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书丽, 黄立君, 袁希, 王建伟, 刘少敏, 方向民, 胡小飞, 郭晓敏, 张令. 氮添加和升温对杉木林凋落物分解及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842-2850. |
[2] |
康希睿, 李晓刚, 张涵丹, 刘学全, 陈光才. 不同混交措施下杉木人工林群落稳定性特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912-2920. |
[3] |
罗扬, 刘书影, 周柳婷, 白莹, 陈军, 林文雄, 吴则焰. 连栽杉木根际土壤镰刀菌属真菌群落变化规律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9): 2921-2929. |
[4] |
宫珂, 靳瑰丽, 王玉祥, 刘文昊, 马建.
新疆天山北坡不同地区的野生无芒雀麦构件生物量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629-2635. |
[5] |
段启英,田野,鄂晓伟,秦广震,张贾宇.
南方型黑杨生长和生理特性对持续干旱和复水响应的性别差异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7): 2140-2150. |
[6] |
白皓宇,杨智杰,郑永,熊德成,周嘉聪.
增温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可浸提有机碳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436-1444. |
[7] |
陶媛媛, 赵玉, 胡云霞, 尚天翠, 张宗艳, 郎青, 刘影. 模拟氮沉降对恶性入侵植物刺苍耳幼苗生长特征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2): 3971-3978. |
[8] |
白雪, 赵成章, 康满萍. 疏勒河中游河岸林地下水埋深对胡杨幼苗生物量分配与生长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11): 3605-3612. |
[9] |
赵园园,陈洪醒,陈红,王海洋.
重庆市6种常见园林植物功能性状对城乡生境梯度的响应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8): 2346-2353. |
[10] |
古勇波,潘艳文,陈方圆,娄彦景,唐占辉.
水位和氮浓度对三江藨草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8): 2302-2309. |
[11] |
刘宇,杨盼盼,卜兆君,王升忠,刘超,鹿凡,陈永达.
长白山区白江河泥炭地植被短期恢复实验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7): 2000-2006. |
[12] |
李雁冰,范少辉,彭超,陈本学,梁昌强,刘广路.
坡形对华南省藤种群天然更新及生长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5): 1346-1351. |
[13] |
白炜,奚晶阳,王根绪.
短期增温与施氮对青藏高原高寒沼泽草甸生态系统CO2排放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4): 927-936. |
[14] |
蔡春菊,范少辉,刘希珍,刘广路.
毛竹向杉木林扩展过程中细根适应策略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4): 967-972. |
[15] |
郭思,刘青青,王大洋,王昌辉,刘博,王正宁.
光强对马尾松幼苗出土和早期生长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1): 3320-3326. |