降水年份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3, 32(10): 2545-25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